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讓2000研發專家出徵海外 鼎盛期的華為在擔心什麼?

2020-12-15 每日經濟新聞

任正非讓2000研發專家出徵海外 鼎盛期的華為在擔心什麼?

每日經濟新聞 2016-11-01 00:17:49

看熱鬧的也好,看門道的也好,大家最關心的一點是,如日中天的華為,為什麼非要一口氣派出如此大規模的研發團隊出徵海外?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孟慶建    

◎每經記者 孟慶建

10月28日晚間,華為在深圳總部舉辦了一場《出徵磨礪贏未來》研發將士出徵大會,宣布2000名華為高級研發人員和專家將奔赴到歐洲、東南亞、中東、美洲、非洲等全球角落,配合一線的市場團隊挖掘市場。

隨後,任正非這次會議上的講話開始在朋友圈刷屏。看熱鬧的也好,看門道的也好,大家最關心的一點是,如日中天的華為,為什麼非要一口氣派出如此大規模的研發團隊出徵海外?

這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第一次參加這樣的誓師大會,72歲的任正非精神矍鑠,用略帶一點貴州口音的講話激勵現場的2000名研發專家:「時代呼喚英雄兒女,只要組織充滿活力,奮鬥者充滿一種精神,沒有不勝利的可能。」

華為給此次奔赴海外的員工足夠誘人的激勵。記者從華為內部了解到,這批赴海外的員工多數獲得了級別提升,其中有5名員工連升3級,按照華為員工多數每兩年上調一級的規則,連升3級大概需要6年時間,與之掛鈎的是薪水的躍升,從現場來看,這群久居實驗室的研發人員顯然並不懼怕風聞中海外市場的動蕩。

16年,今非昔比

從1988年2萬元起家,到2015年近4000億元的銷售規模,海外市場是華為壯大的重要部分。甚至關鍵時刻選擇到海外開拓市場,曾經挽救了新世紀伊始在本土市場連連受挫的華為。

翻閱華為官網刊出的2006年以來財報可見,連續10年,華為整體銷售收入中海外營收佔比超過或接近60%,2008年海外銷售收入佔比達到75%。

在談起2000年首次鼓動員工赴海外時,任正非仍然比較感慨:「2000年五洲賓館出徵將士的送行大會,我們打出『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的大標語,充滿了一種悲壯,其實我們那時連馬革也沒有。」

現在的局勢已經有利得多。用任正非的話講,「華為已經擁有170個國家武裝到牙齒的鐵的隊伍,流程IT已經能支持到單兵作戰。每年我們仍會繼續投入上百億美元,改善產品與作戰條件。」華為給這些「和平年代」徵戰海外市場的專家賦予新的使命。

如果說過去開疆拓土需要的是勇氣,那麼在通信市場遇到天花板、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即信息和通信技術,是電信服務、信息服務、IT 服務及應用的有機結合)融合變革進入到一定階段,挖掘新需求更需要的是智慧。輪值CEO徐直軍表示,「當前華為的一線只具備賣產品並完成交付的能力,缺少解決客戶問題、幫助客戶商業成功的能力,而研發將士與一線將士們融合,能打造一線所缺和所需的人才和能力,進而獲得公司的有效增長和商業成功。」

從組織架構調整上看,華為也藉此完成了一次人員結構優化。截至2015年底,華為全球員工總數約17萬人,研發員工佔員工總數的比例為45%。接近8萬研發員工面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問題,高職級人才流動將給更多年輕的研發人員留下上升空間,對華為來說也是一次組織結構的優化調整。

華為的「不確定性」?

觀察全球幾家電信設備行業巨頭的業績表現,讓人對整個通信市場前景感到擔憂。

10月27日,諾基亞公布了2016年第三季度財報,銷售收入和利潤雙雙下滑,其中收入同比下滑7%,利潤同比減少18%,低於分析師預期,而此前在和阿爾卡特朗訊的整合中,諾基亞已經裁員了數千名員工,日子並不好過。

即便這樣,相比愛立信,諾基亞的業績表現也超出了不少。10月13日,愛立信發布業績預警,季度利潤預計下滑接近93%。這一消息造成了公司股價暴跌兩成,為九年來最大單日跌幅。頹勢中的愛立信不久前也宣布,將會裁員將近4000人,同時任命了新的CEO。

對比之下,華為的業績仍然非常強勢。今年上半年銷售收入245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0%,營業利潤率12%;運營商業務穩健增長,智慧型手機和企業業務領域快速拉動,帶動了華為整體向上。

