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崎縣位於日本最南端,九州島最西部,由半島、海岬、海灣、湖岔構成,海域面積約是陸地面積的25倍,是一個風光明媚、氣候宜人的海洋之縣,捕獲的天然魚類品種之多之全,堪稱日本第一位。
在長崎的周邊海域以及東海漁場捕獲的竹莢魚、鮐魚、帶魚、真鯛、魷魚、鰤魚、金目鯛、目鯛等是長崎具有代表性的魚種,它們不僅是在良好的海洋環境中培育的,而且可詳細確認其生長、飼料等的記載履歷,這樣可滿足消費者對水產品安全的要求。長崎還有著傳統的水產品加工業,比如魚糜製品、鹽幹製品等。
↓ 鮮魚怎麼吃--新三重漁港餐廳
走進長崎市繁華地段的銅座街,這裡雲集了很多的餐廳。走進一家有鮮魚吃的餐廳。
這家餐廳的氛圍很有喝兩杯的氣氛,暖暖的光,空氣中瀰漫著食物的香氣和酒的味道。點了兩杯清酒,盛酒的容器很有趣,把杯子放在一個漆器的方形小盒中。把酒倒入杯子中,杯滿後溢到盒子裡,盒子也滿了才算好。喝的時候先喝杯子裡的,然後再用盒子裡的往杯裡續。
送的下酒小菜,四碟裡有三盤主料用的是魚。
在店裡見到一個魚池,裡面有很多亮閃閃來回遊動的東西,定睛一看,原來是活的魷魚,以前我只是在水族館見過活動的魷魚。它們的脊背上是橙紅色的,身體呈半透明狀,遊動的速度很快。在長崎很多地方可以吃到鮮魷魚刺身。不能錯過,來一條試試。
↑ 鮮魷魚刺身
魷魚的觸角還在蠕動,聽起來有點殘忍,我也就不假慈悲了,反正吃都吃過了. 魷魚身上的部分非常的清透。我之前有吃過活章魚,我覺得魷魚刺身更脆嫩一些。
身上的部分被吃光後,還剩下主骨和觸角。
這部分可以用來做鹽烤,熟的和生的口味不同,熟得更脆一些。
↑ 竹莢魚刺身
竹莢魚是一種很常見的魚,也是有較高經濟價值的魚類。竹莢魚經常加工成冷凍原條魚、魚段、罐頭、魚粉、魚油等。這次是第一次吃竹莢魚刺身,是用鮮活的竹莢魚製作的。很美味,這小魚的油脂含量也不差。
竹莢魚是中上層洄遊性魚類,遊泳迅速,喜歡結群聚集。主要分布在在太平洋、大西洋。現已成為世界主捕魚種之一,在我國南海、東海、黃海、渤海也能捕獲。竹莢魚雖然市價不高,但是它的營養價值一點都不低,竹莢魚蛋白質含量高,血紅素含量豐富,脂肪含量中等,此外還含有較多的鈣、鋅、鐵和維生素A、E等。但卻飽含高單位不飽和脂肪酸,擁有PHA2877mg、EPA927mg等營養成分,可以預防高血壓、腦中風。在日本漁業者加工製作時常用竹莢魚做成成魚鬆、魚丸、乾貝醬。
以住人們有種誤解,好像含脂肪量越少魚就越好,科學實驗表明,攝取適當的魚脂肪有利於人的健康。之所以金槍魚腹部中前部位入口即化,那是因為這部分脂肪含量較高的緣故,竹莢魚與金槍魚一樣含有DHA和EPA兩種有保健作用的不飽和脂肪酸。
↑ 用竹莢魚做的天婦羅
長崎人吃刺身的時候喜歡用甜醬油,顏色比一般我們常吃日料刺身用的醬油顏色深、濃稠、略甜。有點像上海紅燒醬油。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習慣, 我之前在博客中有介紹,感興趣的話可以看看之前寫過的《長崎縣諫早市的悠閒一日行》,我在諫早市參觀了一家有歷史的長工醬油廠。
除了海鮮,這家店裡還有燒烤,燒烤可以小酒的必點美味哇~
帶翅尖的烤雞翅比只是翅中的烤翅更美味!
