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西安麵食之都,而山西可以稱得上是麵食之鄉!

2020-12-20 分享各種美食

本文章由分享各種美食獨家發布,了解更多美食資訊,就來關注吧~

大多數的人都了解西安有一個「麵食之都」的稱號,特色麵食不計其數,每年都吸引著大批遊客前去品嘗,但是有極少數的人知道山西,是國內非常知名的麵食之鄉。眾所周知,西安麵食之都,而山西可以稱得上是麵食之鄉!

西安

當家來到山西遊玩時,會非常明顯的看出,山西的特色美食種類繁多,不少的美食有上百年的歷史。一般情況下,普通的山西家庭都能夠製作出十種以上的特色麵食。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下,被稱為麵食之鄉的山西,有哪一些特色麵食呢?

山西豆角燜面

山西豆角燜面、相信有很多人都有品嘗過豆角燜面,但是卻不知道豆角燜面起源於山西,豆角燜面是山西普通家庭中的一道家常飯,幾乎這裡的每家每戶都會製作這一道美食。

山西豆角燜面

這道麵食以新鮮的豆角與麵粉為主料,香菇精,鹽,雞精,醬油,大蔥,薑片等等的食材作為輔料,一同製作而成特色美食。燜面憑藉著飯鍋中的水蒸氣,把麵條與豆角燜熟,麵條非常的有嚼勁兒,豆角非常的細膩,鮮香適中,適合國內眾多居民的口味兒。

貓耳朵

貓耳朵、貓耳朵是山西當地居民的家常主食,大家不要誤以為貓耳朵,是用貓咪的耳朵製作而成的,而是用發好的麵團捏成貓咪耳朵的樣子,所以被當地居民稱之為貓耳朵。

貓耳朵

依照當地居民的說法聲稱,義大利最知名的貝殼通心粉,就是馬可波羅來到過後,學會了貓耳朵的製作手法,回到自己的國家後加以改良製作成的通心粉。貓耳朵煮熟後,和其他的小菜搭配在一起食用,湯汁非常的鮮美,每一個貓耳朵都吸收了濃厚的湯汁,吃起來口感更加的美味。

不爛子

不爛子、不爛子又被當地居民稱之為「撥爛子」, 是山西省一道非常著名的特色麵食,在其他地方也要把這一道麵食叫做丸子,那是因為不爛子在蒸熟之後,會把它們團成大小相同的糰子。

炒不爛子

不爛子是把蔬菜混入麵粉或者說是玉米粉中,混合均勻後放入大鍋中蒸熟。也可以加入熟透的大米、小米、芹菜葉等等。吃起來十分的有嚼勁,在春季末期,配合上當地生產的槐花作為配料,味道那叫一個棒。

剔尖

剔尖、剔尖又被稱之為撥魚,或者說是剔撥股,最早起源於山西運城晉中等地,是一種非常傳統的特色麵食。剔尖沒有非常複雜的製作工序,口感非常的細膩,同時很容易讓腸道順利的吸收,所以受到了廣大居民的喜愛。

剔尖

剔尖是山西眾多麵食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種特色麵食,基本上山西每家每戶的女子都會製作。剔尖的兩邊細長,中間稍微寬一點,口感柔軟並且有很強的嚼勁,撒上澆頭,味道那叫一個爽啊。

剪刀面

剪刀面、剪刀面是山西一種非常常見的麵食,因為在製作的過程中,需要用鋒利的剪刀輔助,因此而得名,就因為剪出來的麵條很像小魚,所以又被當地居民叫做剪魚子。

剪刀面

以上就是山西很知名的幾道特色麵食,在山西當地也十分的普遍,對麵食「情有獨鍾」的朋友們,可以去到山西品嘗一下。編輯:黃雲煥/審稿:徐志雲

本文為百家號作者獨家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聲明:文章為原創內容,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刪。

