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急救醫療中心急救轉運站特勤隊員在戰 " 疫 " 前線爭分奪秒
穿著尿不溼上崗 8 小時不吃不喝
南寧急救醫療中心急救轉運站特勤隊員承載了全市轉運病患的重任
特勤隊司機黃江衛:" 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面對疫情,醫護人員就是最美逆行者。南寧 120 疫情防控急救轉運特勤站裡的特勤隊員們,就是急救 120 的 " 先鋒戰士 "。1 月 29 日,南寧急救醫療中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急救轉運站(以下簡稱特勤站)在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青秀分院啟用。該特勤站的啟用,可以提高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轉運和救治效率與質量,加強疫情防控隊伍的管理,切實把疫情交叉感染的風險降到最低限度。據悉,每輛急救轉運車上醫療配備 1 名專業醫生、1 名專業護士以及 1 名司機。
轉運站裡,從南寧急救醫療中心抽調的 29 名醫護人員組成特勤隊,這些急救 " 戰士 " 的臉雖然被一層又一層的防護裝備裹得嚴嚴實實,看不出是誰,但他們爭分奪秒、無所畏懼,每天都上演著責任、擔當和奉獻的抗疫故事。
1 防護服裡一裹就是 8 個小時
蘭衛華是南寧急救醫療中心護士長,她愛人是名警察,平時工作就很忙,雖然沒有到抗疫一線,但依然隨時待命。即便如此,當接到為抗擊疫情,急救醫療中心成立特勤轉運站的消息後,蘭衛華還是第一個報了名。回到家,蘭衛華猶豫著要不要跟愛人說下情況," 這段時間,我可能要蠻長時間不能回家 ……" 其愛人聽出了蘭衛華的言外之意,想也沒想就說," 那你安心去一線吧,兒子在家我儘量照顧 "。
就這樣,蘭衛華從年初五進駐特勤站至今,已有近 10 天沒有見到家人。她在急救轉運站的工作將於 2 月 18 日結束,然後再到指定地點隔離兩周,方能與家人團聚。" 我也沒什麼豪言壯語,所做的一切都是我們應該做的。"
特勤站啟用以來,特勤隊員們目睹了很多病患的各種心理狀態,有年逾 90 歲高齡的老人,有小至兩三歲的孩童。不少病患起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感到恐慌,甚至到了 " 談病色變 " 的程度。為此,特勤隊員們不僅要對患者進行救治,還要兼任心理疏導任務。" 現在全國很多人出現了感染,但是危重病人並沒有那麼多,而且非常少,有很多八九十歲的還能治癒出院呢。要相信現在的醫學水平,相信醫生。" 在特勤隊員的撫慰下,患者心理也慢慢地緩和下來了,積極主動配合醫護人員的救治和心理疏導。
最讓蘭衛華心疼的是特勤站的隊員們。" 從接到指令到完成病患的轉運,每次最少 3 個小時,急救轉運全程不能脫防護服,也不能上廁所。忙起來時,從早上 6 點到晚上 9 點才能結束一天的工作,經常在防護服裡一『裹』就是 8 個小時。" 蘭衛華說,防護服密不通風,很容易出汗,手都是皺巴巴的,長時間戴著口罩都把耳朵磨破了。
尤其是防護服的穿脫程序很煩瑣,每穿一次,都要兩人互相幫助,需要 10 分鐘左右才完成。穿防護服稍微輕鬆一點,脫防護服才是對醫護人員的考驗。頭套、口罩、護目鏡、連體服等,每一套工序都需要按照 " 七步法 " 進行不少於 15 秒的洗手,通常 20 分鐘左右才能脫下防護服。為了減少防護服的穿脫,上崗期間,醫護人員特意準備了尿不溼。
2 " 等疫情結束,我們回家團聚 "
結婚 8 年,每年春節,南寧急救醫療中心醫生韋春寶不是在單位值班就是在備勤,其愛人娘家在桂林全州,至今他都沒有陪愛人回娘家拜過年,愛人為此一直耿耿於懷,而這也是韋春寶多年來的遺憾。為了彌補缺憾,韋春寶早早便向愛人承諾,今年春節一定會陪愛人回去過年。可是,今年韋春寶又一次失約了。當韋春寶寫好假條,突如其來的疫情暴發了。思慮再三,韋春寶悄悄地收起了假條,主動請纓參加特勤隊。
在韋春寶看來,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半點耽誤不得。此次參加特勤隊,家人對他的決定表示支持。" 一開始,老婆很擔心我的安全,但是最終他們還是選擇支持我的決定。" 韋春寶說,愛人雖然臉上有些 " 不高興 ",但是今年春節依然獨自帶著兩個孩子回到韋春寶的老家武鳴陪家人過年,讓他在工作崗位上更加安心放心。
" 老婆,對不起,今年我又失約了,沒能陪你回娘家過年。我保證,等疫情結束了,我肯定會陪著你一起回娘家過年!" 當問及有什麼話想對家人說時,韋春寶幾度哽咽。他最大的心願就是疫情早點過去,可以好好地陪家人吃頓團圓飯。
3 最長的奔波,最穩的生命守護
救護車駕駛員黃江衛,其妻子是市二醫院的護士。疫情襲來時,夫妻倆放下了 4 歲多的小孩,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防控第一線工作中。由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傳染性非常強,說不害怕是假的,為此,黃江衛的妻子給了他很多傳染病防護方面的指導,並鼓勵他放寬心態,積極面對,不必恐慌,認真細緻做好防護,就是對自己和家人最大的保護。
由於特勤隊的特殊性質,必須要集中居住和生活,因此,除了工作時間,至少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不能與家人見面,妻子安慰他:" 放心,家裡有我。"
有時候與孩子視頻通話,兒子會問;" 爸爸,你什麼時候才能回家?" 黃江衛就說," 等爸爸忙完這一陣子,再回去好好陪你 "。
開救護車需身著防護服,黃江衛說,一天要出車 4 至 5 趟,平均每趟三四個小時,每天十幾個小時都是奔襲在路上。因為不能輕易脫下防護服,出車時他會儘量少喝水,有時候實在渴得厲害,也只能抿一抿水杯,不敢多喝。而且為了方便,只能穿著尿不溼。
對駕駛員來說,既要參與轉運工作,又要注意行車安全,大腦經常處於高度緊繃狀態。面對高負荷的工作,黃江衛與所有的南寧急救醫療中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急救轉運站隊員們一樣,一句抱怨的話都沒有,每天都是樂呵呵的。" 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來源:ZAKER南寧】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