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網AI金融評論21日消息,騰訊公布2018年第四季度未經審核綜合業績及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2018年財政年度」)的經審核綜合業績。總收入為人民幣3,126.94億元(455.61億美元 ),同比增長32%;按非通用會計準則的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盈利為人民幣774.69億元(112.88億美元),同比增長19%。
財報中提到,騰訊2018年度的「其他」業務收入同比增長80%,主要來自金融科技及雲服務。其中,金融科技服務收入的增長來自向商戶收取商業交易手續率、向用戶收取提現費用及信用卡還款費用,以及向金融機構收取分銷金融科技及雲產品 (例如微粒貸及在理財通平臺提供的財富管理產品)的服務費。
首先是被騰訊稱為「關鍵基礎設施平臺之一」的支付。隨著騰訊為支付服務增加更多的在線及線下使用場景,騰訊的支付活躍用戶同比增長強勁。用戶的交易頻率及每筆交易金額也有所增加。
從披露的數據來看,商業支付佔騰訊支付交易量的一半以上,而在其迅速增長的帶動下,騰訊在2018年的日均總支付交易量超過10億次。2018年騰訊的商業支付收入同比增長逾一倍。騰訊的支付平臺與數以千萬計的商戶連接,於2018年第四季,月活躍商戶同比增長逾80%。
跨境支付方面,微信支付目前可在中國內地以外的49個市場使用,支持16種貨幣的跨境支付交易,在80多個機場為微信支付用戶提供實時退稅服務。騰訊在財報中詳細介紹了其跨境支付服務在香港和馬來西亞的情況:
2018年10月,WeChat Pay於香港首次推出跨境行動支付服務,使WeChat Pay香港用戶能夠以港元進行人民幣計價的交易。目前,該項跨境行動支付服務覆蓋中國內地約100萬商戶,包括預訂計程車、點餐及高鐵售票服務。WeChat Pay香港的交易量同比增長逾10倍。
2018年8月,WeChat Pay馬來西亞正式推出,提供移動話費充值服務、機票及公交車票購買等在線交易服務,以及超市、時裝及美妝商店等零售店的線下交易服務。
財報披露稱,截至2018年底,財富管理平臺騰訊理財通協助管理的客戶資產超過人民幣6000億元,理財通的累計用戶達1億。2018年11月,零錢通正式上線公測,該功能可讓用戶能夠以微信支付內未動用的現金餘額投資於基金。
騰訊亦在財報中提及信貸業務,稱旗下從事網際網路銀行業務的聯營公司微眾銀行,其向消費者提供的小額貸款產品微粒貸貸款餘額實現迅速增長。微眾銀行亦將貸款業務延伸到企業,以微業貸服務小型及微型企業客戶。
此次財報也披露了騰訊雲的發展情況。數據顯示,雲服務收入在2018年增長超過100%至91億元,接近百億。2018年第四季度,雲服務的付費客戶也同比增長逾一倍。
騰訊表示,通過在垂直領域的戰略性合作,騰訊雲迅速擴大了網際網路服務的客戶基礎,主要包括電子商務、資訊社交、手機製造商應用商店及智慧交通。同時,進一步擴大了在金融及零售等其他重要行業的業務,騰訊雲是中行、建行及招行等頭部銀行的首選合作夥伴,客戶包括大部分頭部網際網路金融和保險公司。
對於未來發展,財報中表示,在金融科技方面,騰訊將推動支付產品開發的創新,增加新的支付使用場景。騰訊也會擴展金融科技解決方案及產品組合,以滿足用戶的財富管理及財務需要。
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