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深入實施「三鄉工程」助推鄉村振興

2020-12-11 中國江蘇網

◎徐報融媒記者 蔡思祥 通訊員 梁虹

2019年以來,徐州市深入實施「三鄉工程」,激活「人、地、錢」關鍵發展要素,打通阻礙人才、技術、資本等要素在城鄉之間有序流動的藩籬,走出了一條具有徐州特色的城鄉互補、工農互促、三產融合、共同富裕的鄉村振興之路。截至目前,據不完全統計,徐州市「三鄉工程」吸引下鄉返鄉人員創業1369人,吸引各類社會資本投入193.3億元,推動445個創業項目落地,直接帶動農民就業人數超過5.2 萬人。

為加快推進「三鄉工程」,我市成立專門領導小組,制定出臺指導意見、實施方案、考核細則等相關文件,確保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資源條件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加快補齊農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的短板。各縣(市)區也相應成立工作專班,並按照不低於2000萬元標準設立專項資金,加大政策整合力度,充分挖掘釋放農村各類資源增值增收潛力,努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向縱深發展。

「人才下鄉」

築巢引鳳打造人才振興

完善人才下鄉激勵機制。我市制定出臺《徐州市大學生招引實施辦法》《徐州市高技能人才培養引進實施辦法》,對符合要求的「三鄉工程」人才實施生活、交通、租房、公共租賃住房、購房等獎補激勵。在打造特色品牌、培育本土產業、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搭建事業平臺,讓人才下鄉能夠找到結合點、找準發力點,充分調動個人興趣和激情,為人才在鄉村廣闊天地大展拳腳營造良好環境。

營造企事業人員下鄉氛圍。制訂專門實施方案,支持和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企事業單位選派專業技術人員到縣(市)區以下掛職、兼職或者參與項目合作,並把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在兼職單位的工作業績或者在職創辦企業取得的成績作為其職稱評審、崗位競聘、考核等的重要依據。同時,出臺支持和鼓勵醫務工作者、中小學教師到縣(市)區以下支醫支教政策,加大鄉村教師和醫生職稱政策傾斜力度,把在農村任職掛職經歷作為評定職稱的必備條件。

實施鄉土人才培育計劃。根據地方產業發展需要,在全市範圍內遴選一批特色鮮明、知名度高、效益突出的農業產業示範園作為「三鄉工程」培訓基地,以實踐操作為主要內容,每年開展200人以上一個生產周期的全流程生產技術培訓;以上海、武漢等地及市內農產品銷售市場為培訓基地,每年開展200人以上一個銷售周期的駐場營銷技能、市場考察培訓。重點培養一批45歲以下、有一定種植養殖技術、有意願留在農村的土專家和經紀人。

「能人返鄉」

多措並舉創新歸雁經濟

落實返鄉創業激勵政策。制定出臺《徐州市支持返鄉人員創業實施辦法》,對符合要求的返鄉創業人員實施購房、金融、財政等獎補激勵。對返鄉創業者個人申請的富民創業擔保貸款,在規定利率內給予全額貼息;對小微企業申請的富民創業擔保貸款,按貸款基準利率的50%給予貼息。對按照規定及時、足額上繳稅款的返鄉創業企業,由同級財政給予相應獎勵,每家企業每年最高不超過100 萬元。

舉辦返鄉人員創業大賽。開展三鄉工程「逐夢農村,創享彭城」大賽,評選一批優秀創業項目和個人。市人社局牽頭舉辦大學生暨返鄉人員創業大賽,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牽頭舉辦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大賽,團市委牽頭舉辦農村青年創業大賽等。對獲獎的優秀項目,優先納入「三鄉工程」項目庫,給予重點扶持,推介金融機構給予一定額度無息、貼息貸款。

組建新型職業農民協會。指導縣級成立新型職業農民協會,引導農業園區、龍頭企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聯合打造相互學習的交流平臺、聯合發展的合作平臺和產業示範的帶動平臺,重點開展政策法規宣傳、內部經驗交流和合作、外出學習和考察、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和新裝備推廣應用、網絡信息和法律諮詢等服務工作,並輻射帶動小農戶發展。