燒烤拼盤,有五花肉、雞肉丸子、雞胗、雞腿肉、魷魚須
長崎的特色美食之一--長崎什錦麵,這種面的吃法是和中國南方地區學來的,什錦麵有兩種,一種是湯麵,還有一種就上圖片中的,麵餅是被炸過的,在上面澆上用捲心菜、豆芽、木耳、胡蘿蔔、魷魚、五花肉、魚板做的濃稠臊子。
↑ 茶泡飯
↑ 炸奶酪餛飩
別說,這個還挺好吃的,我打算自己在家試試。去市場買來餛飩片包好奶酪一炸就好啦。吃的時候淋上泰式甜辣醬。
↓ 魚的花樣做法--清花和料理店
這次去長崎,趕上長崎魚市場組織的中日廚師交流活動,日方請了上海、杭州等地幾十家知名日料店的廚師到長崎交流。我也參與了幾項他們的活動,因為平時我也喜歡下廚,所以感覺很受益。前面寫過《長崎魚市場拍賣盛況》,那個早晨我認識了好多的魚。魚捕捉上來,還要知道如何料理,每種魚都有自己的特點,了解它們才能做出更好的美味。
我參與的魚料理交流活動在長崎思案橋內著名的「清花和」料理店,老闆平川先生也是總廚,就是與我合影的先生哈~他向大家傳授了熟成鰤魚、目鯛和九繪的製做以及利用方法,很厲害呢!
廚師正在分解一條新鮮的鰤魚,這條魚早上還在長崎魚市場,中午就到餐廳了。
切下來的鰤魚肉條,魚肉的纖維紋理非常美。就這樣切片做刺身嗎?
平川先生說:別急,它需要熟成的時間。
新鮮的鰤魚用毛巾或者廚房用紙包好放入冷藏箱中放置幾天時間,鮮紅的魚肉變成了淺粉色,熟成結束。熟成後的鰤魚更加美味。這個季節正好是吃鰤魚的好時候。
鰤魚是在水深100米前後深海中洄遊的肉食性魚類。天然鰤魚營養豐富,特別是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B1,B2豐富。中老年人吃有利健康,兒童吃有利大腦發育,海鮮食客吃有利下酒。
平川先生用火槍將鰤魚炙烤一下,再做成料理。他說這個季節熟成後的鰤魚口感不輸給金槍魚魚腹呢。
這是用鰤魚做的刺身,很肥美。
這個盤子裡盛放著用雲紋石斑魚,也叫九繪的內臟做的拼盤,連魚鰓處理後都是可以吃的,脆脆的。還有魚肝、魚泡、魚腸。一點也不腥,很好味。
雲紋石斑魚的戴著魚鱗的魚皮炸過之後很脆,很脆,還可以補充膠原蛋白。魚在廚師手裡一點糟踐的地方都沒有,全部被利用了。
接下來要用目鯛來做創意料理了。將目鯛魚肉柳放置在味增水中浸泡入味。
將魚柳取出,拋開成片。
放置在模具中
擠入魚肉糜
放入柿子片
再擠入魚糜,將魚肉包裹好,放入蒸箱蒸熟。
蒸好的魚塊用火炙一下
裹上點麵糊用油炸脆,外酥裡嫩的目鯛柿子卷就做好了,吃的時候魚肉的鮮和柿子的微甜融合在一起,很美妙!
在「清花和」料理店我們還吃到了不少用魚肉製作的美味,上面這碗的黑色豆腐裡添加了魚肝。
用熟成後的鰤和牛油果做的塔塔
日式傳統的燒魚
用醃製過的青花魚調味增色的蕎麥麵
↓ 魚還能怎樣--一番魚糕工廠
魚糕在日本不僅是一種傳統食品,魚糕也是一種文化。超市裡各式各樣的魚糕琳琅滿目,很有意思。我有幸參觀了有百年歷史的長崎一番魚糕工廠。
魚糕工廠的門店裡出售各種各樣的魚糕
換上白大褂、戴上發套換上雨靴,準備參觀魚糕工廠。
一番魚糕廠早製作流程中依然保持手工製作,廠內衛生乾淨。
正在製作中的魚糕
工廠裡有幾位工人是中國人,聽說話口音是東北的,我和他們聊了會兒天。他們和我說他家最好吃的就是這種外面包著昆布,也就是我們說的海帶的魚糕。
品嘗了一下一番家出品的魚丸,魚丸可以煮,炸一下也很好吃,口味眾多,有的添加章魚,有的加入蔬菜。
↓ 離不開的魚
魚離不開長崎人的生活。路邊隨意走進一家賣魚的店。裡面出售各種魚類製品,鮮魚、魚糕、魚乾、魚肉製品。
整齊的陳列在冰櫃裡的魚
店裡掛著一張長崎四季美味應季魚的圖標
夜晚,在巷子裡,一直大貓帶著兩隻小貓來到一戶人家門口喵喵叫了幾聲。屋裡的女主人打開門,在地上放了一盤處理乾淨的鮮魚,貓咪們專注的吃了起來…生活在長崎的貓挺幸福,貓糧不是餅乾,是鮮魚。
轉自:潘潘貓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