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玉龍喀什河再發洪水 4名挖玉人被困孤島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新疆和田玉龍喀什河再發洪水 4名挖玉人被困孤島

圖為被洪水圍困人員在消防人員的協助下用繩索脫險。 付強 攝

圖為被洪水圍困人員在消防人員的協助下用繩索脫險。 付強 攝

圖為被洪水圍困人員在消防人員的協助下用繩索脫險。 付強 攝

  中新網烏魯木齊8月2日電(付強)新疆南部的和田地區玉龍喀什河突發融雪型洪水,四名正在挖玉的中年人2日被困河中央孤島上無法逃離,經過現場消防救援官兵近一個小時的施救終於把四名挖玉人救出。

  當日,下午15時30分許,新疆和田地區公安消防支隊「119」指揮中心接到群眾報警稱:位於和田市玉龍喀什河下遊有四名挖玉的人員被困在河中央,洪水不斷上漲,請求消防部隊前往救援。接到報警電話後,和田市肖爾巴格消防中隊兩車10名消防官兵攜帶衝鋒舟、救援繩索和救身衣等救援裝備前往救援現場。

  15時45分許,救援官兵抵達現場,此時現場圍觀了大量的群眾,消防官兵看到被困在河中央孤島上的四名挖人員正在焦急的等待著施救。由於洪水不斷上漲,河中時不時的出現漩渦。據現場了解此時河中最深度已達到15米左右,救援官兵與被困人員距離有30米。

  在了解情況後,帶隊救援的和田地區公安消防支隊司令部參謀長陳寶健立即召集救援官兵,制定救援方案,由一名官兵用細繩索綁在石頭上然後扔向對面被困人員處,待被困人員接到繩索後系上救生衣傳遞過去,再接上粗點的救援繩索讓被困人員綁在腰上再由救援官兵一個一個的拉上岸。在繩索扔給被困人員後,被困人員穿上救身衣,將繩索綁在腰上,17時許,經過近一個小時的施救,四名被困在河中孤島上的四名被困人員最終被消防救援官兵全部救出,脫離險境。

  和田地區公安消防支隊司令部參謀長陳寶健說:「這個地方水深最深度已達到15米,我們把繩子從這扔過去,一個人先拉著繩子先往這邊走,過來兩個人再松一個,最後,剩下的一個人把繩子往身上一纏我們大家一拉把他們拉過來。」

  被困人員努爾·買買提告訴記者,「今天早晨9點多的時候我們四個人一同來到玉龍喀什河下遊挖採玉石,一直挖到中午兩點多,準備回去的時候發現發生洪水了,水位不斷的上漲,等到三點多的時候,看到對面有人路過,我們大聲的喊救命,最後對面的人替我們撥打了119報警電話。」

  玉龍喀什河源於漭漭崑崙山。流入塔裡木盆地後,與喀拉喀什河匯和成和田河,河流長325公裡,有不少支流,流域面積1.45萬平方公裡,河裡盛產白玉、青玉和墨玉,自古以來是和田出玉的主要河流,因此有許多當地民眾和外地遊客到河中撿玉,但在當地汛期,多有人員被洪水圍困。

