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2015年國家全面開放二胎政策,一時間關於生不生二胎的討論如火如荼。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開放二胎第一年中國的出生率確實有升高,但隨後幾年卻一直在下降。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是1465萬人,出生率僅有1.048%,創下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新低。
這也就意味著,中國人在生孩子這件事情上,已經不那麼積極了。
二胎之後連著"三胎"?
隨著出生人口的下降,少子化和人口老齡化的問題開始凸顯。於是,就在大家二孩還在猶豫生不生的時候,有專家提出建議:北京在"十四五"期間開放儘快"三胎"政策。二胎政策才過去沒幾年,"三孩政策"又來了?
一時間,網友們也都炸鍋了。有的網友表示:"這不是開不開放的問題,而是養不養得起的問題。你就是開放10胎也沒用,我知道自己養不起";也有網友說:"一個娃都焦頭爛額,三個孩子還得了?"我們可以看到,現在人們對於養孩子這件事情,都是抱著少養為好的態度。為什麼呢?
育兒成本太高
現在養育孩子可不像以前,給一口飽飯吃,穿得暖不挨凍就行。如今養育孩子的成本,在一個家庭的支出比重中,可能僅次於房貸。由於社會競爭的壓力,許多家長從小就給孩子上補習班。看到別的家長上,我們自己就感到焦慮,覺得不給孩子上就落後了,以後會被社會淘汰,於是咬咬牙也給孩子報補習班。
隨著孩子年齡漸長,需要的補習班可能越來越多,補習的時間越長,成本就越高。此外還有奶粉錢、尿布錢以及醫療費用等等,種種加起來都是不小的開支。再加上居高不下的房價,一個月幾千塊的房貸,已經成為壓垮現在年輕父母生娃的最後一根稻草。在家庭支出捉襟見肘的時候,多一個二胎可能把家庭壓垮!
生活壓力太大
沉重的生活壓力,也成為我們選擇少生孩子甚至不生孩子的原因之一。為了賺錢養家,多少打工人過著996 的生活,每天忙於工作焦頭爛額,晚上下班回家還得給孩子輔導作業;還有家長會等活動,讓我們公司學校兩頭奔波。
另外,由於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80後90後這一代很多都是獨生子女。雙獨子女結婚生子,組成"421"的家庭模式,我們要養育孩子的同時,還得照顧兩邊家庭4個老人,生活壓力多大可想而知,要是老人生病了,這個負擔將會更加沉重。
而且如果孩子還小的話,那麼寶媽又會面臨另一個抉擇,是邊工作邊帶娃,還是辭職在家當全職媽媽。到這裡,我們又要講到第三個問題,孩子誰來帶?
娃沒人帶
孩子沒人帶,也是阻礙很多人生娃的原因之一。我們試想一下,在雙職工家庭裡夫妻雙方都要上班,就會出現孩子誰帶的問題。一般情況下,會出現兩種選擇,一是請家裡的老人幫忙帶孩子。於是我們就和老人住一起,時間長了也衍生各種小問題,新老觀念不合婆媳矛盾等等。
二是不請老人幫忙帶娃,夫妻倆自力更生。那麼孩子還是寶寶的時候,通常是寶媽先不去上班在家帶娃當全職媽媽。可是寶媽當了全職媽媽,家庭收入少了一份,經濟壓力又上來了。
如果想生二胎,得考慮好
雖然說生二胎的人很少,但也有生的。尤其是一些偏遠地區,觀念還比較落後,認為多子多福;還有的家庭重男輕女,第一胎第二胎是個女兒,就必須要生個兒子,幾胎無所謂。可這種盲目生孩子的情況,對一個家庭來說卻是有危害的。
1)加重家庭負擔。現在可不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年代,前面已經說過養育孩子的成本有多高。如果為了"多子多福"或者是"重男輕女"而盲目生娃,只會加重家庭的負擔;
2)孩子得不到最好的資源。普通家庭生太多孩子,那麼有限的資源就得分給幾個孩子。而且如果是重男輕女的家庭,女兒原本應有的資源也會被剝奪。我們已經看到過很多農村家庭為了讓兒子上學,逼女兒輟學去打工賺錢的情況。
所以養育孩子的問題,需要慎重考慮
能不能公平對待每個孩子
就算是有血緣關係的兄弟姐妹,性格也大相逕庭。有的孩子活潑好動,有的孩子害羞內斂;有的孩子頑皮,有的孩子聽話;有的孩子成績好,有的孩子成績差。我們總是偏愛乖巧懂事學習好的孩子,忽視表現平平的孩子。這種偏心的做法,可能會激化孩子之間的矛盾,也會影響親子關係。
經濟條件能支撐起育兒成本嗎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生兒育女不是過家家,育兒成本需要的是真金實銀,孩子的吃喝拉撒,都需要錢。那麼家庭的經濟條件,能否支撐得起養育兩個甚至多個孩子的成本,成為了我們生二胎或者是以後生三胎首先要考慮的條件。如果為了生多幾個孩子,拉低了整個家庭的生活質量,這又是何苦呢?
寫在最後
總而言之,現在年輕夫妻不想生孩子的原因很簡單,就是錢的問題。高房價、高物價、高育兒成本,是阻止年輕夫妻生孩子的主要因素。另外還有產假問題,女性產後工作環境等等,也會影響人們生孩子的想法。
今日互動話題:你現在生了幾個孩子?覺得開放三胎有用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