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祥符區範村鄉:扶貧「小車間」發揮大作用

2020-12-13 河南人客戶端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 實習生 崔學風)在開封市祥符區範村鄉赤倉村扶貧車間韶成食品加工廠內,熱氣騰騰,12臺烘烤機器同時運行,端點心、裝箱、裝車……15名工人在忙碌著。

「家裡孩子小,還在家門口工作好,不耽誤給孩子做飯,每天下午5點就下班了,不耽誤接孩子放學,每月有2500元收入。」赤倉村34歲貧困戶呂盼說道,家裡有2個孩子上學,為了能照顧到家裡的孩子,她選擇在家門口就業,一直在扶貧車間工作。

「我每天7點多就來了,靠自己的努力讓家裡的日子越來越好,我幹的也有勁。」另一名貧困戶張小田很快把一排排糕點裝進箱子裡,眼裡充滿專注,心裡有的儘是在家就近務工的那份踏實。

韶成食品加工廠主要生產6種口味老婆餅,目前車間有12臺機器,日產糕點3000斤左右,工人15個,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5個。「我們作為扶貧車間的工廠,將繼續加強對扶貧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將帶動更多的群眾脫貧致富。」公司總共經理姜浩說。

為進一步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內生動力,範村鄉加強實施「扶貧車間」這一行之有效的扶貧舉措,把工作崗位送到群眾家門口,使貧困戶就業務農兩不誤,實實在在地激發了貧困戶的內生動力,切實發揮了「小車間」的大作用。

(映象網開封新聞熱線:18003719300 18003711879,投稿郵箱:hnrcnkf@163.com。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03719699)

