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4 14: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四月的天是小孩兒的臉, 忽冷忽熱的。最近,來東昌府人民醫院兒科就診的孩子又多了起來,氣溫升降頻繁,空氣條件差,部分孩子患了流感。經了解得知多數患兒得的是乙型流感(簡稱乙流)。近一周,聊城市東昌府人民醫院檢驗中心共檢測113份甲、乙流快檢標本,其中甲流陽性僅4例,乙流陽性28例,陽性率達到了25%。
據東昌府人民醫院兒科主任孫紅娟介紹,最近一段時間,乙流患兒比往年同期多了大約三分之一,孩子患流感的表現多為突然起病,主要症狀為發熱,體溫可達39℃-40℃,主要表現為咳嗽、咽痛、流涕或鼻塞,有畏寒、寒顫、頭痛、全身肌肉酸痛、極度乏力、食慾減退等症狀,少部分患兒還會出現噁心、嘔吐或腹瀉。
「乙流和前段時間爆發的甲流都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雖然它不像甲流可以引起大規模人群流行,但容易在幼兒園、學校、單位等小範圍內傳播。」孫主任強調。
流感與普通感冒的區別
而乙流和甲流之間,也有所不同。
相似之處
二者典型症狀相似:高燒不退、精神萎靡,診斷方法和治療方式也相同。
區別之處
區別就在於甲流傳染更快,影響更大;乙流傳染面相對較小,會在近距離(如班級)之間傳染。
得了乙流要如何治療?孫主任介紹,乙流和甲流一樣首選抗病毒藥是奧司他韋,兒童用藥的原則,是能吃藥就不輸液。因此,口服奧司他韋依然是治療流感的首選,48小時內服用最佳。同時,如果孩子體溫在38.5℃以上,還應配合使用一些單一成分的退燒藥,如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
孫主任也強調,一旦出現乙流樣症狀(發熱體溫≥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最好的辦法還是及時就醫,尤其出現以下症狀時,千萬不可以耽擱:
1、3個月以下寶寶,有任何生病的跡象都應該去醫院。
2、3個月到3歲之間的寶寶,持續3天38.5℃或以上,或寶寶表現黏人、發蔫、不喝水、嘔吐、劇烈咳嗽等症狀;
3、 任何年齡的寶寶,口溫、肛溫或耳溫在40℃或以上,或者腋下溫度達到39.4℃或以上時;
4、任何年齡的寶寶有熱性驚厥首次發作時。
怎樣預防乙流?孫主任提醒廣大家長朋友,預防乙流要牢記以下幾點:
✔ 出門帶口罩,回家勤洗手
✔ 居室勤開窗通風
✔ 儘量少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
✔ 家長需注意自己的個人衛生,回家後要換衣、洗手洗臉、清潔鼻腔等
✔ 打!疫!苗!(接種疫苗後至少2周才能產生抗體,最佳接種時機是10~12月。)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