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行 | 攻略 | 義工 | 攝影 | 衝浪 | 電影 | 薦書 |
﹏
離開阿德萊德才算是真正地奔向了紅土地,第一天先到奧古斯塔港中轉,第二天到達庫伯佩地。庫伯佩迪是個很有意思的地方,所以我們停下來多玩了一天。
﹏
奧古斯塔港
奧古斯塔港被稱為「澳洲的十字路口」,公路和鐵路都在這裡交匯,也是著名的斯圖爾特公路(Stuart Hwy)的南起點,我們就要從這裡穿過茫茫荒原和沙漠,奔向我們最期待的澳洲心臟「烏魯魯」。
從阿德萊德到奧古斯塔港的營地只有三個半小時車程,全程沿著A1走,我們直奔營地,條件還不錯,3個人51刀,帶充電樁,浴室和廁所又大又乾淨。Discovery Caravan Park - Port Augusta。
晚上真的好冷,風呼呼的在帳篷外面吹著,不過你能看見頭頂的漫天繁星。
﹏
庫珀佩地
離開奧古斯塔港踏上斯圖爾特公路,往北越走越荒涼,土地也慢慢變成了紅色。道路的左手邊路過了一片很大的鹽湖,這裡是加德納湖國家公園(Lake Gardner Nation Park),這個季節湖裡只剩下一片白色的鹽灘。
太陽當空的時候,抬頭發現窗外的月亮一直跟著我們在跑,仿佛沙漠裡的太陽和月亮總是一起出現。路兩邊有很多袋鼠屍體,自駕要當心,尤其是晚上。
繼續行駛4小時後看見了這個礦石挖掘車,這是庫伯佩地(Coober Pedy)的標誌。
有一種走進了非洲的灼熱感,太陽曬得臉痛。街上走過成群的阿寶(土著)還真不習慣,嗓門兒特別大,又都是黑黑壯壯的胖子,還怪嚇人的。
營地很乾淨,苦惱的是廚房的蒼蠅到處亂飛,只能等著天黑沒蒼蠅了再做飯吃… 晚上我們在營地遇見了一個在當地生活的中國人,她說家裡的電視機被阿寶偷走了,所以到這來蹭電視看
庫伯佩地很神奇,夏天溫度最高可達到56度,冬天最低可到零下,但是地下卻常年保持20多度,所以大家都生活在地底下,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地下城鎮。
這裡生活著3000多個來自世界上很多個國家的居民,具體的人數是個謎,據說當地人是為了逃稅不願從實上報人口數,地下的礦洞太多也不能完全統計。我們臨時決定多停留一天,逛一逛這個神奇的地下城鎮。
澳寶石礦博物館
早上是在阿寶的吵鬧聲中醒來的,整個晚上也會陸續聽到外面阿寶的狂叫聲
。所以說有錢的都住在地下,阿寶們就成天在地面上瞎晃悠。
庫伯佩地被紅色的沙巖和廣闊的平原覆蓋著,地面上僅有少量的房屋和機械設備,我們也只能憑著谷歌地圖去尋找大概的位置。在這些不顯眼的地下,據說隱藏著一個五臟俱全的世界。有餐廳、酒店、酒吧、教堂,甚至是遊泳池和美容院。
/ 烏姆納澳寶石礦博物館
這個地方很好找,地面上有個很明顯的門,走進去就是一個隧洞裡的博物館。沿著走廊你可以看到這個小鎮的採礦歷史,以及一些滅絕的動物模型。
遊客並不多,整個博物館也不是很大,但也是整個鎮子上最大的「景點」了。
最早是1915年的淘金者意外的發現了貓眼石(蛋白石),後來越來越多的挖礦者蜂擁而至,最後全球95%的貓眼石都產自這裡。蛋白石成了澳洲的「國寶石」,但讓這個小鎮更出名的卻是這裡最熱的天和最完美的地下村莊。
博物館是免費的,裡面超級涼快。有一個很小的購物區,可以從這裡買貓眼石加工後的飾品。我們從博物館出來往背後的山上走,雖然手機顯示溫度只有30多度,但我感覺地表溫度至少有四五十度。
我很喜歡這裡的色彩,天空藍得沒有一絲雜質。地面上的色彩只有簡單的白、粉、橘,連通風筒和路燈都刷成好看的淺粉色。
如果航拍應該會很好看吧,就像是大自然的天然畫作。我們往下走去找地圖上推薦的餐廳,尷尬的是在谷歌地圖上看到餐廳就在我們身邊,卻找不到它的洞口 最後我們就近找了一家開在陸地上的餐廳。
有兩個老頭子在門口聊天,看我們點餐就悠哉的進來了。一切都很隨意,感覺他已經很老了,戴著老花鏡把我們點的餐寫在紙上,進了廚房。
以上就是我的華夫餅,配上上面的冰淇淋和彩虹糖,簡直是太太太甜了。。送完餐老人又悠哉的到門口聊天去了,留我們在那裡懵逼的吃著「不太適應」的食物。老闆比客人更隨性
