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武漢三農大地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步伐,動力澎湃,活力迸發,逐浪前行。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三農戰線始終保持「大戰」狀態、「大考」作風,全面築牢農村地區疫情防控陣地,創新推進「三鄉工程」拓面提質,以培育重點、打造樣板、串點成帶為原則,加快鄉村振興示範帶及美麗鄉村建設,全速推進針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四三行動」,驅動武漢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武漢正在創新實施的「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正向著打造成為「鄉村振興全國示範品牌」目標邁進。武漢「三鄉工程」被中央農辦評價「探索實施鄉村振興的『武漢樣板』」,並獲評全國鄉村振興創新榜樣。
截至目前,全市組織實施「三鄉工程」的行政村達到1585個,吸引社會資金512.63億元,推進建設美麗鄉村項目369個,1824個行政村開展了村莊清潔行動,基本建成村莊常態化保潔體系。文明鄉風,催生美麗鄉村「強村富民」時代新韻。武漢近郊6大美麗鄉村發展帶、4大鄉村振興示範帶格局正全面形成,推動著大武漢美麗鄉村從「一處美」向「一片美」再到整體美發展。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武漢三農大地上落地生根。
強村富民興業 邀市民一鍵進入田園生活
「三鄉工程」上榜全國首個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實施報告
9月5日,毗鄰梁子湖畔的江夏區群益村,清風習習。脫貧戶夏勝前在後山上細心地照料著他養的蜜蜂。「僅蜂蜜一項,年收入就有近3萬元,而且不愁銷。」全市創新實施的「三鄉工程」,吸引企業興鄉在群益村創建梁湖農莊,夏勝前家迎來了意想不的「飛」來的甜蜜生活。
以家園建設為起點,梁湖農莊流轉村民土地,在群益村謝家灣試點,以產業建設帶動家園建設,以景區面貌帶動村莊面貌,以市民生活帶動農民生活,積極帶領村民們打造武漢南邊旅遊觀光休閒品牌。
夏勝前家因妻子重病致貧。梁湖農莊落戶村灣後,不僅流轉了他家的土地,還利用山莊四季有花開的優勢,鼓勵幫助夏勝前開展蜜蜂養殖,生產的純天然土蜂蜜,備受農莊遊客們歡迎。閒暇時間,有著一手好木工活的夏勝前,還在農莊做木工,現在他又購買了一輛運輸車,幫助農莊運貨增收。
喚醒鄉村「沉睡的風景」,讓農民在資源開發中加快增收。2020年6月,武漢「三鄉工程」上榜農業農村部、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首個鄉村振興戰略五年規劃實施報告。《報告》以江夏區實施「三鄉工程」為案例,展示了武漢創新實施的「三鄉工程」,既為農民帶來了經濟增收,又帶動了農民觀念的轉變和文明素質的提升,推動武漢農村現代化治理水平不斷提升。
近年來,全市堅持以加快拓面提質為關鍵,強力推進「三鄉工程」實施。加強「三鄉工程」平臺建設,優化用戶模塊,完善平臺功能,強化規範客戶諮詢回訪服務,「武漢三鄉工程網」抖音、快手等App公眾號已上線運營。
市民通過以上埠,輕點手機,即可一鍵進入「田園生活」,農家樂、民宿、鄉村遊景點等一站式搞定,線上「雲看房」等新功能,為想下鄉養老租賃空閒農房的市民們,帶來身臨其境的新體驗。
據了解,目前全市「市民下鄉」熱度初步實現逆勢升溫,2020年前8個月新增「三鄉工程」行政村367個,共享農莊1257套。採集農房信息7163套,對接投資16家。為著力提振消費潛能,全市鼓勵「三鄉工程」運營主體採取適度降低收費標準、開拓多元服務方式、降低交易成本等方式,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提振消費潛能,為武漢市民融入田園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從「一處美」向「一片美」再到「整體美」發展
四大鄉村振興示範帶串起6條美麗鄉村發展帶
2020年,你最嚮往的是怎樣的美好鄉村生活?翻開武漢鄉村振興新時代畫卷,千村千貌、生動別樣的詩意鄉村氣息,撲面而來。全市重點推進四大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在武漢近郊已經形成6條一線串珠美麗鄉村發展帶。
從市中心出發,驅車一小時車程,山水田園,芳菲如畫。武漢四大鄉村振興示範帶各具特色:黃陂區木蘭大道示範帶的「生態畫廊」,蔡甸嵩陽大道示範帶的「高山流水」,江夏區魯湖田園綜合體示範帶的「江南水鄉」,新洲區桂花大道示範帶的「四季花海」。示範帶通過著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突出完善頂層設計規劃,緊緊扣住產業發展振興,鞏固增強文化繁榮興盛,以「培育重點、打造樣板、串點成帶、輻射帶動、示範引領」,推進全市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提質拓面。
走進蔡甸區嵩陽大道鄉村振興示範帶,美麗鄉村星羅棋布,聚人才、興產業、育生態,推動當地鄉村振興不斷向縱深發展。
火焰村是該示範帶上美麗鄉村建設的一處生動寫照。火焰村位於蔡甸區嵩陽大道和索子長河的交會處,依山傍水,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條件。2019年,長18公裡的嵩陽大道穿過火焰村,蔡甸區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正式啟動,火焰村也成為了蔡甸區美麗鄉村建設村灣,美麗鄉村與產業融合就此開始。
