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小時候,
每次站在深圳灣畔,
家人都會指著海對面朦朧的城市剪影,
說,那裡就是香港。
對於還未曾與它謀面的自己,
這個和深圳毗鄰的城市總是帶著無盡的神秘。
後來,我和朋友們常常頻繁地來往香港,當我站在縱橫交錯的街道,與潮流洶湧的人群擦身而過時,才看見這個城市神秘的面紗下有著一張古老卻迷人的面龐,和許多顆自由無羈的靈魂。
與深圳的現代化截然不同,香港是一個處處顯露著歷史的城市。於我一般喜愛舊物的人,它真是有著十足的吸引力。
並不寬敞的街道,密集緊挨的樓房以及洶湧的人群,使只有1100平方公裡的香港顯得擁擠不堪。
可是它的擁擠卻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就像一個穿著時髦的老人,渾身都是說不盡道不完的故事。
滄桑而富有魅力。
很多人都將香港這顆「東方之珠」稱為「購物天堂」,可是比起它美輪美奐的品牌聚集地,我更喜歡這座城市裡無數條狹窄隱蔽的小巷,鏽跡斑駁的護欄和飛馳而過的巴士。
以及那些隨著城市的發展仍然堅持經營多年的港味。
再一次來到香港,我們拋開了重重購物慾,決定在走街串巷中做一回香港味道的尋覓者。
從深圳福田口岸搭乘上港鐵,我們就直奔到了佐敦地鐵站。
佐敦附近有一條白加士街,這兒聚集著非常多的香港美食,其中就有我們期待已久的「澳洲牛奶公司」。
『澳洲牛奶公司』
香港佐敦白加士街47-49號地下
近佐敦站c2出口
「澳洲牛奶公司」是一家老店了並且它在香港的名氣很大,據說有不少明星很喜愛到這裡來吃早茶。
當我們找到這家店的時候,店外已經排起了長龍。幸運的是沒有等太久,店員就招呼我們進店坐下了。
當時還不到中午飯點的時間,店裡卻已經坐滿了人,於是坐在逼仄角落的我們,迅速地點了店裡的蛋白燉鮮奶和炒蛋多士兩個招牌。
▼
- 蛋白燉鮮奶 -
HKD28
這碗蛋白燉鮮奶是「澳洲牛奶公司」的首推甜品,店裡的食客幾乎人手一碗。
從賣相和色澤看來,它就像牛奶一般絲滑,舀一勺仿佛都可以感覺到爽滑柔軟的觸感。
它的口感上是比較冰涼可口的,並且它看似果凍卻比果凍要細膩許多,幾乎入口即化的樣子。
特別的是蛋白與鮮奶融合的味道,使濃鬱的奶香稍稍降低,顯得甜而不膩又濃淡相宜。
- 炒蛋多士 -
HKD20
據說炒蛋多士在別的地方都吃不到,所以這也是他家的一大特色了。
厚厚的一片多士被金黃色的炒蛋覆蓋著,多士有絲淡淡的鹹味,可以看出來表面被烤的有點焦黃,口感上很香脆。
而炒蛋真是十分的軟綿,爽滑的同時帶著濃鬱的雞蛋香。
如果將多士和炒蛋一起吃,相信你會被它們交織在一起的味道所驚豔。
它的分量不算少,吃完一份會因為這味道太美妙而回味很久。
由於考慮到這趟美食之旅還有很長的一段路程,在吃完這家店的招牌後我們又緊接著來到了下一家美食店,同樣也是在白加士街的「松記糖水店」。
▼
『松記糖水店』
佐敦白加士街23號地下
近佐敦站c2出口
最早的一家「松記糖水店」開於1992年,距今已經有25年的歷史了。
找到這家店比較容易,它和「澳洲牛奶公司」在同一條街,往前走一段路就能看見。
進店坐下後,我們點了來之前就有不少朋友推薦過的芒果綿綿冰和雪糕涼粉,比較可惜的是「松記糖水」的佐敦店沒有檸檬芝士蛋糕,下次有機會可以到油麻地店品嘗一下。
▼
- 芒果綿綿冰 -
HKD48
它家的芒果綿綿冰是甜品中的主打招牌,酸甜可口的芒果與口感綿密的冰沙融合在一起,可以說特別的解渴。
冰沙因為非常細膩放入口中很快就融化了,而芒果雖然微酸卻可以起到開胃的作用。
除了綿綿冰以外,它的四周還搭配著多彩椰果和奶油爆珠。不得不提一下,這個奶油爆珠的口感讓人非常驚豔。
本以為它只是我們常吃的奶茶裡的珍珠,可是輕輕一咬,它就會爆出奶香味的汁,而外面只是裹著一層非常薄的膜。
吃上一大勺芒果綿綿冰和奶油爆珠,豐富有層次的口感確實給人印象深刻~
- 雪糕涼粉 -
HKD28
它裡面的雪糕有多種口味可選擇,於是我們選了比較喜歡的抹茶口味。吃上一大口會發現抹茶味很濃鬱,帶著一絲清香的甜,雪糕本身也比較細膩軟滑。
