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自有希冀
01
南橫一道見溪流
是中國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
福建中樞 / 底圖來自Arcgis
山體最密集、地形最破碎的所在
武夷山樹綠巖紅的丹霞地貌(南平市境內)
為福州城的誕生打下基礎
橫亙閩江中的中洲島
拱衛福州市區
福州城外,青山如屏
「三山藏、三山現、三山看不見」
城市在山間生長
可見閩道之難,不遜於蜀道
千家山生態公園內的福道
以大紅袍享譽全球
武夷茶園
能夠實現四季通航
福清海岸
是中國大陸離臺灣最近處
平潭縣海壇島
屹立海面,猶如凝固的風帆
半洋石帆
當光點聚集,海岸變作藍色星河
螢光海
「海者,閩人之田也」
霞浦縣漁民
2013年福州成為四大火爐之首
風起雲湧
福州也有了榕城的美稱
福州國家森林公園內的千年古榕,高20米,樹冠地面投影面積達1330多平方米,堪稱「獨木成林」福州市花茉莉花
一泓清水映入眼帘
山水福地
02
為今東南全盛之邦
在古代是作為政治中心的絕佳條件
羅星塔
冶鐵技術和社會生產力顯著提升
平潭石厝民居
冶城衰落
福建出土的漢代瓦當,其上銘文為「萬歲」
另設晉安郡,治所福州
福州長樂區三溪村, 端午節龍舟夜渡
促進福州經濟、文化的復甦與發展
福州懷安窯青釉碗
福州從而有「三山」別稱
白塔,因「閩王」王審知為其父母薦福而修建
而今已是榕樹遍城,蔚然成風
綠樹白牆掩映
他們開始向海外移民,與海外互市
海船讓大批福州人走出山嶺的圍城,奔向更廣闊的海外。時至今日,海外還分布著300多萬福州籍海外僑胞
1279年,南宋覆滅
建於宋代的金山寺,福州唯一的水中寺
西歐諸國也同福州接觸漸趨頻繁
明洪武五年,琉球帆船抵福州港前來朝貢貿易情景圖
朱聿鍵被捕,死於福州
於山戚公祠
道光年間,福州城市人口已達50萬
1752年福州圖
03
萬家沽酒戶垂簾
也直接或間接導致鴉片戰爭和帝國覆滅
上下杭津口埠頭,福州商業發祥地
中國是茶葉的起點、白銀的終點
英國「飲茶王后」凱薩琳
也引燃了鴉片戰爭的火線
福州西湖邊林則徐紀念館
茶葉價格壓低,出口量飆升
貿易興盛的世界「茶港」
至此,福州成為世界最大茶葉港口
1866年5月30日,英國5艘帆船同時從福州馬尾出發,開展一場茶葉運輸競賽,福州到歐洲的距離從270天縮短到100天,大大提高中國茶葉到歐洲的新鮮度
馬江海戰中福建水師幾乎全軍覆沒
平遠艦,福州船政局參考法國設計建造的全鋼甲軍艦
也因此得名「電光劉」
福州劉氏家族
軍事封鎖使大型船舶無法進出
1940年代的閩江沿岸
領風氣之先
《福建日報》頭版頭條
福州GDP增速年均超過20%
閩江金融街
論經濟總量不如泉州
尤溪洲大橋,福州二環路重要交通樞紐
福州房價日益走穩
福州夜景
福清的融僑經開區和港口新城
海峽奧體中心
出口量最大的汽車玻璃生產供應商
福耀玻璃美國俄亥俄州生產基地
將成為中國首條跨海高鐵
平潭海峽公鐵大橋
完成貨物吞吐量1.79億
福州港
運送旅客超1400萬人次
福州長樂國際機場
省會福州經濟逆襲在望
04
巷頭巷尾讀書聲
內化為包容沉穩氣韻
茉莉花造型的海峽文化藝術中心
為全國城市之最
中國南方現存最早的木構建築—福州華林寺大殿
形式複雜繁多
福州客家人的「遊大粽」儀式
福州也因而得名「海濱鄒魯」
宋代摩崖石刻
故而大多苦讀,重教風化日隆
西禪寺
奠定福州科舉文教的領先地位
福州中山紀念堂,原是福州貢院所在地
其他各府人才銳減,文教衰落
福州市郊出產的壽山石,上乘的工藝雕刻石料
是匯聚閩都群賢的福地
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國都市為數不多的「裡坊制活化石」
是今天福建師大的前身
福建師大倉山校區,華南女子文理學院
簡直就是中國半部近代史
嚴復故居
逐步建成領事區、外貿基地和航運中心
倉山也成為福州的「萬國建築博覽會」
倉山區樂群路石厝教堂,聖約翰堂
倉山區嶺後路陶淑女中
泛船浦天主教堂
鬱達夫也曾到此避暑
航拍鼓嶺別墅群
05
相見古榕城
向來就很為外省人所賞識」
海邊晾曬的馬鮫魚
醞釀一場至鮮至美的盛宴
佛跳牆
這是福州人最熟悉的鄉味
紅蟳米糕是對遊子最高的歡迎式
卻能點亮福州人最神清氣爽的早上
福州拌麵
湯底裡的蜆子,鮮掉眉毛
鍋邊糊
蝦酥
那是福州人永遠認真守護的味道
魚丸
肉燕製作手法
入口香鬱甜潤,令人幸福感爆棚
福州宴席的壓軸甜品,芋泥
但一入口便會完全融化,細膩纏綿
花生湯
經營自己的美好生活
狐椒文旅 · 榮譽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