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2018財報:金融科技相關收入增長,主要來自手續費及服務費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雷鋒網AI金融評論21日消息,騰訊公布2018年第四季度未經審核綜合業績及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2018年財政年度」)的經審核綜合業績。總收入為人民幣3,126.94億元(455.61億美元 ),同比增長32%;按非通用會計準則的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盈利為人民幣774.69億元(112.88億美元),同比增長19%。

財報中提到,騰訊2018年度的「其他」業務收入同比增長80%,主要來自金融科技及雲服務。其中,金融科技服務收入的增長來自向商戶收取商業交易手續率、向用戶收取提現費用及信用卡還款費用,以及向金融機構收取分銷金融科技及雲產品 (例如微粒貸及在理財通平臺提供的財富管理產品)的服務費。

首先是被騰訊稱為「關鍵基礎設施平臺之一」的支付。隨著騰訊為支付服務增加更多的在線及線下使用場景,騰訊的支付活躍用戶同比增長強勁。用戶的交易頻率及每筆交易金額也有所增加。

從披露的數據來看,商業支付佔騰訊支付交易量的一半以上,而在其迅速增長的帶動下,騰訊在2018年的日均總支付交易量超過10億次。2018年騰訊的商業支付收入同比增長逾一倍。騰訊的支付平臺與數以千萬計的商戶連接,於2018年第四季,月活躍商戶同比增長逾80%。

跨境支付方面,微信支付目前可在中國內地以外的49個市場使用,支持16種貨幣的跨境支付交易,在80多個機場為微信支付用戶提供實時退稅服務。騰訊在財報中詳細介紹了其跨境支付服務在香港和馬來西亞的情況:

2018年10月,WeChat Pay於香港首次推出跨境行動支付服務,使WeChat Pay香港用戶能夠以港元進行人民幣計價的交易。目前,該項跨境行動支付服務覆蓋中國內地約100萬商戶,包括預訂計程車、點餐及高鐵售票服務。WeChat Pay香港的交易量同比增長逾10倍。

2018年8月,WeChat Pay馬來西亞正式推出,提供移動話費充值服務、機票及公交車票購買等在線交易服務,以及超市、時裝及美妝商店等零售店的線下交易服務。

財報披露稱,截至2018年底,財富管理平臺騰訊理財通協助管理的客戶資產超過人民幣6000億元,理財通的累計用戶達1億。2018年11月,零錢通正式上線公測,該功能可讓用戶能夠以微信支付內未動用的現金餘額投資於基金。

騰訊亦在財報中提及信貸業務,稱旗下從事網際網路銀行業務的聯營公司微眾銀行,其向消費者提供的小額貸款產品微粒貸貸款餘額實現迅速增長。微眾銀行亦將貸款業務延伸到企業,以微業貸服務小型及微型企業客戶。

此次財報也披露了騰訊雲的發展情況。數據顯示,雲服務收入在2018年增長超過100%至91億元,接近百億。2018年第四季度,雲服務的付費客戶也同比增長逾一倍。

騰訊表示,通過在垂直領域的戰略性合作,騰訊雲迅速擴大了網際網路服務的客戶基礎,主要包括電子商務、資訊社交、手機製造商應用商店及智慧交通。同時,進一步擴大了在金融及零售等其他重要行業的業務,騰訊雲是中行、建行及招行等頭部銀行的首選合作夥伴,客戶包括大部分頭部網際網路金融和保險公司。

對於未來發展,財報中表示,在金融科技方面,騰訊將推動支付產品開發的創新,增加新的支付使用場景。騰訊也會擴展金融科技解決方案及產品組合,以滿足用戶的財富管理及財務需要。

