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文藝丨蔣集政:溈山是個好地方

2020-12-13 長沙新聞網

  2020年11月的一個周日,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因外地幾位朋友來長沙,相約寧鄉溈山行。

  大概是已經進入溈山區域,手機裡便收到以「溈山鄉人民政府」名義發送的簡訊:「您好!歡迎來到全國衛生鄉鎮、全國宜居小鎮——溈山。這裡自然之秀、人文之美交織激蕩,誠邀您春品貢茗,靜聽流湍飛瀑;夏枕山風,坐看雲霞繾綣;秋嘗百果,暢飲擂茶飄香;冬賞霧凇,觀盡玉樹瓊花。溫馨提示:四季安全出行,時時文明相伴。白天到夜間晴,11°C—23°C。」不禁要為溈山鄉政府點讚。

  溈山地處地處寧鄉、桃江、安化三縣交界處,距寧鄉市區約80公裡,距長沙市區約150公裡,最高處為雪峰頂,海拔927米。溈山是湘江支流溈水的發源地,溈山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溈山風景名勝區是一個集禮佛、度假、休閒、探險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景區,分溈山佛教文化區、青羊湖水上遊樂區、黃材青銅文化區、千佛溶洞觀光區等四大景區。2007年成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12年獲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溈山風採。星辰拍客 森林5/攝)

  第一次到溈山是在2003年,也是這個季節。那時,我在長沙市政府研究室工作,研究室黨組帶領全體工作人員到溈山進行黨組中心組(擴大)集中學習,重溫青年毛澤東與同學蕭子升徒步遊學、訪貧問苦的精神。此後,或陪同領導調研考察,或陪同外地同行參觀學習,幾次來到溈山。此次算是故地重遊。

  溈山山存林木,林儲活水,水養坡地,地蘊沃土,宜耕宜種。傳說,舜帝幼子(或說幼女)「溈」萬裡尋父,因痴迷此地秀水靈山而定居於斯,始稱「溈」山。自此,「溈」開創了溈山的農耕業和手工業,並代代相傳,經千百年的發展,山間數百上千個大小山衝田連阡陌、流水人家,有如世外桃源。幾千年來,溈山人守著這塊寶地安於耕種,自給自足,不曾受天災之害,亦不曾受大荒之苦,盡享天賜之富庶。

  溈山博大神奇,地靈人傑。山外的文人墨客、官賈富商、才子佳人念及此地之靈氣,常遊幸於此。唐代名相裴休就是看中了此地山靈地旺,晚年移居此地,在此助佛教、辦學堂,帶動了溈山佛教和教育的繁榮。自此溈山歷代人才輩生,名仕迭出。至清朝末年,溈山地區取得功名外出為官者達百計,另有武將數十。其中南宋狀元、禮部尚書易祓就是在溈山一個小山衝裡就讀成才的。

(星辰拍客 33錯布說/攝)

  溈山鄉黨委書記鄧旺華早年在寧鄉市委辦公室工作過,與我相熟,特地前來陪同。因為時間關係,我們重點參觀遊覽溈山佛教文化區。

  鄧旺華向我們介紹,來溈山參觀旅遊者,有兩件事是必做的:一是參觀密印寺;二是品茗溈山茶。當然,來溈山休閒度假也是重要目的之一,特別是盛夏時節,因溈山人居之地多在海拔700米左右,氣溫比長沙城區要低5°C以上,來此避暑度假的人越來越多。

  千年古剎密印禪寺始建於公元807年,由靈祐禪師所創,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靈祐禪師是來自衡山南嶽的仰山宗高僧,故寺門門聯曰:「法雨來衡嶽;宗風啟仰山。」據史籍記載,唐宋時,密印寺佔地廣闊,殿宇宏偉,傳說寺內鑄有千僧鍋、萬斛洪鐘,聲震山野。如今的密印寺依然規模宏大,氣度不凡,正殿四壁所嵌12988尊鎏金佛像,為世界佛寺之奇觀,故稱「萬佛殿」。密印寺周邊山環水繞,景致不凡,聚集了回心橋、來木井、龍王井、白果含檀等「溈山三十六景」。密印寺是中國禪宗五派之一溈仰宗的祖庭,不僅在中國佛教界有較大影響,而且在日本、東南亞地區享有盛譽。