「資本興鄉」

強化支持譜寫城鄉融合

大力繁榮農村產業,積極開展以「三鄉工程」為主題的招商引資和工商企業看農業活動,鼓勵工商資本通過租賃、入股、組建合作社等形式,盤活改造閒置農房、規模經營農用地發展休閒觀光農業等新業態。實行「一企一策」,加大對「三鄉工程」在建項目的包掛幫扶力度,幫助企業辦理相關審批手續,全力保障項目建設進度。

強化金融服務支撐。組織開展銀企專項對接,點對點幫助農業企業解決實際融資難題。積極探索糧食等動產質押貸款,創新溫室大棚、養殖圈舍、大型農機等抵押融資模式,加快推出更多免抵押、免擔保、低利率、可持續的普惠金融產品。推出「蘇農擔·三鄉工程助力貸」,年化成本最多不超過5.45%,最大限度降低了經營主體貸款成本。

創新農業保險政策。持續推動政策性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鼓勵支持保險機構推出特色農產品價格指數保險、生豬生產全流程保險、土地流轉履約保險,不斷優化「保險+期貨」試點模式。進一步拓展保險承保面和責任範圍,拓展蔬菜、果品、肉蛋奶、禽類、水產保險等「穩產保供」產品保險和收入、價格指數類保險,擴大承保面。

據介紹,徐州市通過深入實施「三鄉工程」,引進了1家農業院士工作站和8個產業研究院,沛縣敬安鎮辣椒制種院士工作站、新沂市水蜜桃博士後產業研究院等科研項目紛紛落戶徐州;新建25個農業產學研基地,有效推動了徐州農業轉型提檔升級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吸引大專以上高學歷人才下鄉3000餘人,領辦項目63個,投資金額達24.7億元;市、縣兩級推動企事業單位人員下鄉超過1700人次。「三鄉工程」有效促進城市資本向農村流動,架起城鄉要素資源互通互聯互融的橋梁,推動農村生產方式轉換、產業形態變革,開闢出城鄉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相關焦點

