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外中華兒女攜手戰疫記

2020-12-25 騰訊網

新華社北京4月15日電 特稿:萬水千山血脈連 守望互助待花開——海內外中華兒女攜手戰疫記

新華社記者郭文迪

「青山一道同『心』雨,滄海月明照『僑』梁。」中國福建向海外華僑華人捐贈的防疫物資包裝箱上,印著這樣一句話。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海內外中華兒女始終心手相牽、風雨同舟,匯聚起共同戰疫的雙向暖流。面對肆虐的疫情,中國政府和人民始終牽掛海外同胞的安危冷暖,各方積極行動,全力以赴,護佑他們的生命安全。

危情時刻,祖(籍)國永遠是海外遊子的堅強後盾。眾志成城的中華兒女,必將攜手渡過難關。

「健康包」傳遞關愛

疫情蔓延,中國280多個駐外使領館把幫助海外留學人員作為當務之急、重中之重。目前已向中國留學人員比較集中的國家調配50萬份「健康包」,包括1100多萬個口罩,50萬份消毒用品以及防疫指南等物資,確保「健康包」能夠及時送到留學人員手中。

——「『健康包』是來自祖國母親的叮嚀呵護和溫暖關懷,展現了祖國強大的『暖實力』。」收到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發來的「健康包」後,巴基斯坦國立現代語言大學中國交換生胡雅然這樣感慨。

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向在巴留學生和華僑華人發放了約2000份「健康包」,胡雅然手中的「健康包」是其中之一。

——「這是我在哈薩克斯坦最幸福的一天,我是全哈最幸福的小馬。」在自己和12名中國同學收到使館送來的愛心包裹後,哈薩克斯坦卡拉幹達國立大學中國學生馬婧妍在微信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條信息。

防疫物資不能缺,生活保障也要跟上。包裹裡除了有口罩、消毒液,還有東北大米、糖蒜罐頭、水煮魚調料乃至火鍋底料……這是使館工作人員驅車200多公裡,經過多個防疫關卡,特地為學生們送來的。

「使館一個月前就和我們聯繫,提供防疫指導。現在疫情嚴峻,各地封鎖,使館派人專程來看我們,同學們都非常激動。」馬婧妍說。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從及時發布安全提醒到開通面向留學生和家長的諮詢熱線,從多渠道採購防疫用品到與留學生在線談心、解答疑問,為了海外學子的健康和安全,各駐外使領館一直在積極行動。

雖然疫情輸入壓力不斷加大,中國仍盡力幫助遇到困難的留學生回家。中國民用航空局介紹,3月4日至4月3日,民航安排11架次臨時航班,協助在伊朗、義大利和英國的1827名中國公民回國,接回人員以留學生為主。

手足相連共風雨

萬水千山隔不斷血濃於水的同胞之情。面對疫情在世界多地暴發蔓延,中國政府和人民在全力鞏固國內抗疫成果的同時,向海外同胞及時伸出援手,以各種形式分享防控經驗,並盡力提供援助。

——「今年年初,我們曾努力組織為國內捐款捐物。如今,已是祖(籍)國在幫助全世界華僑華人。」巴基斯坦華僑華人協會會長喇傑廉說。

扶危濟困、互幫互助向來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人們不會忘記,在中國遭遇突如其來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時刻,世界各地華僑華人迅速行動,捐錢捐物,獻計獻智,以實際行動表達與祖(籍)國同在的赤子之心。

一個多月前,福建福清市收到海外鄉親寄回的大量防疫物資。如今,一場由當地政府、商會、僑聯組織和企業家共同參與的「反向支援」拉開序幕:30萬隻口罩從福清裝箱啟程,運往義大利、英國、日本等地。包裝箱上,「一樹花開兩地香,兩地風雨共情懷」的字樣格外醒目。

——「感恩遠方傳來的誠摯問候,在這嚴峻的時期溫暖人心!」馬來西亞華人胡明添說。

4月10日,由廈門市海滄區向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等13個國家43個僑團捐贈的防疫物資裝箱「發貨」。從逐個了解海外僑團需求,到聯繫廠家、上線生產、打包封裝,只用了短短4天。在華僑華人微信群裡,防疫物資從廈門寄出的消息迅速「刷屏」。

「我們會通過持續的關注和援助告訴海外同胞,他們並不孤獨。在他們後面,有我們這些親人,給他們鼓勁、加油。」海滄區僑聯主席黃秋霞說。

守望相助待花開

3月上旬,低燒、無力……在巴黎讀大學的歐笑開始擔心自己的身體,而當地急救電話一直打不通。緊急時刻,她加入全法中國學者學生聯合會組建的「醫療諮詢微信群」。在群內華人醫生指導下,歐笑服藥幾天後,體溫恢復了正常。

這個微信群是全法學聯組建的,邀請在法華人醫生和來法交流的中國醫生等在疫情期間為留學生提供醫療建議。在海外,類似團體還有很多。海內外華僑華人相互關愛、彼此鼓勵,共同築起抗擊疫情的銅牆鐵壁。

