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只
貴价代表 葵花雞338元/半隻,玉堂春暖
最出名的一隻來自廣州白天鵝賓館的「葵花雞」:
所謂葵花雞,是產自廣州南沙百萬葵園的雞種,以葵花盤與葵花莖葉為食,餵足120天,吃出一身向日葵般金燦燦的雞皮。葵花雞較瘦,皮脂滑而不肥,口感以嫩取勝。識之人還會把頭也嚼了, 帶有絲絲鮮甜。
成本高,產量低,只有高規格的粵菜館才消費得起。
風味注入的關鍵——浸雞。
將一鍋白滷水保持在「蝦眼水」狀態( 將沸未沸、在鍋邊冒起了細小的氣泡),師傅一手提著雞脖子,整隻雞在白滷水中數起數落,浸制恰當熟度後,迅速放進冷滷水中「 過冷河 」。
熱滷中提起後,雞會散發大量的蒸汽,快速的冷滷能起到虹吸作用,讓雞皮瞬間收緊肉汁。
所謂皮爽肉滑,就是這麼來的。
這層啫喱,就是完美鎖住肉汁的呈現:
冷滷用得輕巧,不能蓋過雞本身的味道,吃到雞胸部位,都還是柔嫩鮮美的。
吃一塊雞胸肉,只要這個最厚的部位肉質不柴,就證明熟度把控過關。葵花雞要價高昂並不日常,對於精打細算的老廣而言,半隻雞的價格60元左右最符合心理預設,要是超過太多,不如加點錢吃燒鵝啦。那麼接下來,講講競爭力最強的價格區塊,60 元左右的日常好雞,一共有 4 只
第 2 只
平價代表 壹心雞
70元/半隻,來自文記
位於老城區巷弄內的「文記壹心雞」,是這個價格區間裡公認的佼佼者。肉質雖不及葵花雞軟嫩,但雞皮更加脆韌,吮骨有味。
獲得研究院內吃雞十級愛好者 toto 的青睞。
這是廣州名雞清平雞的正統「繼承店」,在上世紀80年代開創了清平雞的清平飯店結業後,其中的主創團隊組成了這家「文記壹心雞」,將清平雞的味道延續了下來。
這一隻被列入非遺的雞,其特別之處在於特製的白滷水,熱滷後將整雞放入有沙姜、甘草、豬骨、大地魚、瑤柱等食材熬製的冷滷中繼續浸制至少一個小時,在這一熱一冷的過程中,雞充分地吸收滷汁,肉質也保持著鮮嫩。
掐指一算,這鍋白滷水的配方傳承,已有30歲高齡:
關於雞的熟度,不要盲目沉迷見血,從衛生及口感角度考慮,是肉色轉白、髓呈棗紅且凝而不流的狀態最佳,有請文記示範:
雞皮下脂肪厚度適中,咬起來口感脆爽。骨頭真的可嚼,白滷水的香氣滲透其中,吃得出的滷水功夫。
不妨來一份雞油拌麵,與雞同吃,香!
雞類周邊也做的不錯。
蔥油撈雞腎,一點腥味都沒有,好像一顆牛皮糖,脆爽韌。
一煲老火湯,雞爪蓮藕眉豆花生,湯醇甘甜,滑喉落胃。
第 3 只
平價代表:市師雞
60 元/半隻,來自味食家
除了雞種本身,雞的蘸料也是點睛之筆。
市師雞的做法,就是在白切雞的基礎上,在醬料上出彩,上桌時,會在雞上淋上一碟特製醬油:
醬油味甜中帶鮮,與雞肉搭配,增加了風味層次。
所選的是養足130日的清遠麻雞,店家特別說明,一定要選生了兩次蛋的母雞,美名曰「 帶成熟的風韻 」,做出來這道雞才有雞味。
從旁還搭配另一種特色蘸料——UU醬,這是一種在鵝肉中加入酒、老薑、鹽、陳皮及食油醃製而成的發酵醬料,味道鹹鮮,其中飽含的琥珀酸與雞肉中胺基酸簡直是強強聯手,風味獨特。
不過庵蚧醬是種較為老派的味道,並不是人人都能接受。
第 4 只
評價代表:新百歲雞
58元/半隻,來自老字號新百歲雞
在廣州能開雞類專門店的,都多少有自己的絕活。
這家店的白滷水風味不俗,一問之下是加入雞骨和豬骨熬煮的濃湯為底。
與前面介紹的店相比,新百歲雞的雞種偏瘦,但是肉質夠香
至於雞種,老闆娘一時倒答不上來。
這一點,倒是有個見解,城中以雞為主打的老字號小店,大多都有合作多年的「 雞佬」(粵語:指雞種的供應商),店家與雞佬之間早已有固若金湯的合作關係,所要的雞的規格雞佬已心照不宣。
有時候,如果遇到一個店家一時半會說不出雞種的所以然來,也不要過於懷疑該店做雞的專業度,全因信任都交在雞佬手上,店家只需要料理好雞的「身後事 」足矣。
第 5 只
平價代表:手撕雞
25元/半隻,來自醉賢居
同樣好雞莫問出處的,還有醉賢居這半隻 25 塊的手撕雞。
真正的街坊飯堂,裝修簡陋,空間狹窄,但無損街坊對它的忠誠,每到飯市,門前會有人群聚集,一批是等堂食位置的,一批是等打包雞的。
店裡有幾檔不同價格的雞提供選擇,但最美味也最受歡迎的,正是這25元/半隻的手撕雞。
處理低價雞種,廣東人自有辦法:肉質不夠,滷汁來湊。醃製得異常入味,鹹香俱備,明檔前那位阿姨,三下五除二就撕好了一隻雞。
再用那乾坤挪移手,將精髓注入肉質之中。
賣相確實不大美觀,肉質也是略軟的口感,但這雞皮豐腴得彈牙,加上醬汁搭配,彌補了肉質上的不足。
這一大盤是半隻,25元
從旁還搭配一小碟以鹽焗雞粉混合食用油而成的醬料,蘸一點,鹹鮮加倍。
忍不住就——來一碗白飯。
一口雞一口飯,好吃到咬崩碗!
廣東人在吃雞這件事上,有著深邃的愛意。
隨便抓一位老廣發問:「今晚煮咩肆啊?」(今晚煮什麼菜啊?),必定回答你:「吃雞!」
可怕的是,從星期一問到星期七,答案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