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想要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其實很簡單

2020-12-21 楠夏情感說

隨著現代社會的日益進步,人們的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這一現象在孩子們的身上體現最為明顯。

因為現在大多數的父母把主要精力都花在了工作上,很少有時間去陪伴孩子,去了解他們內心真正的需求。

而且就算有時間陪伴,也會因為在兩三室一廳的有效空間裡,「和孩子玩什麼」,幾乎是困擾所有父母的普遍難題。

甚至還會常常為了孩子不吵鬧,不打擾自己,都會選擇讓孩子看電子產品,但這樣隨之而來的弊端也非常的多。

首先就最直接影響的就是孩子的視力,其次是孩子過早接觸某些電子產物,對孩子的身心成長也尤為不利。

最後所影響的就是孩子缺少父母的關愛,缺少情感的溝通。

長此以往下去,自然是對孩子成長有一定影響的。但我最近讀了一本書,正好可以完美的解決這些問題。

《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一書寫的是用戲劇遊戲培養孩子的九大能力,通過書裡所寫的各種遊戲,讓孩子的各種能力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增強。

書的作者顏永祺是一名資深戲劇導演、導表演訓練導師。他還是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駐校藝術家、博士生導師,2008年北京奧運會及帕運會體育展示導演,馬來西亞木卡空間藝術總監兼導演。

顏永祺至今編導了近五十部舞臺劇作品,獲獎無數,是馬來西亞戲劇獎上唯一獲得7次最佳導演的人,也是首次在中國獲得戲劇博士的馬來西亞人。

除了導演的身份,顏永祺也是一名傑出的導表演培訓老師,有著15年的素人表演和幼兒戲劇教育的培訓經驗,被譽為「中國非職業戲劇教父」。

它希望通過此書可以讓我們既能高質量的陪伴孩子一起成長,又能與孩子一起愉快地度過親子時光。

書裡提供了整整100種遊戲,全部都適合在家裡玩,而且操作起來也都非常的簡單容易,甚至有許多遊戲都不需要道具就能夠完成。

而且在陪孩子玩的同時,還培養了孩子的控制力、注意力、感受力、觀察力、表現力、想像力和記憶力等等,這些能力都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

例如培養孩子感受力的一項遊戲,「手指的記憶」。

它的訓練目的在於增強孩子的觸覺感受力,讓孩子養成打開五感(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進行觀察力的能力。

