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滷、現撈辣滷的配方再詳細,不知道這些技術關鍵,也會影響品質

2020-12-19 易家川菜

新的一年開始了,對於有事業心的人來說,調整全新狀態,迎接和追逐夢想的時機也開始起航。很多在之前留意川味油滷、現撈滷味的朋友也都摩拳擦掌,著手嘗試。有些人收集了很多配方,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經歷,還有一些人甚至是小白。熱衷於這一事業的心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易家川菜要提醒大家,理想與現實是不同的,川滷發源四川有百年之久,配方有千萬,經驗就幾點,摸準步驟,找準方法才會達到你的期望值。

香料

易家川菜依據自己的經驗為大家剖析油滷、現撈辣滷在製作中的一些不確定因素,也是導致最終味道品質的關鍵性問題,如果你覺得有用,大可收藏,如需更多了解可以留心聯繫,如果你覺得我說的都是廢話,那麼我也祝你心想事成,多說無益。

熬滷水

油滷、辣滷、紅滷、白滷共屬滷味,共同點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上的?

很多文章術語多而專業,說的天花亂墜,道理是有,對於各位看官來說有多大意義呢?易家川菜就一介廚師,不是中醫世家也不是專門批發香料的,我只知道什麼香料是用來做滷味的,什麼香料是用來做火鍋的,僅此而已,大多數有需要的朋友也就懂得這一簡單道理就足夠了,不需要過多的去了解這麼多黃帝內經、中醫藥學,我們只是在合理的締造美食。

滷油

不管是什麼類型的川滷,它們的共同點都是以五香為基礎,其他香料和調料是區別於各種特色的調味劑罷了,五香就是滷,有了五香的菜式就具備了滷味的基本味道,這也是萬變不離其宗的道理,所謂五香說的就是:「八角、桂皮、丁香、花椒、小茴香」這幾種調料,經過後來的發展山奈、良姜、草果、羅漢果、陳皮、甘草、千裡香等等適用於滷味的香料也就添加進來,有些多達幾十種。易家川菜的理解是這些香料都是圍繞著八角、桂皮、花椒為主料香型,其他為輔料香型,所以八角、桂皮、花椒依次比例最大,總體香料只要比例合適就行,但總量不能太多,多就成為一鍋中藥。這就是基礎。

新滷水

香料的量和品種多少是否與滷味品質味道有關係

答案:是。香料量多當然味就重,重的難以下口,一鍋中藥由此產生。香料在滷菜中總體只是起到增加滷菜香味的輔助調料,所滷的食材裡有合理的香料味就足夠了,多則膩。滷味靠的是複合式的調配,不是光靠香料。同理香料品種多也未必讓滷味更好,香料的品種多只能讓你覺得這個配方夠複雜,越複雜越好,這是誤區,川菜的技術靠的不是多種香料,靠的是合理合適。

香料

滷味味道厚重的原因

滷油:四川的川滷,滷來滷去最後都變成油滷,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川滷的味道厚重來源於滷油;

老滷:滷油的好壞又來至於多種動植物油脂的積累融合,與滷油使用、保存的時間,這就是老滷;

新滷與老滷:老滷本身味道就厚重,新滷滷水裡的油脂少而新,當然就沒有老滷厚重自然,這一點可以用土鴨、土雞、豬肉通過反覆養滷來彌補;

老滷

符合調配滷水的因素

滷菜的靈魂就是一鍋滷水,滷油很重要,但是滷湯更是基本,而滷湯在調入滷水之前多是用老母雞、豬筒子骨等吊出來的,有人認為滷水的味道取決於老湯,所以就將大量成本加在吊湯方面,易家川菜認為有這麼一個道理,但是過於偏激於一道程序只會為整體滷水增加了過高的成本,在製作之前,首先你要明白所有的因素再試手,一鍋高額成本的滷水是你的目的嗎?易家川菜相信匠心製作是品質的關鍵,但是要看你如何去理解,所謂吊湯只是為了增加部分滷水在複合調配中的低味,並非全部,所以只需要吊一鍋標準的高湯已經足夠了。香料的精良、高湯的輔助、合理的湯油比例、有見地的佐料調配、火力大小的把握、食材的前期處理、天然的顏色添加才是一鍋好滷水的真正條件。

滷豬蹄

食材的天然與口感

對於滷味滷水來說,優質的食材是必要的條件,比如雞、鴨的滷製可以更好的增加滷水的厚重,但是如果食材品質低就會影響口感,嚴格來說慢滷才入味,越是天然的食材滷製的成熟過程越長,味道就越好。反之品質差的食材十多分鐘就已經耙軟,這種食材根本就談不上香醇。特別是雞類,會吃的人都知道土雞與飼料雞在口感上的區別。

