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鄉工程」助推2500餘名徐州在外能人返鄉創業就業

2020-12-07 中國江蘇網

「每天都住農莊不走嗎?」「都住這兒。」「不嫌農村苦?農活累嗎?」「苦中有樂!」

當創業的方向沿著鄉情的方向行走,一路播撒的將是宜人的芬芳。

一年多以前,丁松還是某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去年,他乘著徐州實施「三鄉工程」的東風,回到家鄉銅山區棠張鎮,投資休閒觀光農業。

在流轉近200畝土地後,丁松開始打造他的農業莊園——果果部落,很快帶動周邊100餘人進園務工。僅僅7個月,園區已建成溫室大棚3萬餘平方米,去年12月,上海蔬菜外延基地在園區掛牌。園區內,大棚裡的番茄、芹菜長勢旺盛,棚外農機聲聲鼎沸,正在進行油菜田的土壤翻新。為保證農產品質量,丁松專門從內蒙古購進了大批羊糞,用來改良土質有機化。在園區的制高點,成批的工人正進行觀景臺的打造。登上即將建成的觀景臺,丁松告訴記者,未來這裡將形成一片花海,既可賞花,同時也可將花製成花茶,銷住江浙滬等地區。走進倉庫,大片的皇菊花正在地上曬乾。

「剛開始覺得流轉的土地多了,現在越幹越覺得地少!」對於未來,丁松信心滿懷。

人才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因素。據徐州市委農辦政策和改革處處長梁虹介紹,徐州實施「三鄉工程」以來,截至11月24日,全市推動大專以上高學歷人才下鄉3000餘人,領辦項目63個,累計吸引2500餘名在外能人返鄉創業就業,帶動農民就業人數超過5.2萬人;推薦3000餘名優秀返鄉能人充實到村「兩委」班子。各地按照《徐州市支持返鄉人員創業實施辦法》,制定出臺了能人返鄉獎補激勵政策,對符合要求的返鄉創業人員實施購房、金融、財政等獎補激勵。市、縣相繼舉辦各類返鄉創業就業活動,通過聚焦鄉情主線、搭建科研平臺等,吸引更多人才、能人投入發展農業農村事業。

人才下鄉、能人返鄉給鄉村帶來了哪些變化?

在躍進村新技園蔬菜合作社,社長陳孝坤是遠近聞名的「番茄大王」,他培育的水果豹紋番茄是「網紅果」,大棚也實現了機器換人。他告訴記者,通過實施「三鄉工程」,鎮裡的休閒農業實現了聚合效應、鯨吸效應,能人越聚越多,園區越做越大,思路越來越新,這群歸雁將和這片熱土一起騰飛!

