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拜年注意了!串門時千萬別去這3種人家裡,為什麼呢?

2020-12-15 春嬌聊三農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春嬌,歡迎收看本期三農資訊!

大家都知道,在農村和在城裡不一樣,隔壁村的誰誰誰都了解得清清楚楚,但是城裡住在對面是誰都不知道,眼看著就要過年了,農村也熱鬧了起來,加上現在又是農閒時期,農民朋友們互相串門也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專家人士表示,春節拜年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了,串門的時候千萬別去這3種人家裡,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種披麻戴孝的人家裡,首先,大家都不知道誰家的老人就突然離世了,如果是在春節期間走的,大家一定要注意,除了吃酒,還是不要隨意去串門了,因為辦白事忌諱的事情很多,對於這些禮節還是要了解一點的。

第二種就是懷孕和坐月子的人,農村老人一直強調的就是不要去這些人家裡串門,拋開傳統的習俗,還有一個就是怕孕婦肚子裡的孩子出了什麼意外,給來串門的人添麻煩,還有坐月子的人主要是不方便,剛生完孩子身體虛弱,最需要的就是休息,而不是聽串門的人來吵吵。

第三種就是大年初一的時候不是直系親屬的人,因為農村都是有這個習俗的,大年初一都是在自己家族裡走親戚,不要隨意去別人的家裡串門,一般都是待在家裡,不會出去瞎走,避免給別人帶去不必要的麻煩。

對此,大家還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留言與春嬌交流哦!想了解更多內容,請小主點個關注吧!

