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北洋政府武裝撤僑,軍艦開進海參崴,現在讀起來依然自豪

2020-12-12 近代人物周刊

十月革命後,俄境內(主要是遠東地區)滯留了一百多萬華僑,當時的蘇聯境內一片混亂,無論紅毛子還是白毛子,只要是扛著槍的老毛子,都把華僑當做予取予奪的金庫……。很多華僑被搶劫、還有很多華僑被強徵上了前線,告急信像雪片一樣飛到了中國。

當時的中國被國際上承認的政府是北洋政府。經過一番討論後,北洋政府不顧日本的反對,決定武裝護僑,不要以為武裝護僑這個決定很好下,當時的北洋政府可以說是內憂外患,國內軍閥割據、派系林立,國際上處於弱國無外交的局面。

1918年4月16日,4000名陸軍、1艘軍艦「海容號」,在北洋政府五色旗的引領下,開進了海參崴。這是中國數千年歷史中,執政者第一次在海外動用軍事力量,以保護僑胞的利益和安全。不要以為軍艦開進海參崴只是象徵意義,當軍艦來到海參崴後,極大的鼓舞了當地華僑,同時成功的震懾了暴徒,「海容號」還多次派兵登陸,解救被當地人包圍的華工。幾次三番武裝示威後,針對華人的暴力行為大為減少。

在海榮號到來前,已經有商船「飛鯨號」開始參與撤僑了,但是商船撤僑困難重重,當海榮號到來後,在軍艦的威懾下,撤僑工作開始變得方便了。據記載有這樣一個事例,當時,華僑要將兩個棺木撤到船上,俄方不讓,「海容」號巡洋艦應總領館的要求,立即「派兵四十名,登岸排立」,在武力面前,俄方邊檢人員最終同意了華僑的要求。

百萬華僑是從陸海兩路撤回國的,陸路主要是張作霖負責了,他調集了大量軍隊、車輛撤僑。撤僑後海容號沒有立即回國,而是繼續駐守海參崴,因為在俄鏡內還有大量華僑,而海參崴是從海上回國的要道。駐守海參崴還不到一個月,西伯利亞地區捷軍團發動叛亂,當地華僑也陷入了戰爭地獄。1918年8月,北洋政府趁美日等國出兵西伯利亞之際,依然決定派2個團的兵力,共4千人挺進西伯利亞護僑, 祖國軍隊的到來使得處於水深火熱的華僑們熱淚盈眶。有了軍隊做後盾,外交官們底氣也足了,1918-1919年3萬名被困華工被安全送回國內。

這段歷史我猜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卻真實存在的,現在讀起來依然感到激動自豪。我們要永遠熱愛我們的祖國,因為沒有和平的世界,只有和平的國家,只有祖國安定繁榮,我們處於世界任何地方才安全,因為,祖國,會帶你回家。請關注我,我將繼續寫這樣的文章,增強我們民族的自豪感。