(千年古剎密印寺。星辰拍客 老石/攝)

  1917年暑假,就讀於湖南第一師範學校的青年毛澤東曾偕同蕭子升遊學來到大溈山,入住密印寺,寺廟裡至今都保留著「毛澤東留宿處」、「蕭子升留宿處」。毛澤東在此與密印寺住持縱論三天兩晚,感悟「救國救民在於找到大本大源」,並寫下《歸國謠》一詞:「今宵月,直把天涯都照徹。清光不令青山失,清溪卻向青灘洩。雞聲歇,馬嘶人語長亭白。」表達出作者頓悟了救國救民的大道理後開朗的心情,從此走上了漫長而堅定的革命徵程。1936年,毛澤東在延安與斯洛談話時還曾深有感觸地談及此事。以致於1956年毛主席在接見時任寧鄉縣委書記張鶴亭時,深情地題囑:「溈山是個好地方,有個密印寺,應該好好保護起來。」

  密印寺後面的山腰處,矗立著一尊高大的千手觀音,高達99.19米的千手觀音,雄偉壯觀,在沒進寺廟之前,就遠遠地看見了,如同踏蓮駕雲而來。據說,這是目前全國最高的千手觀音神像。離千手觀音越來越近,越是感覺到神像的高大巍峨,人在其下,倍覺渺小。主佛像周圍還有33尊觀音化身像。站在此處,密印景區盡收眼底,山下的密印寺,不時有嫋嫋梵音飄來……

  溈山茶,最著名的當屬溈山毛尖,唐代時就已著稱於世,成為貢茶。清同治時期《寧鄉縣誌》載:「溈山茶,雨前採摘,香嫩清醇,不讓武夷、龍井。」

(溈山茶園。星辰拍客 如夢yy/攝)

  溈山區域是雪峰山龐大東部地帶的南側主幹區,往東則是雪峰山餘脈向東北濱湖平原過渡地帶,境內地貌有山地、丘崗、平原。地表輪廓大體是北、西、南緣山地環繞,東南丘陵起伏,北部崗地平緩,東北低平開闊,整個地勢由西向東呈階梯狀逐級傾斜,適宜種植茶樹。無怪乎,一進入溈山區域,一路行來,道路兩旁的坡地上、平地裡,甚至溝渠邊,到處都是綠油油的茶樹。

  溈山毛尖茶樹飽受雨露滋潤,故而根深葉茂,梗壯芽肥,茸毛多,持嫩性強,是製作名茶的最佳原料。製作後的茶葉,葉片微卷,形似蘭花,色澤光潤,身披白毫;衝泡後茶水橙黃鮮亮,滋味醇甜爽口,風味獨特。早在清同治六年(1867年),溈山毛尖就被評為「全國十大名茶」。上世紀50年代,毛主席品嘗溈山毛尖後,託工作人員寫信向溈山鄉致謝。少奇同志曾將溈山毛尖作為家鄉茶,款待國內外友人。華國鋒同志題詞稱「溈山毛尖,具有獨特風格」。2016年11月,國家對「溈山毛尖」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除了「溈山毛尖」,溈山擂茶也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溈山擂茶由花生、芝麻、黃豆、玉米、綠豆、糯米、茶葉、生薑、胡椒以及水和鹽等成份混合而成。當然,每壺擂茶不一定上述成份全有,缺一、缺幾也可燒成。吃茶時,一般幾人、十幾人,有時甚至幾十人,人們談笑風生,氣氛相當熱烈。外來溈山的人初吃此茶或許不大習慣,但吃得幾次,就越吃越想吃了……

(溈山採茶。星辰拍客 蔡高龍/攝)