  • 徐州:以「三鄉工程」撬動鄉村振興的徐州實踐
    ◎徐報融媒記者 沈揚為紮實做好我市「三農」工作,推動我市農業農村加快實現現代化,我市正在深入實施「三鄉工程」行動,促進各類人才、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與農村有效銜接,推動鄉村振興蓬勃發展。經過加強組織保障、強化政策供給、增強協調配合,目前,一場齊心協力、由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三鄉工程」行動,正在我市各地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一條以「三鄉工程」撬動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探索路徑已經愈發清晰。
  • 江蘇沛縣:深入推動「三鄉工程」 助力鄉村振興
    中國網11月13日訊 為貫徹中央關於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決策,根據江蘇省委、省政府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深入推動 「三鄉工程」活動,助推徐州沛縣鄉村振興,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深化村企聯建探索實踐。11月10日,由江蘇省徐州市沛縣統戰部牽頭,農業農村局、縣工商聯等單位組織全縣部分民營企業家,先後來到相關涉農企業進行參觀考察。
  • 探訪江蘇沛縣七段村:「三鄉工程」助推鄉村振興
    朱志庚 攝中新網徐州9月7日電 題:探訪江蘇沛縣七段村:「三鄉工程」助推鄉村振興中新網記者 朱志庚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招聘廣告、忙碌穿梭的物流車輛、不絕於耳的機器轟鳴聲……隨著電商經濟的興起,江蘇徐州沛縣五段鎮七段村,在村黨支部書記、退伍軍人郭召強的帶領下再立潮頭,聚集了三個電商產業園
  • 「三鄉工程」助推鄉村振興,看銅山怎麼幹?
    去年以來,銅山區把「三鄉工程」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科學謀劃,精準施策,以資金扶持、項目帶動、典型示範全面推進工作開展,全力推動優質資源要素向農業農村流動。「黃金15條」為創業助力為了深入推進「三鄉工程」,銅山堅持幹在先,走在前,做先鋒,科學做好頂層設計,根據區情制定出臺《關於實施「三鄉工程」的意見》,確立了奮鬥目標——兩年內吸引10-20億元工商資本投入農村推動2000名人才下鄉和能人返鄉創業就業農村勞動力自主創業人數超過
  • 江蘇銀行徐州分行:「資」潤「三鄉工程」助農惠企旺鄉村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 張揚 通訊員 高遠 王賽)9月3日,徐州市「三鄉工程」暨「企村聯建」現場推進會在沛縣召開。江蘇銀行徐州分行作為全市「三鄉工程」合作金融機構參加了會議,並與江蘇農擔徐州分公司籤訂「三鄉工程助力貸」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資源、技術、產品等方面信息共享、優勢互補,共同助推「三鄉工程」落地、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三鄉工程」實施以來,徐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多次召開現場會推動該工程落實見效。
  • 邳州大力實施「三鄉工程」走實鄉村振興特色路
    徐報融媒記者 張德鶴 顏子舒 通訊員 呂希迎近年來,在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中,邳州大力實施人才下鄉、能人返鄉、資本興鄉的「三鄉工程」,吸引了大量的人才、資金、技術、項目等資源要素向農村匯聚,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動能。
  • 徐州市以「三鄉工程」賦能鄉村振興
    本報訊(徐報融媒記者 蔡思祥 通訊員 唐晨)11月24日,市委農辦、市農業農村局在徐州報業傳媒大廈召開新聞發布會,就今年我市「三鄉工程」情況進行發布。今年以來,我市突出政府引導,強化市場運作,積極運用社會力量,破除要素流動障礙,推動更多人才、技術、資本等資源要素向農村匯聚,助推鄉村全面振興,努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截至目前,全市設立「三鄉工程」專項資金1.7億元,吸引各類社會資本258.2億元,招引各類企業106家,推動702個創業項目落地,有效激活了農村生產要素和內生動力。
  • 銅山「三鄉工程」成鄉村振興助推器
    去年以來,銅山區把人才下鄉、能人返鄉、資本興鄉「三鄉工程」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科學謀劃,精準施策,以資金扶持、項目帶動、典型示範全面推進工作開展,全力推動優質資源要素向農業農村流動,同時將「三鄉工程」與農業農村改革、人居環境整治、特色產業發展、新一輪扶貧攻堅相結合,人才下鄉讓農村「活」起來、能人返鄉讓農民「富」起來、資本興鄉讓農業「旺」起來正一步步變成現實
  • 實施三鄉工程、建設示範帶……武漢鄉村振興走出新路子!
    武漢正在創新實施的「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正向著打造成為「鄉村振興全國示範品牌」目標邁進。武漢「三鄉工程」被中央農辦評價「探索實施鄉村振興的『武漢樣板』」,並獲評全國鄉村振興創新榜樣。截至目前,全市組織實施「三鄉工程」的行政村達到1585個,吸引社會資金512.63億元,推進建設美麗鄉村項目369個,1824個行政村開展了村莊清潔行動,基本建成村莊常態化保潔體系。文明鄉風,催生美麗鄉村「強村富民」時代新韻。
  • 「三鄉工程」助推2500餘名徐州在外能人返鄉創業就業
