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十萬存款的老人,和每月兩千退休金的老人,哪個活得更舒坦?

2020-12-15 心理學神奇小小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老話說:「神龜雖壽,猶有盡時。」無論年輕的時候,一個人有多風光無限,終究也要面臨衰老的那一天,所以如何安然幸福度過自己的晚年生活,是很多上了年紀的人一定會考慮的問題。

近日,在網上看到提問:有三十萬存款的老人,和每月退休金兩千的老人,哪個活得更加舒坦?

這個問題背後所要探索的問題,其實是以哪種方式度過自己生命的最後一程性價比最高。那麼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仔細分析一下。

每個月的花銷

首先,如果一個人沒有投保,而是儲蓄了三十萬,打算藉此度過自己的晚年。

從60歲開始算起,如果他只活10年,那麼他每年只能花三萬,平均到每個月也就是兩千五百塊,只從數字看的確比退休金兩千的老人要高。

可是人很難預料自己究竟能活幾年,如果他壽命比較長,超過了這個時間界限,那麼他後面幾年的生活就可能因為積蓄花光,而異常悽慘。

如果他在一開始將三十萬放進銀行賺取利息,可三十萬能夠賺取的利息實在有限,按3%的利率算,三十萬能夠賺取的利息大概是九千,每個月也就是750塊。

在當下社會裡,一個月750塊根本生存不下去,就算勉強生存下去了,生活質量也不可能好。

若為了生活質量,他每個月從三十萬裡拿出部分供應自己生活,那這就意味著本金越來越少,隨之利益也會逐漸減少。

而擁有兩千塊固定退休金的老人,根本不用擔心這些問題,只要他活著,每個月的收入就不會斷,兩千塊足以保證他度過相對來說還不錯的生活。

並且,他的退休金會隨著居民收入增長而增加,不用擔心通貨膨脹等問題,不像只有三十萬存款的老人一樣會對未來產生焦慮。

他的心理狀態要更加平和,因為生活有保障,不用為明天的麵包而擔心,不用為積蓄逐漸減少而心生恐慌。

抗風險能力

其次,擁有退休金的老人在社會福利上優於沒有退休金的老人,如果生病住院了,社保會負擔80%以上的醫療費;而沒有社保的老人,顯然抗風險能力更差,可能生一次病就會消耗完所有積蓄。

最後一點是防止被騙、被算計,人年紀一大,腦袋就會不靈光,很容易被騙。三十萬是一筆不小的存款,有心的騙子、無良知的兒女一定會惦記,一旦被騙,老人的生活必然會置於險境。

而擁有每月固定退休金的人,就算被騙,數額也不會太大,後續的生活依舊還能繼續。

所以從方方面面評估,前期給自己投社保,都比單純儲蓄對安度晚年更有利。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一個人只有基本的衣食住行有保障了,才能談幸福感生活質量。

