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三鄉工程、建設示範帶……武漢鄉村振興走出新路子!

2020-12-07 武漢三鄉工程網

2020年的武漢三農大地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步伐,動力澎湃,活力迸發,逐浪前行。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三農戰線始終保持「大戰」狀態、「大考」作風,全面築牢農村地區疫情防控陣地,創新推進「三鄉工程」拓面提質,以培育重點、打造樣板、串點成帶為原則,加快鄉村振興示範帶及美麗鄉村建設,全速推進針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四三行動」,驅動武漢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武漢正在創新實施的「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正向著打造成為「鄉村振興全國示範品牌」目標邁進。武漢「三鄉工程」被中央農辦評價「探索實施鄉村振興的『武漢樣板』」,並獲評全國鄉村振興創新榜樣。

截至目前,全市組織實施「三鄉工程」的行政村達到1585個,吸引社會資金512.63億元,推進建設美麗鄉村項目369個,1824個行政村開展了村莊清潔行動,基本建成村莊常態化保潔體系。文明鄉風,催生美麗鄉村「強村富民」時代新韻。武漢近郊6大美麗鄉村發展帶、4大鄉村振興示範帶格局正全面形成,推動著大武漢美麗鄉村從「一處美」向「一片美」再到整體美發展。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武漢三農大地上落地生根。

強村富民興業 邀市民一鍵進入田園生活

「三鄉工程」上榜全國首個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實施報告

9月5日,毗鄰梁子湖畔的江夏區群益村,清風習習。脫貧戶夏勝前在後山上細心地照料著他養的蜜蜂。「僅蜂蜜一項,年收入就有近3萬元,而且不愁銷。」全市創新實施的「三鄉工程」,吸引企業興鄉在群益村創建梁湖農莊,夏勝前家迎來了意想不的「飛」來的甜蜜生活。

以家園建設為起點,梁湖農莊流轉村民土地,在群益村謝家灣試點,以產業建設帶動家園建設,以景區面貌帶動村莊面貌,以市民生活帶動農民生活,積極帶領村民們打造武漢南邊旅遊觀光休閒品牌。

夏勝前家因妻子重病致貧。梁湖農莊落戶村灣後,不僅流轉了他家的土地,還利用山莊四季有花開的優勢,鼓勵幫助夏勝前開展蜜蜂養殖,生產的純天然土蜂蜜,備受農莊遊客們歡迎。閒暇時間,有著一手好木工活的夏勝前,還在農莊做木工,現在他又購買了一輛運輸車,幫助農莊運貨增收。

喚醒鄉村「沉睡的風景」,讓農民在資源開發中加快增收。2020年6月,武漢「三鄉工程」上榜農業農村部、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首個鄉村振興戰略五年規劃實施報告。《報告》以江夏區實施「三鄉工程」為案例,展示了武漢創新實施的「三鄉工程」,既為農民帶來了經濟增收,又帶動了農民觀念的轉變和文明素質的提升,推動武漢農村現代化治理水平不斷提升。

近年來,全市堅持以加快拓面提質為關鍵,強力推進「三鄉工程」實施。加強「三鄉工程」平臺建設,優化用戶模塊,完善平臺功能,強化規範客戶諮詢回訪服務,「武漢三鄉工程網」抖音、快手等App公眾號已上線運營。

市民通過以上埠,輕點手機,即可一鍵進入「田園生活」,農家樂、民宿、鄉村遊景點等一站式搞定,線上「雲看房」等新功能,為想下鄉養老租賃空閒農房的市民們,帶來身臨其境的新體驗。

據了解,目前全市「市民下鄉」熱度初步實現逆勢升溫,2020年前8個月新增「三鄉工程」行政村367個,共享農莊1257套。採集農房信息7163套,對接投資16家。為著力提振消費潛能,全市鼓勵「三鄉工程」運營主體採取適度降低收費標準、開拓多元服務方式、降低交易成本等方式,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提振消費潛能,為武漢市民融入田園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從「一處美」向「一片美」再到「整體美」發展