優質土雞食材

滷水的渾濁與口感變化

膠原蛋白:滷水渾濁的主要原因是膠原蛋白,也就是肉皮、雞爪、雞翅、豬蹄這些所產生的,合適的渾濁是好事。過於的渾濁會讓滷水變色和發苦;

滷雞

殘渣:滷水渾濁變苦發黑的另一原因就是在使用中的一些食材殘渣、香料渣、蔥姜廢料,這些殘渣時間久了就會讓滷水發生變化,所以需要經常清理,必要時候用瘦肉去淨化滷水;

澱粉:有些人習慣滷一些含有大量澱粉的素材,比如藕、土豆這些,滷的過程中這些素菜的澱粉慢慢的都會沉澱到滷水底部,耙在鍋底,某的一些時候火力過大溫度就集中在這些墊底的澱粉上面產生焦糊狀態。所以滷食材最葷素內臟分滷;

滷鴨掌

註:本文內容與圖片均為易家川菜百家號原創首發,版權歸易家川菜所有,轉載請註明原創出處,否則必維權,歡迎有志人士關注。

易家川菜,比肉好吃,又健康的民間《豆腐砣子》,要這麼做才好吃

四川蔬菜要吃當季,春暖花開,怎樣烹飪最可口,全都離不開這三點

易家川菜:四川紅油風味耳葉,涼拌豬耳朵的做法,四川人過年必吃

《幹煸肥腸》不要將肥腸煸成鍋巴,也不是辣椒炒滷肥腸,就這幾步

川式油滷、紅滷、白滷、辣滷、現撈滷等長短經驗匯總,理清頭緒!