相關焦點

  • 北洋政府硬氣撤僑,把軍隊直接開進沙俄,武裝護送華僑回國!
    中國領事館也第一時間向北洋政府報告,希望可以儘快組織撤僑。收到領事館的請求後,北洋政府認為俄國動亂,華僑的生命受到威脅,武裝撤僑理所應當,也迫在眉睫。但是,當時北洋政府的日子並不好過,正忙著和各路軍閥混戰,急得焦頭爛額。雖然戰事吃緊,北洋政府還是在第一時間命令海軍派出軍艦到海參威去撤僑。
  • 北洋政府武裝護僑大撤退
    4000名中國陸軍、1艘中國軍艦,在五色國旗的引領下,開進了海參崴,開進了西伯利亞。     1918年1月19日,北洋政府同意了護僑之事。國務會議決定,由陸軍部會同奉天、吉林兩省,抽調陸軍進駐圖們江,保邊護僑。2月16日,國務會議又決定,由吉林督軍調兵綏遠,保護伯力華僑。但考慮到出兵入俄將引發複雜的國際問題,軍隊不得越境行動,主要目的就是保持撤僑通道的安全與暢通。
  • 民國版「紅海行動」:記1918年北洋政府的大撤僑
    近年來,中國軍隊海外撤僑行動令國人振奮,以此為主題的電影《戰狼2》、《紅海行動》都是票房大賣。其實,早在1918年,當時的中國軍隊就成功遂行了一次海外撤僑行動,其規模之大、過程之險、成果之巨,也足以讓世人震撼。
  • 國弱也能護國權,北洋政府出兵海參崴到底經歷了怎樣的曲折?
    在靜夜史看來,最令人吃驚的歷史真相當屬北洋政府出兵海參崴。根據教科書的記載,清朝滅亡後,袁世凱開始建立北洋政府統治,一直持續到1928年張學良宣布「改旗易幟」。在這16年時間裡,北洋政府對內實行反動統治,對外對列強卑躬屈膝,甘為驅使,是名副其實的歷史大倒退時期。
  • 弱國強舉,北洋政府亮劍,出兵海參崴振國威
    這就是在民國的歷史當中可圈可點的出兵海參崴。這個地名對國人來說,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地方,它曾是大清王朝的疆域。1860年6月(清鹹豐十年五月),俄羅斯軍隊趁清朝內外交困之機,出兵佔領了中國重要的港口海參崴,並將這片美麗的地方改名為「符拉迪沃斯託克」,意為「控制東方」,作為在遠東進一步擴張的基地以及出海港口。
  • 北洋時代的撤僑:「十月革命」爆發,在俄華僑如何安全回國?
    1917年11月7日,在老牌帝國俄國的首都聖彼得堡爆發了舉世震驚的「十月革命」,以列寧為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舉行武裝起義,向冬官發起攻擊,並於深夜攻入冬官,資產階級政府被推翻,組成了以列寧為主席的第一屆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由此誕生。
  • 揚威海參崴!北洋政府出兵遠東護僑往事(上)
    文:蕭冰眾所周知,海參崴是東北亞的良港名城,但每每提及此地,國人心中總有說不出的酸楚——160年前腐朽落後的清政府將其與外東北之廣袤河山拱手相讓!北洋政府,即便在內亂不寧的情形下,曾毅然出兵宣示國威:陸軍收復外蒙、護送西伯利亞華工;海軍軍艦駐紮海參崴護僑,多少給了國人一些慰藉。
  • 外東北被沙俄侵佔後,中國軍艦第一次進駐海參崴
    1917年十月革命爆發,以列寧為代表的布爾什維克推翻了統治俄國三百年的羅曼諾夫王朝。然而,新生的蘇維埃政權並不穩定,許多支持沙皇的保皇黨軍隊(簡稱白軍)仍在俄國遼闊的國土上抗衡新政權,特別是遠東地區,雙方互相爭鬥,整個俄國一片混亂。
  • 甲午戰爭後,重建的北洋海軍實力如何?
    1888年,經過清廷多年的籌備,北洋海軍成立了。這支艦隊規模不小,主要戰艦達到了25艘,再加上輔助軍艦、運輸船等將近百艘。 北洋艦隊各主要的艦長以及高級軍官,幾乎全都是福州船政學堂畢業的,還曾到英國海軍學院留學實習。
  • 1919 北洋政府出兵海參崴見聞(上)
    北洋政府也於 1919 年派陸、海軍到海參崴。1920年陸軍第九師師長魏宗翰前往慰勞其派遣的部隊。當時,我是段棋瑞的副官兼充第九師上尉副官,曾隨魏宗翰前往海參崴參加慰問部隊的活動。    1918 年11 月間,英公使卡爾典、日公使小幡先後向北洋政府外交總長陸宗輿稱:「中國雖加人協約國對德、奧宣戰,但並未出兵參戰,恐在和會中難以取得與其他戰勝國同樣的條件。
  • 中國派遣軍艦撤僑,拉出一橫幅寫有19個字,武裝分子不敢靠近
    導語:中國派遣軍艦撤僑,拉出一橫幅寫有19個字,武裝分子不敢靠近持有中國護照意味著什麼?相信關於這個在新聞媒體以及影視劇的渲染之下大家應該都有明確的概念了。不過在過往多次的撤僑行動中,很多人都會發現一個問題,當我國軍艦在靠近港口實施撤離任務的時候,即便是窮兇極惡的武裝分子,也不敢輕易的靠近,這是為何呢?要知道這幫恐怖分子基本上不會考慮事情的嚴重性,即便是美國來了它們也能實施自殺式的攻擊,比如汽車炸彈,人肉炸彈攻擊等等,這樣的事件可以說在之前的撤僑行動是有發生過的。