讓孩子在遊戲中,通過感受不同物件的不同質感。

這個遊戲需要給孩子帶上眼罩,然後帶著孩子去觸碰家裡的不同物件,可以是家裡各種各樣的東西。

我們可以先試著讓孩子用一根手指去感觸,如果開始不行的話,就讓孩子嘗試用手掌先去感受,然後再用回一根手指,如此反覆訓練,相信孩子會很快變得敏銳起來。

同時這個遊戲還會帶給孩子一種「盲人摸象」的感覺,讓他們熟悉的東西變得陌生起來,再通過觸覺去重新認識它們。

如果你的家裡有3—12歲的孩子,不如試試照著這本書和他玩起來。

相關焦點

  • 《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遠離電子產品,該怎樣陪孩子玩呢?
    教育家皮亞傑認為,孩子需要通過感官來學習,所以孩子需要用「玩」的方式來認識世界。比如,他需要接觸粘土,接觸生活的東西,這樣子才能刺激他大腦的發育。教育家維果斯基認為,一個孩子要發育得好,一定要多跟人接觸,這就是為什麼需要父母、同伴的陪伴。通過言語的交談、肌膚上的感覺,跟這個世界連接,孩子的發育發展才會更好。
  • 《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掌握這100種遊戲,輕鬆成為孩子王
    最近,朋友給我推薦了《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用戲劇遊戲培養九大能力》,我在書中找到了一些熟悉的遊戲內容,才發現原來我已經帶著孩子通過遊戲獲得想像力、觀察力、記憶力等能力方面的提升。我和身邊的一些朋友,陸續討論了在育兒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發現這些問題頗有共性,也確實通過一些遊戲使問題得到了改善。
  • 《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丨你有這麼多的新鮮點子陪孩子玩嗎?
    文丨易小星我已經很久都想不出來有什麼新鮮的遊戲點子陪孩子玩了,每每覺得自己就是那個最不稱職的媽媽,很多時候要向別的媽媽討教看看究竟要如何應對來自孩子的「糾纏」,哈哈,友好一點說是陪伴才對吧。閨蜜小米給我推薦了這本書《陪孩子玩的100種遊戲》,用她的話來說就是我們照搬下來,孩子也就長大了,這多省心省力,等於一本遊戲指導書啊!有這麼神麼?我心裡嘀咕著入了一本,你還別說,看完了之後感覺真的佩服作者們的腦洞大開,這可真是用知識武裝頭腦的鮮活例子啊。
  • 100種遊戲,讓你在陪娃玩的同時搭建孩子的核心競爭力
    說到遊戲,很多父母想到的是帶著孩子走出家門去玩耍,如果給遊戲區域劃分一個有限空間,比如在家中,「和孩子玩什麼」,幾乎是困擾所有父母的普遍難題。那如何才能既陪伴孩子成長,一起度過歡樂的親子時光,又能讓孩子玩得興味盎然,甚至還能長些本事呢?
  • 下班回家很累,孩子卻纏著你玩,3個親子遊戲,讓你躺著陪孩子玩
    家裡有孩子的父母,想下班早點趕回家看娃,又害怕回家孩子纏著他玩。上一天的班已經筋疲力竭,孩子戰鬥力十足求陪玩。雖然很累,但又不想錯過親子陪伴的時間。分享三個我平時陪女兒玩的親子遊戲。以不動去應對好動的孩子,用最省力的方法躺贏,既可以休息放鬆,又可以高質量陪伴孩子。
  • 高質量陪伴不是父母做什麼,而是孩子做什麼,父母都願意陪在身邊
    朋友的孩子剛一歲,她的生活質量卻有了明顯下降。 雖然每天照顧孩子很辛苦,但是父母家人卻總覺得她對孩子的教育不夠專業,都說她沒有好好地,認真地陪伴孩子。 那麼作為父母,應該如何高質量地陪伴孩子呢?
  • 適合小學生和父母玩的遊戲有哪些?這幾種遊戲讓孩子越玩越聰明!
    父母都知道孩子需要玩,需要多種形式多樣的遊戲來陪伴,那麼,家長們可以立即行動起來,關掉那些冗長無營養的電視劇,讓孩子在家也要動起來,玩起來,還給孩子們一個快樂的童年。那麼適合小學生和父母一起玩的遊戲有哪些呢?在這裡我結合自己的一些經驗心得,給大家介紹以下這幾種親子遊戲。
  • 讓孩子遠離手機的好方法,就這樣變著花樣兒陪孩子玩!
    她平時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陪我玩兒」!我們全家人都特別愛她,也很願意陪她玩兒。如何陪孩子玩兒?第一,陪玩兒項目要多種多樣我們常常陪安好玩兒手工類、積木類、故事謎語類、電子產品類,沙盤類、繪畫類、樹葉畫等等。
  • 陪孩子運動,是最幸福最有意義的陪伴
    (原標題:陪孩子運動,是最幸福最有意義的陪伴)
  • 春節宅家,可以陪孩子玩哪些親子遊戲?試試這幾個益智又有趣
    媽媽們突然多了很多在家陪伴孩子的時間,陪孩子做什麼好既能增進親子感情,又能讓孩子感受到樂趣呢?這些天宅在家裡,我和婷婷發明了幾種親子遊戲,既能讓孩子享受到遊戲的樂趣,還能學到一些小知識,大家不妨也試一試:1、 數字謎宮這個遊戲很簡單,數字123456,填進圈圈裡,每個數字只能出現一次,每三個數字的和相加都等於10。