但仔細分析華為的三駕馬車也不難看出問題。走到5G時代之前,通信市場的增長瓶頸是明顯的。在IT市場,相比亞馬遜甚至阿里雲,華為雲服務業務體量仍然非常小,智慧型手機取得了階段性成績,但是市場競爭激烈,並沒有到足夠安全的位置。

更重要的是在ICT行業融合開啟的新序幕中,面臨走進無人區的不確定性。人工智慧、工業4.0、雲服務緩緩開啟的時代,華為會不會被代表新商業模式的「黑天鵝」淘汰,失去戰略高地?通信企業和網際網路企業未來誰掌握更多的主動權?這都是華為的危機感所在,而且還沒有找到面對未來發展變革的準確方向。

任正非在講話中也直言危機感。「有員工講,從實驗室走向海外一線是從勝利走向勝利,我看勝利是不確定的。在新的機會領域,我們要努力成長。雲化是我們不熟悉的領域,亞馬遜未來可能成為電信設備企業的最大競爭者,華為還非常小,未來是否有做小弟的資格還不知道。圖像技術雖然我們領先,但海外除德國大規模實踐的經驗外,在其他國家還沒有規模化的成功,還沒有建立一支成熟的隊伍。特別是面對大視頻帶來的流量洪水和更低的時延要求,我們還沒能駕馭。」

對此,華為輪值CEO胡厚崑的發言也有直接的闡述:「未來十年我們所面臨的,一定是一個快速變化而且更加不確定的環境,從電信行業的競爭到IT行業的競爭,再到在雲業務上與網際網路公司的競爭,外部環境變得越來越動態,但是我們的內部組織運作卻變得越來越穩態,組織板結,行動遲緩,思想僵化甚至自滿,這些都是很令人擔心的變化。」

不敗的鑰匙

在不確定性中,怎樣保持華為不敗?任正非認為是服務。「服務是我們進攻中的重要防線,網絡容量越來越大,越來越複雜,維護越來越困難,服務將是我們不敗的基礎。」

28年的持續投入讓任正非對華為抵抗不確定性有充分的信心。「任何一家新公司、黑天鵝要全球化,都不可逾越我們的障礙,沒有多年的積累不可能建立起來活的『萬裡長城』、『馬奇諾防線』,華為這道歷時28年建立的服務體系,不是容易超越的,特別是這條防線正在逐步人工智慧化,我們進可攻退可守。現在我們迫切需要更多的專家、將軍,建立起對未來複雜網絡,更鞏固的防線。」

面對不確定性,無論是大規模鼓勵員工出海尋找市場還是積極在基礎研究上大力投入,華為在尋找新的戰略機會。眼下任正非認為圖像是華為的下一個必爭的戰略高地。「華為錯過了語音時代、數據時代的世界戰略高地,不能錯過圖像時代。2020年華為要達到2000億美元規模必須要抓住全球網絡轉型的機會窗口,佔據萬馬奔騰的圖像時代。」

近30年時間,華為在全球化背景下從新興市場起步成長為全球巨頭,在通信市場從跟隨者身份逐漸趕超歐美企業巨頭,雲服務和消費者業務正打開新的局面。但未來如迷霧,彌散在我們周遭和前方的不確定性隨時會將任何貌似偉大的組織拖入陷阱。