相關焦點

  • 小車間大作用 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
    ■象嶺村「扶貧車間」,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今年6月,隨著落戶蕉嶺縣新鋪鎮象嶺村的扶貧車間開張,由於身體原因難以像其他人一樣務工的貧困戶鍾大姐,終於在車間得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和收入。扶貧車間解決了貧困群眾就業問題,柚子種植基地為貧困戶帶來穩定收益,發揮「擯搪香米」示範作用帶動貧困戶種植水稻……開展脫貧攻堅以來,針對象嶺村貧困群眾內生動力不足、集體經濟薄弱問題,幫扶單位結合實際,精準施策,帶著貧困群眾和廣大村民探索形成多元創收模式,在全面小康路上收穫了累累碩果。
  • 文縣:「小車間」連著「大扶貧」
    近年來,文縣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通過「外引內建」實施「築龍強社」行動,發展壯大龍頭企業、合作社,建設扶貧車間,挖掘縣域內及周邊縣區各種資源優勢,助力貧困群眾脫貧增收致富,取得了實效。「自山野菜扶貧車間建成使用以來,用工量都比較大,而且我們的工人大都是當地的貧困戶、留守婦女。
  • 文縣:「小車間」助力「大扶貧」
    近年來,文縣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通過「外引內建」實施「築龍強社」行動,發展壯大龍頭企業、合作社,建設扶貧車間,挖掘縣域內及周邊縣區各種資源優勢,助力貧困群眾脫貧增收致富,取得了實效。「自山野菜扶貧車間建成使用以來,用工量比較大,我們的工人大多數是當地的貧困戶、留守婦女。
  • 山東省沂水縣高莊鎮扶貧車間助脫貧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陳晨):為充分發揮扶貧產業項目帶動作用,山東省沂水縣高莊鎮東杏峪村依託交通位置優勢,利用扶貧資金建設車間一處,積極招引周邊貧困群眾及其子女到車間務工。
  • 零陵郵亭圩鎮:扶貧車間成貧困戶脫貧致富「加速器」
    紅網時刻永州4月1日訊(通訊員 唐林 蔣文凱)「如果沒有家門口的扶貧車間,我們這些年齡大的、行動不方便的貧困戶,不知道窮到什麼時候!」近日,在零陵區郵亭圩鎮鑫達高電子公司扶貧工廠內,福田村貧困戶於石燕放下手中活說道。
  • 縣區|零陵區郵亭圩鎮:扶貧車間成致富「加速器」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1日訊(唐 林 蔣文凱)「如果沒有扶貧車間開到家門口,我們這些年齡大的、行動不方便的貧困戶,不知道窮到什麼時候!」日前,筆者走進永州市零陵區郵亭圩鎮省鑫達高電子有限公司扶貧工廠,該村貧困戶於石燕放下手中活,激動地說。
  • 扶貧車間:開啟家門口的幸福生活
    夏末時節,記者在化隆回族自治縣扎巴鎮本康溝村看到,青海哈尼福民族服飾有限公司廠房外的「扶貧車間」四個大字格外醒目。車間裡,幾十名工人正忙著裁剪、縫製、熨燙,一塊塊彩色的布料在她們靈巧的雙手下變成一件件精美的衣褲。工人王興蓮告訴記者:「我們的訂單是一年一交,現在正是活兒最忙的時候。」
  • 納雍縣宣慰街道讓扶貧車間成致富車間
    7月15日,納雍縣宣慰街道產業發展中心、社會公共服務中心、就業創業服務中心、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和群團工作站等多部門聯合行動,為安置點扶貧車間保駕護航,規範提升扶貧車間建設
  • 商城縣河鳳橋鄉:小站點發揮大作用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拉近黨群關係 助力精神脫貧每逢農閒時期和傍晚,河鳳橋鄉貧困村的扶貧幹部們就來到各村開辦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讓貧困戶更加深入了解扶貧政策,靈活運用扶貧政策,進一步拉近幹群關係
  • 山丹:小車間「大扶貧」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縣規模以上企業1家,小型企業和小微企業各3家,農牧合作社1家。「扶貧車間」為貧困勞動力架起穩就業的「橋梁」受疫情影響,今年春季外出務工人數明顯少於去年同期水平,這就意味著貧困勞動力的生活保障受到潛在威脅,為儘快改變這種狀況,我縣及早謀劃,提前服務,廣泛宣傳。
  • 扶貧車間:紅燈籠照亮好日子
    張迪 金志成/攝 2019年,在東西部扶貧協作中,天津市河西區在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積極扶持建設全縣首家宮燈製作扶貧車間。一年的時間,當地中老年人群在扶貧車間就近就業,村裡的燈籠紅了,村民的生活富了。 莊浪縣吊溝村村民老李在扶貧車間建成後,就和妻子、哥哥、嫂子來到了這裡工作,而這間扶貧車間裡的員工都和老李是差不多的年紀。
  • 中國鐵建:扶貧車間助力深度貧困村走上致富路
    「完善道路、村容村貌等,雖然可以改善村裡基礎設施,但並不是當前村裡最急需的……」面對各種選擇,中國鐵建房地產集團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經過深入調研,在諸多方案中確定了「飛地經濟」模式,出資200萬元在距弄陳村約6公裡的中可社區援建了一座2500平方米的鋼結構標準廠房——扶貧車間。
  • 福建發揮東西部扶貧協作作用 創新就業扶貧機制
    發揮東西部扶貧協作作用,創新就業扶貧機制——  「點對點」服務 飯碗捧得住(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家門口上班,掙錢、顧家兩不誤,生活更有奔頭了。」羅秀平是江蘇鹽城濱海縣界牌鎮衝邊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鎮裡組織的免費培訓,她來到康瑞日用品公司開在村裡的扶貧車間上班,一年收入3萬多元。  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就業扶貧是最直接的脫貧方式之一。各地區各部門優先支持貧困勞動力務工就業,江蘇、福建、廣東等地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創新就業扶貧機制,「點對點」幫助貧困勞動力有序返崗。
  • 大悟扶貧車間應對疫情「大考」
    目前,他在大悟建有7家生產車間,其中兩家被認定為扶貧車間。新城鎮這一家便是其中之一,有38個貧困戶在此務工。受疫情影響,飛翔玩具停工近3個月,訂單損失70%。與飛翔玩具一樣,大悟不少扶貧車間面臨疫情「大考」。「扶貧車間多為勞動密集型企業,抗風險能力弱。」在丁輝強看來,扶貧車間亟待提升競爭力。
  • 邵陽人社:大力推進扶貧車間建設 助困難群眾家門口致富
    近年來,邵陽市立足市情實際,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盤活現有資源,把扶貧車間作為加快推進脫貧攻堅的主抓手,按照政府建設、企業運作、群眾務工的模式一步一個腳印,形成「就業一人、脫貧一戶、帶富一方」的扶貧格局,讓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變身產業工人,用「小車間」來撬動「大扶貧」。
  • 「小樓棟」發揮「大作用」 濱州鄒平這個「樓棟紅管家」黨建品牌發布
    黃山街道將充分發揮熱愛公益的社區黨員作用,共同管理維護社區環境。發布會上,黃山街道政苑社區共駐共建單位黨組織黨員代表、各網格黨支部書記等共同重溫了入黨誓詞,發布了黃山街道「樓棟紅管家」黨建品牌logo,並為「樓棟紅管家」代表頒發了聘書。
  • 情暖扶貧路⑩丨放下背簍 他們在扶貧車間裡重寫生活
    近年來,利川市人社局在全市推廣「就業扶貧車間」,通過積極引導簡單易懂的加工型企業到全市各個易地搬遷點,建立「就業扶貧車間」,幫助易地搬遷人員就地就近就業,讓他們住得進、留得住。車間老闆胡習江也是利川人,曾在浙江溫嶺鞋面加工廠工作6年。
  • 河西區掛甲寺街前程裡社區:戰「疫」 小網格發揮大作用
    下轄7個自然小區,常住戶數2198戶,老年人多、殘疾人多、困難群體多、人員流動性大,加之轄區內有3座商業樓宇,國美、蘇寧、桂發祥等大型商場以及多所學校及機關事業單位,「九小」單位百餘家,在疫情防控期間,社區工作面鋪得大、困難很多。「要切實做到不留盲點、不漏死角,小網格必須發揮大作用。」面對諸多挑戰,社區黨委書記夏青說。
  • 宿松縣高嶺鄉:扶貧車間富鄉鄰
    2017年,他響應鄉裡的號召,將廠裡適合手工操作的項目引入扶貧車間,吸納貧困勞動者就近就業。「我們當地原本就有生產服裝的傳統,將扶貧車間開到村子裡,一方面解決了招工難的問題,一方面也帶動鄉親們就業增收。」汪曉軍說,他的工廠主要以服裝加工出口為主,2019年產值達850萬元,今年目前為止產值已達1100萬元。
  • 玉屏自治縣:扶貧車間促增收
    7月30日,玉屏侗族自治縣平溪街道康華社區東億電氣扶貧車間內,易地搬遷群眾胡美英和數十名工人一樣,手指翻飛正忙著組裝打火機,不到3秒一個打火機半成品就組裝完成。「眼前的生活是幾代人的夢想。」扶貧車間一角。當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易地扶貧搬遷便成了擺脫貧困的有效途徑。2018年7月,胡美英一家在轎車的汽笛聲中,搬到了玉屏康華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感謝黨的好政策,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