四大鄉村振興示範帶串起6條美麗鄉村發展帶

2020年,你最嚮往的是怎樣的美好鄉村生活?翻開武漢鄉村振興新時代畫卷,千村千貌、生動別樣的詩意鄉村氣息,撲面而來。全市重點推進四大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在武漢近郊已經形成6條一線串珠美麗鄉村發展帶。

從市中心出發,驅車一小時車程,山水田園,芳菲如畫。武漢四大鄉村振興示範帶各具特色:黃陂區木蘭大道示範帶的「生態畫廊」,蔡甸嵩陽大道示範帶的「高山流水」,江夏區魯湖田園綜合體示範帶的「江南水鄉」,新洲區桂花大道示範帶的「四季花海」。示範帶通過著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突出完善頂層設計規劃,緊緊扣住產業發展振興,鞏固增強文化繁榮興盛,以「培育重點、打造樣板、串點成帶、輻射帶動、示範引領」,推進全市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提質拓面。

走進蔡甸區嵩陽大道鄉村振興示範帶,美麗鄉村星羅棋布,聚人才、興產業、育生態,推動當地鄉村振興不斷向縱深發展。

火焰村是該示範帶上美麗鄉村建設的一處生動寫照。火焰村位於蔡甸區嵩陽大道和索子長河的交會處,依山傍水,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條件。2019年,長18公裡的嵩陽大道穿過火焰村,蔡甸區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正式啟動,火焰村也成為了蔡甸區美麗鄉村建設村灣,美麗鄉村與產業融合就此開始。

火焰村是示範帶建設,興業富民,推動美麗鄉村風景線串珠成鏈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四大示範帶上,已經形成了黃陂區木蘭生態旅遊區美麗鄉村發展帶、蔡甸區九如鯉美麗鄉村發展帶、新洲區桂花大道美麗鄉村發展帶、江夏區魯湖田園綜合體美麗鄉村發展帶、東西湖區石榴紅、新苑、茅廟美麗鄉村發展帶、漢南區歐洲風情美麗鄉村發展帶等6條一線串珠、集中連片的美麗鄉村發展帶格局。

江夏區五裡界街童周嶺村和群益村,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利用房前屋後空地和閒置農房開辦農家樂,旅遊旺季時每戶每天收入過千元,大大擴展了農民增收的渠道、增加了農民收入。蔡甸區玉賢街合賢村,建立了「打造成精緻園藝新村」目標規劃,村民們已經逐步享受到示範帶建設紅利。其中張家大灣30餘戶空閒農房被全部租賃,村民得到一次性支付的300餘萬元租金。村裡的獼猴桃、彩葉苗木、花卉等產業基地,帶動周邊村民打工增收。

推動產業聯動,延伸產業鏈條,融合農業、文化、旅遊、康養等打造產業集群模式,培育鎮(村)域品牌和特色產業。四大鄉村振興示範帶和6條美麗鄉村建設帶的形成,吸引城市資源、社會資本和優秀人才不斷湧向農村,為武漢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注入活力和潛能。

推進鄉村生態振興扮靚詩意鄉村新家園

「四三行動」為村民帶來滿滿的幸福感

武漢持續開展的「四三行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工程,爭取省級政府獎補支持,用於做好「三農」補短板工作,預計可獲得總額8000餘萬元項目資金支持。

乾淨、整潔,「美」起來的新鄉村,讓村民們充滿了幸福、自豪感。

2018年,武漢「四三行動計劃」正式啟動,主要包括: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處理、農村「廁所革命」、農村村莊生活汙水治理,以及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四個三年行動計劃。通過實施該行動計劃,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補齊鄉村生態短板,增強農民獲得感和幸福感。

