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審判》:一段被教科書遺忘的歷史,值得一看!《東京審判》講述了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審判日本戰犯,以梅汝璈為首的中國法官在大國利益主導的勢力擠壓下,奮力突圍,終於將以東條英機為首的七個戰犯送上絞刑架。電影中的歷史並非完全真實,有些部分過度誇大情緒卻略過關鍵談判的環節。本片容易給人產生一個錯覺,好像東京審判審的就是電影裡的幾個人,力度不是很足夠。除了影片中受審的幾個人,還有許多乙級、丙級戰犯受審,這些其實應該在影片結尾的字幕中提及。
一向不喜歡看歷史片,尤其是抗日戰爭的片子,太沉重,太血腥,也夾雜了太多的狹隘的民族情感。但是這部片子卻以一個乾淨嚴肅的法庭來為我們呈現那段無法磨滅的歷史,通過對國際檢察團與日本戰犯及其律師團針鋒相對的辯論,以鐵一般的證據證明遠東大審判結果的合理性和歷史真相的不容否認性,儘管沒有宏大的戰爭場面,卻更讓人信服。
我們生於和平年代沒有感受到戰爭的切膚之痛,但是我們同樣渴望和平。在一個民主意識沒有覺醒,民主制度沒有建立的國家,由個人崇拜發展而來狂熱是很危險的,日本是這樣,中國何嘗不是深受其害。在動亂年代一個人命令可以改變一個國家影響整個世界。我相信有善良的日本人,就如我不敢否認中國人的醜惡。只能說面對歷史,我願意抽身事外以全人類全世界的普遍善良價值來看待。復仇或者憎恨只會距離和平越來越遠。戰爭沒有戰勝國和戰敗國,我們全是輸家。我暗暗希望《東京審判》能在日本有好票房,只有正視歷史才能正確面對未來。
唯一感覺不足的地方是:情節、情緒都過於含蓄、對日本軍國主義的暴行描述不夠強烈與震撼。同時也看得出來,導演特地對日本的人民作了友好、正面的描繪。總的來講,雖然是一個關於審判戰犯的影片,但更是一部渴盼和平的影片。預告也說了,我們不為了要復仇,只是忘記就意味著歷史的重演。可以理解,「和平崛起」,這是中國目前的策略。另外,報導說由於這部電影內容涉及不少敏感題材,經歷了艱難的過程,能上映本屬不易。何況還要在日本上映呢!對於那些中國、日本的歷史盲來說,這樣的片子,也足以震撼了。
其實直面那人性裡最為黑暗的地方的鬥爭從來就不曾停止過,那塊地方不曾消失,這一幕就永遠在繼續著,僅有「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氣節是不足以照亮它的,幾十年前在遠東法庭上的那一幕帶來了一個最好的啟示,我們需要比死更多十倍的勇氣與智慧。
影片結尾,梅汝璈力挽狂瀾獨木擎天, 終將首惡絞死以謝世人,曉以大義的同時是事實在做後盾.什麼事實?中國是戰勝國,是被美國總統,英國首相與蘇聯主席所承認的,能夠一起平起平坐的四大強國之一.雖然這"強"字來的總有點虛,可是比起維希法國,卻真的不知強了多少倍.再回頭看看顧維鈞, 代表團人心渙散,無力回天, 顧博士以一人之力做最後一搏,發出的聲音與列強來講卻無關痛癢, 唯顧博士一力支撐,以拒籤和約維護了中國人最後的一絲尊嚴.同流血汗然同途殊歸,吾今觀之,可發一嘆.
梅汝敖說,「我不是為了愉快來東京的!」同樣,藝術也不是單為了愉悅觀眾而存在的。娛樂掩蓋不了人生的苦難,愉悅也超越不了生命的嚴肅。對於生命的成長來說,力量比愉悅更重要。《東京審判》:一段被教科書遺忘的歷史,值得一看!
本文由聽露露訴說人生故事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