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寶寶日間藍光照射治療——南陽醫專一附院兒一科

2020-12-11 網易河南

新生兒黃疸是由於血清中膽紅素升高致使皮膚、黏膜和鞏膜發黃的表現,是新生兒期最常見的臨床問題。我們知道,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膽紅素有抗氧化劑功能,適當黃疸對新生兒有益的,但過高的膽紅素會對大腦和神經系統造成不可逆的傷害,甚至出現神經系統後遺症,這是我們要重視並治療新生兒黃疸的原因。


生理性黃疸具有以下特點:

1.一般情況好,無其他臨床表現,不需要治療。

2.出現時間:

足月兒生後2—3天出現,4—5天達高峰,14天內消退;

早產兒生後3—5天出現 ,5—7天達高峰,3—4周消退。

3. 程度: 足月兒不超過12.9mg/dl,早產兒超過15mg/dl

或每日總膽紅素升高﹤5mg/dl、結合膽紅素﹤2mg/dl。

超過上述標準,需要臨床幹預治療。


藍光治療是治療新生兒黃疸快速、有效、經濟的方法。通過藍光照射,寶寶血液中的間接膽紅素經過光氧化分解為水溶性膽紅素,隨膽汁、尿排出體外,從而達到「退黃」的效果。但藍光治療僅作用於皮膚淺層組織,皮膚黃疸消退並不表明血清膽紅素正常,停藍光後黃疸有一定反彈,所以傳統治療給寶寶做藍光照射同時也意味著要將寶寶送進新生兒科住院治療,幾天不能跟爸爸媽媽接觸,這種「母嬰分離」讓許多寶爸寶媽很焦慮。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南陽醫專一附院兒科一病區特地推出日間藍光照射治療服務。寶寶退黃疸照藍光不需要住院,白天光療晚上回家。寶媽不用和孩子長時間分離,緩解寶媽分離焦慮症,提高母乳餵養率,增進親子感情。

哪些新生兒適合日間藍光照射?高膽紅素血症達到光療指徵,無其他合併症(感染、溶血、早產)且生命體徵平穩的條件,均可以考慮選擇日間藍光照射,如果有合併症及重度黃疸寶寶為了安全仍需要住院治療。

日間藍光照射中,我們為寶寶提供專人生活護理,還準備了配方奶餵養、尿布、溼巾等用品,光療前後提供專業體格檢查。

藍光照射後,寶寶脫離醫護人員的監管。回家後家長需要注意觀察以下情況:

1.觀察皮膚黃疸的反彈,必要時再次藍光照射;

2.觀察生命體徵:體溫、脈搏、呼吸,觀察患兒哭聲、奶量的變化;

3.觀察大小便的次數、量。

地址:南陽醫專一附院兒科一病區(內科一號樓5樓)