火焰村是示範帶建設,興業富民,推動美麗鄉村風景線串珠成鏈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四大示範帶上,已經形成了黃陂區木蘭生態旅遊區美麗鄉村發展帶、蔡甸區九如鯉美麗鄉村發展帶、新洲區桂花大道美麗鄉村發展帶、江夏區魯湖田園綜合體美麗鄉村發展帶、東西湖區石榴紅、新苑、茅廟美麗鄉村發展帶、漢南區歐洲風情美麗鄉村發展帶等6條一線串珠、集中連片的美麗鄉村發展帶格局。
江夏區五裡界街童周嶺村和群益村,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利用房前屋後空地和閒置農房開辦農家樂,旅遊旺季時每戶每天收入過千元,大大擴展了農民增收的渠道、增加了農民收入。蔡甸區玉賢街合賢村,建立了「打造成精緻園藝新村」目標規劃,村民們已經逐步享受到示範帶建設紅利。其中張家大灣30餘戶空閒農房被全部租賃,村民得到一次性支付的300餘萬元租金。村裡的獼猴桃、彩葉苗木、花卉等產業基地,帶動周邊村民打工增收。
推動產業聯動,延伸產業鏈條,融合農業、文化、旅遊、康養等打造產業集群模式,培育鎮(村)域品牌和特色產業。四大鄉村振興示範帶和6條美麗鄉村建設帶的形成,吸引城市資源、社會資本和優秀人才不斷湧向農村,為武漢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注入活力和潛能。
推進鄉村生態振興扮靚詩意鄉村新家園
「四三行動」為村民帶來滿滿的幸福感
武漢持續開展的「四三行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工程,爭取省級政府獎補支持,用於做好「三農」補短板工作,預計可獲得總額8000餘萬元項目資金支持。
乾淨、整潔,「美」起來的新鄉村,讓村民們充滿了幸福、自豪感。
2018年,武漢「四三行動計劃」正式啟動,主要包括: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處理、農村「廁所革命」、農村村莊生活汙水治理,以及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四個三年行動計劃。通過實施該行動計劃,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補齊鄉村生態短板,增強農民獲得感和幸福感。
三年來,全市成立四個專項指揮部,統籌謀劃推進,「四三行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在相關市直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市農業農村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決策部署,結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對標《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通過大力治理垃圾、治理糞汙、治理汙水和治理環境,著力消除「垃圾圍村」「蚊蠅亂飛」「臭水橫流」和「雜亂無章」四種現象,補齊鄉村生態短板,推動鄉村生態振興。全市堅持實施「四三行動計劃」,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堅持常態化防控,著力提升農村環境衛生水平;堅持問題導向,咬定對標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堅持突出重點,強化農村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以當前農村所需、農民所想為切入點,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村容村貌,切實增強農民幸福感、獲得感。
截至目前,全市已經全面完成農村改廁三年任務,其中新建改造鄉鎮公廁、農村村級公廁、農戶無害化廁所、農村旅遊廁所、農村交通廁所,五項完成率均100%超額完成。全市1824個行政村開展了村莊清潔行動,基本建成村莊常態化保潔體系,建立「周末大掃除」制度,持續鞏固疫情防控成果。
在武漢新鄉村,健康衛生意識正融入農民日常生活中,村民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去,以主人翁的姿態,建設自己的潔淨家園。
傳統鄉村「髒亂差」的人居環境改變了,與此同時,市農業農村局與相關職能部門一起,多舉措推進移風易俗工作,文明新風遍地開花。
一處處美麗家園在生態振興中蝶變。黃陂區長軒嶺街大屋崗村建設油茶基地,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貧困戶土地上的油茶收入全部歸貧困戶所有。通過發展綠色產業,盤活了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們的收入提升,大屋崗村順利摘下了貧困村的帽子。
鄰近的官田村,綠樹成林,小橋流水,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武漢脈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落戶。官田村朱家山灣,成了遠近聞名的高山景觀村,吸引大批市民前往休閒遊玩,租賃農房暢享田園生活。
採菊東籬覓桃園美景,高山流水詠詩酒田園。踐行「兩山」生態理念,撬動產業升級、打造精緻農業,書寫美麗鄉村有「顏」有「值」的高分答卷,武漢鄉村振興的步伐,將邁得更加堅實、穩健。
來 源:武漢市農業農村局
整合發布:武漢三鄉工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