三年來,全市成立四個專項指揮部,統籌謀劃推進,「四三行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在相關市直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市農業農村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決策部署,結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對標《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通過大力治理垃圾、治理糞汙、治理汙水和治理環境,著力消除「垃圾圍村」「蚊蠅亂飛」「臭水橫流」和「雜亂無章」四種現象,補齊鄉村生態短板,推動鄉村生態振興。全市堅持實施「四三行動計劃」,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堅持常態化防控,著力提升農村環境衛生水平;堅持問題導向,咬定對標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堅持突出重點,強化農村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以當前農村所需、農民所想為切入點,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村容村貌,切實增強農民幸福感、獲得感。

截至目前,全市已經全面完成農村改廁三年任務,其中新建改造鄉鎮公廁、農村村級公廁、農戶無害化廁所、農村旅遊廁所、農村交通廁所,五項完成率均100%超額完成。全市1824個行政村開展了村莊清潔行動,基本建成村莊常態化保潔體系,建立「周末大掃除」制度,持續鞏固疫情防控成果。

在武漢新鄉村,健康衛生意識正融入農民日常生活中,村民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去,以主人翁的姿態,建設自己的潔淨家園。

傳統鄉村「髒亂差」的人居環境改變了,與此同時,市農業農村局與相關職能部門一起,多舉措推進移風易俗工作,文明新風遍地開花。

一處處美麗家園在生態振興中蝶變。黃陂區長軒嶺街大屋崗村建設油茶基地,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貧困戶土地上的油茶收入全部歸貧困戶所有。通過發展綠色產業,盤活了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們的收入提升,大屋崗村順利摘下了貧困村的帽子。

鄰近的官田村,綠樹成林,小橋流水,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武漢脈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落戶。官田村朱家山灣,成了遠近聞名的高山景觀村,吸引大批市民前往休閒遊玩,租賃農房暢享田園生活。

採菊東籬覓桃園美景,高山流水詠詩酒田園。踐行「兩山」生態理念,撬動產業升級、打造精緻農業,書寫美麗鄉村有「顏」有「值」的高分答卷,武漢鄉村振興的步伐,將邁得更加堅實、穩健。