    去年,他乘著徐州實施「三鄉工程」的東風,回到家鄉銅山區棠張鎮,投資休閒觀光農業。在流轉近200畝土地後,丁松開始打造他的農業莊園——果果部落,很快帶動周邊100餘人進園務工。僅僅7個月,園區已建成溫室大棚3萬餘平方米,去年12月,上海蔬菜外延基地在園區掛牌。園區內,大棚裡的番茄、芹菜長勢旺盛,棚外農機聲聲鼎沸,正在進行油菜田的土壤翻新。
  • 徐州市「三鄉工程」現場推進會召開
    本報訊(徐報融媒記者 魏寧)12月2日,全市「三鄉工程」現場推進會在新沂召開,總結今年以來工作,部署下一階段任務,為徐州市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強大動能。市長莊兆林講話,市委副書記徐大勇出席,副市長王維峰主持會議。
  • 「三鄉工程」讓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
    ◎顏子舒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開啟城鄉融合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重要舉措。如何合理引導更多的人才、資本、技術等要素向農業農村流動?如何讓這些要素與農村有效銜接,切實推動創業、拉動就業、興旺產業?
  • 徐州經開區徐莊鎮:「三鄉工程」為才築巢 助力振興精準「引鳳」
    為做實人才文章,徐莊鎮建立「三鄉工程」人才信息庫,重點培養「領頭雁、經紀人、農創客、土專家、新農民」5支隊伍,截至目前,已調整使用村支部書記(領頭雁)13名,組建農村經紀人和土專家隊伍200餘人,吸引返鄉青年創業36人,開展職業農民培訓1200人次,通過政策上的扶持,讓農民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讓新型農民成為體面的群體,讓鄉村成為令人嚮往的地方。
  • 「三鄉工程」激活「一池春水」 - 徐州市人民政府
    如今,在沛縣,像聶建軍這樣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人越來越多,在他們的引導帶動下,農民的思想觀念逐步轉變、現代農業不斷提檔升級……為探索鄉村振興特色路徑,2019年10月以來,江蘇沛縣積極實施人才下鄉、能人返鄉、資本興鄉「三鄉工程」,著力在資源配置效率、產業發展效益、強村富民效果上求突破,形成了人才、技術、資金等各類要素加速向農村流動,激活了鄉村振興「一池春水」,景美、業旺、民富的美麗新畫卷正徐徐鋪展開來
  • 銅山區「三鄉工程」賦能鄉村振興
    如今,在銅山「三鄉工程」配套政策的激勵下,像劉歡歡一樣的返鄉人才、返鄉能人越來越多。實施「三鄉工程」,是市委、市政府推進鄉村振興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在這條全長420米的「三鄉工程」創業街區,匯聚了南山書社、逸品齋、玉帶隱居、萬生園等多個優質項目,閒置的農房有了大用處,百姓的口袋也鼓起來。作為市、區「三鄉工程」的示範鎮,漢王鎮通過發展模式創新、政策集成支持,促進城鄉有效對接,使城鄉要素資源產生「化學反應」,農業加快發展、農民加快增收、農村加快變樣,為鄉村振興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 武漢江夏區鄉村振興、三鄉工程和農村人居環境廁所革命工作會召開
    2020年8月11日,武漢市江夏區召開「鄉村振興、『三鄉工程』和農村人居環境廁所革命工作會」,江夏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柳長勝、江夏區農業農村局局長譚德利出席會議並講話,江夏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王勇主持會議。
  • 徐州市三鄉工程『逐夢鄉村·創享彭城』大賽圓滿落幕
    本報訊(徐報融媒記者 範海傑)心中有夢想,腳下有泥土,將夢想的種子播撒在鄉村土地上,讓鄉村的沃土上綻放夢想之花。11月12日,徐州市三鄉工程「逐夢鄉村·創享彭城」大賽舉行總決賽,45個晉級決賽項目激烈角逐,最終評選出了十佳人才下鄉項目、十佳能人返鄉項目和十佳資本興鄉項目。
  • 我縣出臺鄉村振興十大重點工程實施方案(2020-2022年)
    近日,中共城口縣委農村工作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印發《城口縣鄉村振興十大重點工程實施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要求全縣上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從2020年開始,集中3年時間實施鄉村振興十大重點工程,促進我縣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創全縣鄉村振興新局面注入動力活力
  • 推進「三鄉工程」助力鄉村振興,武漢玩起了「賞花經濟」
    連通「三鄉工程」,城鄉互促共生小朱灣,江夏區梁子湖畔的一個小村子,有著「三鄉工程」發源地之稱。尋跡而至,採訪了解後發現,這裡竟也是武漢鄉村賞花遊與「三鄉工程」的歷史交匯地。這一市民下鄉租住空閒農房安居創業、農民增收多條門路的城鄉融合發展模式,在2017年被提煉概括為「三鄉工程」——市民下鄉、能人回鄉、企業興鄉。細梳脈絡,我們不難發現,賞花遊與「三鄉工程」具有內在一致性、連續性。
  • 新沂市草橋鎮聚力「三鄉工程」 打造特色鄉村振興之路
    近年來,草橋鎮各級人大代表堅定政治站位,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積極參與到「三鄉工程」建設活動中來,當好活動中的「宣傳員、督導員、服務員、戰鬥員」,堅持以運行機制創新,打通城鄉流通渠道,激活發展動能,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才、技術和資金等關鍵發展要素「倒流」鄉村,走出一條能人帶動、城鄉互動、資本興鄉、產業富民的鄉村振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