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二戰,我們多少都有些許遺憾,雖然我們是戰勝國,可是我們中國並沒有一兵一卒能夠到達日本本土,把我們的國旗插在日本的土地上,我們的大炮、飛機、坦克也根本沒有攻進到日本本土,也就是國民政府有個轟炸機曾經去「轟炸」過日本,結果扔下去的還不是炸彈,只是傳單而已,算不上攻擊日本。
難道中國軍隊從來沒有到過日本嗎?
其實不然,還真有那麼一次,中國軍艦駛進日本沿海城市,威脅日本的事件。
那是1886年的時候,洋務運動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北洋水師剛剛初具規模,形成了戰鬥力,軍事排名儼然已是亞洲第一。
歷經兩次鴉片戰爭失敗的滿清也認識到,保障國內外安定,堅船利炮有著很大的重要性,所以洋務運動蓬勃興起後,滿清在軍務上的投資也是不小的。
在北洋水師成立後,滿清上下都是信心滿滿,認為大清也是一個軍事強國了,正好這個時候,中國和俄國正在談判領土爭端問題,滿清的外交大臣就和北洋大臣李鴻章商量說,他們在海參崴跟俄國人談判,北洋艦隊能不能派出戰艦來接他們,順便給俄國人秀秀我們的肌肉,讓老外看看我們大清的水師不比他們的差。李鴻章一口答應了,說北洋水師成立至今,是要讓周圍的國家感受一下。
於是北洋水師就遠赴海參崴,接滿清的外交大臣回國。
我們知道,艦隊運轉工作一段時間就要維修,可是當時的大連旅順港船塢還沒有修建好,國內沒有合適的地方進行保養維修。
不是聽說日本的長崎,就是後來和廣島一起挨核武器爆炸的城市,有專門維修大型軍艦的船塢嗎,所以李鴻章就和日本人商量,讓七艘北洋艦隊來到長崎,給你們掙銀子的機會,日本人一口答應了。
七艘軍艦浩浩蕩蕩的開進長崎,其中有兩艘停靠在了船塢進行維修。當時的日本人哪裡見過這個陣勢,北洋水師的造訪,日本媒體舉國上下,是特別關心,報紙天天報導,現在的大清真是軍事強國,這個北洋水師和英法美相比也毫不遜色的。
就在兩艘軍艦停留在長崎維修保養的時候,發生了一個小插曲,由於軍艦在維修,水兵沒事就喜歡登岸,到長崎市區沾花惹草,尋花問柳,結果兩次和當地民眾、警察發生了肢體衝突。第一次是個小規模的,幾個人打架鬥毆沒啥子大事,但是第二次有兩百多名水兵,和日本警察發生了激烈的衝突,結果打死了兩名日本人,重傷二十幾個,大清水兵也被打死五個人,輕傷一二十個。
發生了這個事,兩國的政府非常震驚,高度關注,馬上派出了高級別的調查組來偵辦調查這個案件,甚至有傳聞說,當年衝突正酣的時候,咱們兩艘軍艦上的人看到兄弟被人打了,準備把軍艦上的大炮對準長崎,進行轟炸的。
大清的軍艦停留在長崎,給日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以至於這個外交事件的處理結果是:雙方都認為這不是什麼大事,一場誤會而已,秉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則,互相賠錢了事,中國呢賠給日本兩萬日元,日本賠給中國五萬多日元,這應該是滿清屢次屈辱的外交史上不多見的一次勝利。看來手裡有堅船利炮,對手還是心有餘悸的,這恐怕也是中國軍隊近代史上唯一一次直接威脅日本本土的事件。
不過,後來的事情我們也清楚了,感受了巨大威脅的日本人,誠惶誠恐,他們覺得大清的軍事實力太強了,而且還虎視眈眈的跑到日本家門口耀武揚威,如果日本不發憤圖強,北洋水師就會很輕鬆的把日本給滅了。
從這個時候開始,日本上到天皇,下到平頭百姓,都要給日本海軍捐錢,國家每年還拿出很多的財政收入來給海軍貼補家用,好讓海軍買軍艦,以至於短短的九年時間,日本的海軍實力迅速攀升,在甲午海戰之中,打的大清的北洋水師是全軍覆沒。
想當年,北洋水師給俄國人,日本人秀肌肉,告訴他們北洋的軍事實力是很強大的,這一點都沒有錯,我們當時要用強大的武力保護自己,可問題是,自從我們秀肌肉後,九年時間,北洋水師就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既沒有新購置新軍艦,也沒有購買新炮彈,更沒有加強水戰演練,而我們的對手日本舉全國之力狂造軍艦,這一進一退,甲午海戰的失敗就是必然,而這唯一的一次威脅日本本土,就成了史無前例的絕唱了。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