地下教堂
/ 聖彼得與聖保羅地下教堂
吃飯的旁邊不遠就是這個地下教堂,有個小門走進去,依舊是免費的。
教堂很小很安靜,特別涼快。裡面有一些阿寶的畫,這個教堂也有幾百年的歷史了。
這裡的牆壁都會在完工後塗上有一層透明的塗料,以免沙巖剝落細沙到屋裡。
地下之家
/ 費伊地下之家
60年前,為了躲避地表高溫,費伊從一個郵差手裡買下了這個房子。當時只有一個小房間,後來費伊和兩位女士朋友花了10年時間慢慢改造成了現在的家,成了庫伯佩地最出名的地下之家。
在外面看是一個很普通的院子,走到盡頭可以看見這個門。上面寫著參觀的費用,按門鈴會有人出來接待你。不過要先等前面參觀的人離開,這樣能夠限流和保證參觀質量。
進門以後就是廚房。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如果不是在地下,這跟普通的澳洲家庭沒有區別。
整個房子很舒服,乾淨明亮,沒有空調卻則保持著常年23度的室溫。
洞裡連通著三個房間,隨處可見的精緻細節,還有樓梯、轉角和客廳。
更神奇的是,在地下挖了一個遊泳池,植物、躺椅、桌子,該有的一樣不少。
酒櫃裡的酒都布滿了灰塵,大概還是有些年代的,還有張費伊女士的照片。
負責接待的是一對老夫妻,參觀完畢後,老頭帶我們去看採寶石的礦坑,他說那裡可以直接看到巖石裡面的寶石。
從費伊的地下之家出來,還可以見到院子裡種著各種熱帶植物。
出院子不遠就是礦坑,開門進去,需要帶上安全帽。老頭拉亮了燈,帶我們在隧洞裡找寶石。有幾處比較暗的地方,他拿手電筒照給我們看,藍色一閃一閃的寶石在發光。
隧洞裡還陳列著一些有寶石的石塊和切割機器。洞裡的寶石巖層有很多也很長,現在很多地方都禁止採礦了,這裡也逐漸改為旅遊業為主。
下面這個是隧洞裡面的通風系統,隨處可見這樣的洞通往地面。無論外面的沙漠氣候有多麼乾燥,地下的天氣和溼度總是舒適無比。
這些通風口的地面部分都是長這樣的。要是在地面上看見這樣的裝置,就知道地下有屋子或者什麼建築了。
因為在地面上行走實在是太熱了,離開費伊之家我們便回了營地。
庫伯佩地還有一些地方可以去看看:約瑟芬的畫廊與袋鼠孤兒院、地穴教堂、比格絞車觀景臺(拍全景與日出日落的最佳地點)、《星際傳奇》的太空船和《瘋狂的麥克斯3跨越雷霆》裡面鱷魚哈裡的地下巢穴。
平頂山公園
/Breakaways Conservation Park / 平頂山公園
我們決定黃昏前去平頂山公園看日落,沿途順便欣賞下庫伯佩地的荒郊野外。一路灰塵漫天飛,窗外隨處可見礦石開採後的廢料堆積而成的碎石馬洛克堆和礦井地洞。
平頂山公園免門票,跟著導航開10幾公裡就到了。四周光禿禿的,就一個亭子寫著一些介紹和懸崖邊的一些圍欄。
我感覺顏色有點像丹霞,除了中間凸起的小山堆,只剩下一望無際的荒涼。
背後的太陽正在往山下掉,陸陸續續又來了幾輛車。
等著太陽一點點的從地平線消失,日落時分還是很浪漫的。
這裡很出名的還有世界上最長的圍欄——Dog Fence / 狗圍欄,西起南澳大利亞(SA)西南海岸、東至昆士蘭(QLD)東南海岸的圍欄,全長5614公裡。為了防止澳洲野狗(dingo)破壞澳洲東南部的畜牧業。
大概是因為地貌奇特,有不少電影是在庫伯佩地拍攝的。因為地球上再也找不到第二個這樣荒涼又神奇的地方了。我們也趕在日落後回到營地繼續我們的旅途。
年薪30萬,我在澳洲摘草莓。
在澳洲,你不能錯過的完美小島。
黃金海岸,一座超級漂亮的城市。
在墨爾本的一周。
Road Trip | 墨爾本大洋路
Road Trip | 在雪梨的一周
Road Trip | 雪梨—阿德萊德
海南·日月灣 | 你一定會喜歡的地方。
存好這部「藍片」,難過時它比眼淚更有用。
發現 | 如果我去【若丁山】放牛你會覺得我是傻逼麼?
我是生活在「海邊」漁村的小太陽。
這裡有最簡單的海邊生活,住著許多可愛有趣的人。
我生活在一個海邊客棧,有美麗的院子和海景餐廳。
你可以體驗純粹的海邊生活,可以學習衝浪和潛水,
或者我們一起去挖生蠔、撿鮑魚、爬礁石、捉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