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鄉這條國家級生態示範村,美爆了!

2021-02-07 微三鄉



想像中的田園生活

沒想到在這裡實現了

在中山三鄉

不僅有瀨粉、溫泉

還有橋頭村的恬靜寫意……

圖源三鄉發布


今天,粵遊君就帶領大家領略一番

中山文旅交融新地標

——橋頭村的美麗蝶變

粵遊君帶著你

從天亮逛到天黑~



圖源三鄉發布


自入選全國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機構功能融合試點建設單位以來,中山市三鄉鎮橋頭村按照「宜融則融,能融盡融」的原則,加快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和旅遊場景功能深度融合,率先將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打造成文旅融合創新的探索示範領域。


圖源三鄉發布


橋頭村是國家級生態示範村,也是三鄉鎮的標誌性旅遊景點,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旅遊資源。建設於2016年的橋頭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由文化室、文化藝術創作基地和三悅書房橋頭驛站組成,以優美的鄉村風光和完善的公共文化設施為當地村民帶來了實惠,也引來眾多遊客的點讚。



其中,文化室是一棟三層樓高的民國時期建築,至今仍保存著濃鬱的民國時期建築裝修風格,設有電子閱覽室、培訓室、未成年人活動室、黨史、村史展覽廳等場室。文化藝術創作基地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設置有名家工作室、展覽室、文藝創作室等功能室。而三悅書房橋頭驛站是一座位於稻田中的玻璃書屋,被譽為「中山最美的稻田書屋」。這座讓書香與稻香相融,窗外景色按四季變化,美不勝收,吸引了眾多市民前往「打卡」。


兔兔 攝


近年來,橋頭村努力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目前,村中已初步形成以橋頭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為依託,以橋頭村文化中心周邊為基地,以玻璃書屋、小琅環公園、橋頭村古村落、橋頭村稻田等地區為輻射閾限,連接雍陌村、古鶴村、白石村等名人故居三鄉特色景觀的古村落的全域文旅融合新格局,進一步提升了三鄉鎮的城市生活品質,擦亮了三鄉鎮的文化名片。


圖源三鄉發布


經文化和旅遊部研究審議,確定了國家級文化旅遊公共服務機構功能融合試點單位名單,全國公共圖書館類、文化館類、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類、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類、旅遊服務中心類共172家單位入選,橋頭村是其中之一。


為開展好試點建設工作,探索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文旅融合新路徑,橋頭村正以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為基礎和平臺,深度整合橋頭村公共文化資源、自然生態資源、歷史人文資源、非遺演藝資源,按照「1個新IP+3個新場景+3項新品牌」的思路,有序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文化和旅遊功能融合試點建設工作。


圖源三鄉發布


根據規劃,到2021年6月,橋頭將通過整合地方全域文旅資源,完成橋頭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主客共享空間營造工程,打造「三鄉稻田生活美學藝術節」、「三鄉稻田創意市集」、「三鄉稻田閱讀季」等一批特色文旅節慶IP品牌,建設「橋頭鄉村生活美學博物館」、「橋頭稻田露天劇場(舞臺)」、「橋頭鄉村研學體驗中心」等一批文旅融合新場景、新載體。


以農耕文化為主題的「文武驛站」。圖源三鄉發布


橋頭村還將結合文化旅遊資源特色,打造橋頭村文化與旅遊服務兩融合中心,集信息諮詢、宣傳教育、科學普及、文化娛樂於一體,為群眾提供鄉村旅遊服務,包括景點信息諮詢、土特產銷售、導遊講解、食宿諮詢等。


兔兔 攝


為確保試點工作順利開展,橋頭村成立了以三鄉鎮黨委副書記為組長,黨委委員和副鎮長為副組長的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項目總體建設經費採取市、鎮財政共同投入的辦法,並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元共建的試點創建模式,激發本地特色文化藝術機構、非遺傳承團體等文化類社會組織深度參與。


據介紹,橋頭村的試點建設堅持試點實踐與課題研究同步,率先探索和開展具有一定文化旅遊資源的鄉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促進文旅融合發展的路徑研究,重點探索鄉村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自然生態資源、歷史人文資源、傳統生活方式資源如何與現代都市日常生活審美化的對接。


為做好這項工作,中山市文化廣電旅遊局近期還組織了包括國家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專家在內的專家團隊,前往橋頭村開展調研,為橋頭村率先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徑、高質量開展試點建設工作提供意見和建議。