  感謝鄧旺華的盛情,讓我們既品茗了溈山毛尖,又品嘗了溈山擂茶。

  溈山不僅有千年密印寺的繁盛、萬佛靈山的輝煌,有千年貢茗的醇韻、地道擂茶的飄香,也有豐富繁多的植被、秀麗多姿的風景。如果雨後初晴,雲雨的纏繞與滋潤使溈山風景如畫,雲遮霧繞,可見「千山萬水朝溈山,人在溈山不見山」的奇妙景色,仿佛人間仙境。

  我們運氣不錯。正是水杉飄紅的季節,就在離密印景區牌樓不遠的地方,好大的一片水杉林。天空蔚藍,陽光正好,豔陽灑照在水杉樹上,水杉的枝葉有的鮮紅、有的橙紅、有的金黃,爭奇鬥豔,煞是歡騰。間或有一兩株香樟、桂樹,或蒼翠,或碧綠,在這和暖的風裡,卻也綠波蕩漾、銀光閃亮。朋友們紛紛要求停車,情不自禁地舉起手機拍照……

  如今的溈山風景名勝區已成為省會長沙的「後花園」和湘中觀光休閒度假勝地,是湖南著名的旅遊區,是生態之旅、文化之旅、紅色之旅的好去處。近年來,溈山以「千年茶旅、康養溈山」為發展定位,著力打造「一座茶山上的避暑小鎮」,避暑度假遊、休閒度假遊快速發展。鄧旺華介紹,今年夏秋季節,全鄉接納避暑遊客達28.7萬餘人次,同比增長70%,高峰期每日過夜人數達3500人,直接經濟收入超3000萬元,間接收入超5000萬元,真正實現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曾經偏安一隅的溈山,正走在實現全面小康、建設美麗鄉村的康莊大道上。