未來的華為還能繼續複製成功嗎?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華為銷售收入等於5個阿里巴巴 任正非都做了什麼?
    2011年11月,華為召開「三亞會議」,任正非在會上明確提出把最終消費者作為公司客戶,這一決定改變了華為手機研發和銷售模式。到2012年底,華為實現了從給運營商貼牌定製到自有品牌的轉變。  2014年,在一次內部講話中,任正非警醒餘承東:「一部手機賺30元人民幣,這算什麼高科技、高水平?現在賺幾億美元就牛起來了,拿自己的長板去比別人的短板,還沾沾自喜。」
  • 華為年研發投入千億,雷軍並不認為錢越多越好,任正非錯了嗎?
    華為,我國一家沒有任何背景的民營企業,因其掌握了5G核心技術遭到美方制裁,成為了這兩年知名度最高的科技公司之一!由於美方的打壓,華為海外市場不斷被蠶食,產品銷量大幅度下滑,營收有所下降,但是,華為依然沒有停止研發的腳步,今年研發投入了1300多億元。
  • 華為僅次於任正非的第二人,多次被任正非稱讚一人頂萬人
    任正非的「寶寶」華為成立於1988年,1989年在好友郭平(現任華為副董事長)的勸說下加入華為的鄭寶用是一位真正的元老級人物。作為科技公司,最重要的是什麼?毫無疑問是高水平的技術人員,鄭寶用的加入可以說是任總最大的財富。華為的老員工過去叫鄭寶用「阿寶」,而任總則叫鄭寶用「寶寶」。
  • 華為與美國和解路線圖是什麼?任正非這樣說
    12月9日下午,華為心聲社區發布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近日接受加拿大《環球郵報》採訪的紀要。這份紀要顯示,任正非於12月2日在深圳接受加拿大《環球郵報》採訪。他在採訪中提到,華為在加拿大的員工人數已經擴展到1200人,有2/3是研發人員,未來還會繼續加大投資,「因為我們在北美沒有美國市場,因此市場總部還是在墨西哥,但是研發中心會從美國移出來,會以加拿大為中心。」
  • 任正非給員工煮了一碗麵,華為從此破釜沉舟,走上研發之路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1987年,當時的華為雖以技術公司的名稱創立,但卻主要業務卻是做代理,可以說是一家小型貿易公司。後來,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同時通信設備行業四處興起,任正非便決定要將華為轉型,不能永遠做產品代理,搞產品研發才是永久之道。
  • 為什麼任正非說華為是一個人力資源公司
    >第一問:人力資源管理是什麼?2009年1月16日,任正非先生在銷服體系奮鬥頒獎大會上的講話中,肯定了「鐵三角」作戰單元的作用:「北非地區部努力做厚客戶界面,以客戶經理、解決方案專家、交付專家組成的工作小組,形成面向客戶的『鐵三角』作戰單元,有效地提升了客戶的信任,較深地理解了客戶需求,關注良好有效的交付和及時的回款。鐵三角的精髓是為了目標而打破功能壁壘,形成以項目為中心的團隊運作模式。」
  • 收到炸掉華為研發金字塔的建議後,任正非給全公司發了封郵件
    華為該炸掉研發金字塔的時候了》的文章,又被轉發到華為員工官方社區「心聲社區」,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內部討論,更驚動了華為創始人& CEO任正非。任正非看完所有人的討論後,籤發了一封總裁辦郵件,把文章和大家的討論貼出來,告知全司,此舉動背後的心思不得不說耐人尋味。任正非籤發郵件的按1寫到:在技術工作的客氣是毒品,直面的批評、爭論才是良藥。鈦媒體編輯把這篇作者原文和上述任正非郵件的核心內容整理了出來,倒是一份很好的關於「研發」與技術管理的研究材料,也能更深層次幫助理解華為變大之後的內部問題。
  • 任正非:2000-2008幾近崩潰,曾想做拖拉機或將華為賣給摩託羅拉
    2003年左右,華為差一點就變成一家拖拉機公司或者賣給摩託羅拉公司。而作為創始人任正非,在創辦華為13年後的2000年,手裡還是沒有個人資產買房在深圳租房子住。
  • 任正非:華為今天的困難,十多年前就有預計
    過去幾年中,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很少接受媒體的公開採訪,但近日他卻先後兩次接受採訪。任正非之所以出來發聲,源於目前華為在國際上面臨多重困境。由於受到多國安全審查,華為5G的海外拓展遇阻;任正非之女、前華為CFO孟晚舟此前在加拿大被扣留,引起軒然大波。
  • 華為紀錄片任正非說創業:90年代1小時680美元請西方專家