相關焦點

  • 新疆和田玉龍喀什河突發融雪型洪水 14名被困者獲救
    新疆和田玉龍喀什河突發融雪型洪水 14名被困者獲救   【解說】6月11日,新疆和田市玉龍喀什河突發融雪型洪水,把幾近乾枯的玉龍喀什河床 迅速填滿,水位瞬間上漲,將14名正在玉龍喀什河中心區域遊玩和挖掏玉石的民眾困在裸露的河床上,當地消防及時解救將兩處遇困的民眾全部解救上岸。
  • 新疆玉龍喀什河突發融雪型洪水 14名被困者獲救
    新疆玉龍喀什河突發融雪型洪水 14名被困者獲救 2016-06-12 10:37:54付強 攝   中新網烏魯木齊6月12日電 (付強)新疆南部的和田市玉龍喀什河11日突發融雪型洪水,突如其來的洪水將原本接近乾枯的玉龍喀什河迅速填滿,在洪水的注入下,水位迅速上漲,當時正有14名民眾在玉龍喀什河遊玩和掏挖玉石,當這14名民眾反應過來時,洪水已將其圍困在「孤島」上,就在危機時刻,消防官兵迅速趕到現場,經過近2個小時的救援
  • 新疆和田:洪水季石友下河挖玉 消防提醒「淘寶」勿忘人身安全
    新華網烏魯木齊6月23日電(記者劉兵)進入夏季以來,受高溫天氣影響,新疆和田地區崑崙山積雪融化,導致玉龍喀什河融雪型洪水頻發。但洪水阻擋不住石友們對和田美玉的痴迷和追求,連日來玉龍喀什河連續發生多起挖玉者被洪水圍困的險情,當地消防部門提醒廣大群眾,在河中採玉一定要時刻注意人身安全,遇到洪水、受傷等緊急情況,應立即撥打119報警電話,等待消防人員救援。  玉龍喀什河源於崑崙山區,流入塔裡木盆地後匯入和田河,河道盛產白玉、青玉和墨玉,自古以來是和田美玉的產出地。
  • 突發融雪型洪水 和田消防官兵救出34名挖玉者
    中國網6月13日訊 據新疆和田消防消息,連日來,受夏季高溫天氣影響,新疆和田地區崑崙山積雪融化,導致玉龍喀什河水位上漲,突發融雪型洪水。6月11日中午12時20許,新疆和田地區公安消防支隊接連接到群眾報警電話稱被困於玉龍喀什河一橋、二橋附近的孤島上,請求救援。
  • 和田玉龍喀什河突發融雪型洪水 14名被困者獲救
    6月11日,新疆和田市玉龍喀什河突發融雪型洪水,把幾近乾枯的玉龍喀什河床迅速填滿,水位瞬間上漲,14名正在玉龍喀什河中心區域遊玩和挖掏玉石的民眾困在裸露的河床上
  • 玉龍喀什河上的挖玉人
    有一群人,他們賴以生存的方式。就是不斷的去開採和田玉。但是隨著和田玉的資源日趨緊縮。而實際上真正大批量開採已經不再成為現實。而如果說朋友們有來到過新疆和田地區或者玉龍喀什河地區。就會發現有很多挖玉的人。在維吾爾族語中,通常會有一個習慣,將這些彩玉挖玉的人稱之為巴郎子。更多的是小孩,也有很多的老人。
  • 濫採亂挖和田玉 玉龍喀什河已無生命跡象(圖)
    在一路飆升的玉價和一夜暴富的故事誘惑下,20萬採玉人來到玉龍喀什河採玉。近日,記者調查發現,大規模的濫採亂挖已使盛產和田玉的玉龍喀什河千瘡百孔,生態植被遭到嚴重破壞。  這類「老闆」是第一收玉人,在玉龍喀什河產的玉石中85%以上的玉石都經過他們流向市場。他們收到難得的好玉或是玉中極品,一般不急於出售,而是先收藏一段時間,等待大主顧「光臨」。  一位收購玉石的老闆透露,人多玉少的情況幾年前就出現了,「2004年以前有30%的淘玉者發了,有60%的淘玉者賠了,直至去年以來,80%的淘玉者都賠了。如果想賺錢,就要挖,不停地挖。」
  • 一天連續多人被困玉龍喀什河,和田消防聯合民警緊急營救!
    6月6日15時 1名群眾被困6月6日15時30分,和田地區消防救援支隊指揮中心接到群眾報警稱:和田市玉龍喀什河一橋二手車市場附近有1人被困,屯墾東路消防救援站1車7人趕赴現場的途中,被困人員被當地派出所民警及時救出。
  • 新疆紀行:和田美玉甲天下 玉龍喀什河「踩」玉
    中新社和田七月六日電 題:玉龍喀什河「踩」玉  中新社記者 程勇  和田美玉甲天下,玉龍喀什河是著名羊脂玉的最佳產地,當地農民有到河中「踩」玉的傳統,來和田旅遊的遊客也常來這裡碰碰運氣,河中「踩」玉已成為這裡一個頗受遊客喜歡的旅遊項目。
  • 遊記新疆和田玉龍喀什河,聊聊和田玉籽料
    關於國玉和田美玉,這種稀有礦石跟別的珍寶礦石是有一定的區別,我國的和田玉只產自我國新疆地區,產地只有這條龍喀什河。新疆和田 玉龍喀什河新疆和田的玉龍喀什河,很多極品和田羊脂玉就出自這條河,因為它是季節性河流,水源全都是來自冰山融水,所以冬天就比較的乾涸,然而,夏天水就比較豐盈。