  • 中國3次撤僑,武裝分子都不敢靠近,軍艦一句標語太霸氣
    要說到中國對待國外同胞的態度,那可是相當人道主義和充滿人情味的了,不管是在經歷的兩次撤僑行動還是在電影和電視劇當中,中國向外傳達的都是不拋棄不放棄,不能少一個人的原則!雖然說我們國內的情況目前是比較和平的,可並不代表全球都是這樣和平的。
  • 菲律賓軍艦執行「撤僑」任務時失火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 中新社·華輿訊 據菲律賓《世界日報》報導,5月9日,國防部表示,菲律賓軍艦艾卡拉茲號周四在印度撤僑時,機輪艙發生火災,目前已經返回印度進行修理。
  • 北洋政府派出4艘軍艦駐防黑龍江,為何會在沙俄境內遭到日軍包圍
    1919年7月,北洋軍閥把控的北京政府對海軍總司令部下令,要求贈設吉黑江防籌辦處,準備趁著沙俄「十月革命」後的混亂局面,迅速接管黑龍江和吉林兩省的江防。1920年4月,吉黑江防籌辦處將商船「江寧」、「同昌」、「江津」號分別改裝為淺水炮艦「江平」、「江安」、「江通」號,並向中東鐵路局借調一艘巡邏艇,改名為「利濟」號,初步形成了江防艦隊的雛形。
  • 中國海外撤僑時,警示牌上寫了什麼?太霸氣,難怪武裝分子不敢動
    隨著現在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愈發的強大,還有中國人的腰包也越來越鼓,如今到海外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現在不論是出海旅遊還是去海外工作,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的選擇。各國僑民在海外的時候,都會遇到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那就是如果所在的國家一旦爆發了類似戰亂等可能危及個人生命的緊急情況,那麼應該如何妥善保護好自己的安全?目前非常普遍的做法,那就是先找個地方躲藏好自己,等待自己祖國的聯繫。
  • 軍艦因故障駛進日本長崎,竟然是中國唯一一次威脅到日本
    其實不然,還真有那麼一次,中國軍艦駛進日本沿海城市,威脅日本的事件。那是1886年的時候,洋務運動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北洋水師剛剛初具規模,形成了戰鬥力,軍事排名儼然已是亞洲第一。在北洋水師成立後,滿清上下都是信心滿滿,認為大清也是一個軍事強國了,正好這個時候,中國和俄國正在談判領土爭端問題,滿清的外交大臣就和北洋大臣李鴻章商量說,他們在海參崴跟俄國人談判,北洋艦隊能不能派出戰艦來接他們,順便給俄國人秀秀我們的肌肉
  • 海參崴100多年前的老照片,封存在歷史影像裡的中國人
    如果沒有現存至今的那麼多的舊照片,我們已經很難在海參崴找到更多的中國人的歷史蹤跡了。雖然現在海參崴能見到很多的華僑,但幾乎沒有土生土長的華人。有兩塊明代永寧寺漢字石碑,立在海參崴最大的阿爾謝涅夫博物館內。這是能夠證明中國明朝政府在黑龍江下遊地區有效行使主權的歷史鐵證,但俄羅斯人大咧咧的在自己的博物館內陳列著,更多的是在展示著自己霸佔東方的「功績」。
  • 蘇軍要攻打日軍,向北洋政府海軍求助,艦長:拆兩門艦炮拿去用!
    十月革命後,俄國建立了蘇維埃政權,為了緩和與北洋政府的關係,便將沙俄當年霸佔的黑龍江的航行權交還給了中國。為了能夠有效地管理黑龍江水域,北洋政府決定在東北組建一支艦隊,控制那裡的江面和水域,於是就調撥了四艘軍艦開赴黑龍江。其中,艦隊的最高指揮官是一個叫陳世英的艦長。
  • 海外撤僑還是「借船出海」?日本野心勃勃,公民曾搭中國軍艦撤離
    【日本近期大張旗鼓的邀請媒體參觀自衛隊的撤僑演練】據媒體報導,日本防衛省近日大張旗鼓的向媒體展示了自衛隊撤僑演練的過程。撤僑原本就是各國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中國人民解放軍就是中國海外撤僑的最主要執行者。
  • 中國軍艦進入葉門亞丁港 啟動撤僑工作
    國防部證實中國海軍赴葉門執行撤僑行動 籲媒體慎重報導【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郭媛丹】3月30日上午,國防部新聞事務局獲證實中國海軍艦艇編隊赴葉門撤離中國公民。國防部官員對《環球時報》表示,中國軍隊有能力保護同胞安全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