    (觀察者網訊) 11月22日,BBC為華為拍攝的記錄片第二集:《Double or Nothing》正式公布。 記錄片中,任正非講述了在獲得了原始資本積累之後,華為繼續發展的故事。任正非表示,只要有錢,就會用於再投入,華為從來沒有停止學習西方。同時,在中國主要城市都被外國通訊巨頭佔領的情況下,華為選擇了農村包圍城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大頭侃人:任正非》:華為的偉大,歸根結底是創始人格局的偉大
    確實,雖然像阿里巴巴、騰訊這些企業可以讓中國網際網路名揚海外,但是還有一家更加偉大的,無法被替代的公司,它就是華為,它代表了中國科技行業的頂級水平。 而華為之所以偉大,歸根結底還是任正非的偉大,一個創始人格局的偉大。
  • 華為人才分99%和1%兩類,誰是1%?任正非:歪瓜裂棗才真甜
    既然是99%的普通人才,當然絕大多數的華為人都是。對於這一類的華為人,華為的要求是必須走「之」字形成長路線,既要有一線業務經驗,還要在研發、銷售、服務、機關等多個崗位上鍛鍊過。
  • 帝吧又出徵!愛國網友怒撕港獨「不是人」!
    「帝吧」出徵海外社交平臺愛國青年進行網絡聲援@新華網:近日,繼「飯圈女孩」用自己的方式「守護全世界最好的阿中(中國)」後,昨天「帝吧網友」也開始行動了。來源:@共青團中央所謂的「帝吧出徵」,就是指愛國網友自發到海外各大社交平臺,傳播愛國青年的聲音。
  • 任正非:美國禁止華為使用安卓,是在削弱美國公司的競爭力
    3.Patrick Foulis:現在海外消費者業務是不是在萎縮和下滑?任正非:之前終端在海外出現了下滑,下滑的速度在減慢,10%左右。4.atrick Foulis:這個月再過一段時間,你們將推出華為Mate 30系列新手機。
  • 華為任正非再露面!三天去了三所高校 傳遞兩個重要信號……
    任正非此行依然金句連連,他在上海交通大學說,希望大學像「燈塔」,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他在復旦大學說:未來我們拼什麼,就是拼教育、拼人才;他在東南大學說:教授甘坐冷板凳,這就是中國的希望。任正非回顧了華為公司「相信技術」「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堅持搞研發的發展歷程,介紹了華為重視產學研結合、快速產業化的舉措,與專家學者就科技創新的前沿性、長期性、廣泛性作深入交流。同時表示,華為非常重視與大學的合作,希望能助力大學的老師做深入的研究,與老師分享行業趨勢、工業界需求以及世界級難題,並儘快讓成果在社會上得到應用。
  • 華為人才有99%和1%兩類,誰是那1%?任正非:「歪瓜裂棗」才真甜
    華為早期從代理國外的交換機到模仿組裝、研發自己的交換機並最終實現在通信設備領域的技術自主和自強,與華為早期的鄭寶用、李一男等研發工程密不可分,而這兩人也是被任正非稱之為天才和神童。華為在2013年之前,要求幹部和專家要走「之」字形成長路線;但當華為2013年超越愛立信稱為電信行業領先之後,原來的研發路線就有些跟不上發展需求了,就需要做更多從0到1的事了,因此華為對1%的人才開始越來越渴望。但這種1%的人才,當時卻很難找。
  • 任正非持有華為的股份越來越少,華為卻越來越強大
    任正非持有華為的股份越來越少,華為卻越來越強大;馬雲在阿里巴巴和ant技術中的份額越來越少,阿里巴巴和ant技術越來越強大。財富聚人散,財富散人聚!企業需要找到最重要,人才最重要,如果一個企業擁有越來越多的高端人才,還擔心企業不能發展壯大?如何凝聚各類人才,全心全意為企業做出貢獻;企業領導者應該有足夠的智慧和頭腦。
  • 華為要「生二胎」,鴻蒙「失寵」了?任正非宣布HMS有新計劃
    最近只要是和華為有關的消息,基本上都不是些好消息,臺積電斷供華為、禁止安卓系統、出售榮耀、海外市場排斥華為5G、又將重啟4G……等等,現在的華為就像正處於江湖的漩渦中心,時時處在風口浪尖上,無論是什麼風吹草動都會被很多人放大,備受矚目。
  • 8年前華為諾亞方舟座談會預言成真,好在任正非16年前就開始布局
    8年前,在華為「2012諾亞方舟實驗室」專家座談會上,有人向任正非提了一個問題:「如果他們突然斷了我們的糧食,Android系統不給我用了,晶片也不給用了,我們是不是就傻了。」 任正非回答說:「斷了我們糧食的時候,我們的備份系統稍微差一點,也要湊合能用上去。」
  • 一個註定要永銘中國商業史的偉大人物,任正非與華為的輝煌與傳奇
    1963年,任正非憑藉頑強的意志,以中上的成績考入了重慶建築工程學院(2000年,該校被併入重慶大學),在那個動蕩的時代,這是命運給予他最好的禮物,它開啟了任正非後來的人生所有。父親囑咐他要不斷學習。任正非在大學時期把電子計算機、數位技術、自動控制等專業技術自學完,他還把樊映川的高等數學習題集從頭到尾做了兩遍,接著學習了許多邏輯、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