相關焦點

  • 山西麵食之鄉當之無愧
    山西之所以被稱為麵食之鄉,而不是臨省的陝西,我想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回答。1.山西麵食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山西麵食已有兩千年的歷史了。麵食眾多的稱謂與名堂,正說明山西人對它的重視和喜愛。2.麵食原料種類繁多。一般家庭主婦能用小麥粉、高粱面、豆面、蕎面、莜麵做幾十種,如刀削麵、拉麵、圪培面、推窩窩、灌腸等。到了廚師手裡,更被做的花樣翻新,目不暇接,達到了一面百樣,一面百味的境界。3.烹飪方法多樣化。
  • 山西,麵食之鄉
    都說世界麵食看中國,中國麵食看山西今天我們就來說中國「麵食之鄉」 ——山西 有人統計,山西的麵食共有1000多種,真能做到吃一年不重樣,麵食無疑是山西人餐桌上的主力,俗話說「晉南的饃,晉中的面,雁北的糕吃不厭」。以穀物磨粉製成各類麵食,在山西簡直像變魔術一樣,很難說清楚到底有多少種不同的方式。最知名的就是刀削麵。 山西的每個廚房裡,都有一位刀客
  • 「麵食之鄉」山西,從來不被質疑,數不盡的麵食花樣燃爆你的味蕾
    一說起山西,很多人都會想到煤炭,但是除了煤炭以外,麵食也是山西的一絕。不僅花樣繁多,而且每一種都各有特點,讓你口水直流,可謂是名副其實的「麵食之鄉」。山西人無面不歡,早中晚都有吃麵食的習慣。那麼山西的麵食到底有多少種呢?山西人為什麼那麼愛吃麵食?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山西人吃麵的歷史已經有幾千年了,在這麼久的歷史傳承當中,山西人創造出了豐富多彩的麵食種類。
  • 陝西是麵食王國,山西是世界麵食之根,哪個影響力更大、更好吃?
    其實山西麵食也很牛,我在太原十年,吃過山西不少的麵食,像刀削麵,撥魚兒,剔尖,刀撥面,貓耳朵,莜麵栲栳栳,還有擦尖,拉麵,剪刀面,揪片,等等,很多這些名字可能你都沒聽說過,但是確確實實,成為山西人享受了幾百年上千年的口福。山西被譽為世界麵食之根,從東漢到魏晉,從南北朝到唐朝,歷朝歷代,對山西麵食都有專門稱謂,可見其不同凡響之處。
  • 山西麵食——世界麵食之根
    以麵條為例,東漢稱之為「煮餅」;魏晉則名為「湯餅」;南北朝謂「水引」;而唐朝叫「冷淘」……。麵食名稱推陳出新,因時因地而異,俗話說嬌兒寵稱多,麵食眾多的稱謂與名堂,正說明山西人對它的重視和喜愛。  山西麵食種類繁多,一般家庭主婦能用小麥粉、高粱面、豆面、蕎面、莜麵做幾十種,如刀削麵、拉麵、圪培面、推窩窩、灌腸等。
  • 麵食之鄉,山西當之無愧!
    ,憑什麼山西就被稱為麵食之鄉呢?"大概是因為麵食對於山西人的重要程度是全國最高的吧。山西地處黃土高原東緣,眾所周知,黃土高原是中國農業的起源地之一。這裡自古就有「并州,其谷宜五種」(《周禮·職方氏》)的說法。山西又有「表裡山河」的稱呼,被山脈圍繞,暖溼空氣進入山西也不那麼容易。適宜整體偏乾旱的大氣候,以及山脈垂直多變小氣候的五穀雜糧,自然成了山西人主食的首選。
  • 山西有著「中國麵食之鄉」的稱號,您吃過哪幾種山西麵食呢?
    北方人到南方,聽南方人講吃飯,一開始並不知道單單指的是吃米飯,而北方人講吃飯,則不論麵食、米飯,其吃飯的意義是包蘊米麵雜糧的。山西地處黃河中下遊,黃土高原,山多平地少,乾旱雨水少,連「山西省」這個稱謂也顯得平實、樸拙,甚至多少有些土氣,比不上江呀、海呀、島呀的那麼讓人覺得秀氣。但這是你不了解山西和沒有到過山西之緣故。
  • 《山西面道》系列之二:山西麵食現狀調查_深度報導_山西新聞網...
    山西地處黃土高原,獨特的地理氣候成就了山西人對麵食的喜好。這種喜好融入了面的可塑性和山西人的睿智:過生日吃拉麵,取長壽之意;過年吃「接年面」,取歲月延綿之意;孩子到學校上學第一天要吃「記心火燒」,希望孩子多一個長學問的心眼……流傳千年的麵食已不再只是充飢的食物,它已演變成為一種飽含情感和哲學意蘊的精神食糧。    「世界麵食在中國,中國麵食在山西,山西不愧為麵食之鄉。」
  • 陝西麵食和山西麵食,誰才是真正的麵食之王?
    在中國美食之中,麵食絕對要佔據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國北方的麵食足以傲視全球,而山西和陝西都是麵食的天下。如果非要你選擇一個你認為麵食最好吃的地方,你會選擇誰呢?兩者到底誰才是真正的麵食之王呢?首先說說山西麵食,山西麵食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可考算起,已有兩千年的歷史了。山西麵食種類繁多,可分為蒸製麵食、煮製麵食、烹製麵食三大類,有據可查的麵食在山西就有280種之多,其中尤以刀削麵名揚海內外,被譽為中國著名的五大麵食之一。再說說陝西麵食,陝西人對於麵食的狂熱程度讓外地人咂舌,打死都不離麵疙瘩。
  • 山西是麵食之鄉,麵食種類繁多,其中以山西大同的刀削麵最為有名
