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民主之路第一章:走向民主_鳳凰網
1971年1月29日,抗議活動首先在美國發起,隨後發展到臺灣。臺灣各高校學生組織了「保衛釣魚島委員會」,組織學生走上街頭,舉行示威抗議活動,向美國「大使」遞交抗議書。當時臺灣處於戒嚴狀態,禁止學生運動尤其是示威遊行。發生在島內的這一場保釣運動,很快變為要求政治改革的群眾運動。1972年4月,國民黨中央機關報《中央日報》連續6天連載《一個小市民的心聲》長文,全面封殺民主運動。
-
謝長廷:大陸是特色民主臺灣是直接民主 和而不同
當然我們不要有說臺灣有民主的傲慢或是有優越感,因為民主還是每個地方有它的特色,發展。就是說菲律賓的民主有它的特色,大陸的民主有它的特色,臺灣有它的特色。 於盈:臺灣民主最大的特色在哪裡? 於盈:大陸民眾確實,一直都是在非常地關注和關心整個臺灣民主法治的一個發展,大家也看到是說,雖然是說臺灣民主確實是很有特色的一點就是全民有很大的熱情去參政。
-
夜遊民主路老街
我的紅色旅遊之民主路文化街是江蘇連雲港市四條老街中的其中一條最初它叫土大街,稍後又叫老街,1926年為紀孫中山逝世便改名中山路,新中國成立後改名叫民主路。整個街道二旁遍布民國建築,連南方常見的騎樓式建築也能看到。
-
宋魯鄭:埃及民主已死,臺灣呢?
當埃及歷史上第一次民主嘗試以政變和血流成河的悲劇收場之時,全球華人的目光不由得轉向臺灣。臺灣是華人世界裡唯一一個民主社會,在目睹阿拉伯之春令人震撼的血腥和動亂之後,相信每一個人都理解了臺灣民主何以是奇蹟的論斷。然而奇蹟向來只是小概率的事件,極難複製。
-
臺灣:中國式的民主
蔣經國之後,臺灣歷經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等幾代領導,然而每次民調顯示,對臺灣民主、經濟、民生等各方面貢獻最大的領導人,都是蔣經國。這位集中國宮廷、蘇聯共產主義、美國民主價值、臺灣本土經驗於一身的謎樣人物,究竟有著怎樣的魅力和經歷?
-
南寧市民主路小學精品課例展播:語文《古詩二首》(敕勒歌)
活動主題南寧市民主路小學自1955年開辦至今,一路篳路藍縷、風雨兼程,在此金秋之際,迎來碩果豐盈的六十五周年華誕!65年來,一批批民主教師愛崗敬業,潛心育人,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滿懷激情、嚴謹治學、熱愛學生、為人師表,展現出一節節烙刻民主特色的多彩課堂,培育出一屆屆具有德才兼備的優秀少年,逐漸形成學校鮮明的辦學特色!
-
民進黨連刺「民主心臟」兩刀 臺灣的民主還能活命嗎?
臺灣資深媒體人清道夫《大華網絡報》評論指出,這兩個任命案卻像兩把刀,連續刺在民主心臟之上,臺灣的民主還能活命嗎? 以下是文章摘編: 先談陳英鈐,雖然是學者,但政黨色彩相當濃厚,曾受聘為蔡當局的「行政院政務顧問」,亦是民進黨中央廉政委員成員之一,更經常被民進黨團推薦出席「立法院」相關會議。
-
臺灣民進黨正打著「守護民主」的旗號反民主
(圖片來源:臺媒)臺灣的民進黨的全稱是民主進步黨,其黨名似乎具有追求民主進步的意涵,也賦予其追求民主進步的使命;而且該黨一直以「捍衛民主」或者「守護民主」當作口頭禪;其實際領導人蔡英文更是把「捍衛民主」或者「守護民主」掛在嘴邊,就連她爭取網絡社群的支持都要說:「目的只有一個,讓我們一起守護民主。」
-
關掉中天,臺灣民主迎來至暗時刻!
11月18日,被臺灣島內認為是臺灣民主最黑暗的一天。當天,立場被認為偏藍的中天電視臺遭到當局NCC(臺灣「傳播通訊委員會」)宣布不予換照處理。 第二場就是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天電視再一次站在了韓國瑜一邊,可以說,韓國瑜聲量一大半來自中天電視的動員。而這一場選舉與韓國瑜對決的就是蔡英文。因為中天在臺灣地區擁有最高收視率,因此,蔡英文在競選中感覺到來自韓國瑜陣營最大威脅就是中天電視。在蔡英文心裡,中天電視與她有不共戴天之仇。
-
鳳凰網佛教新媒體交流團在臺灣靈鷲山過聖誕
臺灣靈鷲山開山宗長心道法師接見鳳凰網佛教新媒體臺灣交流團一行(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徐上傑)在這個殊勝的吉日裡,鳳凰網佛教新媒體臺灣交流團走進臺灣靈鷲山無生道場,在大霧漫天、甘露遍灑的太平洋之濱感受臺灣佛教界獨特的聖誕氣氛。靈鷲山位於臺灣東北角,寺院建在太平洋海岸的陡峭崖壁上。這裡是臺灣福隆一帶的心靈地標,也是臺灣角最重要的心靈休憩、宗教藝術人文的參訪勝地。鳳凰網佛教新媒體臺灣交流團乘坐擺渡車上山途中,目睹在風雨中三步一拜的虔誠佛子,內心受到極大震撼。
-
臺灣「病了」的兩大根源:民粹式民主、反智式言論自由
臺灣「中時電子報」日前發表評論指出,言論自由是好事,但沉溺於反智式言論自由未必是好事;同樣的,民主也是好事,但民粹式民主不要也罷。再怎麼努力也不會有願景的今天,多數人樂在網絡中橫衝直撞,一來發洩怨氣,二來或許時來運轉還可成為炙手可熱的網紅;民間網絡發燒成這個火樣,有其特殊原因,本不足為奇,比較奇特的是臺灣現在連掌握最高權力的領導人也要靠散布精心設計的變種假新聞,才得以有安全感的坐在執政位置上,臺灣主政者正事不幹,也在虛擬世界中充當另類網紅。
-
它是臺灣著名廣場,臺灣民主紀念館,臺灣文化聚集地!