記者 思祥 通訊員 翠俠

相關焦點

  • 徐州市以「三鄉工程」賦能鄉村振興
    本報訊(徐報融媒記者 蔡思祥 通訊員 唐晨)11月24日,市委農辦、市農業農村局在徐州報業傳媒大廈召開新聞發布會,就今年我市「三鄉工程」情況進行發布。今年以來,我市突出政府引導,強化市場運作,積極運用社會力量,破除要素流動障礙,推動更多人才、技術、資本等資源要素向農村匯聚,助推鄉村全面振興,努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截至目前,全市設立「三鄉工程」專項資金1.7億元,吸引各類社會資本258.2億元,招引各類企業106家,推動702個創業項目落地,有效激活了農村生產要素和內生動力。
  • 徐州深入實施「三鄉工程」助推鄉村振興
    截至目前,據不完全統計,徐州市「三鄉工程」吸引下鄉返鄉人員創業1369人,吸引各類社會資本投入193.3億元,推動445個創業項目落地,直接帶動農民就業人數超過5.2 萬人。「能人返鄉」多措並舉創新歸雁經濟落實返鄉創業激勵政策。制定出臺《徐州市支持返鄉人員創業實施辦法》,對符合要求的返鄉創業人員實施購房、金融、財政等獎補激勵。
  • 「三鄉工程」助推鄉村振興,看銅山怎麼幹?
    不要讓故鄉的面貌變成一種模糊的悵惘和霧裡的揮手別離」,如今在銅山區漢王鎮有一個獨特的「三鄉工程」鄉情驛站,通過這個驛站,歸鄉遊子既可以找到鄉愁,又可以找到創業的信息、了解創業的政策,從而放下行囊,在家鄉創業。人才下鄉讓農村「活」起來、能人返鄉讓農民「富」起來、資本興鄉讓農業「旺」起來。
  • 「三鄉工程」激活「一池春水」 - 徐州市人民政府
    所在的企業破產後,聶建軍返鄉發展旅遊觀光農業,2012年創建了佔地260畝的禾順採摘園,今年又以早、中、晚熟葡萄為基礎,引種了車釐子、「立體草莓」和軟籽石榴,每年吸引大批遊客前來採摘觀光,還帶動30多戶家庭創業就業。
  • 銅山「三鄉工程」成鄉村振興助推器
    去年以來,銅山區把人才下鄉、能人返鄉、資本興鄉「三鄉工程」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科學謀劃,精準施策,以資金扶持、項目帶動、典型示範全面推進工作開展,全力推動優質資源要素向農業農村流動,同時將「三鄉工程」與農業農村改革、人居環境整治、特色產業發展、新一輪扶貧攻堅相結合,人才下鄉讓農村「活」起來、能人返鄉讓農民「富」起來、資本興鄉讓農業「旺」起來正一步步變成現實
  • 徐州市三鄉工程『逐夢鄉村·創享彭城』大賽圓滿落幕
    11月12日,徐州市三鄉工程「逐夢鄉村·創享彭城」大賽舉行總決賽,45個晉級決賽項目激烈角逐,最終評選出了十佳人才下鄉項目、十佳能人返鄉項目和十佳資本興鄉項目。農村是一塊放飛夢想的沃土,也是一塊幹事創業的熱土,更是一塊人才成長的樂土。
  • 銅山區「三鄉工程」賦能鄉村振興
    銅山根據區情,制定出臺《關於實施「三鄉工程」的意見》,確立了兩年內吸引10-20億元工商資本投入農村、推動2000名人才下鄉和能人返鄉創業、農村勞動力自主創業人數超過5000人、帶動就業2萬人以上、農業科技服務村級覆蓋率達到100%的奮鬥目標。針對「人才下鄉、能人返鄉、資本興鄉」的堵點,銅山出臺15條支持措施,靶向施策,精準滴灌。
  • 徐州:以「三鄉工程」撬動鄉村振興的徐州實踐
    ■激發潛能 推動鄉村振興縱深發展我市嚴格按照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結合徐州「三農」工作實際,研究制定了《徐州市支持返鄉人員創業實施辦法》《徐州市「百鎮千村萬戶」金融深化工程實施方案》等,努力放大農村廣闊天地對資源要素的虹吸效應,決定以「三鄉工程」來激活「人、地、錢」等關鍵發展要素,引導各類人才、資金
  • 「三鄉工程」賦能美麗鄉村
    在五段鎮,與王志文類似的返鄉創業大學生有70餘名,與她年齡相仿的郭慶賀經營著8家「天貓旗艦店」,年銷售額超3000萬元;武勝昂經營淘寶、天貓、拼多多店鋪各1家,年銷售額達3000萬元。七段村的李國慶曾是創維電視銷售部門的主管,返鄉後在家經營電商,年收入在50萬元以上……去年,該鎮網上銷售額達16億元,五段電商園被省人社廳評為「2019年度省級創業孵化示範基地」。
  • 邳州大力實施「三鄉工程」走實鄉村振興特色路
    在邢樓鎮大堌村,在外打拼多年的王震抓住鄉村振興的政策機遇,回到家鄉,結合邢樓鎮的農業產業發展優勢,創辦潤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承包了800畝土地種植蔬菜。一年來,不僅公司收入過千萬,還帶動了種植大戶50多戶,吸納周邊剩餘勞動力就業,帶動了數百名鄉親走上致富路。種植戶劉偉在王震的帶領下,承包了40畝土地種植蔬菜,按照當前的市場行情,畝均收益超過1萬元。「我們在外創業的人,心裡一直都很記掛家鄉。
