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汽車自駕遊》2020年9月刊
撰文、攝影_落榜進士
松陽縣、松陰溪,雖然不知道這些地名的來歷,但隨之而生的詩情畫意是不言自明的。松陽在浙西南的崇山峻岭中是一個異數——綿延群山中,居然擁有一塊松古盆地,在寸土寸金的浙西南山區來說,可算是天賜之福的寶地。
松陽建縣1800 年來,得益於地理位置、松古盆地和甌江水源,松陽農耕文明發達,經濟繁榮,被譽為「金甌玉盤」。因此,松陽的古村落繁盛不衰,猶如散落在綠色大山中的珍珠,每一顆都熠熠發光,每一個都讓人不忍錯過。
山水鄉間,竹色青立,長葉沙沙,一直是古往今來名人居士心心念念的理想居所。松陽多竹,多竹的地方大多清秀雅致,位於松陽縣境內的橫坑村守著一山綠竹,便出落成一個百年古村。
崇山峻岭中處處都是翠竹,車行其間如幾葉小舟在綠色海洋裡飄蕩。到了海拔一千多米的大山深處,車停,抬頭,撲面而來的是一群群古民居,橫坑村已近在眼前。整個村莊如寶塔狀,四周被翠竹環繞,黃牆黑瓦,遠遠望去,既大氣又細膩。
走入村中,五十多幢黃泥黑瓦的老房子躍入眼帘,一塊塊土黃色錯落有致地鑲嵌在藍天白雲的背景板上,仿佛凡高的向日葵在陽光下綻放。村落整體依山而建,形成獨特的吊腳樓、坐窗等山地建築形式,一座座民居由村口處層層升起,錯落有致。
西坑村位於松陽和武義兩縣交界處,著名的「松宣古驛道」就經過該村。村子不大,十來分鐘就能走個來回。村道狹窄曲折,鄰裡相向而居,雞犬相聞。大部分古民居保存完整,仍有村民居住其間。傍晚,嫋嫋炊煙勾勒出深山裡的人間煙火。
在松陽眾多古村落中遊走,不由覺得,這一個個古村落都有著自己的小個性,每個村落的民宿又都契合著這些小個性,不突兀不做作。總覺得松陽適合那些喜歡看山,但不喜歡爬山的人,站在這裡你會發現,最美的風景,都在民宿的窗子裡。
「是誰在敲打我窗,是誰在撩動琴弦,那一段被遺忘的時光,漸漸地回升出我心坎。」在松陽石倉鄉的古民居間遊走,耳邊蕩著蔡琴《被遺忘的時光》,跟著小聲哼唱,這一刻真美好。
石倉村位於松陽縣南部,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清康熙、乾隆年間,18 支同宗的闕氏和雷、邱、馮等上杭移民為躲避戰亂從福建汀洲遷徙到石倉,至今仍保留著閩地文化和生活方式。村裡目前有保存完好的幾十幢清代院落式大宅,被列為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泥牆青瓦,門樓高昂的馬頭牆,江南水鄉的溫柔近在眼前。
松陽縣地處浙西南山區,甌江上遊,隸屬麗水市。縣域面積1406平方公裡,總人口23.99萬,轄3街道5鎮11鄉401個行政村。迄今為止,已經公布了五批名單的中國傳統村落名錄裡,松陽縣佔到了73個名單之多,是全國傳統村落入選最多的縣,也成為全國首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示範縣 。
松陽有豐富的美食資源,傳統的美食有十大小吃和十大當家菜。十大小吃是:薄餅、黃米粿、清明果、麥豆飯、延壽烏飯、灰汁糕、燈盞盤、沙擂、糖糕、仙草豆腐;十大當家菜是:八寶菜、山粉圓、煨鹽雞、歇力茶燒豬腳、白片兒土雞鍋、撈湯菜燉火胴骨、火腿卵鱉、豆腐娘、洋芋餅、滷筍鹹。
如有疏漏或錯誤,請不吝賜教。
文圖版權屬於原創作者,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為了保護原創作者版權,該篇只採用小圖示意,
歡迎關注《汽車自駕遊》雜誌刊載的全文、美圖及地圖。
更多自駕遊資訊與交流,請關注頭條號「汽車自駕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