電話:0377-63328059

18639815366

本文來源:南陽醫專一附院 責任編輯:楊明銀_ny01

相關焦點

  • 關於胃腸鏡檢查的八大謠言——南陽醫專一附院消化內科二病區
    全科共有醫護人員26名,其中高級職稱6人,中級職稱8人,碩士研究生4人,在職研究生2人,南陽市消化及消化內鏡學會副主任委員、秘書均有消化內科人員擔任。4、經頸靜脈肝內門腔分流術(TIPS):是在肝內門靜脈屬支與肝靜脈間置入特殊覆膜的金屬支架,建立肝內門-體分流,降低門靜脈壓力,減少或消除由於門靜脈高壓所致的腹水和頑固性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目前南陽醫專一附院已成功開展25例,取得了較好療效。
  • 黃疸照藍光對寶寶有影響嗎?剛出生的寶寶為什麼會有黃疸
    一些寶寶出生不久,媽媽會發現寶寶膚色會越來越黃,且眼白也變黃了,導致新手爸爸媽媽們十分恐慌,立馬帶著寶寶上醫院,這才發現是黃疸導致,且有些寶寶還需要照藍光治療,那麼剛出生的寶寶為什麼會出現黃疸,照藍光對寶寶有影響嗎?
  • 南陽市醫專一附院附近道路昔日「腸梗阻」如今順溜溜
    南陽市醫專一附院附近道路昔日「腸梗阻」如今順溜溜,交警王鋒——執著堅守保暢通王鋒(中)在轄區運輸企業檢查記者 徐蕾 文/圖「南陽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成功,作為一名一線交警說起南陽「創文」成功,他非常激動,兩個月前在車站路擔任交通秩序整治行動「路長」那段日子成為他難忘的經歷。今年7月底,為紮實推進我市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公安和交警部門啟動「公安+城管」模式,聯合開展交通秩序整治攻堅行動,集中解決中心城區車輛亂停亂放等影響交通秩序的突出問題。王鋒今年已經46歲了,在交通管理一線堅守了24年。
  • 新生兒黃疸,什麼情況要照藍光?
    新生兒在出生後大部分的寶寶會出現黃疸的症狀,由於很多的新生兒的黃疸症狀不是很嚴重,往往醫生不會建議要進行治療,但有些新生兒黃疸的症狀是較為嚴重的,要及時治療,那麼新生兒黃疸必須要照藍光嗎?新生兒黃疸必須要照藍光嗎用於光療的光源有多種:臨床常用一種特殊藍光。通常光療需要一次連續數小時及間斷反覆數天照射才能達到療效,常需住院治療。若膽紅素輕度超標,沒有其他病理因素時,若家長不願住院治療,也可口服中藥,在家中日光浴觀察隨診。大多數生理性黃疸都不需要治療。
  • 寶寶黃疸,為什麼醫生一直讓監測,不給照藍光治療?
    我們醫院每年出生3萬個嬰兒,佔上海出生人口的近七分之一,每一個決定的影響都非常大,必須慎重。這裡我們不談特殊疾病引起的黃疸,只考慮沒有嚴重疾病出現的黃疸,比如這個孩子存在黃疸的一定風險因素如早產、母乳餵養等。黃疸通常在寶寶出生後2-3天開始出現,3-5天達到高峰,一周左右消退。大多數寶寶的黃疸可以在家或在門診管理,不需要治療,只有少數需要。
  • 僅11天嬰兒照藍光慘死!新生兒黃疸必須照藍光?別被忽悠了
    四川綿陽的一個家庭,在寶寶出生後,醫院檢查黃疸值偏高(其實不到15),建議照藍光治療,導致11天嬰兒莫名死亡。這不是藍光傷害患者的個例!有些寶寶照藍光的時候被灼傷,有些視網膜受到了影響,都是永久性無法修復的傷害。
  • 南陽醫專一附院糖尿病患者心理指導——陽光心態每一天
    消極治療、放任自流不可取,堅持治療可以讓身體情況好轉,放棄治療才是徹底服輸呢!第七點需要記住的是:胰島素並不可怕很多病友懼怕胰島素,拒絕胰島素治療。知識點總結心理健康有助於保持血糖穩定,提高治療效果,不良的情緒可加重病情;患病之初應儘快擺脫不良情緒,接受患病事實;治療過程中應積極、科學地治療,不盲目恐懼胰島素;積極學習糖尿病知識,多參加戶外活動,
  • 河南省中醫管理局專家組蒞臨南陽醫專二附院檢查指導工作
    2017年7月13、14日,這是一個在南陽醫專二附院發展歷史上值得深刻銘記的日子。通過該院全體人員的浴血奮戰、精心準備,終於迎來了創建三級中醫院執業登記評估檢查,這是所有南陽醫專二附院人期待已久的時刻。
  • 「寶寶出生20天,住院照藍光後,黃疸褪下又反彈」原來是它惹的禍
    表嫂一個月前添了二胎,剖宮產手術很成功,寶寶也很健康,湊成了兒女雙全,全家都沉浸在快樂的海洋中。在醫院住院的前五天,表嫂和寶寶都挺好的,可到第六天出院的時候,被告知寶寶的黃疸15mg/dl,需要住院治療。這個消息對他們來說猶如晴天霹靂,雖然新生兒黃疸很正常,可是需要把寶寶放進NICU,她們怎麼能捨得。
  • 新生兒黃疸是「曬太陽」還是「照藍光」,媽媽該如何選擇
    讓人「談黃色變」的主要原因是嚴重的新生兒黃疸可引起膽紅素腦病,可能會留有耳聾、腦癱、智能落後等後遺症。新生兒黃疸又分為生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和母乳性黃疸。生理性黃疸:黃疸輕,出現晚,退得快,一般情況好。(足月兒生後2-3天出現,3-4天達高峰,5_7天消退,最遲不超過兩周。
  • 「小黃人」曬太陽致皮膚灼傷 兒科醫生:不建議「曬太陽退黃疸」
