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印度人來說,國產「阿瓊」主戰坦克的意義與分量甚至比印度國產航母或戰機都更重要。印度於1974年正式立項開研「阿瓊」,至今已過去45年之久,將近半個世紀。45年間,為了多少照顧一下民族工業並提振國民士氣,印度政府在明知「阿瓊」質量低劣、問題多多且價格昂貴的情況下,逼著陸軍購買了124輛該型坦克,好歹算是完成了一道面子工程。好在印度人對「阿瓊」並不甘心,時至今日仍在對其進行大改,而這份苦心或許總算迎來了開花結果的時候。
12月8日,據印度國內消息顯示,「阿瓊」的改進型——「阿瓊」MK1A主戰坦克通過了印度陸軍的各項考核,即將於2020年列裝部隊。與前身相比,「阿瓊」MK1A進行了72處改良,火力、防護、火控、發動機、行走裝置和雷射告警系統等均得到升級,堪稱「脫胎換骨」,也算是終於將渾身毛病的「阿瓊」改進到堪用的水平了。
當然,脫胎換骨的代價也是不菲的。「阿瓊」MK1A的戰鬥全重逼近70噸,早已超過了印度國內大多數公路和鐵路的承載能力,如何有效地進行運輸和部署是個無法迴避的麻煩。同時,在72項改良中,印度軍工業自行負責的項目只有35項,不到一半。至於另外37項,則藉由引進外國先進產品或引入相關技術來獲得。全部算下來,量產型的「阿瓊」MK1A單價將達到880萬美元以上,超越日本10式坦克,成為全球最昂貴的主戰坦克……
雖然在軍費開支上從來不手軟,但印度畢竟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花錢還是要算計算計的。為了省錢,也為了防止「阿瓊」MK1A再出現什麼不靠譜的地方,印度陸軍還是留了後手的,那就是同時生產兩種第三代坦克,與「阿瓊」MK1A並行推進的就是由俄羅斯授權生產的T-90主戰坦克。
俄制T-90坦克的生產成本為250萬美元,根據買家需求與配置的不同,T-90在國際市場售價在300至500萬美元之間。然而到了印度這裡,俄羅斯人可就沒那麼「慷慨」了。今年11月,印度與俄羅斯籤訂了進口464輛T-90坦克的合同,每輛價格高達640萬美元,與歐美一線產品的昂貴程度想當。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籤訂合同的7個月前,即今年4月,俄方對印度的報價是每輛T-90坦克440萬美元。至於現在單價為何會上漲200萬美元,箇中緣由不得而知,但印度人依然籤下了這份價值約28億美元的天價合同。28億美元,這與印度在建的首艘國產航母的價格差不多。
可悲的是,即便明知這是俄羅斯人最常用的「坐地起價」伎倆,印度人也只能咽下苦果,誰叫「阿瓊」之前的名聲太臭,即便大改成「阿瓊」MK1A也依然讓人心裡沒底,不得不尋求另一款先進坦克作為備份。而俄羅斯也正是看準了印度國防重工業的不靠譜,才敢毫無顧忌地要價,赤裸裸地敲竹槓。
早在俄方之前為印度改裝「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時,印度人就領教過俄方的敲竹槓做法,改裝費用一路飆升到23億美元,欺負的就是印度沒有能力自行改建這艘航母。而今,吃過一次大虧的印度依然不長記性,國防工業發展持續遲滯,又送給俄羅斯28億美元。與其說是人傻錢多,倒不如說是不求上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