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點提前到來?社科院表態:建議兩類城市率先開徵房地產稅!

2020-12-26 中國質量萬裡行

文/諸葛找房

前幾天寫了一篇關於租售比的文章,引起很多讀者討論。大概的結論就是從目前統計的重點50城來看,租售比處於合理區間的僅銀川一個城市,而從售租比來看,全國50大中城市的平均售租比為50.9年,也就是中國居民想要用租金收回買房成本需要50.9年,拿單獨城市來說,廈門售租比81.3年,三亞售租比72年,蘇州售租比65.5年,青島售租比64.4年。

其實很多人也注意到一個問題,上述得出的結論主要是以目前每平方米使用面積的月租金和每平方米建築面積房價計算的,而這兩個數值並不會完全固定,存在一定變量,尤其房價!這些年房價變動情況和租金數據對比完全呈現出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狀態,房價高成了不用說出口也會達成共識的存在。

一、房產市場的惡性循環

租、售兩個字分開來說,很大一部分問題存在「售」這個方向。自商品房出現並逐漸佔據主要市場,房子在人們心中的地位逐漸升華,傳統意義上的居住屬性已經無法滿足人們,金融屬性成了更多人看待房子的側重點,所以這些年房子被當成一件普通商品,呈現出高頻、短周期的交易特點,就像快銷品一樣。

開發商快速拿地縮短周期蓋房,方便入市,購房者「瘋狂」搶購囤房等待升值變現,快進快出,需求端和供給端相互作用下帶動市場飛速發展,房價自然不會扯後腿,一路加速奔跑。

你可以回想下你所在城市的房價變動情況,拿小編目前工作的北京為例,2018年1月,北京平均房價為62957元/平方米,2008年1月平均房價為12479元/平方米,相差約5倍,是不是很希望自己有超能力回到從前!

藉助房價漲勢,房產市場從供給端到交易端再到供給端,逐漸形成了惡性循環,導致潛伏在暗處的危機增加,樓市越來越禁不起推敲,不止租售比,像空置率、戶均住房套數、人均住房面積、房企負債率,任何一個數據拿出來都值得大家反思。

二、住房拐點提前到來

今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等聯合主辦的《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樓市調控:迎來曙光再出發》發布會在京舉行。報告明確指出,從時間上看,原來預估的在2025年出現住房絕對拐點即住房銷售額絕對量下降可能會提前。

對於這個觀點大家應該早有預期,增量市場進入存量房市場已經成為不可否認的事實,問題的存在就需要被解決。樓市已經率先表態,逐漸從原來的大拆大建到現在的舊房改造,注重維護和服務,在住房不炒的指導方針下,市場也淡了下來,眼下存在的不均衡主要表現在城市和城市之間、人與人之間。

所以這次《報告》還給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建議,即加快開徵房地產稅以帶動長效機制建設。「建議在一些熱點城市和炒房屢禁不止的城市率先加快試點開徵,爭取在『十四五』期間開徵房地產稅。」

一旦房地產稅開徵,無疑會加劇購房成本和持房成本,相信一些人要未雨綢繆下了。

而且關於具體的徵收方式,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助理倪鵬飛表示,試點開徵房地產稅可以堅持「立法先行,加快立法」、「充分授權,地方主責」、「逐步推進,水到渠成」的總體思路,以僅對新交易或者過戶(包括贈與和繼承)的非經營性住房家庭開徵房地產稅制度,而對擁有存量房但暫不進行交易和過戶的住房家庭暫不徵收房地產稅的總體方案,並根據一定稅率、稅基、起徵點開徵房地產稅。

你認為合理嗎?