    經過入院藍光照射治療、皮膚保溼等處理,天天目前已好轉出院。歐元香提醒新手爸媽,新生兒出現黃疸後,不可盲目予以「曬太陽退黃」處理,應及時到醫院由新生兒科醫生進行專業評估後,再決定是否需要醫學幹預治療。生理性黃疸無需特殊處理可自行減退,而病理性黃疸則需醫學幹預治療,如藍光照射治療(為最常採用的方法),嚴重者可能需換血治療等。光療退黃效果與接受照射的表面積、光照的強度和持續時間有直接關係,自己在家「曬太陽退黃」不僅很難達到病理性黃疸退黃在照射面積和時間上的要求,還有可能因為操作不當,造成寶寶灼傷、受涼甚至脫水的情況。
  • ——南陽醫專一附院消化...
    治療胃病的藥物種類較多,服用胃藥的時間有講究。由於每個藥品的作用機制不同,掌握正確的服藥時間與聯合用藥方法對藥物療效影響較大。服用胃藥必須弄清「五時五類」「五時」:是指餐前、餐中、餐後、餐間(即兩頓餐之間)以及睡前這五個服藥時間;「五類」:是指促胃動力藥、抗酸藥、抑酸藥、抗幽門螺桿菌藥、胃黏膜保護藥等五種不同類型的胃藥。
  • 十個嬰兒九個黃,都要住院照藍光,新生兒黃疸有那麼可怕?
    新生兒黃疸在臨床上分為、生理性、母乳性以及病理性黃疸三個種類,其中以生理性黃疸最為高發。這是因為新生兒肝臟發育不夠完善,血液中膽紅素代謝速度相對較慢,從而誘發了生理性黃疸,如若寶寶沒有其他任何不適合的感覺和症狀,那就不需要進行治療,耐心等待期自然消退就可以了。
  • 母乳性黃疸,生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到底是怎麼回事?
    母乳性黃疸的發生率佔母乳餵養寶寶的1%左右,並不是吃母乳的寶寶都會得病 ,母乳性黃疸可與生理性黃疸同時出現 ,也可能緊接著生理性黃疸之後發生 ,或者在生理性黃疸減輕後再現。 一般來說,很多母乳性黃疸的孩子在早期出現是因為母乳餵養不當引起的,孩子奶液攝入量不足,排便量減少,黃疸加重,建議按需餵養,監測膽紅素水平。
  • 新生寶寶為什麼會出現黃疸
    ');}-->   提到黃疸,大家都不陌生。據統計,大約有 60% 的足月兒、80% 的早產兒會在出生後的1周左右出現不同程度的黃疸,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重慶現代女子醫院醫生周曉指出,導致新生兒黃疸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是由於體內代謝異常,引起的血液中膽紅素過多,主要的症狀為皮膚、眼睛結膜及一些黏膜發黃。所以黃疸,其實就是紅細胞衰老「死亡」後產生的一種代謝產物--膽紅素。  清理的過程有點兒複雜,首先,膽紅素要進入肝臟,被「解毒」處理,然後變成膽汁排到腸道,再然後和腸道的有益細菌親密接觸,最後隨著大便排出體外。
  • 北京積水潭醫院武勇教授團隊工作室揭牌儀式在漯河醫專二附院舉行
    央廣網漯河12月8日消息(記者 王勇生 胡文斌 通訊員 劉寶霞 盧 闖)為提升豫中南地區足踝外科學術水平,搭建足踝外科醫務人員相互交流及合作的平臺,12月6日,由河南省漯河醫專第二附屬醫院(漯河市骨科醫院、市五院)承辦的第四屆豫中南足踝外科學術會議暨北京積水潭醫院足踝外科中心武勇教授團隊工作室揭牌儀式在漯河醫專二附院門診樓
  • 孩子一出生便被「託管」——「讓我們來做你的媽媽」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孟向東 刁良梓幼小的身體,白皙透明的皮膚,躺在暖箱裡睡得很香甜……3月13日,記者在南陽醫專一附院兒科一病區見到了小安安,護士郭倩倩在一旁靜靜守候。「這是個早產寶寶,媽媽是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不足30周剖腹產所生,情況非常危急。醫院不惜一切代價,經過8天的搶救,才把孩子從死神那裡奪了回來。」兒科一病區主治醫師楊英閣輕聲說。
  • 新生兒黃疸:「色號」不同,診治不同
    大家不妨拿出挑選口紅色號的火眼金睛,先初步分辨一下孩子的黃疸「色號」。 首先強調的是,判斷是否存在黃疸和黃疸的顏色,必須在自然光線下,可以在餵哺時利用母親的乳房皮膚顏色作參照物,初步判斷寶寶是否存在黃疸。如果寶寶皮膚比較紅,掩蓋了黃色,可以用手指輕輕按壓滑動,查看按壓過的皮膚是否呈現黃色。
  • 孩子出生後黃疸很重,做對3件事,或許不必非得「照藍光」
    然而在孩子出生之後可能很多的人都會發現這樣一種情況,那就是不少的孩子都會出現新生兒黃疸,這主要是由於體內膽紅素代謝異常從而導致身體當中到膽紅素含量升高出現的。如果說是十分嚴重的話可能就會去採用照藍光的方式來進行解決,但實際上這樣也多多少少會對寶寶有一定影響的,那麼不妨試試以下這幾種方法。
  • 孩子出生時有「黃疸」,先別想著照藍光,這3個方法或許可以一試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可能都會見到,很多的孩子出生的時候身上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黃疸的情況。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由於新生兒體內的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的,一般來說只是暫時性的,很快就會消退。但是如果說發現自己的孩子黃疸的情況比較的嚴重,且長時間不消退的話,大部分的家長可能都會選擇去給孩子照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