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寶爸寶媽都聽說過一種秋天常見疾病——輪狀病毒性腸炎,它正是引起寶寶秋季腹瀉的罪魁禍首!大部分5周歲以下的兒童都感染過輪狀病毒。
今天,湖南省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劉靜教授來和大家說說,什麼是輪狀病毒?我們該如何正確預防輪狀病毒?
湖南省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劉靜教授
一、寶寶感染輪狀病毒後不採取措施,會不會自動痊癒?
輪狀病毒是一種自限性疾病,目前沒有一種藥物用完之後可以阻止輪狀病毒的複製,最終還是依靠自身的免疫力對抗病毒後慢慢恢復。
「很多家長以為孩子這個是自限性疾病,不需要看醫生,但其實這種錯誤想法是錯誤的。」劉靜教授說道;輪狀病毒多半發生在6個月到兩歲之間的嬰幼兒,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機體免疫力是比較薄弱的。
孩子一旦感染輪狀病毒,會出現發熱、嘔吐腹瀉、電解質紊亂等症狀,脫水嚴重還會危及生命,有些孩子還可能會出現肝功能損傷,心肌損傷,最嚴重的可引起發熱、抽筋、昏迷、腦炎的表現,還有一些孩子可以引起心肌炎的症狀,危及生命。
因此,劉靜教授提醒:「輪狀病毒雖然是自限性疾病,但我們仍然要高度重視和預防,如果出現發病症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二、輪狀病毒是一種什麼樣的病毒,會導致哪些疾病?
「輪狀病毒是一種呼腸孤病毒科,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叫輪狀病毒胃腸炎,」劉靜教授解釋道,胃腸炎只是一個腸道的表現,一般表現為急性發病,可能有些孩子上午還好好的,下午就突然出現嘔吐的症狀,並且一次性突然嘔吐10多次都是有可能的,然後就出現發熱症狀。
接下來就可能出現腹瀉,這類腹瀉一般表現為「水樣」的大便,或者像「蛋花湯樣」的大便,大便的次數可以達到3-10每天,有些甚至可以達到20-30次。有些小孩肛門流出的大便幾乎就沒有斷過,這種腹瀉十分嚴重。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孩子在醫院檢查出輪狀病毒,但這類孩子可能沒有出現嘔吐,發熱等症狀。只是一些輕微的腹瀉,這類情況也會產生。
輪狀病毒雖然叫輪狀病毒胃腸炎,但它還會引起其他的臟器損傷,比如腦炎、心肌炎等,因此,輪狀病毒死亡的患者,大多都是因多臟器的損傷而引起的死亡。
三、生活應該怎麼預防輪狀病毒?
1. 注意個人衛生
2. 儘量避免接觸患有輪狀病毒的患者,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是輪狀病毒感染者,家長需要主動去避開跟別的孩子接觸。
3. 免疫力較低的孩子建議母乳餵養。
4. 為孩子加強營養,減少營養不良,營養不良的孩子感染輪狀病毒的機率會更大。
5. 在疫苗可預防疾病中,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方法。
四、輪狀病毒的傳染源和傳播途徑有哪些?
1、輪狀病毒傳染源分為兩種,一種是患者,另一種是隱性感染者。
隱性感染者感染後沒有任何症狀,正因為隱性感染者沒有任何症狀,所以我們根本就不知道他是一個患者,但是這類感染者的傳染性是比較強的。
2、輪狀病毒的傳播途徑
輪狀病毒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感染患兒排出的糞便中含有高濃度的輪狀病毒,經糞便排出後,可能汙染食物、水或玩具等,造成傳播。此外,也可以通過呼吸道飛沫、人與人密切接觸傳播。
五、輪狀病毒一類疫苗比二類疫苗更重要嗎?
輪狀病毒疫苗屬於二類疫苗,二類疫苗是非計劃免疫,計劃免疫可以免費接種,非計劃免疫是自願、自費的原則,雖然二類疫苗沒有納入我們計劃免疫接種,但它也是非常重要的。劉靜教授提醒:「天氣變冷之後,建議家長朋友們需積極的接種輪狀病疫苗。」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應從寶寶6周齡開始儘早接種輪狀病毒疫苗,早接種早保護。
#行動!預防!呵護兒童健康#
(編輯ZS。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兒童醫院 感染科 劉靜教授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