    山西是麵食之鄉,麵食種類繁多,但其中以山西大同的刀削麵最為有名,可謂是「麵食之王」。它有內虛外筋、柔軟光滑、易於消化等特點,是中國著名的五大麵食之一。刀削麵全憑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葉,中厚邊薄,稜鋒分明,形似柳葉。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麵食者歡迎。到了大同,如果沒吃刀削麵,那你可就白來了。
  • 西安麵食能走向全國,但山西麵食卻不能,原因有哪些
    西安麵食能走向全國,但山西麵食卻不能,原因有哪些?首先,山西一是窮,二是俗,你總會看到一些一頓操作猛如虎,實際效果二百五的情況,這也是一種映射。最起碼在我看來,山西並沒有和現代接軌,一個勁走奇怪的路,麵食實際上並沒有平民化,稍微有特色就開始瘋抬價格(相反,在大家眼裡小氣的南方,卻經常可以在旅遊景點吃到正常飯,實在太荒唐了),你能吃上你媽媽做的別人能吃上?也註定無法打動現代人的胃,在我看來,哪怕有成千上萬種面也註定不如一個兼用卡實在。
  • 太原——麵食之都
    太原是麵食之都,也是匯集中原飲食文化的名城。山西的面不同於祖國其他地方的面:不像其他地域,麵食的花樣在於醬料與烹飪方法,山西的麵食卻在麵條上面大下文章。無論是名冠海外的刀削麵,還是莜麵魚魚,貓耳朵,貼尖,泯尖,河撈麵等,都是在麵條本身的形狀各不相同,以及麵團的軟硬程度上大下功夫。
  • 山西陝西爭景區,兩大麵食之間的較量,世界麵食之根山西當仁不讓
    誰說山西的冬天是出遊的淡季?天氣是冷了一些,但是冬季所擁有的美景,卻是別的季節所看不到的。今天,車遊君推薦幾個適合冬遊的山西旅遊地。山西地處黃河中遊,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農業起源中心之一,亦被稱為為「世界麵食之根」山西面最大的人文因素是百姓的普遍參與性。
  • 舌尖上的中國之山西麵食文化
    山西地處黃河中遊,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農業起源中心之一,也是中國麵食文化的發祥地。居住在這一方土地上的人民,儘管日子算不上富足,但有關「吃」的文化卻並不淺薄,其歷史之悠久,內涵之豐富,積澱之深厚當令世人矚目。山西地處黃河中遊,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農業起源中心之一,也是中國麵食文化的發祥地。
  • 體味山西麵食——瀕臨失傳的"麵食八姑"
    遊覽大山,看書讀文,吟詩作畫,還有愛好就是吃遍大江南北,通化的石家割包,梁記滷味,蘇州的醬排骨,油悶茄子,北京烤鴨,西安的羊肉泡饃。這次想去的地方是既有可以吃到的美食,又可以觀賞到美景,我便選中了人間勝境,山水風光無限的綿山風景區。
  • 山西麵食VS陝西麵食,誰更勝一籌,成為中國麵食裡的王者
    中國是世界公認的美食之地,數量多得讓你天天都不不重樣。聞名中外的八大菜系和許許多多不知名的地方美食,讓人眼花繚亂。可即便是在這許多種美食中,麵食也絲毫不遜色,擁有自己的地位。中國的麵食文化距離今天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而山西和陝西這兩個北方的「老鄰居」在麵食上各有自己的造詣。
  • 舌尖上的麵食:西安麵食大盤點!
    來到西安旅遊自然是要好好的品嘗一下西安的美食,尤其是西安的各種麵食,讓人回味無窮,比如一碗牛羊肉泡饃,一口臘汁肉夾饃,一碗精緻的麻醬涼皮,不論哪種口味都能讓你對西安美食回味無窮。是陝西省著名的傳統麵食小吃。被譽為北方麵食三絕之一,與蘭州拉麵、山西刀削麵齊名。03岐山面岐山面是陝西關中地區的傳統特色麵食,屬於臊子麵的一種。傳說起源於周朝,有其悠久的歷史。
  • 看山西 | 舌尖上的麵食山西
    在這樣的條件下,取材於當地所產小麥、玉米、高粱、穀子等雜糧限定了飲食向麵食文化模式發展。山西麵食種類多樣,這就歸功於山西的巧媳婦兒,能用擀、削、撥、抿、擦、壓、搓、漏、拉等手段,魔術般變幻出各式各樣的麵條來:剪刀面、剔尖兒、餄餎面、手擀麵、蕎麥麵、炒滷麵……我們接下來就將分三期的形式細說山西的麵食究竟怎麼分、真的有那麼多種類嗎?
  • 西安,北方城市的麵食之光
    不過說是陝西麵食出名,但並不是所有的陝西人都愛吃麵,陝南漢中一代靠近四川,吃米比較多,而陝北一帶麵食也並非十分熱愛,只有關中地區的人民才算是對面愛得深沉。關中平原沃野千裡,小麥在這裡的發酵早就爐火純青。而西安,則集陝西麵條之大成。
  • 同樣作為中國麵食之鄉,到底是陝西的面好吃還是河南的面好吃?
    導語:同樣作為中國麵食之鄉,到底是陝西的面好吃還是河南的面好吃?陝西和河南都是中國的麵食之鄉,兩省人民都是以麵食為生,麵食貫穿了兩省人民生活的最主要內容。其中陝西的油潑麵、臊子麵、biangbiang面以及肉夾饃,河南燴麵、黃酒板面、餄絡面、蒸滷麵以及水煎包,都是其代表之作。那麼很多人就會有這樣的疑問,同樣作為中國以麵食為主的省份,陝西的麵食和河南的麵食,到底哪一種比較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