相關焦點

  • 《油滷、現撈》分鍋要點、充分利用特製香辣油,增辣泡滷湯料製作
    油滷、現撈滷水在滷製葷菜、素菜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縱然味道再好,如果滷的時間不恰當、不成型就會粘連在一起,這是最讓初學者頭疼的問題。也是學習過程中被忽略的問題,配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種過程。學習與實際經營不一樣,你學習到了技術重點,卻不懂得使用才是問題,今天易家川菜就這個問題展開討論,特別是文章後半段,關於如何充分利用現撈香辣油來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味道均衡、現滷現撈的目的。
  • 《油滷、現撈、辣滷》油亮的天然顏色關鍵,以及要點要注意這幾點
    現撈滷味、辣滷有一個相對傳統油滷有優勢的特點,就是顏色更加油量,而且可以有效的防止滷味成品的氧化,油滷的顏色油量靠兩個方面:第一、以冰糖色為主,合理的調配滷味顏色;第二、油滷的顏色主要靠油脂來散發亮澤,但是油脂對於傳統油滷來說是非常寶貴的。
  • 油滷、現撈、辣滷製作過程經驗,按照這9步做,說明你是做事之人
    通過掌握和理解操作前的規範要求之後,易家川菜認為,下面才是油滷、辣滷、現撈滷水操作的開始階段,如果單靠一紙配方是不負責任的,食材去腥、處理、香料配方量化、處理、老湯量化熬製、糖色製作、滷水整體調配、顏色調配經驗、滷製過程、成品滷水滷製食材的比例量化,易家川菜一直都認為,整個技術操作流程都不是一紙簡單配方這麼膚淺就能夠做到的
  • 天然上等的《辣滷、現撈、油滷》滷水如何區分、鑑別的標準是這樣
    多種四川滷味的過往四川人喜歡吃辣滷,既有五香滷味又有舌尖上麻辣的刺激誘惑,所以基本都稱呼辣滷,辣滷是在紅滷和油滷的基礎上滷製成熟後,再通過特製香辣油的洗滷,來增添香辣程度。後來川渝各個地方的同業通過自己獨到的增辣手法創造出天然傳統的油滷現撈技術,每種油滷現撈技術的口味都有自己的特色,不分上下,不過辣度就不一致了,有人強調微辣香醇、有人重視極度麻辣,所以現撈滷和洗滷就分成兩大分支。單從色澤上來看,現撈滷味的方法的顏色金黃,辣度適中。洗滷的方法就不一樣了,洗滷是一種川南口味,有些口重,顏色紅而深,口味辣的讓人跳起來。花椒用法也從單一的紅花椒搞成了青紅花椒一起上。
  • 現撈模式為什麼首選油滷?實戰解析不變質、不變色的油滷技術精華
    今天來說油滷,原因是群裡的三位小夥伴最近開店,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現撈模式,顧客認為現撈模式滷菜現滷現賣,新鮮衛生口感好,但業內人士選擇現撈普遍是看重其保質期長,製作時間快,出成率高等原因,那為什麼現撈模式能達到這麼好的效果呢?
  • 油滷的專業配方及秘製做法!
    五、技術關鍵 1、製作滷油時,加大蔥、生薑、洋蔥、芹菜等蔬菜類原料的目的是為了讓滷油裡融入這些原料的香味,但不要一次性全部倒入油鍋裡,否則會由於倒入了這些水分含量多的原料,而導致菜油向外猛烈翻滾。2、達州人喜麻辣,更接近重慶的口味,所以製作油滷時要加幹辣椒製成的餈粑辣椒。3、餈粑辣椒要選較辣的,菜油與餈粑辣椒的比例一定要把握好。若餈粑辣椒太多就煉成了紅油,太少則滷油半成品不紅亮,也缺少辣味。
  • 老師傅親傳現滷現撈的油滷核心配方教程 簡單快捷新手也能把控
    現滷現撈的油滷配方教程來了,朋友們,節後上班第一天,大家還好嗎今天,我們又準時來教大家美味配方啦,今天我們要講的是最近短視頻平臺非常火爆的現滷現撈的油滷配方,說到油滷可能很多人會比較陌生,聽說過川滷潮州滷,咱沒有聽過油滷呢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系統地了解一下關於油滷方面的東西吧。
  • 老師傅分享實體店正宗的川式油滷全套配方,15年的滷製經驗!
    五、技術關鍵 1、製作滷油時,加大蔥、生薑、洋蔥、芹菜等蔬菜類原料的目的是為了讓滷油裡融入這些原料的香味,但不要一次性全部倒入油鍋裡,否則會由於倒入了這些水分含量多的原料,而導致菜油向外猛烈翻滾。
  • 成都香哥華滷味坊為你揭秘四川現撈、油滷核心秘制滷油
    傳統川滷的滷香靠滷油來吸收和傳播,新派休閒滷代表的現撈、油辣滷,同樣也要靠滷油來飄香,也就是說不管你做什麼四川滷菜,滷油是王道,沒有滷油就不會有滷香味,沒有滷油,不懂滷油就不要要求滷香味,你辦不到。辣滷油製作不專業,不規範肯定也不適合商用
  • 滋尋現撈:現撈現滷的關鍵要點在這裡,你肯定不知道
