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文明城市創建碩果纍纍
12月21日上午,「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民生部門專場(第四場)舉行,溫州如何推進文明城市創建,有著哪些經驗做法,會上作出一一解讀。市文明辦、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建局、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分別就溫州決勝小康社會期間圍繞提升人居生活品質、改善生態環境、創新城市管理,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等有關情況作發布。
創建文明城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我市被列為全國移風易俗工作試點城市,移風易俗「六大行動」為群眾減輕資金負擔約80多億元;全市各級各類道德典型共1800多人,向外界詮釋了溫州城市的文明溫度;《溫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從立法層面推動交通管理「頑疾」整治,走出三個「全國第一」;連續兩年上榜「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今年溫州位列地級市榜單榜首。
空間統籌和資源保障,為文明城市創建提供支撐。以規劃為引領,優化布局,拉開城市框架,我市中心城區城市建成區面積達294平方公裡,「十三五」期間共完成基礎設施建設專項規劃27個,「三維城市」建設目前已實現「兩線三片」重點區域全覆蓋;以保障為基礎,「十三五」期間我市重點保障了杭溫高鐵、溫州機場擴建項目、市域鐵路S2線等重大民生工程的用地需求。
文明城市離不開城市建設品質和城鄉人居環境的提升。我市持續推進區域中心城市建設,以行政村「整村」改造為目標,5年來,全市累計完成行政村整村改造159個、20.7萬戶;3年來,全市「大建大美」累計開工項目996個、建成項目675個,高品位呈現「溫州外灘」、三垟「生態客廳」和中央綠軸「活力走廊」城市新貌;全市新增公共停車位3.1萬個,打通45條斷頭路,建成246公裡城市道路;不斷完善城鄉住房體系建設。
文明城市「面子、裡子」如何,人居環境和生活體驗是驗證。近年來,我市城市公園越來越有品質,市區建設不同主題公園23個,微型公園有100個;環衛設施越來越有溫度,除臭、通風、防蚊蠅等設施一應俱全,市區現有公廁1043座,高顏值的愛心驛站162座,能利用導航就精準定位;市政設施越來越有特色,在過去,道路綜合整治只是白改黑、舊翻新,如今,「一路一景一特色」的景觀大道休閒怡人;為民服務有實招,全面公開81項涉企輕微違法行為不處罰清單,對970家企業免予處罰、242家企業進行信用修復,為企業營造更優質的營商環境。
生態環境與文明城市相融相通。近年來,我市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提升,市區空氣優良率96.7%,PM2.5濃度24微克/立方米,劣Ⅴ類水質斷面全面消除,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保持100%穩定達標,近岸海域水質全省最好;我市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效,藍天保衛戰、碧水澄清戰、淨土清廢戰、重汙染行業整治多管齊下;綠色美麗創建紮實推進,泰順縣、永嘉縣創成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洞頭區獲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記者 張琳)
【來源:溫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