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

相關焦點

  • 騰訊2019年財報出爐!金融科技收入1014億 同比增長近四成
    縱觀2019年全年,騰訊營收3772.89億元,同比增長21%;淨利潤943.51億元,同比增長22%。  值得一提的是,在騰訊各板塊收入中,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收入增幅最高,全年同比增長39%至1014億元,與遊戲業務收入(1147億元)基本持平。
  • 未來金融科技2020Q1收入同比增長25% 曾從事果汁生產及相關業務
    2020年第一季,未來金融科技收入約為20萬美元,同比增長25%,淨利潤1.18億美元,而上一年同期該指標為-189.4萬美元。截至美東時間7月8日收盤,未來金融科技報1.74美元/股,漲7.41%,不過較歷史最高價64.8美元/股下跌97.3%。
  • 郵儲銀行支付相關收入增速最快,加大科技投入
    01第三方支付相關收入增速最快對此,財報解釋稱,結算與清算手續費收入是集團為機構或個人辦理各項結算業務而取得的手續費收入,包括電子支付手續費、單位結算與清算手續費、個人結算與清算手續費。報告期間,這一收入增長迅速,主要是因為第三方支付業務增長較快帶動收入增加。儘管這一部分收入在整體營收中佔比低,不到6%,但高增速依舊錶明,支付背後具有較大的營收潛力:支付背後是具體的消費場景,與場景聯繫,是銀行提升服務能力的重要一步;支付隱藏著用戶的行為數據,數據已然成為新的生產要素。
  • 金融服務費再現?東正金融以貸收費被罰,上市半年股價跌去三分之二
    中期報告顯示,截至6月30日,其營業收入為3.87億元,同比增加1%;淨利潤2.02億元,同比下降9.9%。財報稱淨利潤下降主要由於報告期內受宏觀市場環境影響而導致資金成本增加。從營收情況來看,手續費及佣金收入佔總營收比重超過33%。
  • 收取高額服務費和保證金 厚本金融助貸惹爭議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調查了解,自2017年底,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式下發《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明確統籌監管,開展對網絡小額貸款清理整頓工作後,金融科技公司紛紛轉型助貸,與持牌的金融機構合作,雖然放款利率控制在24%之內,但在24%的借款利率之外,提前收取的服務費、高額服務費仍是業內潛規則。
  • 騰訊到底多賺錢 每天營收超10億!去年網路遊戲收入高達1147億
    騰訊的營收由增值服務、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網絡廣告及其他業務四大板塊組成,其中「增值服務」佔比最大,由網路遊戲和社交網絡兩塊構成。該項業務在2019年的總收入達到約2000億元,同比增長13%,佔騰訊總收入的53%。其中,網絡廣告業務收入683.77億元。
  • 360金融、樂信、趣店……誰是一季度金融科技公司獲客之王?
    而且,這與其具備電商場景相關。從數據上分析也可以看到,疫情期間加大線上獲客力度,也更有利於商城業務的提升。當然樂信只是個例,360金融、信也科技、趣店們壓縮營銷費用模式,才是2020年第一季度的市場主流做法。正因如此,線上流量市場受到波及,百度、騰訊、阿里等媒體廣告收入,要麼同比下降,要麼增速放緩。
  • 騰訊Q3財報發布;戴威開全員會:ofo不會倒閉
    :淨利潤233.3億元同比增長30%,支付等業務成主要營收騰訊財報顯示,Q3營收增長主要受益於支付相關服務、網絡廣告、數字內容銷售及雲服務的增長。財報同時表示,騰訊的「其他業務」收入錄得同比增長69%及環比增長16%,主要來自支付相關服務及雲服務的貢獻。騰訊線下行動支付服務乘車碼小程序在全國擁有超過5000萬用戶,覆蓋城市超過了100個。截至10月31日,騰訊理財通資產保有量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
  • 途牛旅遊分期貸款亂象:扣團費、扣全部分期手續費、被惡意催收
    但近日多位途牛消費者向中國網科技投訴稱,遭到途牛旅遊分期貸款產品 「首付出發」的「坑害」,在因故修改行程、取消訂單後,不但要扣掉一大筆違約金(全部旅遊團費的60%-80%),還要一次性支付分期貸款全部的12期或18期手續費。據來自北京的翟先生表述,其今年4月份在途牛上預定了北京到臺北自由行,並申請了5930元的途牛「首付出發」分期貸款產品,還款期數為18期。
  • 騰訊到底多賺錢:每天營收超10億 遊戲收入高達1147億
    2019年全年騰訊營收3772.89億(相當於每天收入10.33億),同比增長21%;全年淨利潤為933.1億元,同比增長19%。其中,2019年四季度單季度營收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營收1057.67億,淨利潤215.82億同比增長52%,高於市場預期。值得一提的是,騰訊的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已經成為新的增長點,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2019年同比增長39%至1014億元。
