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25日 18:19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付彪 編輯:潘曉明
在廣西沿海景區,摩託艇項目早在多年前就已出現,如今漸成規模。然而摩託艇的營運在國內至今未有定性,長期游離在法律和部門監管之外。因為摩託艇事故頻發,並引發糾紛不斷,不少業內人士呼籲儘快出臺有關法律法規,制定行業標準,讓摩託艇項目規範有序發展。記者走訪相關各方,對摩託艇項目的現狀、管理及出路等進行了調查。(4月25日《南國早報》)
近年來,摩託艇遊玩項目備受遊客青睞,它以高速、刺激而聞名,被稱為「勇敢者的遊戲」。然而,在演繹水上版「速度與激情」的同時,安全問題已然是人們最大的擔憂。據報導,4月7日,在東興市金灘景區海域,就發生了兩艘摩託艇相撞事故,導致兩人受傷。事實上,海邊發生的摩託艇相撞事件並不少。以北海銀灘為例,一份調查數據顯示:近年來銀灘發生的船艇相撞、船艇與遊客相碰撞事故逐漸增多,其中2016年發生45件次,2017年49件次,2018年50件次。除安全隱患外,由摩託艇引發的經濟糾紛也頻繁出現。
事故就是教訓,更是一面鏡子。這些年來,廣西沿海景區發生過這麼多摩託艇事故,按說對於摩託艇項目的運營,早就該納入監管視線了。但從媒體報導來看,這一項目至今還是無證經營,包括摩託艇檢測、駕駛員培訓、駕駛區域範圍、運營審批等,均存在管理盲區。失去監管的摩託艇,自然如同脫韁的野馬,頻繁發生事故和糾紛,也就不足為怪。
不客氣地說,景區摩託艇項目運營長期游離於監管之外,這裡面既有經營者心存僥倖的問題,也與管理者相互推諉有關。就拿辦理相關運營手續及日常管理來說,工商部門稱「摩託艇屬於特種行業,必須通過相關部門審批後,才能頒發營業執照」;海事部門稱「摩託艇項目屬於旅遊項目,由景區管委會等部門管轄」;旅遊、文體和景區管委會稱「在現有的旅遊法規中,沒有任何條文涉及摩託艇項目,他們也沒有審批權限和執法權」……
摩託艇運營背後存在「九龍治水」的情況,深層次原因,還是管理責任不明確所致。誠然,摩託艇營運在國內至今未有定性,也缺乏相關法律支撐,但既然摩託艇能吸引遊客、前景可期,且能帶動當地居民就業,為什麼就不能結合本地實際,出臺政策措施先管起來?在這方面,不少地方的經驗可以借鑑。比如,海南省三亞市也曾因摩託艇無證經營、安全隱患多、出事維權難等一度陷入尷尬境地,於是在2016年出臺了《三亞市摩託艇登記備案管理辦法》,針對摩託艇登記備案要求,駕駛員培訓、考試和領證等方面做了詳細規定。
在全域旅遊的時代背景下,旅遊和整個城市的發展已經融合在一起。當然,改變景區摩託艇無證經營、粗放管理的現狀,需要頂層設計、法律保障,但過去沒有引起我們重視和監管導致事故頻發、糾紛不斷的後果,已經「直白」地擺在我們面前,不容視而不見。我們應該立足本地實際,借鑑有益經驗,按下規制的「快進鍵」,引導這一項目規範運營。(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