來 源:武漢市農業農村局

整合發布:武漢三鄉工程網

相關焦點

  • 武漢「三鄉工程」大講堂展現鄉村巨變,偏僻村變身美麗鄉村示範村
    由武漢市農業農村局、長江日報報業集團聯合主辦的鄉村振興——武漢「三鄉工程」大講堂第二季活動,在新長江傳媒大廈圓滿收官。全市「三農」戰線工作者和市民代表們一起,參觀「2019武漢美麗鄉村攝影活動」優秀作品展,分享「三農」發展的可喜成就,共譜2020實幹前行,建設武漢美麗鄉村新畫卷的奮鬥之音。
  • 推進「三鄉工程」助力鄉村振興,武漢玩起了「賞花經濟」
    2011年,武漢賞花遊遊客就達到500萬人次以上。2012年8月20日,武漢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武漢市賞花遊發展規劃(2012-2020年)》,提出把武漢打造成一座「新花城」,將賞花經濟發展成集城鄉景觀建設、鄉村旅遊、農產品加工、文化傳承等於一體的新興產業,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復興大武漢發揮重要推動作用。
  • 徐州深入實施「三鄉工程」助推鄉村振興
    ◎徐報融媒記者 蔡思祥 通訊員 梁虹2019年以來,徐州市深入實施「三鄉工程」,激活「人、地、錢」關鍵發展要素,打通阻礙人才、技術、資本等要素在城鄉之間有序流動的藩籬,走出了一條具有徐州特色的城鄉互補、工農互促、三產融合、共同富裕的鄉村振興之路
  • 武漢上榜首個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實施報告
    近日,由農業農村部、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首個鄉村振興戰略五年規劃實施報告中,武漢案例榜上有名。武漢美麗鄉村航拍圖2017年以來,武漢通過深化「三鄉工程」拓面提質,集中優勢資源,重點打造江夏魯湖田園綜合體、蔡甸嵩陽大道、黃陂木蘭大道、新洲桂花大道等四大鄉村振興示範帶,總建設長度達100多公裡。
  • 邳州大力實施「三鄉工程」走實鄉村振興特色路
    徐報融媒記者 張德鶴 顏子舒 通訊員 呂希迎近年來,在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中,邳州大力實施人才下鄉、能人返鄉、資本興鄉的「三鄉工程」,吸引了大量的人才、資金、技術、項目等資源要素向農村匯聚,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動能。
  • 助力鄉村振興 實施三鄉工程——武漢花博匯探出新模式
    花博匯為武漢周邊城市圈提供了豐富人們物質與精神生活的休閒度假新去處,為蔡甸區乃至整個武漢市的地方長遠發展與經濟持續增長做出了表率。 花博匯一期:以獨特的「花博匯模式」實施「鄉村振興」 2017年,武漢市出臺「三鄉工程」系列政策,「三鄉工程」即企業興鄉、能人回鄉
  • 武漢江夏區鄉村振興、三鄉工程和農村人居環境廁所革命工作會召開
    2020年8月11日,武漢市江夏區召開「鄉村振興、『三鄉工程』和農村人居環境廁所革命工作會」,江夏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柳長勝、江夏區農業農村局局長譚德利出席會議並講話,江夏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王勇主持會議。
  • 徐州:以「三鄉工程」撬動鄉村振興的徐州實踐
    ◎徐報融媒記者 沈揚為紮實做好我市「三農」工作,推動我市農業農村加快實現現代化,我市正在深入實施「三鄉工程」行動,促進各類人才、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與農村有效銜接,推動鄉村振興蓬勃發展。經過加強組織保障、強化政策供給、增強協調配合,目前,一場齊心協力、由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三鄉工程」行動,正在我市各地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一條以「三鄉工程」撬動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探索路徑已經愈發清晰。
  • 徐州市以「三鄉工程」賦能鄉村振興
    本報訊(徐報融媒記者 蔡思祥 通訊員 唐晨)11月24日,市委農辦、市農業農村局在徐州報業傳媒大廈召開新聞發布會,就今年我市「三鄉工程」情況進行發布。今年以來,我市突出政府引導,強化市場運作,積極運用社會力量,破除要素流動障礙,推動更多人才、技術、資本等資源要素向農村匯聚,助推鄉村全面振興,努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截至目前,全市設立「三鄉工程」專項資金1.7億元,吸引各類社會資本258.2億元,招引各類企業106家,推動702個創業項目落地,有效激活了農村生產要素和內生動力。
  • 銅山區「三鄉工程」賦能鄉村振興
    如今,在銅山「三鄉工程」配套政策的激勵下,像劉歡歡一樣的返鄉人才、返鄉能人越來越多。實施「三鄉工程」,是市委、市政府推進鄉村振興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例如,對大學畢業生和高技能人才到農村創業就業,給予公租房、購房、生活、交通等專項補貼;對當年新獲批的省級和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20萬元、50萬元獎補;被評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精品三星、四星、五星級的園區,分別一次性給予5萬、20萬、50萬元獎補……對重大農業產業項目,銅山還建立了區領導包掛制度、「三鄉工程」特派員一對一幫扶制度,及時幫助下鄉人才和返鄉能人解決行政審批
