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豐富多彩,但是卻很喧囂;農村生活雖然簡單單調,但是卻自有淳樸。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經濟也在不斷向前。雖然農村的經濟不如城市,但是身為一個農村人,我更喜歡在農村生活。我更喜歡遠離喧囂,回歸淨土的生活。
農村的空氣好,沒有那麼嚴重的霧霾、汽車尾氣等汙染。在農村,春天的時候看看油菜花、黃豆地,秋天的時候看看水稻田,呼吸著田野裡的新鮮空氣,感覺心情都很舒暢!
在農村我們可以遊山玩水,想去哪就去哪,生活非常自由而又不會被約束。所以現在很多城裡人也開始羨慕農村人,他們都希望能去農村養老。但是你們知道嗎?在農村其實有很多不成文的規定,雖然沒人主動定下規矩,但是每個長期生活在農村的人都會主動遵守。就拿串門這件事來說,其實都有三條規矩!
串門和做客是最普通的交際行為,在城市中串門很不易,畢竟在同一棟樓裡住著的一般不認識,但是在農村就不一樣了,鄰裡鄉親間的關係都很和睦。即便不住在一個村,大家見面之後都會打招呼。而平時串門,更是最平常的一件事。
但是在農村,有些人在3種情況下不允許去別人家串門。老一代都是按照這一要求去做的,但是現在農村的年輕一代卻不懂,所以在很多時候,如果他們違反規矩,則會被罵慘。
那麼問題的關鍵是,在哪些情況下不允許去別人家串門呢?
家裡有親人去世,戴孝的人不允許去別人家串門
對於生活在西北地區的人來說,這個規矩是眾人皆知的。家裡有老人去世,在去世的七天內,家人不能去別人家串門。如果誰違反的話,輕則被人嫌棄,重則被人罵。因為在老一輩人的眼中,披麻戴孝的人進別人家是不禮貌的行為。
還在經期的女性不應該去別人家串門
來月經是很正常的生理活動,但是在有些農村卻有這樣一條規定,來例假的女性不能去別家串門。按照老人的說法,這將給別人家帶來壞運氣。雖然這沒有科學依據,但是在有些地方就是看重這些,如果你不遵守就會被人嫌棄。人家表面可能不說啥,但是當你離開後,人家肯定會很不高興。
正月初一非直系親屬別去串門
這個規矩也是在部分農村才有的。大年初一當天,不是直系親屬不能去別人家串門,一般來講,初一是自家的團聚,媳婦在婆家;初二,媳婦回娘家;初三後,親朋好友團聚。
雖然這些只是部分地區不成文的規矩,但是作為中國人講究的是入鄉隨俗,如果不想讓人反感,我們最好遵守。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