是臺灣地區的公共活動廣場,大型活動廣場、藝文表演中心,也是臺灣著名的旅遊勝地。自由廣場四周為杭州南路、中山南路、愛國東路和信義路,以中正紀念堂為主體,分布中正公園、自由廣場牌樓、瞻仰大道、國家戲劇院、國家音樂廳等公共建築。2007年12月7日陳水扁倡導去蔣化,在其即將下臺之際,將廣場牌坊上的「大中至正」易名為「自由廣場」,將「中正紀念堂」也改為「臺灣民主紀念館」。
-
美國一片混亂、民主形象崩塌 民進黨還吹「臺灣民主受美國肯定」?
(圖片來源:美聯社) 川普卸任倒數計時,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昨日宣布,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芙特(Kelly Craft)將訪問臺灣,並稱臺灣地區是美國的「可靠夥伴」與「蓬勃民主政體」。臺灣網友一致認為這是川普政府下臺前再來臺灣撈一筆,只有綠營上下沾沾自喜,紛紛出動搞起了「大內宣」!民進黨「立委」許智傑甚至說「這代表了臺灣民主受到美國肯定、世界肯定」。
-
中正路——臺灣重名最多的路
如果你去過臺灣,你應該去過紀念蔣介石的「中正紀念堂」,這是一個在臺灣很「崇高」的地方,臺灣人私底下管這裡叫做「中正廟」。不過呢,「中正紀念堂」在民進黨執政時的2007年被所謂的「正名」,改叫做了「臺灣民主紀念館」;後來國民黨又執政,2009年底又「正名」回來──叫做「中正紀念堂」。真是坎坷啊。還好後來民進再執政時,沒有又再折騰它的名字了,至少目前還沒有。老蔣死都死了,麻煩的是我們這些活著的人吶!例如,那邊有個地鐵站就叫「中正紀念堂「,那你如果改了名,又不改地鐵名,很怪。
-
臺灣族群對立:「國家認同」取代民主主題
「臺獨」訴求的基本思路:獨立優先民主 現代國家的政治發展,一般以政治民主化為核心。民主作為多數權力的體現,朝野政黨競爭主要體現在公共政策和施政層面上,爭取多數民眾的支持,有時涉及對外政策,但不可能涉及國家認同之爭。不太可能冒著社會分裂和對立的風險,倡導分離意識。
-
臺灣民主自治同盟江西省委員會2020年部門預算
目 錄 第一部分 臺灣民主自治同盟江西省委員會概況 一、部門主要職責二、部門基本情況第二部分 >臺灣民主自治同盟江西省委員會2020年部門預算情況說明一、2020年部門預算收支情況說明二、2020年「三公」經費預算情況說明第三部分 臺灣民主自治同盟江西省委員會2020
-
宋魯鄭:臺灣民主的五大危機——臺灣「九合一」選舉觀選之六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宋魯鄭】 2018年臺灣「九合一」選舉,以非常出人意料甚至不可思議的結局收尾。民進黨再度執政僅兩年多,就創造了其歷史上最大慘敗。不僅丟掉七個縣市,而且還是非常羞辱的懸殊選票差距。特別是高雄,竟然所有選區包括傳統上民進黨綠的不能再綠、鐵的不能再鐵的選區都輸給了國民黨候選人。
-
走進民主路,聆聽那些古街老巷的述說……
市區有一條街叫民主路。 民主路, 是後清歷史的縮影, 是民國歲月的定格。 民主路 民主路那些精美的老房子,那些叫生慶公、三和興的百年老店,向你講述那些逝去的繁榮。
-
臺灣民主國成立原因及其由來
一封《臺灣人民抗戰檄文》被貼在了臺灣彰化府的府衙大門上,《檄文》表達了「誓不服倭、抗戰到底」的決心,同時也把矛頭對準了李鴻章等:「我臺民與李鴻章、孫毓汶、徐用儀不共戴天,無論其本身、其子孫、其伯叔兄弟侄,遇之船車街道之中、客棧衙署之內,我臺民族出一丁,各懷手槍一桿,快刀一柄,登時悉數殲除……以為天下萬世無廉無恥、賣國固位、得罪天地祖宗之炯戒!」
-
西太康路(民主路至銘功路段)恢復雙行
「為了分擔從解放路立交橋上過來的車流,我們對解放路立交橋民主路下橋口處的交通信號進行了重新優化配置,允許下橋車輛在此左轉調頭,經銘功路一線上金水路立交橋;同時西太康路(民主路至銘功路段)由西向東的單向交通組織方式也已取消,恢復為雙向通行,這樣一來,車輛在經過此處時又多了一個選擇,如果發現向東車流不暢,可以向西經銘功路一線行駛。」該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