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廣東省轄市,經濟特區,亦是東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和粵東中心城市。汕頭是潮汕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汕頭潮汕文化歷史悠久、起源於潮汕先民、成型於秦漢、發展於唐宋、昌盛於明清、創新與現代。在這裡,我們可以品味到地道的潮汕風味,快跟著小編的腳步一起來吧。
提到汕頭,必定繞不過牛肉丸。說到牛肉丸,整個廣東潮汕地區,汕頭已有近百年歷史,其既可作點心,又可作為一道筵席湯菜。過去農家多數養牛,在商品經濟不是很發達的時候,生牛肉過剩沒法長期保存,所以他們把牛肉剁碎加鹽擠成丸子煮熟,漸而成為當地的一種小吃。牛肉丸可以分為牛肉丸、牛筋丸兩種,牛肉丸肉質較為細嫩,口感嫩滑,牛筋丸是在牛肉裡加進了一些嫩筋,口感方面就是增加了點嚼頭。
愛西乾麵與武漢熱乾麵有幾分相似,都是幹撈麵,都加入芝麻醬,麵條彈牙,滷汁濃香。潮式快餐一碗麵,吃出的卻是八十年歷史的味道。自家手工面韌滑彈牙,碗底加入秘制滷汁及芝麻醬,面上疊放幾片自製滷肉。濃稠的芝麻醬包裹住筋道的麵條,還能嚼出小麥香。搭配一碗酸菜肉餅豬雜湯,豐盛滿足的。
牛肉火鍋,不同部位會有不同的口感,有的鮮嫩入口即化,有的潤而不膩,「愣是」把一頭牛吃成了「滿漢全席」。水開之後,肉大概涮10秒左右,配上特製的沙茶醬,鮮香甘甜,唇齒留香。
潮汕魚丸是廣東省潮汕地區漢族傳統小食,是將海魚除頭去骨,魚肉拍打攪爛,加上佐料製成丸狀而成。魚丸可做湯和燒菜,尤其以雞湯煮成的魚丸最為美味,魚丸不僅彈牙爽脆,湯還鮮美濃香,此菜很投潮汕人以湯為重的口味。湯味鮮美,生菜脆爽,魚丸筋道,在潮式菜系中可以稱得上是其中的佼佼者。
粿條不是河粉。不在潮汕地區,常常吃不到真實意義上的粿條。兩者的口感是完全不同的。到了潮汕,必須要吃上一碗牛肉粿條,再蘸上地道的沙茶,完美!
老媽宮的粽球,個頭很大,分量很足,蛋黃、白果、粟子、蝦米、瑤柱,一個粽球,包羅萬象。除此之外,令人意外的是,雙拼粽球是一半甜,一半鹹。一個小小的粽球,卻也容納了這麼矛盾的味道。正所謂吃在嘴裡的人生百味。
明糖是一種具有潮汕地方特色的甜食。甜滋滋的是老人孩子最喜歡的一種糖果,清爽香滑有嚼勁,軟綿綿的,甜而不澀喉,膠而不粘齒,小巧玲瓏,透明盒裡裝著一粒粒骰子一樣粘著白油麻的方形糖果,明糖配朥餅,是潮汕人平時休閒喝茶、做客送禮的佳品!
東裡豬腳飯,豬腳飯最初起源於東裡的街邊大眾食品半碗疊,顧名思義,半碗疊就是在盛有半碗米飯的碗中疊上一、二塊用東裡傳統滷水手藝滷製的豬腳。帆軟滑而富於彈性、入口香氣四溢。
澄海獅頭鵝,一盤匯集「鵝腿、鵝心、鵝肝、鵝腸、鵝血、鵝蛋」的滷味拼盤,蘸著蒜泥醋,澆上醬汁再搭配米飯下肚,一次性讓你滿足對潮汕滷鵝的全部期待。
蠔烙是潮汕的特有小食,外地人來潮汕總要嘗一嘗這一美食。市鎮酒店、小食店多有這種小食,「西天巷蠔烙」是汕頭名小食之一。蠔有助於明目,又滑潤可口,蠔烙又能熱胃,寒天人們更喜歡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