相關焦點

  • 過年這幾種人就別去串門了,不受待見不說,自己還受累
    當然近些年裡,國家對農村也提出了更高的建設要求,促進鄉村能夠早日振興,對農村的基礎建設項目不斷的完善,對於環境的質量也在不斷的革新。這樣一來農民享受到的生活質量也在不斷的增加,鄰裡之間沒事的時候也會聚在一起訴說著農村的變化。
  • 過年在農村串門要注意,說了這3句話,不是留人是攆你走呢!
    春節裡,親戚間相互拜年是最重要的一環了。過年走親訪友有講究,像是什麼禮物該拿,要不要留下吃飯,見了長輩啥能說,啥又不能說,這些對老人來講,屬於「常識」,但對於年輕人來說,就有點難了。雖然「是火就熱炕,是親三分內」,但農村老人在年輕人出門時候都要囑咐幾句,多是「到了親戚家,要看好人家的眉眼高低,以免不懂惹了笑話」一定要提前了解,免得到時尷尬。舉三個例子。一,家裡人手不夠,我去酒店叫個菜,就別走了,一起吃個飯。
  • 值得你注意的春節拜年習俗禮儀與禁忌,別到時又鬧笑話了
    春節對於每個中國人來說的意義都是非凡的,在外拼搏的人們無論身在何方都會想盡辦法回到家中與親人們團聚,然後一家人開開信心的吃上一頓年夜飯,再去相互的走家串門的拜拜年。春節拜年是一種傳統民俗,人們通過拜年辭舊歲、迎新春等方式來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的願望。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辭舊迎新的拜年方式隨之而改變,但一些春節拜年的禮儀和禁忌還是需要我們記清楚,不然可能會因此而鬧出笑話。
  • 在農村過年,最好別去這3類人家裡拜年了,農民都來看看
    在農村過年,最好別去這3類人家裡拜年了,農民都來看看相信大家在過年這幾天都忙壞了吧?最累人的應該就是拜訪親戚了吧,有的拜訪親戚的話還會帶著孩子,那麼就更輕鬆不了,但是沒辦法這也是我國的傳統,雖然說是放假休息,但是春節的話還是免不了要到處走動的。今天小編也給大家說說,在農村過年最好就別去這3類人家裡拜年了,農民都來看看。1.
  • 農村過年串門有講究,這四種情況串門會冒犯人,大家要注意避免
    農村人相互之間很愛串門,大家平時家裡的門基本上都不關,只要家裡有人,就會進去聊聊天,這都是很常見的事情。但是,有一些小的情況,大家必須要了解。特別眼下馬上要過年了,大家更需要對這些多了解,不然大過年的搞得大家不開心就不好了。
  • 快過年,農村這幾種情況最好不要串門,否則你就「完了」
    在農村,鄰裡鄰居來串門是常見的事,尤其是在農閒的時候。快過年了,常年在城市的人就要返鄉了,串門也多起來。提個醒!快過年,農村這幾種情況最好不要串門,否則你就「完了」!1、大年初一非直系親屬不去別人家串門過春節是每個人開心且重要的活動,按照一些農村習俗大年初一迎回來財神,不是直系親屬是不能來串門的。
  • 「今年過年不串門,串門只串自家門」,在家無聊,你還可以這樣玩
    先過了村口大爺這關再說!「我就站在你面前,你看我幾分像從前!」除了村口的大爺,村口的大喇叭也沒閒著,「你不要以為你上人家去,人家就很歡迎你!別太自信!」重要的事情播三遍!↓↓↓除此之外,還有一波標語、口號、打油詩和表情包送給大家發給長輩,事半功倍哦簡短易記的標語、順口溜1.戴口罩,勤洗手,不給病毒有可乘之機2.抗擊疫情,人人有責3.注意防護,不恐慌
  • 今年過年不串門網絡拜年傳真情
    過節咱們不聚了,我在微信裡給大家拜年了。」1月30日下午,家住示範區應濱街道翠園社區的許崇真通過微信群視頻向親戚們拜年。許崇真一家親戚10多人,大家分居在鄭州、信陽、南陽等地,每年居住在外地的親戚們都會在正月初六前後到平頂山一起吃頓團圓飯。「今年情況特殊,大家便取消了團圓飯,約好一起視頻拜年。雖然家人聚會很喜慶熱鬧,但是平安健康更重要。」他說。
  • 春節帶孩子拜年,注意這些禮儀家庭教育
    春節,拜年串門,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釐清家族人物關係和各種稱謂;走親訪友,可以讓他們學會年俗傳統文化和禮儀。過年了,大人們團聚,孩子們也多了玩伴。4歲的哥哥在玩自己的玩具,2歲的妹妹來搗亂。兩人爭搶被大人看到,對哥哥說:「妹妹還小,你要多讓著她!」哥哥情緒爆發了,一邊大哭,一邊嚷著:不讓,就是不讓!
  • 農村不成文規矩:這3種情況,最好別串門,如果違反會被「罵慘」
    在農村,春天的時候看看油菜花、黃豆地,秋天的時候看看水稻田,呼吸著田野裡的新鮮空氣,感覺心情都很舒暢!在農村我們可以遊山玩水,想去哪就去哪,生活非常自由而又不會被約束。所以現在很多城裡人也開始羨慕農村人,他們都希望能去農村養老。但是你們知道嗎?在農村其實有很多不成文的規定,雖然沒人主動定下規矩,但是每個長期生活在農村的人都會主動遵守。
  • 農村年輕人注意了:在這三種情況下最好別串門,不然易招罵!