雖然錢不能萬能的,有錢的人不一定幸福,但沒錢的人一定不幸福。晚年生活過得好不好,年輕時有沒有為自己攢下豐厚的經濟基礎是關鍵因素。

人的心態很重要

我們都說,要優雅的老去,但不能空說一句話,要有切實的地基,支撐一個人優雅的老去。做好經濟準備對安度晚年來說異常重要,心理建設也不容忽視,畢竟人都會恐懼衰老。

衰老對人來說很可怕,意味著很多事情都會在能夠操控的範圍之外,但衰老又是無法避免的自然規律,生而為人,我們只能接受,並且想辦法過好生命的最後一程。

即便進入了晚年,也一定要對生活充滿興趣,不要放棄對生活的追求。

有不少老人,因為退休後兒女不在身邊,又沒有事情可做,就算退休金足以支撐他們去尋找一些人生樂趣,也懶於走出家門,每天在家中悶悶不樂。

有些老年人成日沉湎於過去的人和事,為往日的遺憾而後悔不已,這些沒有什麼好處,還傷害自己的身體健康。

人活到最後一程,要明白凡過去了的事就讓它過去,應當看向未來,設想今後應當幹些什麼事,如何地去完成它。

沒有人不怕死亡,但也沒有人能避免死亡,最好的方法是關心其他的事情,使自己的興趣便廣泛。生活變有趣,那麼在迎接死亡的時候,我們便可以更加坦然。

- The End -作者 | 神奇小小參考資料:《Psychology and aging》

相關焦點

  • 老人「退休金等級表」出爐,5級養老沒壓力,3級過得很滋潤
    前幾日「老人退休金等級表」出爐引發了一眾熱議。該表共有十個等級,五級的年收入差不多可以跟一個年輕人的年收入持平。退休金也叫基本養老金,它們之間的區別就在於退休金是由單位提供,而養老金是由參保人員的單位代繳,目的都是為了能夠保障退休人員的晚年基本生活。達到5級,輕鬆養老不是問題。
  • 收入少、存款少、可依賴的人少,日本的「下流老人」現象引發熱議
    老人漂流社會指的是流轉於醫院和照護機構或因失智而成為遊民的高齡者們。老後破產講的是連看病和吃飯的錢都沒有的老人;老人們的內幕社會則揭露迫於生活鋌而走險的犯罪老人;無緣社會指的是一年有3.2萬具沒人出面認領的遺體,孤獨而死,其中不乏老人。日文的「無緣」,有孤魂野鬼的意思。為何會出現《下流老人》呢?
  • 在上海26歲的男生至少得擁有三十萬存款
    也許有人說北上廣深這種一線城市,三十萬不算什麼大錢,按照上海十萬一平的房間,三十萬也就是個落腳地大小。隨便想想可能是覺得,好像不過如此。但是如果加上大學畢業三年的條件來看,那麼這就真的是難如登天。我來簡單給大家算筆帳,一個男生二十三歲大學畢業,工作三年26歲,需要存款30萬。
  • 老兩口退休後旅遊,引起子女不滿,老人霸氣花光積蓄和退休金
    有一位老人的子女限制自己花錢,做了一件非常霸氣的事情,一起看看他的故事。金大爺今年62歲了,他覺得自己孩子也成家立業,他和老伴兒就想應該趁著還走的動,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金大爺在沒和子女商量的情況下,就報了去雲南的旅遊團,現在都這個年紀了,再不瘋狂一次可真就來不及了。
  • 門衛、保潔、食堂雜工月薪不到兩千元,為何有些退休老人搶著做?
    人事經理悄悄告訴老闆,別招保安了,工資加社保不少於4000元,還坐不住、幹不長、責任心差,不如招兩位退休老頭,不交社保,每月給2000元就行,而且他們責任心還強、坐得住、讓人放心。人事經理招來兩位退休大爺,每月1800元,為了激勵他們,每月設200元考核獎,滿打滿算月薪2000元。兩個老頭實行「兩班倒」,任務很簡單,開門鎖門,晚上溜達兩圈。
  • 老人手裡有多少錢,要不要告訴子女?三位老人說得很現實
    上了年紀的老人,該不該讓孩子知道自己有多少錢?就全世界來說,相信只有中國的父母會為此煩惱,原因有兩點: 第一:中國父母大多都是為了兒女而活,自己受苦受累無所謂,只要孩子過得幸福快樂就好,所以「啃老」在我們國家比較盛行。
  • 泰國「養老天堂」的退休金每月600泰銖?
    2019年12月20日上午11:30左右有100多名老年人聚集在市政大樓前,舉著牌子,要求會見清邁省長並提出申訴;要求政府給予全泰國的10,670,000位(佔總人口的16%)60歲以上老人,每月養老金增加至3,000泰銖。目前政府為老人提供每月600泰銖的補貼,每天僅20泰銖,不足以支付如今高昂的生活費用。
  • 農村一些六十歲以上老人有退休金,為啥還在種地?
    首先我想說,現在六十歲根本算不上老人,人們的物質生活提高了,生活各方面都提高了,而且現代人也很注重養生,不像過去貧窮的那時候,60歲的人看上去就老態龍鍾,真的很像老人。記得我奶奶60歲的時候,頭髮挽成一個髮髻別在後面,穿著大襟襖。
  • 每月8000退休金,我還要和別人「借錢花」,為何會那麼苦?
    導語按道理來說,如果老人有自己的退休金,那老人的退休生活都會過得很好,基本上不用愁,有的老人,退休金比別人工資高很多,而且每個月都用不了多少,剩下的基本都存起來。但不是每個老人有退休金生活就會過得很好,有的會過得很悽涼,悽涼到向別人借錢花,這到底是為什麼?
