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前偶在一冊書中看見一批精美佛像,下面註明著三十三間堂28部眾,這批佛像一直佔據著我記憶的一部分。
4月京都之的一天參觀完京都國立博物館的造像展,的確很不錯。然而時間尚早,總覺得意猶未盡。當走出京都博物館的一剎那,本能的被馬路一側顯眼的一排紅色文字給引了過去,「三十三間堂」是那樣的眼熟,但猶如遊客中心的三十三間堂外圍建築,實在勾不起我的回憶。直到進入後,映入眼帘的三十三間堂正殿建築,才把我拉回到了多年前翻閱的那本畫冊前。而接下來的參觀,便是一個接連一個的驚嘆.這種驚嘆和震撼非親臨者所不能感受。
建於公元1164年的三十三間堂位於今京都市東山區七條。為蓮華王院的正殿,共建有33間殿堂,供奉著1001座觀音,本尊是千手觀音坐像(湛慶作,高約三公尺)。閎廬是三間三進,三十三間堂相當於11座閎廬的長度。
三十三間堂進深17米,南北長120米,是日本最長的殿堂。堂內有柱子34根,將殿堂隔成33間,故得名。堂正中供有一尊巨大的木造11面千手千眼觀音坐像,高約3.3米,左右兩側各有500尊高約1.7米的金色觀音立像。主佛後面及走廊兩端有木造28部天神像和風、雷等神立像。
歡迎關注「閎廬」微信公共帳號,添加「honglu108」或掃二維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