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旅遊資源豐富,各式各樣的旅遊資源在北京都能找到影子,而作為歷史文化都市,這些景點有許多歷史故事,能夠旅遊的人看到了文化,能夠旅遊的人看到了風景,能夠申請團體旅遊,每天去北京的遊客有數千人,但真正了解北京的景點,還是少數,大家去北京就是故宮、長城、頤和園,這些景點不是不能去,而是看完了,再去北京的其他景點,有個景點就在眼前,但是去的人很少。
距離北京菜市口地鐵站不遠,有北京故事的觀光景點,去這一景點的人不多,許多北京本地遊客想聽名字就想離開,這座北京城的廟宇叫法源寺,法源寺的名字一般,如果不了解歷史,自然不會在網上找到紅色景點,雖然是絞盡腦汁的遊客的目的地,但法源寺不同,到了北京,如果不去參觀法源寺,那麼北京之旅將損失慘重。進入法源寺的費用是5元,但這裡說得太多了。
廟宇觀光在北京並不多見,幾乎沒有什麼名氣,另一方面,像北京天壇這樣的名勝太多了,另一方面,對廟宇有興趣的人很少,法源寺是北京最古老的廟宇之一,對於離地鐵站不遠的廟宇,對北京不熟悉的人很感興趣,我也是如此,但,這座廟宇的文化有一定的可比性。
據史料記載,法源寺應建於唐代,距今已有千年歷史,故而,古風未絕,進了寺院,就會有一種歷史感,在高樓林立的北京城,法源寺是喧囂都市中少有的寧靜之地,一方面遊客不多,另一方面遊客也不多。
「法源寺故事」亦記載於廟宇中,一步步發現,這些故事對法源寺之旅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就法源寺成立的初衷而言,這座廟宇原是李世民戰敗後,在此建起的,後來又讓我在此建廟,廟宇被擱置下來,一直到武則天才建成。後來,這座廟作為祭奠死者的地方,立了碑文,但廟宇也在火災中被毀,只有碑文,到了遼時,廟宇又重新整修,現在一進廟裡就看見了千年古樹,當時,文弱的宋欽宗還在向陽處死去。
清末,經過風雨洗禮的這座廟宇被雍正皇帝重新命名為現在的法源寺,並進行了修繕,這座廟宇的故事,其實就是發生在北京城內的歷史事件的一部分,但對於這樣的歷史故事,很多遊客是無法專業理解的。它是一座千年古寺,它的古老建築比故宮還要值得一看。
北京城內並不缺少老建築,法源寺的老建築值得一看,與故宮相比,廟宇雖然沒有皇室建築那樣雄偉,但也有自己的特點,具有悠久歷史的廟宇,特別是具有千年歷史的廟宇,老建築更值得一看,老建築也很古老,法源寺對於喜歡老建築的人來說,是一個非常棒的地方,在某種意義上,這個地方能拍攝到比故宮故宮還要好的老建築照片。
跟少林寺比起來,法源寺是一座古老的建築,少林寺的歷史也很久遠,但少林寺的建築給人的感覺是被破壞比較嚴重,也許是因為保護法源寺比較好。
了解佛教文化是中國佛教學院的職責。寺廟還有一點,在全國的寺廟裡,地位也很重要,中國的佛院就在這裡,到這裡可以了解到佛教文化,北京最古老的法源寺,在建國後得到了許多支持,成立了中國佛院,所以要想全面了解佛教文化,法源寺比少林寺更值得一遊。
很多佛院的活動,不定期在這裡舉行,另外,這裡還有中國佛教圖書館,可以看到很多關於佛教和佛教文化的知識,這對我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可惜這個圖書館只能在裡面閱讀,所以不能借,而且每年都在這裡舉辦一些亞洲論壇。
對於許多人來說,這樣的旅行很枯燥,事實上,在我看來,這樣的旅行才是真正的旅行,如果到北京去旅行,選擇這千年古寺,了解一下北京的文化,那他的北京之旅一定比人山人海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