    大家都知道現滷現撈的滷味有多麼吸引人,但生產過程中的要點和注意事項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導致自己做的滷水始終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現滷現撈的選擇與滷菜的製作要求有相同之處,其製作的關鍵是選擇合適的原料。在現撈滷水的生產方法上,儘量選用一些血汙少、異味少的食材,儘量不尋找一些異味多的原料。當然,不僅僅是只有肉類食材才能進行現滷現撈,雞蛋和豆製品還有素菜同樣可以,有些人還可以把一些異味比較少的海鮮做成現滷現撈滷味,比如現撈小龍蝦,田螺等等,當然,食材取決於你想做什麼滷味。
  • 《現撈、現滷》香料處理方法、使用過程,以及二三次調料穩定補充
    本期專欄內容重點研究現滷、現撈滷水技術,在這裡首先從現撈滷水所需的首要香料談起,香料包通常也叫藥包、配方包、紗布包,香料包內部包裹的就是按照比例配置好的香料總合。其包裹的目的是避免各種香料與滷水直接混合在一起,以免影響滷水的純淨。所以將香料製成香料包是比較講究的程序。
  • 4個詳細配方,進來即可帶走!
    解剖滷水的養護難題:滷湯結構透視分析、滷湯的保管、儲藏和續湯、老湯湯引子的介紹、作用和保存方法、滷湯發酸、變黑、發腥原因分析、滷水為何會起泡發臭?棗莊辣子雞的特點;選料原則和鑑別方法;香料粉的配製;雞塊改刀方法和流程;製作棗莊辣子雞七大金剛詳細介紹;辣子雞的炒制過程和技術關鍵;辣子雞的出品形式和營銷模式。新增花椒雞、幹炸雞的製作流程和技術關鍵;甜麵醬的處理;花椒雞上色關鍵。
  • 【技術】冒燙鴨腦殼、油滷辣鴨脖……10年辣滷絕技零保留~
    尤其是用辣滷製作的鴨系列(辣鴨頭、辣滷牛蛙、辣鴨脖等)、兔頭、鳳爪等,不管是作為堂食,還是外賣產品,都受到了無數青年食客的追捧,所以學會製作辣滷,成為了廚師創業的一大法寶。說到辣滷的做法,其實沒有固定的配方,也沒有官方標準可言,但是它的製作用料大致分為五類,湯料、香料、調料、香辣或者麻辣料、油料。
  • 酸不見醋,辣不見椒,香不見油,這道烏魚蛋湯鮮辣開胃,關鍵是用酸黃瓜汁調味!
    解剖滷水的養護難題:滷湯結構透視分析、滷湯的保管、儲藏和續湯、老湯湯引子的介紹、作用和保存方法、滷湯發酸、變黑、發腥原因分析、滷水為何會起泡發臭?棗莊辣子雞、臨沂炒雞的特點;選料原則和鑑別方法;香料粉的配製;雞塊改刀方法和流程;製作棗莊辣子雞七大金剛詳細介紹;辣子雞、臨沂炒雞的炒制過程和技術關鍵;辣子雞的出品形式和營銷模式。
  • 滷水技術配方分享——五星級酒店辣滷技術配方,做法詳細。
    黃酒1200克老抽100克美極鮮醬油100克秘制醬500克〔火鍋底料300克,豆瓣醬100克,香辣醬60克,辣椒粉40克,用500克菜籽油文火炒制30分鐘〕東古一品鮮醬油1瓶辣鮮露用密漏撈出蔬菜料跟香料,裝入香料包再投入,辣滷滷水就製作完成,此時可投入處理好的主料進行滷製。【滷製時間】〈1〉畜類:如豬肉、牛肉等,滷1小時,燜1小時。〈2〉禽類:如整雞、整鴨等,滷30分鐘,燜40分鐘。
  • 油滷你會做嗎,不會看這裡
    用油滷的方法製作出來的菜品具有色澤紅亮,香味濃鬱,細嫩油潤等特點。加之採用油滷的方法,可以現滷現賣 。 2、鍋入菜油燒至九成熱,陸續放入大蔥、生薑、洋蔥和芹菜炸至金黃色時,打去料渣不用,等到油溫降至五六成熱時,再把熱油舀入裝有餈粑辣椒的不鏽鋼桶裡攪勻,入置兩三天後打去桶裡的餈粑辣椒,即成滷油半成品。 3、把剩餘的香料放入沸水鍋裡煮約6分鐘,撈出瀝水。
  • 現滷現撈的油辣滷《滷素菜》《滷海鮮》都可以,用途廣不走冤枉路
    什麼是素滷菜素滷菜就是通過油滷水滷製出來的各種素菜成品,品種豐富,有土豆、海帶結、海白菜、藕、豆皮結、豆腐乾、西蘭花、筍子、魔芋片、花生等,與滷製葷菜相比形成不同的特色,成本低利潤同比葷菜要高出很多,是一些瘦身又嘴饞人士的首選,同樣是做現撈但製作成品結構不同就會有不一樣的盈利點
  • 滷三味劉師傅教你 40分鐘弄懂現滷現撈絕密技術
    現滷現撈也曾有這樣的宣傳,說40分鐘就能弄懂現滷現撈。但這可能嗎? 我想說,這是可能的。40分鐘,對於一個有心人來說,足夠搞懂現滷現撈的來龍去脈了,也能讓你掌握一定的現滷現撈知識,但是,這樣有限的時間裡,學會核心還是有一定的困難的。我們要利用的這40分鐘,主要是用來弄清楚對現滷現撈有一個清晰地認識。
  • 《現撈、辣滷》肉類、鴨貨、素菜等滷製程度、時間規範、易爛原因
    通過反饋,會員和粉絲們在滷製各類食材的過程中都相繼出現了,滷爛、不成形、滷化、太硬等類似問題,這算是一種初期學員在經驗上的疏漏。為什麼雞爪、鴨貨、鴨脖這些才滷了十多分鐘就爛,還不入味,其他食材到底應該滷多久?
  • 這款小公雞裝進石鍋再上桌,香味持久不散,關鍵就是用海鮮醬炒制!
    解剖滷水的養護難題:滷湯結構透視分析、滷湯的保管、儲藏和續湯、老湯湯引子的介紹、作用和保存方法、滷湯發酸、變黑、發腥原因分析、滷水為何會起泡發臭?棗莊辣子雞、臨沂炒雞的特點;選料原則和鑑別方法;香料粉的配製;雞塊改刀方法和流程;製作棗莊辣子雞七大金剛詳細介紹;辣子雞、臨沂炒雞的炒制過程和技術關鍵;辣子雞的出品形式和營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