相關焦點

  • 社科院:一些城市炒房屢禁不止,建議加快房地產稅試點徵收
    並且原本預計在2025年出現的住房絕對拐點將提前,該拐點為住房銷售額絕對量。同時報告還建議在一些城市炒房屢禁不止的情況下,應該加快 房產稅試點 徵收的工作。 近幾年社科院的報告預測房價漲幅一般都在6%以上,並且總體漲幅的預測也都十分準確。這一次漲幅下調估計也是看到了樓市未來發展的動力稍顯不足的原因。 其實,2021年的房地產市場發展應該是要有所回落的。因為2020年樓市發展過於迅速,這是近幾年來調控環境把控下樓市漲幅最為明顯的一年。
  • 2020樓市走過V型曲線 中國社科院連續7年預測樓市
    中國社科院報告預計,「十四五」時期,住房拐點將來臨。「原來預估的在2025年出現住房絕對拐點,即住房銷售額絕對量下降,可能會提前。」房價總是能夠牽動每一個人的心。站在年終歲首的交接點上,預判2021年樓市走勢,尤為引發關注。
  • 房地產稅是什麼意思 開徵房地產稅對股市有影響嗎
    關注房地產的人們都知道,近期,財政部部長肖捷發文表示:要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原則,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實施。那麼,房地產稅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相關的信息吧。房地產稅是什麼意思?房地產稅,是一個綜合性概念,即一切與房地產經濟運動過程有直接關係的稅都屬於房地產稅。
  • 社科院報告:明年房價或同比增5%?房價真要漲了,我們該咋辦?
    原來預估的在2025年出現住房絕對拐點即住房銷售額絕對量下降可能會提前。此外,《報告》還建議,在一些熱點城市和炒房屢禁不止的城市率先加快試點開徵房地產稅,爭取在「十四五」期間開徵房地產稅。其中,一線城市房價水平大幅領先其它層級城市,一、二線城市二手房價格增速先緩慢下降再微幅上升,三線四線城市二手房價格增速有所回落。其次,房價水平區域差異大,東部地區領先,中西部地區並進,東北地區墊底。最後,城市群房價增速總體放緩,中心城市增速有所收窄。說實在,我們看到當前房地產市場的這個預期增幅,很多人都比較疑惑,這件事情到底該怎麼看?
  • 民調顯示近半被訪者不贊同開徵富人遺產稅
    不少發達國家要廢除遺產稅,說可能會導致資本外流等情況,這給我國要不要徵收遺產稅帶來了很多爭論  我國該不該開徵遺產稅近日成了輿論關注的焦點。本身從事房地產行業的金樹萍表示,她從2008年開始做慈善基金,很少有時間管理公司,但現在公司利潤點比自己打理時還要高。  金樹萍表示,徵收遺產稅對中國的下一代成長和公益事業的發展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至少中國的富二代可能有更好的發展,富豪也會注重他們內在的提升,包括競爭力的培養,對金錢和感情比較淡漠的情況會減少」。
  • 社科院報告稱明年房價或同比增5% 總體有望延續平穩
    報告建議,在一些熱點城市和炒房屢禁不止的城市率先加快試點開徵,爭取在「十四五」期間開徵房地產稅。報告顯示,過去一年住房市場經歷了先降後升的V型變化,全國住房價格增幅經歷了下降、回升和企穩的過程,截至2020年11月,房價平均水平突破萬元大關,全國房價平均為10071元/平方米,同比增長7.9%。
  • 假如房地產稅真的來臨,房價會降嗎?
    建立科學合理的房地產稅制度,通過市場化手段抑制投資投機行為,或許能收釜底抽薪之效。文章提到了「對持有環節的調控」,這很重要。現在樓市要納繳的稅主要在交易環節,比如個稅、增值稅,但是在持有環節的基本沒有(公司產權是)。如果只在交易環節增稅,到時稅收的費用只會表現的房子的成本上,對於住房供應有限的一二線城市來說,反而可能會推升房價。
  • 學者:加快房地產稅立法,給深圳等地多一個調控樓市手段
    近日深圳開徵房地產稅傳言再起,儘管當地否認明年1月1日試行房地產稅開徵試點這一謠言,但一些專家建議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先行示範區,深圳可以在中央授權下推出房地產稅改革試點,配合其他手段一起穩定樓市。不過,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不贊成房地產稅先試點後立法這一改革方式。
  • 「炒房」屢禁不止的城市可先行試點
    在12月21日舉行的《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發布會上,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助理、研究員倪鵬飛認為,在加快房地產市場基礎制度和長效機制建設方面,應當以開徵房產稅帶動長效機制的建設,尤其是在一些熱點城市和「炒房」屢禁不止的城市,率先加快試點房產稅。他表示,中長期來看,中國要爭取在「十四五」期間能夠開徵房產稅。