  • 玉龍喀什河風情錄
    原創: 文/棘陽耕夫 典藏視界 總是想著再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程,到玉龍喀什河畔淘寶去,這是由來已久的願望。因為也是在去年四月份的這個時間我們北京、太原玉友團一行十七人來到嚮往已久的玉都——新疆和田,但讓我們失之交臂和失望的是,因為政府禁河,連玉龍河床也未能夠下去,更別說與和田玉石親密的接觸了,因此留下了小小的、深深地遺憾……或許是給下次再來留下一個充足的理由吧!
  • 玉龍喀什河採玉人
    玉龍喀什河(也就是白玉河)從和田市經過,喀拉喀什河(又名墨玉河)在它附近。這兩條河非常奇特,白玉河以出白玉為主,墨玉河則是以出青玉為主。按當地人的說法,白玉河的源頭是崑崙山,墨玉河的源頭是喀喇崑崙山。不免叫人想到拉斯維加斯。從八九千年以前直到現在,和田河裡就沒有斷過採拾人。最初是在河邊採拾美玉;以後又到河流中撈取;再而從河谷的階地沙礫中挖出早期河流衝積物中的美玉。再沿河追溯繼而發現了生長在巖石裡的原生玉礦。因此,古代採玉方法有揀玉和撈玉、挖玉、攻玉等多種方法,用以分別開採產於不同地方的玉石。
  • 一夜暴富的玉龍喀什湖畔
    在出產玉石的新疆和田玉龍喀什河畔,當地人稱這裡每年都會出現1000個百萬富翁、100個千萬富翁。2003年「一泡尿刺出了天價白戈壁料」的故事撩動人們發大財的夢。一個收羊皮的小販想超近路,於是騎摩託穿越戈壁灘,途中尿急,便停車隨地一泡,不想竟從沙石中衝出一塊幾十公斤重的戈壁白玉,收羊皮的小販拿去和田賣了六十萬,發大財的消息一下子讓寂寞的戈壁熱鬧起來。找玉人聞聲趕來,個個面朝河灘背朝太陽,仔細端詳著每一塊石頭,盼望著財神臨幸自己。
  • 新疆和田玉龍喀什河什麼時候發大水什麼時間退水?
    玉龍喀什河的水每年在七月底開始就發大水了,這個時節天氣是非常熱的,崑崙山的雪融化了,水就留下來到玉龍喀什河了。玉龍喀什河的水到了九月份就慢慢的退了,因為新疆九月中旬開始天就冷了,雪山很難融化了,所以水慢慢的就退完了。
  • 和田美玉,南疆「織女」,新疆和田玉龍喀什鎮
    玉龍喀什鎮因玉龍喀什河而得名,其名稱來歷有二:一是《西域水道記》註:「玉隴喀什,故玉龍喀什之意釋為「白玉」之意。二是另據當地民間傳說玉龍喀什意為「明亮的堤岸」。在突厥語中「喀什」一詞之含義是堤岸一說,因玉龍喀什河在和田城之東,太陽升起時最先照亮其岸而故名。
  • 和田玉知識:和田白玉河(玉龍喀什河)中仔玉哪裡來?
    幾千年來,在白玉河中踏玉撈玉、望玉挖玉,然而仔玉的來源是個重重迷霧。千百年來多少有識之士,多少探寶者,多少商賈孜孜不息地要找到原生玉礦,但都被冰封雪嶺所阻攔。自20世紀50年代始,勇敢的地質隊員多次朔河而上要探查個究竟,都被漫天的大雪,呼嘯的寒風,刀削斧砍的冰山所「勸回」。到了21世紀,探險者、傳媒人不懼艱辛 前赴後繼,可都被險惡的自然環境所包圍,沒有辦法再攀登。
  • 2人被困大渡河孤島 消防4小時成功施救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於婷2021年1月2日15時02分,四川省瀘定縣消防救援大隊接到報警稱,瀘定縣冷磧鎮鄧油房村扯索壩大橋下2人被困大渡河中間孤島,消防救援部門立即出動1臺搶險救援消防車、7名消防救援人員,攜帶水域救援裝備前往現場進行救援。
  • 河水猛漲衝垮吊橋 近十戶村民被困「孤島」
    記者了解到,該橋是河對面居民過河的唯一通道,隨著吊橋的衝毀,對面近十戶人家被困「孤島」。  意外:洪水衝垮鐵索橋近十戶居民被困  記者見到在沙灘鄉小學讀六年級的袁玉時,她正和外婆在吊橋邊看洪水何時才能消退。袁玉是橋亭鄉橋亭村人,她家就住在河對面。昨日早上7點左右,袁玉的爸爸送她到學校讀書,由於上學道路被洪水淹沒,兩人便準備折返家中。
  • 玉龍喀什河為什麼唯獨中間180公裡挖不出和田玉?
    玉龍喀什河為什麼唯獨中間180公裡挖不出和田玉? (小時候還因為 把爸爸寫成4.5米,我家房子寫成50釐米, 被我爸胖揍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