央廣網西安5月22日消息(記者劉濤 通訊員張平 張鵬)5月21日5時28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將嫦娥四號中繼衛星「鵲橋」送入預定軌道,推舉其升空的發動機均由位於西安航天基地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研製提供,此次成功發射為我國「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軟著陸搭起「鵲橋」鋪平了道路。
承擔本次發射任務的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自2006年首飛至今,已執行20餘次發射任務,將20多顆遙感衛星送入太空,並搭載發射了10餘顆國內外小衛星,為空間探索立下了赫赫戰功。本次發射任務是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首次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執行高軌道發射任務,開啟了其開展宇航發射任務的「新徵程」。
中繼星「鵲橋」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地月中繼通信衛星,同時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顆地球軌道外專用中繼通信衛星,也是第一顆在地月L2平動點上採用Halo軌道的衛星。「鵲橋」的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率先掌握了地月中繼通信技術,這是我國在月球探測領域取得的新突破。
中繼星「鵲橋」的成功發射,為後續嫦娥四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開展探測任務奠定了關鍵性的基礎,為嫦娥四號探月工程的圓滿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從2007年10月到2013年12月,航天六院研製的多型號火箭發動機推舉著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將「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順利送入太空,圓滿實現了我國月球探測「繞落回」三步走中的前兩步。「金牌動力」連續成功的背後,是技術上的安全可靠,質量管理上的深耕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