  溈山是個好地方。衷心祝願溈山建設得更加美麗富強,溈山人民更加幸福安康。

【作者簡介】

  蔣集政,長沙市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省作家協會會員。

相關焦點

  • 星辰文藝丨蔣集政:溈山是個好地方
    自此,「溈」開創了溈山的農耕業和手工業,並代代相傳,經千百年的發展,山間數百上千個大小山衝田連阡陌、流水人家,有如世外桃源。幾千年來,溈山人守著這塊寶地安於耕種,自給自足,不曾受天災之害,亦不曾受大荒之苦,盡享天賜之富庶。溈山博大神奇,地靈人傑。山外的文人墨客、官賈富商、才子佳人念及此地之靈氣,常遊幸於此。
  • 星辰文藝丨蔣集政:天心閣見證
    星辰拍客 辰龍文心 攝)  不到天心閣已有好些年了。難得周末清閒,雖已初冬,天氣晴好,正是冬遊好時光,決定重遊天心閣。  天心閣坐落於天心公園南端。天心公園自然因天心閣而名。在長沙的城市公園中,天心公園可謂袖珍古典園林公園,東起建湘路,南臨城南路,北向人民路,西接蔡鍔路,總面積8.82公頃。從東北門入得園來,講解員介紹,公園分為園林景觀區、歷史文化區兩部分。
  • 星辰文藝丨蔣集政:天心閣見證
    星辰拍客 辰龍文心 攝)不到天心閣已有好些年了。難得周末清閒,雖已初冬,天氣晴好,正是冬遊好時光,決定重遊天心閣。天心閣坐落於天心公園南端。天心公園自然因天心閣而名。在長沙的城市公園中,天心公園可謂袖珍古典園林公園,東起建湘路,南臨城南路,北向人民路,西接蔡鍔路,總面積8.82公頃。從東北門入得園來,講解員介紹,公園分為園林景觀區、歷史文化區兩部分。
  • 溈山:長沙西行300裡,雲海之上,歲月如歌 星辰在線 長沙新聞網 長沙...
    「這裡是看溈山雲海最美的地方,沒有之一。花花與劉廣,溈山上的一對佛系小夫妻,除打理野雞孔雀土雞養殖基地和經營溈印土特產連鎖店,就是滿溈山尋找最美的風景觀賞點與故事。(星辰全媒體記者 譚芳)【星辰文旅】長沙市委直屬媒體「星辰在線」文旅頻道官方微信【星辰體驗官】是文旅頻道王牌欄目不定期組織體驗官天團
  • 星辰文藝丨天空:印說
    星辰文藝丨天空:印說 綠色新聞 | 2020-06-05 14:47:40 星辰在線 | 編輯:陳詩雨 一(星辰拍客 軍風/攝)二即使你洞若觀火這裡就是個戲臺:帝王將相你方唱罷我又登場
  • 星辰文藝|蔣集政:遙想當年走馬樓——參觀長沙簡牘博物館有感
    這些簡牘主要是三國時期吳國所屬長沙地方紀年簡牘,因而被稱為長沙走馬樓吳簡,或稱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或長沙走馬樓簡牘。 長沙走馬樓三國簡牘因其重要的文物考古價值,保護整理工作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於是成就了世界上首個以簡牘為專題開展收藏、保護、研究、陳列展覽和社會教育活動且功能齊備的大型現代博物館。長沙簡牘博物館現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是湖南省4個國家一級博物館之一。
  • 星辰文藝丨吳丹:自由飛翔的魚
    星辰文藝丨吳丹:自由飛翔的魚 綠色新聞 | 2019-08-09 22:53:02 星辰在線 | 編輯:劉兆銳   我是一隻自由飛翔的魚,
  • 星辰文藝 | 蔣集政:遙想當年走馬樓——參觀長沙簡牘博物館有感
    這些簡牘主要是三國時期吳國所屬長沙地方紀年簡牘,因而被稱為長沙走馬樓吳簡,或稱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或長沙走馬樓簡牘。      長沙走馬樓三國簡牘因其重要的文物考古價值,保護整理工作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於是成就了世界上首個以簡牘為專題開展收藏、保護、研究、陳列展覽和社會教育活動且功能齊備的大型現代博物館。長沙簡牘博物館現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是湖南省4個國家一級博物館之一。
  • 星辰文藝 | 蔣集政:感受靖港古鎮
    靖港族譜陳列館,集中展示靖港地區139個姓氏的源流、派語(字輩)、遷徙情況。  江南民俗文物館更是集中反應出靖港地區獨具特色的民間風俗。民俗文物館  由花轎館、千尊古神殿、珍藏館3個小館組成,館藏以明清民俗文物為主,可上溯至五代唐朝,總計上萬件。
  • 星辰文藝丨李立:詩八首