  • 探訪江蘇沛縣七段村:「三鄉工程」助推鄉村振興
    朱志庚 攝中新網徐州9月7日電 題:探訪江蘇沛縣七段村:「三鄉工程」助推鄉村振興中新網記者 朱志庚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招聘廣告、忙碌穿梭的物流車輛、不絕於耳的機器轟鳴聲……隨著電商經濟的興起,江蘇徐州沛縣五段鎮七段村,在村黨支部書記、退伍軍人郭召強的帶領下再立潮頭,聚集了三個電商產業園
  • 新沂市草橋鎮聚力「三鄉工程」 打造特色鄉村振興之路
    目前全鎮16個村實現「三鄉工程」覆蓋率100%,2020年引進返鄉能人130多人,吸納社會資本15800萬元,落實落地「三鄉」項目12個,帶動就業6000人。新沂市人大代表朱賢兵,原在呼和浩特學習、創業20多年,被鎮草橋鎮的「三鄉」激勵政策打動了心思,雖然前幾年已經在家鄉投資建廠,但他覺得賦能和帶動能力不強。他決心用自己掌握的技術,在家鄉興辦更大的產業,為建設美麗家園作出更大的貢獻。
  • 三鄉工程|豐縣90後小夥子回鄉創業種水果,登上央視演講臺
    近日,他登上央視農業農村頻道《遍地英雄》演講臺,向全國人民講述了自己的創業故事。馬馳的創業故事是徐州市開展「三鄉工程」的一個縮影。   創業典型:   在位於華山鎮渠樓村的榮聚生態莊園,記者見到了馬馳。看上去頗為文靜的他,很難讓人把他的形象跟農民聯繫起來。
  • 江蘇銀行徐州分行:「資」潤「三鄉工程」助農惠企旺鄉村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 張揚 通訊員 高遠 王賽)9月3日,徐州市「三鄉工程」暨「企村聯建」現場推進會在沛縣召開。江蘇銀行徐州分行作為全市「三鄉工程」合作金融機構參加了會議,並與江蘇農擔徐州分公司籤訂「三鄉工程助力貸」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資源、技術、產品等方面信息共享、優勢互補,共同助推「三鄉工程」落地、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三鄉工程」實施以來,徐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多次召開現場會推動該工程落實見效。
  • 徐州經開區徐莊鎮:「三鄉工程」為才築巢 助力振興精準「引鳳」
    為做實人才文章,徐莊鎮建立「三鄉工程」人才信息庫,重點培養「領頭雁、經紀人、農創客、土專家、新農民」5支隊伍,截至目前,已調整使用村支部書記(領頭雁)13名,組建農村經紀人和土專家隊伍200餘人,吸引返鄉青年創業36人,開展職業農民培訓1200人次,通過政策上的扶持,讓農民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讓新型農民成為體面的群體,讓鄉村成為令人嚮往的地方。
  • 徐州市張集鎮「能人返鄉」助力鄉村振興
    原標題:徐州市張集鎮「能人返鄉」助力鄉村振興   站在徐州市統一戰線助力「三鄉工程」民革徐州市委會對接示範項目——張集鎮水口村「碧園生態園」正在建設的池塘護坡上
  • 「三鄉工程」讓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
    如何讓這些要素與農村有效銜接,切實推動創業、拉動就業、興旺產業?邳州利用「三鄉工程」這個法寶,破除要素下鄉障礙,打造城鄉互補、工農互促、三產融合、共同富裕的鄉村振興之路。 三鄉工程,關鍵在政策。鄉村要想拴心留人,離不開有力的政策引導。
  • 江蘇睢寧:推動人居環境 打造特色「三鄉工程」
    據了解,睢寧縣於2019年啟動「三鄉工程」,將梁集鎮、魏集鎮、沙集鎮、官山鎮作為試點鎮,通過人才下鄉、能人返鄉、 資本興鄉,以促進各類人才、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與農村有效銜接,切實推動創業、拉動就業、興旺產業,加快全縣鄉村振興步伐,鼓勵引導全社會力量參與推動鄉村振興。
  • 湖北日報農村版聚焦:黃梅800能人回鄉創業
    該基地由返鄉能人袁勇剛打造,從種植有機稻米到建設火車餐廳、星空帳篷、田園咖啡廳、大米體驗中心,短短兩年時間,「袁夫稻田」已成為十裡八鄉耳熟能詳的「網紅打卡地」。近年來,黃梅積極營造能人回鄉濃鬱氛圍,加大政策支持,大打「鄉情牌」,引得800多名能人返鄉發展產業,今年實際投資額達到23億元。
  • 泉山區發公開信呼喚外出人才返鄉創業就業:
    近日,徐州泉山區發出的一封公開信頗受關注,在這封公開信中,泉山區向外出人才發出返鄉就業創業的呼喚:外面有你們的用武之地,家鄉同樣有你們發展的舞臺。真情期盼遊子們回來助力家鄉的建設,泉山將提供優質服務和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