  • 房產稅還沒開徵,就建議開徵遺產稅和贈與稅?老百姓會有免徵額嗎
    ,至少5年之內不大可能出來,而還有很多專家提到了,是不是要開徵遺產稅和贈與稅,這倒是很有意思的一個問題,我們跟大家分析一下,對於世界很多其他國家來講,遺產稅和贈與稅早就開徵了,而且這兩個稅一定要同時開徵,原因很簡單。
  • 這個一線城市房價上漲 房地產稅要來了?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的《100城住宅價格報告》顯示,深圳依然是全國房價最貴的城市,目前單價是61776元/平方米左右。過往,深圳樓市是全國樓市的風向標,歷次全國樓市回暖之前,深圳房價往往先一步上漲。日前,社科院做出預測:在疫情衝擊及寬鬆貨幣環境的背景下,短期局部上漲或下跌的風險將並存。
  • 【海外信託】央視報導丨深圳或成為我國首個開徵遺產稅的試點城市
    你的財富想100%傳承給繼承人的話,一定要提前規劃。提前規劃是智慧。」上面這段話近幾天刷爆投資理財的朋友圈,實際上以訛傳訛的謠言,遺產稅還沒開始,只是處於討論階段。不過,深圳或成為我國首個開徵遺產稅的試點城市,這不是謠言,早前有央視財經頻道專門報導遺產稅,該報導中記者採訪深圳保險公司發現,億元保單頻現。
  • 開徵社會保障稅別急 - 東方網
    社會上關於開徵社會保障稅的傳聞已久,日前財政部部長項懷誠表示,在適時開拓社會保障新的籌資渠道方面,國家將在強化社會保障費徵繳的基礎上,研究開徵社會保障稅,並採取多種措施充實社會保障基金,包括變現部分國有資產、合理調整財政支出結構等,以確保社會保障制度的正常運行。
  • 【專家:建議「十四五」期間研究開徵遺產稅和贈與稅】中國經濟體制...
    【專家:建議「十四五」期間研究開徵遺產稅和贈與稅】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席宋曉梧29日表示,收入差距過大是制約一個國家消費總需求的重要原因,我國通過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提高消費水平的空間還很大。遺產稅是世界各國調節財富差距的常用手段,我國1996年就提出要逐步開徵遺產和贈與稅,但至今沒有出臺。
  • 現階段不宜貿然開徵奢侈品稅
    根據國際經濟的發展形勢,有關人士提出征收奢侈品稅的建議,希望借奢侈品稅的徵收達到促進社會公平以及調節收入差距的目的,然而事實上,徵收奢侈品稅需要具備許多前提條件,鑑於此,筆者認為現階段徵收奢侈品稅是不現實的。
  • 房地產稅最快2020年開徵,最慢2023年!房價會降嗎?
    在房地產稅立法寫入政府報告之後,3月14日,全國人大財經委建議,儘快提出將包括房地產稅法在內的一系列法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時間安排,確保完成黨中央確定的2020年實現稅收法定的任務。在新時代的召喚下,一切進度都在加快。
  • 打壓高房價,深圳欲祭出「房地產稅」?
    為抑制房價過快上漲,他列舉了一些可能出臺的經濟手段:「在持有環節,我們接下來也可以考慮房地產稅的問題。這些都是在我們的考慮政策裡,只不過是根據市場的情況,什麼時候出的問題。」 然而重磅的消息還是房地產稅何時在深圳落地,以何種方式落地,這將深刻影響深圳樓市的走向。 2 在國內,此前並沒有「房地產稅」,只有「房產稅」,並在上海和重慶首先設立徵收試點。
  • 1000萬的房 繼承人要繳納遺產稅400萬左右?
    但由於普通國人目前大多數所謂的私人財產主要幾項中就有房產,簡單理解就是,當房子成為遺產,繼承人需要繳納遺產稅才能完成繼承。「建議遺產稅1000萬元以上起徵。」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常委、上海段和段律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段祺華的建議,一語驚醒夢中人,房地產稅和遺產稅真的要聯袂而來了嗎?
  • 房地產稅缺位之患:擁擠的城市 空蕩的房子
    來源:如是金融研究院作者:朱振鑫、楊芹芹 每年兩會都要討論房地產稅,但每年的結果似乎都一樣。從官方最新的表態來看,「穩妥」推進意味著進度依然比較緩慢。我們在此前的報告中曾做過分析,房地產稅落地需要經歷起草法律草案、公開徵求意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估計要三審)、再次公開徵求意見、專家評審、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籤署主席令等八步,而目前我們仍處於第一步,可以確定的是,房地產稅的立法還需要很長時間。環保稅從形成方案到落地尚且用了三年時間,目前還沒有草案的房地產稅落地至少要5年以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