本文轉載自文旅中山,資料來源於中山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中山網、三鄉發布





微三鄉承接宣傳片、微信推廣業務

 電話/微信:13790740002 

閱讀原文進入三鄉墟同城

相關焦點

  • 國家級的「生態文明小康示範村」——西濱鎮三連村
    近年來,三連村按照生態宜居、環境優美、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指導思想,大力推進美麗庫區、幸福家園建設。
  • 武漢「三鄉工程」大講堂展現鄉村巨變,偏僻村變身美麗鄉村示範村
    曾經的偏僻村,華麗變身,成為了美麗鄉村示範村。大講堂上,該村企業興鄉代表、武漢荷香源農業總經理於祥敏吐露心聲,荷香源農業將同步參與火焰村美麗鄉村建設和產業發展。該村「十裡蓮華養心谷」項目,預計今年「五一」開放。瑞雪兆豐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火焰村即將走上產業興村路。
  • 啟東市兩年打造樣板河303條 建成生態河道示範村27個
    啟東市兩年打造樣板河303條 建成生態河道示範村27個 來源: 南通市水利局 發布時間:2020-12-21 字體:[ 大 中 小 ] 時令已入冬,啟東市南陽鎮耕南二河清淤、六河護坡;北清河村河岸一期綠化已畢,二期正在籌備。
  • 三鄉發展「溫泉+」模式
    據介紹,三鄉擁有全國第一家中外合作旅遊 企 業 中 山 溫 泉 賓館、中國內地第一家高爾夫球場中山溫泉高爾夫球場,曾經帶動1500多家餐飲業、住宿業、零售業企業集聚。如今,中山溫泉賓館、泉眼溫泉、鄉泉別墅等1000多家賓館飯店鱗次櫛比,巨龍、明清、華財等三大古典 家 具 市 場 車 水 馬龍,美食天堂、運動之都、生態休閒福地的旅遊名片日益擦亮。
  • 帶你打卡中山文旅交融示範村,從天亮逛到天黑
    圖源三鄉發布橋頭村是國家級生態示範村,也是三鄉鎮的標誌性旅遊景點,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旅遊資源。建設於2016年的橋頭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由文化室、文化藝術創作基地和三悅書房橋頭驛站組成,以優美的鄉村風光和完善的公共文化設施為當地村民帶來了實惠,也引來眾多遊客的點讚。
  • 推進「三鄉工程」助力鄉村振興,武漢玩起了「賞花經濟」
    在這一行動中,武漢充分發揮政府推動、市場主角的協同作用,建立了以大型生態旅遊景區為龍頭帶動,美麗鄉村為重要載體,集農業、旅遊、文化三位一體的鄉村賞花遊產業體系,走出了一條「產業集聚化、集聚園區化」的發展路子。
  • 「三鄉工程」激活「一池春水」 - 徐州市人民政府
    如今,在沛縣,像聶建軍這樣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人越來越多,在他們的引導帶動下,農民的思想觀念逐步轉變、現代農業不斷提檔升級……為探索鄉村振興特色路徑,2019年10月以來,江蘇沛縣積極實施人才下鄉、能人返鄉、資本興鄉「三鄉工程」,著力在資源配置效率、產業發展效益、強村富民效果上求突破,形成了人才、技術、資金等各類要素加速向農村流動,激活了鄉村振興「一池春水」,景美、業旺、民富的美麗新畫卷正徐徐鋪展開來
  • 高虹這三個無違建示範村今夏火到「爆」
    7月以來,龍門秘境所在的三個無違建示範村可謂熱度直線上升,火到「爆」!石門村老街散步,龍上村攀巖小鎮戲水、攀巖,大山村千畝梯田觀景已經成為三大亮點,其中,特別是龍上村攀巖小鎮戲水與攀巖相結合,已成為網紅打卡點。
  • 東陽三個村入圍2020年度省級美麗宜居示範村創建村
    日前,浙江省城鄉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美麗宜居村鎮示範辦公室公布了2020年度省級美麗宜居示範村創建名單。東陽市湖溪鎮上田村、歌山鎮上宅村、六石街道後石村3個村成功入圍。自2012年開展首批省級美麗宜居示範村創建以來,東陽市已先後開展了8個批次20個省級美麗宜居示範村創建,累計完成示範村創建並通過省級考核驗收14個,目前正在開展創建的有3個。其中,六石街道北後周既是省級美麗宜居示範村,又是國家級美麗宜居示範村。
  • 武漢三鄉工程網社區行走進漢廣社區 帶市民「雲遊」美麗鄉村
    02 一鍵找農房,黑科技看房或許你也曾想過遠離喧囂的城市,尋一處幽靜之地,養花種菜,自給自足;回歸恬靜的鄉村生活,但就是苦於沒有一個渠道去找尋這靜心之所……這時,就需要武漢三鄉工程網來為你解決煩惱啦。在VR體驗區,工作人員為市民們在線展示「找農房」功能。