    星辰文藝丨李立:詩八首 綠色新聞 | 2019-01-15 09:30:45 星辰在線 | 編輯:陳詩雨 (星辰拍客 望黃鶴/攝)  好的河可以不是世界第一長河  可以不是印第安人心中的「月亮的眼淚」  可以清澈,可以渾濁,可以急緩有度.
  • 星辰文藝丨廖建中:紅船駛進新時代(七一獻禮歌詞七首)
    星辰文藝丨廖建中:紅船駛進新時代(七一獻禮歌詞七首) 綠色新聞 | 2020-07-01 10:39:22 星辰在線 | 編輯:周森林 >回首昨天,故事忘不了,多少個名字,化作星光常閃耀?
  • 寧鄉度假的好地方,溈山溫泉山莊!
    說到泡溫泉,大家想到的第一個地方,一定就是寧鄉了。寧鄉適合泡溫泉的地方特別多,上個周末的適合,我的朋友拉著我一起自駕遊去了寧鄉,她說要帶我去寧鄉度假。我說:去寧鄉不就是泡溫泉嗎?為什麼還可以度假。她說:去了你就知道了。
  • 長沙寧鄉溈山:這裡有雲海和高山茶 還有玫瑰色的晚霞
    溈山的萬畝茶園,最美的當屬這片梯田茶山了。四月春深,晚雨朝晴,青青翠翠的茶壟,層層疊疊的梯田,白紗般的流霧,整座茶山籠罩在蒸騰嵐氣之中,仿佛綠野仙蹤。花花提壺續水泡茶,壺口的蒸汽與溈山清晨五點半的晨霧合為一體,又嫋嫋飄散。 「這裡是看溈山雲海最美的地方,沒有之一。只要是前一天下雨,第二天天晴,基本上都能看到雲海。」 這裡確實是看雲海最美的地方。
  • 星辰文藝 | 朱松林:雪中行
    星辰文藝 | 朱松林:雪中行 綠色新聞 | 2020-12-14 15:42:10 星辰在線 | 作者:編輯:陳貝貝值班主任:黃斯達值班編委:鄭文新(星辰拍客 飄動的心弦 攝)雪中行朱松林長夜行路寒氣升冷月林稍凍三更穹野斷崖落深澗
  • 星辰文藝丨王超斌:騰衝,這趟旅行我為你而來(三)
    墓園門頭上的石刻匾額上的"國殤墓園"四個大字取自《楚辭-國殤》篇名,意為悼念為國作戰而犧牲的年輕人。門外兩邊的粉牆上分別繪著"龍虎風雲"彩色圖案,象徵著國威軍威和氣貫長虹的民族精神。墓園的主體建築——大門、甬道、忠烈祠、小團坡烈士墓、紀念塔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在蒼松翠柏掩映下,依次遞進,逐層升高。這樣的建築格局與南京中山陵相似,可令前來憑弔者頓生肅穆敬仰之情。
  • 是溈山僧,還是水牯牛?
    大安說:「我來給你當典座,不管什麼時候,只要你的弟子達到500人,你就放我下山好了。」從此以後,山下的居民才稍稍知道原來還有個禪師住在山裡面,於是逐漸有人進山來看望並求教,並為溈山等人建了座寺院,當時的相國裴休知道了後便親身去參訪。從此,這一帶禪風大振,來溈山參學的人也多了起來。眾僧在此墾荒開田。後來,果然多達1500人。
  • 星辰文藝 | 林鵬:冬至
    星辰文藝 | 林鵬:冬至 綠色新聞 | 2020-12-22 15:36:03 星辰在線 | 作者:林鵬編輯:宋舒悅值班主任:陳思思值班編委:鄭文新星辰拍客 仁慈/攝)    春花秋月,酷暑嚴寒是紅塵的過往,  青春年少,兩鬢斑斑嘆歲月的蒼桑。  風霜雪雨,赤熱驕陽乃自然的饋贈,  漫漫長路,砥礪奮進未曾感覺孤單。  丹心向陽,從容淡定謂成熟的感傷,  雪落梅花,數九天寒秉毅念持信仰。
  • 尋味千年黃茶香韻——溈山毛尖
    唐憲宗元和二年(807),靈祐禪師來溈山開法,後公元847年,由時任潭州觀察使、後任唐朝宰相的裴休奏請朝廷,唐宣宗李忱御筆親書「密印禪寺」門額,建立了這座寺廟。 據傳,當時密印寺香火旺盛,香客雲集,日現「千人鍋、萬人床」之象。靈祐禪師史傳是一位制茶高手,能識土辨茶。為招待賓客,他踏破鐵屐,尋遍溈山,遴選上好茶苗,移植至寺中,種茶制茶。
  • 星辰文藝 | 張義成:紅蜻蜓
    星辰文藝 | 張義成:紅蜻蜓 綠色新聞 | 2020-08-21 12:22:27 星辰在線 | 編輯:鄧婷 (星辰拍客 福福/攝)  殘陽如血, 你也如血 ,落日熔金, 你卻默默地耕耘於灌木叢。 那些張著乾枯手指, 且如此清貧的灌木叢。 夏季, 乘上了童話中的白馬 ,絕塵而去 ,只留下鞭策的餘音。
  • 溈山溫泉山莊介紹
    溈山溫泉山莊介紹「溈山溫泉山莊」位於湖南長沙(寧鄉)溈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AAAA密印景區內,按四星級標準興建:擁有客房。套房200多間,別墅一棟,30桌、50桌宴會大廳各一個,豪華包廂17個,大小會議室9間,能同時容納350人住宿和1000人就餐,是集住宿、餐飲、娛樂、休閒度假於一體的大型度假型酒店.世外桃源,天然氧吧。可賞參天古木,靈山秀水;可聞潺潺溪水,鳥語花香;可悟禪心佛意。滌蕩心胸;可品溈山貢茶,田家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