  • 上了年紀的老人,該不該把手裡的錢告訴子女?三位老人說得很實在
    上了年紀的老人,該不該讓孩子知道自己有多少錢?就全世界來說,相信只有中國的父母會為此煩惱,原因有兩點:第一:中國父母大多都是為了兒女而活,自己受苦受累無所謂,只要孩子過得幸福快樂就好,所以「啃老」在我們國家比較盛行。
  • 日本夫妻活到95歲多少存款才夠?日媒:2000萬日元
    (原標題:日本夫妻活到95歲多少存款才夠?日媒:近130萬元人民幣)參考消息網6月8日報導日媒稱,日本金融廳當地時間6月3日匯總了一份資產報告。據推算,由於長壽化使得日本人退休後的生命延長,活到95歲的日本夫婦需要儲備約20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8萬元——本網注)的金融資產。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6月4日報導,報告中指出,如日本老人退休後僅僅依賴公共養老金制度生活,可能會陷入資金短缺的狀況,該報告強調了長期和分散性資產管理的重要性。
  • 老人找工作最怕報年齡 月薪大多超不過兩千元
    記者採訪發現,雖說單位招聘要的是老年人,但是基本限於60歲以下,最好是55歲以下,給老人開出的工資大多在每月1500元左右,月薪超2000元挺難。  老年人找工作不願談年齡    13日,老年人招聘專場在青島海爾路人才市場舉行,雖然現場招聘單位並不算太多,但還是有不少老人專程趕來。家住臺東的姜老先生一大早出發,花了將近一個半小時才到的現場。
  • 60歲時有多少存款才合適?即使你有退休金,也要達到「這個數」!
    所以問題是,如果您現在30歲,那麼您60歲,要有多少存款才合適呢?老實說,我們這一代人,即使到了60歲,即退休後,永遠不會過上老一輩的生活。我們生活在一個相互聯繫的時代。可以說,即使經過30年,我們也能跟上時代的發展。因此,從消費水平的角度來看,退休後60歲的消費水平不會太低,所以與目前老年人的消費水平相比完全不同。
  • 68歲老人的心酸:寧願僱保姆自己生活,也不去會再去兒子家養老
    到了兒女的迎婚嫁娶時,一套房就掏空一輩子的辛苦積蓄,甚至還得舉債,可總有子女不知足,內心總以為這是當父母的應該的,那家老人不給子女蓋房買房的。 現實中,年邁的父母都是這樣為子女毫無保留的奉獻著,可子女怎樣對待父母的呢?
  • 泗陽:小夥扶人後默默離開八旬老人拿退休金登門感謝
    老人送錢表感謝的舉動,被銀行工作人員拍了下來,並發在了內部工作群裡,來幫助老人尋找她想找的這個人,很快事情就有了結果,原來老人要找的這個人是泗陽農商銀行來安支行客戶經理嚴傳明,提到為何要親自趕來送錢給他,事情還要從一個星期前說起,原來家住龍庭花園的老人倪桂華,在4月28日那天,散步至名流新天地小區北門附近時,突然意外摔倒在地,動彈不得。
  • 60歲老人存多少錢,退休之後能衣食無憂?農村老人默默垂下了頭
    這不僅僅是因為把錢放在銀行比較安全、也有一定的利息,更主要的是因為大多數的中國人是從苦日子過來的,所以對於沒錢的難言之苦有較深的見解,所以會更加明白存款的重要性,防患於未然! 大量的老人退休,同時年輕人生育願望走低,未來社會的人口結構和社會福利體系,或將會出現不小的變化。那麼對於一個老人來說,60歲退休之後,到底有多少存款,才能安穩養老呢?
  • 60歲時應該有多少存款?銀行職員:至少要達到「這個數」!
    現在很多退休老人,除了每月領取一筆退休金外,還要省下一些錢,存入銀行。一方面,除了養老金之外,老年人還要存上一筆錢,以備不時之需,老年人平日開銷不大,存錢主要是為了看病之用。萬一患上什麼疾病,有錢可以獲得及時醫治。
  • 臺灣老人福利多
    因為看病不要錢,不少老人家有事沒事就進醫院,找醫生拿點藥,有病治病,沒病與醫生聊聊天也是好的。段子或許略有誇張,但臺灣健保體系確實對老年人特別友善,近年還吸引了不少早已移民歐美的臺灣人回流,他們住進臺灣的「養生村」,圖的就是一個舒心。除了健保,臺灣多項保障老年人福利政策中,最重要的就是退休金。普通的臺灣人退休後,到底能領到多少養老錢呢?
  • 老人去世後,在銀行的存款怎麼辦?沒有它,銀行一分也不給
    網友也表示「規矩是死的,人是活得」,應該視情況而定。那麼如果家裡有老人去世,想要取出老人在銀行的存款,需要什麼流程呢?情況一:錢在銀行卡中,已知逝者銀行卡密碼如果老人將錢存在了銀行卡裡,子女也知道密碼的情況下,相對來說是最好解決的。
  • 68歲老人被48歲保姆拒絕:退休金9000,為何不跟我在一起
    跟子女一起住對老人來說也有很多的壞處,很多老人跟子女一起住,要看子女的臉色,也有跟子女住到一起不方便的,畢竟老人和年輕人生活習慣,觀念等等都很多不一樣,住到一起,要互相遷就,非常為難。所以縱然很多老人希望跟子女同住,但最後權衡利弊之後還是決定自己獨居。那麼因為不跟子女住到一起,一個人住又太過孤獨,很多老人就渴望找個老伴共度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