  • 三鄉這席傳統美食,如果你能全數出來,證明……
    >↓↓↓三鄉九大簋「九大簋」是三鄉的傳統盛宴,「九大」含有極為豐盛之意,「九大簋」曾經是認為最高的請客規格。問題來了,作為最具代表性的三鄉傳統美食之一,三鄉九大簋中的九道菜你能全部數出來嗎?數不出,不要緊,接下來大家有「口福」啦!三鄉發布今天不僅請大家食「三鄉九大簋」,還手把手教你做!很多人以為「簋(讀音為鬼)」是廣東方言,其實這是一個已近消忘的漢字,古代指放置食物之器皿,顧名思義,九大簋就是九個碟子盛九道大菜。所以有俗語:「請你吃九大簋!」
  • 銅山「三鄉工程」成鄉村振興助推器
    「黃金15條」為創業助力為了深入推進「三鄉工程」,銅山堅持幹在先,走在前,做先鋒,科學做好頂層設計,根據區情制定出臺《關於實施「三鄉工程」的意見》,確立了兩年內吸引10-20億元工商資本投入農村、推動2000名人才下鄉和能人返鄉創業就業、農村勞動力自主創業人數超過5000人、帶動就業2萬人以上、農業科技服務村級覆蓋率達到
  • 秋風颯爽,湖北這10個國家級美麗休閒鄉村等你打卡!
    、遊客享受、群眾得實惠」的旅遊富民思路,堅持抓好生態促旅遊,辦好旅遊富群眾,已經先後榮獲「中國鄉村旅遊示範村」「中國傳統古村落」「湖北旅遊名村」等稱號。遮湖崗村又名群力大隊,由多個小灣聚集而建,是東西湖區首批新農村示範村。
  • 實施三鄉工程、建設示範帶……武漢鄉村振興走出新路子!
    武漢近郊6大美麗鄉村發展帶、4大鄉村振興示範帶格局正全面形成,推動著大武漢美麗鄉村從「一處美」向「一片美」再到整體美發展。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武漢三農大地上落地生根。從「一處美」向「一片美」再到「整體美」發展四大鄉村振興示範帶串起6條美麗鄉村發展帶2020年,你最嚮往的是怎樣的美好鄉村生活?翻開武漢鄉村振興新時代畫卷,千村千貌、生動別樣的詩意鄉村氣息,撲面而來。
  • 【三鄉茶果文化】三鄉與茶果有個清爽的約會
    剛炸出來的煎堆金黃金黃的顏色很誘人,表皮均布芝麻,爆谷餡甘蜜味濃,其皮酥脆異常,品嘗需要用剪刀剪成一小一小片的,脆脆的口感,非常好吃。而且,以為大煎堆的製作,收口位置糯米粉團較多,炸好之後收口位置的煎堆外脆內軟,而收口的另一端則是香甜薄脆。鹼水糕
  • 銅山區「三鄉工程」賦能鄉村振興
    一個勵志的故事,已感染朗溪河兩岸……」在第四屆銅山模範頒獎典禮上,這段充滿情感和詩意的頒獎詞,說的是棠張鎮返鄉大學生劉歡歡。如今,在銅山「三鄉工程」配套政策的激勵下,像劉歡歡一樣的返鄉人才、返鄉能人越來越多。實施「三鄉工程」,是市委、市政府推進鄉村振興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
  • 陽山縣黎埠:打造「生態美 生活美」人居示範村
    黃土和白牆,舊與新,白芒村以「生態美、生活美」為終點的變美之路,已啟幕。  生態美:人居環境整治穩步推進  一輛車子行駛在黎埠鎮蜿蜒的山間小路上,上坡、轉彎、下坡,一路上,偶爾才能看見屋子,人煙稀少。  路過的有些磚瓦房外牆上寫了大大的拆字,黎埠鎮黨委書記曹貝寧介紹,「白芒村已經拆除危舊房、廢棄豬牛欄及露天廁所100多間,接下來還要清拆一部分,讓白芒村生態人居環境得到全面提升。」  白芒村變美,環境最直觀。村裡的垃圾堆、黑臭淤泥被清理了,水溝也不再散發難聞的味道,村貌得到大力提升。  陳杜永強調,「一定要對照標準,切實做好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 我縣五個村上榜浙江省「一村萬樹」示範村名單
    截止目前,我縣已成功創建省級「一村萬樹」示範村8個。「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正值春回大地,讓我們一覽新晉村的春光之美!大畈鄉上河村該村是近年的「網紅村」,其鄉村旅遊獨具特色。近年來,該村累計投入綠化資金1200萬元,新增綠化面積96畝,全村主幹道和節點綠化達100%,農戶庭院綠化達90%,喬木樹種達20多種,其中珍貴樹種比例達60%,成為省級「一村萬樹」示範村的樣板。
  • 「三鄉工程」助推鄉村振興,看銅山怎麼幹?
    「黃金15條」為創業助力為了深入推進「三鄉工程」,銅山堅持幹在先,走在前,做先鋒,科學做好頂層設計,根據區情制定出臺《關於實施「三鄉工程」的意見》,確立了奮鬥目標——兩年內吸引10-20億元工商資本投入農村推動2000名人才下鄉和能人返鄉創業就業農村勞動力自主創業人數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