「中國人無論走到哪裡,只要心繫中華文化,他就是有根的。」在日本福建總商會的微信群裡,廈門市海滄區僑聯僑青會共同會長江志民這樣寫道。

「廣大華僑華人遇到困難,隨時可以找飄揚著五星紅旗的中國外交機構,使領館就是他們的堅強後盾。」中國駐瑞士大使耿文兵這番話,表達了外交官的心聲。

「我們一定會照顧好自己,學好知識,增強本領。請家長放心,請祖國放心!」留學哈薩克斯坦的大學生鄒瑤言談之間透露出濃濃的家國情懷。戰疫路上,不少青年人經受磨礪,加速成長。

越是在困難面前,越能體現出一個民族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面對這次全球重大公共衛生危機,海內外中華兒女再次展現出不畏風雨、團結一心的精神風貌,再次凝聚起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強大力量。人們相信,全體中華兒女守望相助、共同努力,終將迎來晴空萬裡、百花盛開的那一天。(參與記者:趙文才、李浩、任軍、張繼業、吳劍鋒、張逸之、秦宏、劉金輝、張毅榮、張代蕾、蔡馨逸、陳俊俠、杜洋)

(原標題:特稿:萬水千山血脈連 守望互助待花開——海內外中華兒女攜手戰疫記)