  • 父母陪孩子坐小火車,一個細節暴露家教,孩子:看完很戳心
    第一種:一家人「不離不棄」 逛商場當然是一家人出動,孩子想要坐小火車當然也一起,雖然規定只能一個家長陪同,多買一張票就完事了!二孩家庭剛好坐滿前後兩個位置,但三口之家的就不好分配了。
  • 用衛生紙筒玩室內遊戲,這10種創意玩法讓孩子high起來
    只需要你的腦洞足夠大,就能玩出萬千花樣 除了做各種手工DIY,用來玩遊戲也是一把好手 今天,Touchbox就特別介紹用紙筒可以玩的10種遊戲 希望在陪伴孩子的時光裡
  • 孩子最想要的禮物是什麼?玩具?電子產品?都不是,是你的陪伴
    曾經看到過一個採訪視頻 ,當問孩子們想要什麼禮物時,有的孩子說要樂高,有的孩子說要屬於自己的IPAD,有的孩子想要最新款的芭比娃娃。當被問及,如果你要送給爸爸媽媽一件禮物,你會送什麼?有的孩子說要送媽媽一個戒指,因為媽媽從來沒有戴過戒指。有的孩子說,送給媽媽手錶 。
  • 隨時隨地邊玩邊學習的小遊戲:和孩子一起編故事,寓教於樂
    遊戲很簡單,但是呢,益處多多。1.增進親子感情,高質量陪伴孩子玩遊戲。2.養成思考的好習慣,寓教於樂,鞏固所學。3.增加孩子詞彙量,為以後的寫作做儲備。4.激發孩子的想像力。5.簡單方便:不限時間,不限地點,不限人數,不需要道具,隨時可玩。長期堅持下去寫作文當然就不是問題了。
  • 優秀的孩子,少不了家長的陪伴(附1-9年級陪伴方法)
    父母錯誤的陪伴方式,有可能毀掉了孩子的努力與潛力。第一個坑:太過敷衍,沒有真正解決問題陪伴,不只是陪著這麼簡單。如果家長一邊陪孩子,一邊做自己的事情,就等於沒有陪伴。孩子需要的是「被看到」,而不是「被陪著」。
  • 孩子想要的不是更多的禮物,而是陪他們一起玩耍的父母
    其實我們深思會發現,男孩真正嫌棄的不是爸爸醜,而是爸爸對他的陪伴太少。因為陪伴太少,所以男孩和爸爸不親近,也不願意親近。我們這一代父母真的不容易,拿起工作無法陪伴工作,放下工作無法養活孩子,所以雖然大家一直在呼籲「要給孩子更多的陪伴」,但是到了現實,父母們真的有太多無奈。
  • 在家就能玩的簡單親子遊戲,爸爸媽媽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大家好,我是小可樂媽媽,家有三歲小男孩,用最簡單易懂,平凡樸實的文字,分享育兒心得。現在幼兒教育提倡「寓教於樂」,會玩的孩子更聰明,今天就來推薦幾款在家就能陪娃玩的簡單小遊戲。捉迷藏:兩個人就能玩。媽媽先藏起來,孩子找。然後調換角色,孩子藏,媽媽找。一開始藏要找相對容易被找到的地方藏,孩子容易找到,就能增加他自信心,等孩子熟悉遊戲規則,就可以藏得深一點了。能三人一起玩更好,爸爸媽媽不在,爺爺奶奶也能帶著玩,簡單歡樂的小遊戲。
  • 如何陪孩子過兒童節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如何陪孩子過兒童節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時間:2020-05-31 22:1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如何陪孩子過兒童節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現在生活節奏快,家長普遍都是上班忙,幾乎周末都較難抽出時間陪孩子。
  • 國慶7天小長假,給孩子一次高質量的陪伴!
    孩子想去什麼地方,其實自己是有數的哦!許多媽媽喜歡在路上給孩子玩IPad、手機等電子產品,往往不會帶上一兩本書,而旅途恰恰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好時機,麻麻們千萬要抓住這個機會哈!如果孩子本來就玩Ipad上癮,出門就要事先說好不帶Ipad。尤其6歲以後,這是養成孩子讀書習慣的關鍵時刻,如果到了孩子八九歲還是沒有閱讀習慣,後面再培養就是難上加難了。
  • 「想你陪我時你在幹嘛,玩手機」,孩子不經意的一句話,讓家長扎心
    所以即使家長確實在孩子身邊了,但卻只是在玩手機而沒有參與到孩子的遊戲中去,這樣各玩各的陪伴方式對孩子來說,在那一刻,父母就像隱形的不存在一樣,而這樣的陪伴很顯然是無效陪伴。2.單純的"陪著"有些家長可能會說,我陪孩子的時候從來都不玩手機,這樣的陪伴方式總該有效了吧。首先表揚這些陪孩子時能把手機放下的家長,但是,這只是第一步。有的家長在陪孩子的時候會犯這樣的錯誤,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僅僅扮演了一個旁觀者的角色,只是單純地"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