    文/雲在青山月在天農村年輕人注意了:在這三種情況下最好別串門,不然易招罵!農村相比於城市無論是在房屋建築方面,還是人際交往方面,都是更加隨心所欲的,相比於城市的四方四正,寸土寸金,農村是完全沒有這樣的擔心,所以農村人在人們的眼中,一般都是善良,樸實,隨和,農村的人際交往相比城市,是更加隨和的,人們都喜歡串門,甚至端著碗也可以去,發現誰家在吃飯,還可以被主人家邀請一起吃飯,這想必在城市中是很難見到的。
  • 春節時,到領導家拜年,有哪些注意事項?
    春節將至,對於咱們中國是人情社會來說,春節期間大家相互拜年已成為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拜年不僅存在於親朋好友之間,同時春節給領導拜年也成為常態。春節拜年的時候,親朋好友之間的禁忌點相對少一些,但是給領導拜年的時候,需要注意的事項就有很多了。一、哪些人可以去領導家拜年春節期間,大家都是比較忙碌的,彼此之間走親訪友,或者外出休閒度假等,每一家有每家的事,領導也不可能待在家裡等你去拜年吧。
  • 在農村,這3種情況不能隨便串門,你那裡有這樣的風俗嗎?
    在農村,這3種情況不能隨便串門,你那裡有這樣的風俗嗎?農村因為有著幾千年的文化沉澱,所以就行成了他們地區所獨有的一些風俗習慣,雖然在外人眼裡可能覺得有點不可理喻,但是農民們對這些事情都非常的講究,比如說在農村這幾種情況不能隨便串門,會讓人不高興,你知道嗎?家中親人逝世,不能串門,家中但凡有親人逝世,如果停喪的話七天是不能出門的,更加不能穿孝服去串門。
  • 盤點7種硬核過年不串門的方式?
    不串門,不聚會,不扎堆,選擇更安全的娛樂方式,既是保護自己,也是盡公民責任。一、我姥爺不要我了...估計這兩天最火的屬於這個視頻了:一男子帶著禮物去看姥爺,結果姥爺不開門,姥爺說你把禮物放地上自己回去吧,然後姥爺從窗戶扔下一個紅包和一包口罩,並無情的關上了窗戶。
  • 過年走親戚串門?這三家,還是不要去了,會難堪
    話說,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春節,馬上就要來臨了。過年嘛,就圖個樂呵,不然的話,為什麼那麼多遠在千裡之外的人們都往回趕呢。按照咱們以前的過節方式,從大年初一開始,就得前面一隻雞,後面一隻鴨,走街串巷,出門拜年了。可是拜年的規矩還是挺多的,去哪家親朋好友家,帶什麼樣的多少錢的禮物,是上午去,還是下午去,是中間去,還是飯點去,都得有個講究。
  • 快過年了,農村哪四種人不能去別人家串門拜年?你知道嗎?
    大年三十貼春聯以後,我們老家是不準再到別人家裡串門的,要等到吃了年夜飯,才可以挨家挨戶拜年問好。但初一拜年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隨便出去串門給人家拜年的,畢竟大年初一是農民們最重視的、最喜慶的日子,一切的人和物都要以最好的姿態出現在新年第一天,被看做帶點不好運氣的東西都會被排斥。
  • 農民注意了:這三種情況下,最好別去串門,否則容易挨罵
    農村人喜歡串門,這是眾所周知的,但他們也得分。在一些農村地區,有些人不被允許參觀別人的家。這是許多農村地區的風俗習慣。老一輩人就是按照這個要求辦的,但是現在農村的年輕一代並沒有教很多人忽視風俗習慣,這在村子裡是很容易挨罵的!
  • 湛江人春節期間為什麼要給前來拜年的新婚夫婦送幾隻慈菇?
    分享湛江過年的奇怪習俗:給前來拜年的新婚夫婦送幾隻慈菇?湛江人非常好客。特別是春節期間,對於前來家裡拜年的客人,一定要給個紅包和回禮的。尤其是前來拜年的新婚夫婦,湛江人一定會送上幾個帶尾巴的慈菇。好客的湛江人,春節期間為什麼要給前來拜年的新婚夫婦送幾隻慈菇?慈菇又名慈姑、燕尾草、白地慄,一種多年水生的草本植物。慈菇形似芋艿卻無芋艿表皮那麼多毛,口感似慄子卻沒有慄子般甘甜,粉糯中帶點苦。
  • 老人去世後,家屬串門有什麼習俗,如果是平輩去世又有什麼講究?
    如果是一個鍋子吃飯,也就是平時所說的沒有分家的家庭成員去世,不管是長輩還是平輩去世,從埋葬去世人後的次日算起,按本地習俗中規定的時間內,到別人家裡去串門,人家是不讓進門的,即是無意中闖進去了,人家也會老大不高興。但如果是已分了家兄弟姐妹等平輩去世,一般情況下都沒有這方面的講究了,分了家的平輩家屬不在此忌諱之列。這裡順便講一講民間孝家的兩大忌諱。
  • 為什麼「初五不能到別人家去拜年」?原來其中有這些講究!
    導讀:為什麼「初五不能到別人家去拜年」?原來其中有這些講究!現在過年聽得最多的話就是,過年沒有年味了,但每年還是有很多人趕著回老家過年,而說到過年的習俗可謂是很多的,這不眼看著明年大年初五,不知道你們當地有沒有這樣一個習俗,那就是正月初五不拜年,可是為什么正月初五不能到別人家去拜年呢?你知道嗎?為此,小編專門諮詢了農村裡的老農,一番聊天之後,原來其中有這些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