  • 騰訊2020年Q3財報:一天淨賺3.6億元 微信月活12.13億甩遠QQ
    遊戲仍是第一大收入來源騰訊的業務板塊主要分為增值服務業務、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網絡廣告和其他業務這四大板塊。由此計算,網路遊戲收入佔騰訊Q3營收的33%,遊戲仍然是騰訊第一大收入來源,並且也是其業績增速最快的業務。騰訊表示,網路遊戲收入增長原因主要由包括《和平精英》及《王者榮耀》在內的國內及海外智慧型手機遊戲的收入增長所推動。增值服務業務中的「社交網絡業務」Q3收入為283.80億元,增長29%。
  • 港鐵2018財報:整體收入下滑,內地業務增長
    其中,中國內地的鐵路和物業業務貢獻了9.29億港元的收入,同比增長14.5%,淨利潤1.96億港元,同比增長43.1%。2018年,港鐵集團經常性業務收入(不包括物業發展收入)上升11.2%,至538.70億港元,主要歸為以下原因:澳洲MTM在專營權續期後。
  • 前瞻行動支付產業全球周報第3期:央行發布金融科技規劃 明確未來...
    規劃明確了未來三年金融科技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規劃提出到2021年,推動我國金融科技發展居於國際領先水平,實現金融科技應用先進可控、金融服務能力穩步增強、金融風控水平明顯提高、金融監管效能持續提升、金融科技支撐不斷完善、金融科技產業繁榮發展。
  • 騰訊音樂Q3財報在線音樂付費率破8%,音樂訂閱收入增長55%
    11月11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NYSE:TME,以下簡稱「騰訊音樂」)發布了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務報告。2020年第三季度,騰訊音樂總營收同比增長16.4%至75.8億元(人民幣,下同),淨利潤為11.3億元,調整淨利潤為13.5億元,均創新高。
  •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財報的喜與憂
    在線音樂服務收入(Online music services)包含了訂閱服務、單曲和數字專輯、廣告、版權轉授等。社交娛樂服務收入(Social entertainment services and others)則包含直播打賞、會員費和智能設備銷售等。財報顯示,騰訊音樂2020年Q3實現75.75億元營收,較去年同期的65.07億元,增長16.4%。
  • 我對騰訊2016全年財報的8點看法
    因為,支付只是金融這個紛繁複雜的行業裡,相當基礎的一環,雖然沒有這一環作為連接,可能一切都不會發生,但是有了這一環,在此基礎之上的其它金融業務,並不會自動發生。也許,微信支付只是給合作商家的手續費更低甚至補貼而已。
  • 360金融赴美上市 股票代碼為「QFIN」
    招股書顯示,360金融2018年上半年度淨收入為7.42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939.8%;2018年前三季度淨收入約為14億元人民幣。2018上半年淨虧損為5.72億元人民幣,調整後的淨虧損為1.06億元人民幣,較過去一年有大幅收窄。360金融的主要收入來自撮合貸款服務費和貸後服務費。
  • 東南亞「小騰訊」的增長神話-虎嗅網
    幾年前,世界上最熱門的科技股竟然來自美國以外的地方,這是不可想像的。來自東南亞的想法則更是荒唐。不過在2020年,總部位於新加坡的Sea集團,已脫穎而出,正成長為一家跨國的科技巨頭。作為一家以遊戲、電商、金融科技為支柱的公司,全球封鎖簡直天賜良機。根據其最新季度財報,Sea的業績不減反增。其電商服務Shopee的訂單數同比增長150%——創下兩年來最高增速。
  • 解讀京東(JD.US)財報:縮減成本換來利潤,但增長前景依舊烏雲密布
    美股 解讀京東(JD.US)財報:縮減成本換來利潤,但增長前景依舊烏雲密布2019年5月11日 21:21:24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美股研究社」。受財報發布後的影響,京東的股價也出現不小的跌幅。從業務營收來看,京東的營收主要來自於產品銷售收入跟服務收入,其中產品銷售收入為162億美元,佔比高達89.5%,這也意味著京東的營收結構仍然還是較為單一。即使是在公司努力改變收入結構的大背景下,本季度淨服務收入同比增長44%至19億美元,佔比達到歷史最高,也僅為11.5%。
  • 騰訊三季度淨利244億同比增24% 遊戲海外版圖擴張收入逼近30億
    在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即撇除股份酬金、併購帶來的效應,騰訊淨利潤為244.12億元,同比增長24%。實際上,騰訊盈利下滑的主要原因在於其他收益淨額的減少。去年三季度,由於拼多多、美團點評等騰訊投資的企業上市,導致騰訊當季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出現爆發。這部分公允價值變動,為去年三季度貢獻了201.5億元的變動損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