相關焦點

  • 海內外中華兒女共祭軒轅黃帝陵
    主持人 李紅: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黃帝陵是中華兒女共同景仰的聖地。4月5日清明節上午,來自海內外的數萬名中華兒女聚集在陝西省黃陵縣黃帝廟前,以傳統的儀式祭拜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軒轅黃帝。  4月5日上午9時50分,公祭典禮開始,現場鳴炮三十四響。34聲禮炮代表著中國大地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全體華夏兒女的共同心聲。
  • 「親情中華·戰疫有僑」巡展在僑鄉潮州開幕 萬立駿出席
    12月10日,「親情中華·戰疫有僑——海內外僑界凝心聚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主題展潮州巡展」在廣東潮州市陳偉南文化館開幕。展覽由中國僑聯主辦,廣東省僑聯支持,中共潮州市委、潮州市人民政府、中國僑聯文化交流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承辦。中國僑聯黨組書記、主席萬立駿出席開幕式並為展覽揭幕。
  • 剛剛,湄洲媽祖祖廟攜手臺灣媽祖宮廟線上祈福!天佑中華、祈福武漢
  • 浙江寧波僑界2020「戰疫」記:跨洋聯動共抗疫情
    (抗擊新冠疫情)浙江寧波僑界2020「戰疫」記:跨洋聯動共抗疫情中新社寧波1月9日電 題:浙江寧波僑界2020「戰疫」記:跨洋聯動共抗疫情作者 林波回首2020年,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僑聯「四個壓實」、江北區僑聯「三張網」、鄞州區僑聯「四措並舉」等境外疫情防控制度的建立
  • 中華戰疫長城·凝築
    &nbsp&nbsp&nbsp&nbsp四川新聞網等全國30多家省級媒體聯合推出中華戰疫長城融媒體產品,集中展示全國各地最具代表性的戰疫故事,銘記這段戰疫歷史。&nbsp&nbsp&nbsp&nbsp《中華戰疫長城·凝鑄》新聞專題&nbsp&nbsp&nbsp&nbsp集中展現全國各地&nbsp&nbsp&nbsp&nbsp齊心協力共同戰疫&nbsp&nbsp
  • 泰安市美術館藝術助力戰疫作品展開展
    藝術辣評推薦閱讀原創文章來自泰安市文化和旅遊局庚子之春,新冠疫情肆虐神州;共克時艱,華夏兒女奮勇逆行。緊急時刻,黨中央及時吹響了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阻擊戰的集結號!在泰安市文化和旅遊局的號召下,泰安市美術館(泰山畫院)積極行動,開展主題美術創作,安民心、鼓士氣,同攜手、戰疫情。「我們之所以讚頌勇氣,是因為我們人類在明知風險的時候,仍然選擇做我們該做的事情。」
  • 深圳開展同心戰疫直播 吸引8萬多名海內外企業家觀看
    「同心戰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播出」第二場支招企業疫情下如何化危為機吸引8萬多名海內外企業家在線觀看本報訊 (深圳僑報記者 柯東波) 由深圳市僑辦、市僑聯舉辦的「同心戰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播出」活動第二場於北京時間4月25日20:00播出,全國工商聯禮品業商會會長、私董會金牌教練董輝在線上作《企業在疫情下如何化危為機?》
  • 蔣寧向先輩致敬 放歌音樂舞蹈史詩《奮鬥吧 中華兒女》
    9月29日晚,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文藝晚會《奮鬥吧中華兒女》在京隆重舉行。黨和國家領導人,同4000多名觀眾一起觀看演出,共同回顧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輝煌歷程,共同祝福偉大祖國的美好前程。
  • 海內外華人共赴一場雲拜祖盛典
    每年的農曆三月三,無數華夏兒女都要從五湖四海齊聚黃帝故裡新鄭,共赴「心靈之約」,禮拜人文始祖。拜祖大典已經讓這一天成為炎黃子孫尋根團聚的盛大節日,身處世界各地的華夏兒女都可以相約在屏幕前,懷揣著戰勝全球疫情的信念一同完成線上敬拜儀式。
  • 「地評線」東湖評論:戰疫勝利已可期,櫻花樹下話深情
    疫情之下,人人都是戰士,皆是生死之交,戰疫之時我們同仇敵愾,為了全面勝利,必將繼續全力以赴。伊始,武戰疫漢形勢嚴峻,毅然選擇關閉離漢通道,並實施最為嚴格的管控措施,阻斷病毒傳播。但武漢並不孤獨,因為有八方馳援的最美逆行者,有祖國作為強大後盾,有14億中華兒女的大力支持。據統計,全國向湖北累計派出了344支國家醫療隊,總計42322名醫務人員。
  • 大愛無疆,華夏兒女齊心抗「疫」—《庚子戰疫》
    庚子戰疫作者:周慶璽朗誦:華中己亥歲末,庚子開元,荊楚大疫,肇始江城,史稱新冠。中華五千年,何時不艱險!一方有難,八方來援,乃我中華美德傳承。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此疫,援荊楚醫療隊兩百多支,白衣戰士三萬餘。救蒼生,護住生門;除疫瘟,按住死穴。國之殤,慟未央。疫月餘,祈染者平安康復,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天佑我族,大哉中華。
  • 以愛之名 攜手戰疫 最美家庭故事匯(十)
    以愛之名 攜手戰疫 最美家庭故事匯(十) 2020-03-24 17: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攜手戰疫 共盼春歸
    愛心企業慷慨解囊捐款捐物,老百姓「宅家」做好防護……疫情發生後,東莞上下堅定信心、全民動員,大家攜手戰疫,共盼春歸!採寫:南方日報記者 薛屏 攝影:南方日報記者 孫俊傑
  • 獨家:海內外僑界抗擊新冠主題展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開幕
    近日,由中國僑聯主辦的「親情中華 戰疫有僑」——海內外僑界凝心聚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主題展在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開幕。據了解,本次展覽共展出200餘件(套)珍貴展品,講述海外僑胞、歸僑僑眷積極響應、逆行馳援、投身全球抗疫的大愛故事,再現抗疫過程中僑界的一個個平凡身影和暖人瞬間。 佚名/IC photo
  • 家國有殤籌物資,大愛無疆打全場——2020葡萄牙華人攜手同心抗擊...
    這是2020年2月9日CCTV元宵晚會詩朗誦《你的樣子》中令人淚目的詞句,深度刻畫了中華兒女在抗擊新冠疫情中,萬眾一心凝聚家國情,眾志成城彰顯山河志的偉大中國精神。在庚子年初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沒有一個中華兒女置身之外。
  • 人民國肽集團成功入選中華兒女「國民品牌培育工程」
    1月27日,由中華兒女報刊社主辦,人民國肽集團獨家協辦的中華兒女「國民品牌培育工程」啟動儀式在人民國肽集團金色大廳隆重舉行。九屆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程路,全國政協委員、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輯陳俊宏,中華兒女報刊社社長、總編輯、中國產經新聞報社社長王躍春,國家發改委工會主席屈照林,科技部中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副所長劉琦巖,國家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助理馬翔,中華兒女報刊社副社長張怡,人民國肽集團總裁李建琪先生等嘉賓受邀出席。
  • 中華兒女一王賢春、張鶴等藝術家共同打造最新抗疫歌曲
    中華兒女中華兒女作詞:王賢春、楊英豪、韓清旭作曲:張鶴(廣音)演唱:周旋、金波伴唱:李博洋等第1段:女:天蒼蒼地茫茫漢江兩岸牽人心男:感天動地勇往直前山河異域風月同天合:衝鋒號角吹響中華兒女不忘初心中華兒女不離不棄
  • 海內外遊客「中華文化遊」 廣東大埔品客家小吃
    海內外遊客「中華文化遊」 廣東大埔品客家小吃 2011-02-21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2月17日,正值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由中國烹飪協會、廣東烹飪協會、大埔縣等聯合主辦的2011年 「中華文化遊」主題旅遊年梅州啟動儀式暨大埔首屆客家美食節,在大埔縣城拉開帷幕,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與美味的客家小吃相得益彰
  • 中國戰疫雖然很難,但做得很好!這部全景紀錄片讓人淚目
    寒冬凜冽,無數中華兒女,守望相助,共渡難關。網友@霖淼by留言,「這一段記憶真的是會銘記一輩子的,大家各有難處,卻都還在在默默地堅守著自己的角色,不拋棄不放棄,很贊了。」 網友@林壹壹:「不論以後遇到天災或是人禍,希望都不會忘記曾舉國同心。」疫去春來,那段日子終將遠去,但總有一些瞬間值得銘記。
  • 十裡鐘聲 劉波《中華兒女》專欄文章出版研討會成功舉辦
    本刊訊(記者 曹宏琰)2015年9月12日下午,《十裡鐘聲》——劉波《中華兒女》專欄文章出版研討會在中華兒女報刊社成功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青聯委員、專家學者等80餘人參會發言,並對文集給予了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