  • 「三鄉工程」讓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
    ◎顏子舒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開啟城鄉融合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重要舉措。如何合理引導更多的人才、資本、技術等要素向農業農村流動?如何讓這些要素與農村有效銜接,切實推動創業、拉動就業、興旺產業?
  • 新沂市草橋鎮聚力「三鄉工程」 打造特色鄉村振興之路
    近年來,草橋鎮各級人大代表堅定政治站位,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積極參與到「三鄉工程」建設活動中來,當好活動中的「宣傳員、督導員、服務員、戰鬥員」,堅持以運行機制創新,打通城鄉流通渠道,激活發展動能,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才、技術和資金等關鍵發展要素「倒流」鄉村,走出一條能人帶動、城鄉互動、資本興鄉、產業富民的鄉村振興之路
  • 數讀溫州鄉村振興 從澤雅示範帶項目建設看新進展
    溫州網訊 以西部生態休閒產業帶建設為重點,一以貫之做好山水林田湖草和海洋的綜合文章,以優良的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吸引各類資源要素向農村集聚……今年,溫州的鄉村振興戰略備受關注。各地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進度如何?
  • 唐川調研督導「古洛」環線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工作
    唐川調研督導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工作時強調以釘釘子精神推進「雙十萬工程」以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工程把「古洛」環線鄉村振興示範帶建成樣板和標杆鄭和順 攝8月11日,區委書記唐川帶隊沿古路—統景—大盛—洛磧一線(以下簡稱「古洛」環線),深入田間地頭、農業基地、鄉村旅遊景點等,調研督導「古洛」環線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工作。
  • 銅山「三鄉工程」成鄉村振興助推器
    去年以來,銅山區把人才下鄉、能人返鄉、資本興鄉「三鄉工程」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科學謀劃,精準施策,以資金扶持、項目帶動、典型示範全面推進工作開展,全力推動優質資源要素向農業農村流動,同時將「三鄉工程」與農業農村改革、人居環境整治、特色產業發展、新一輪扶貧攻堅相結合,人才下鄉讓農村「活」起來、能人返鄉讓農民「富」起來、資本興鄉讓農業「旺」起來正一步步變成現實
  • 國道227線上崛起的鄉村振興示範帶
    ,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推進產村融合、農旅融合發展,不斷提高居民幸福指數,快速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打開了美麗鄉村建設新思路,踏上了鄉村振興新徵程。,重點就是以國道227線為中軸線,由北向南建設縣生態工業園區三產融合示範區、六壩田園綜合體片區、高原生態文明縣城區、扁都口生態休閒旅遊景區,持續建設祁連山冷涼經濟產業帶和以洪平路、民南路、幹山路、豐六路為主的示範長廊,實現以工業化帶產業化促城鎮化的目標,引領推動全縣實現鄉村振興。」
  • 徐州市「三鄉工程」現場推進會召開
    本報訊(徐報融媒記者 魏寧)12月2日,全市「三鄉工程」現場推進會在新沂召開,總結今年以來工作,部署下一階段任務,為徐州市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強大動能。市長莊兆林講話,市委副書記徐大勇出席,副市長王維峰主持會議。
  • 探訪江蘇沛縣七段村:「三鄉工程」助推鄉村振興
    正在建設的電子商務產業園三期。 朱志庚 攝中新網徐州9月7日電 題:探訪江蘇沛縣七段村:「三鄉工程」助推鄉村振興中新網記者 朱志庚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招聘廣告、忙碌穿梭的物流車輛、不絕於耳的機器轟鳴聲……隨著電商經濟的興起,江蘇徐州沛縣五段鎮七段村,在村黨支部書記、退伍軍人郭召強的帶領下再立潮頭,聚集了三個電商產業園
  • 「三鄉工程」助推鄉村振興,看銅山怎麼幹?
    去年以來,銅山區把「三鄉工程」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科學謀劃,精準施策,以資金扶持、項目帶動、典型示範全面推進工作開展,全力推動優質資源要素向農業農村流動。「黃金15條」為創業助力為了深入推進「三鄉工程」,銅山堅持幹在先,走在前,做先鋒,科學做好頂層設計,根據區情制定出臺《關於實施「三鄉工程」的意見》,確立了奮鬥目標——兩年內吸引10-20億元工商資本投入農村推動2000名人才下鄉和能人返鄉創業就業農村勞動力自主創業人數超過
  • 廣東高州建嶺南鄉村振興示範帶 一果興百業
    (嶺南寫真)廣東高州建嶺南鄉村振興示範帶 一果興百業 中新社茂名12月5日電 題:廣東高州建嶺南鄉村振興示範帶 一果興百業 作者 梁盛 梁晶晶 廣東高州有著一千多年的荔枝、龍眼種植史,境內萬頃果林鬱鬱蔥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