涼粉上面灑著一層煉奶,如果不加煉奶的話,涼粉的味道就會非常淡。
而加了之後兩者的味道綜合起來不僅降低了煉奶的甜度還使涼粉的味道更加清甜。
如果在夏天,這一碗雪糕涼粉一定是解暑佳品吧。
因為以前在香港街邊吃到過非常好吃的魚蛋,所以在這次的覓食之旅中我們選擇了一家主打魚蛋招牌的店——「香港仔魚蛋王」,於是離開糖水店後我們就迫不及待地來到了這家店。
▼
『香港仔魚蛋王』
佐敦寶靈街18號地下
這家「香港仔魚蛋王」同樣也在佐敦地鐵站C2出口附近,據說這是一家24小時營業的店。
我們進到店裡的時候人不是很多,在老闆的推薦下點了他家的招牌魚蛋、淨牛腩和炸雲吞。
▼
- 招牌魚蛋 -
HKD32
他家的這份招牌魚蛋和我們想像中不太一樣,很大一碗,裡面除了魚蛋以外還有魚肉排。
由於是用清湯煮的,魚蛋的味道比較清淡,好在口感上還是爽滑彈牙的。
而魚排除了味道清淡以外,口感上可能是因為煮太久而顯得過於鬆軟,缺乏彈性和嚼勁。
不過這碗魚蛋的湯卻很鮮美,有著很濃的魚肉香,比起魚蛋的味道它卻是濃而不膩。
- 淨牛腩 -
HKD100
這份淨牛腩比較貴,點餐的時候我們也沒有注意到它的價格,後來感覺不是很值。
(在這裡建議去吃的小夥伴們注意點牛腩湯粉不要點淨牛腩)
一份牛腩不算多,裡面的內容比較豐富更像是一盤牛雜。
其中的牛腩牛筋味道比較好,而牛肚之類的腥味很重。
整體來說,這份淨牛腩味道是比較偏鹹的,並且比起以前吃過的很多牛雜,它在味道和口感上都沒有更出眾的地方。
再加上價格高,這份淨牛腩就顯得性價比低了。
- 炸雲吞 -
HKD38
以前只吃過湯雲吞的我,這是第一次吃炸雲吞。沒想到味道特別的好,讓我們對這家店的印象都好了那麼一些。
炸雲吞分量比較少一式六個,好在它個頭不小且皮薄餡多。雲吞的皮被炸成了金黃色,口感上又酥又脆,味道特別香。
雲吞裡面是豬肉餡,還裹挾著一些飽滿的蝦肉,餡的味道不鹹不淡剛剛好。
吃之前蘸一下店家搭配的酸甜醬,可以提升炸雲吞的整體味道,並且它還可以起到解膩的效果。
炸雲吞應該是這家店裡真正值得點的招牌了,價格也不算貴,並且會給你一種味蕾上的新體驗,值得一試~
離開「香港仔魚蛋王」的時候已經過了中午,我們跟隨著擁擠的人群散步在街上,感受著這個城市的繁榮昌盛。
消了會兒食之後,我們又搭乘港鐵來到了下一站。
尖沙咀的繁華就不用多說了,據說這兒被稱為香港的心臟。
它附近有很多有名的購物商場,例如海港城,The One,DFS全球免稅店和廣東道等等。
所以這兒的人流量非常大,在來來往往中幾乎看不見路的盡頭。
除了購物,這兒的美食也很多,我們特地找的老字號茶餐廳——「蘭芳園」就在尖沙咀站附近。
▼
『蘭芳園』
尖沙咀彌敦道36-44號重慶大廈活方地庫26號鋪
近尖沙咀站D1,L1,N5出口
「蘭芳園」是一家已經開了65年之久的老字號港式茶餐廳。當我們非常不容易地在地下商城的角落找到它的時候,店外仍然有很多人在排隊。
它的店面不大,裝修也十分簡樸,進到店裡的時候發現裡面幾乎人滿為患,我們只能和他人一起拼桌用餐。
環顧店裡的裝修,這裡非常有老香港的味道,據說明星譚詠麟經常來這家店吃飯,而牆上也貼滿了許多關於他的舊海報和貼畫。
根據譚校長的推薦,我們點了店裡招牌的絲襪奶茶,香脆奶油豬仔包和蔥油雞扒撈丁。
▼
- 絲襪奶茶 -
熱飲HKD18 凍飲HKD20
蘭芳園的「絲襪奶茶」據說是香港絲襪奶茶的鼻祖,最初它的創始人林木河先生是用茶袋來過濾茶渣。
因為茶袋使用太久變色而被他人誤以為是絲襪所以被笑稱為「絲襪奶茶」。
當時我們點了兩杯絲襪奶茶,冷飲和熱飲各一杯。奶茶本身口感非常爽滑,明顯比速衝類奶茶香很多。
而在口感和味道上,凍的絲襪奶茶比熱的要更加可口,不過凍奶茶由於放了冰塊要儘快喝完,否則冰塊融化後奶茶的香味就會被稀釋很多。
- 香脆奶油豬仔包 -
HKD18
這份豬仔包非常簡單,一個大概有碗口那麼大,從手感上能感覺出麵包發酵比較好,鼓得圓圓的。
上下兩層麵包放在一起,麵包裡層抹上了奶油,經過烤制後變成了誘人的金黃色。靠近就能聞到香甜的氣味。
它的口感酥脆,中間的奶油很香甜卻不會太膩,對於很喜歡吃這類甜點的朋友來說,它應該會十分受歡迎吧。
- 蔥油雞扒撈丁 -
HKD54
「蔥油雞扒撈丁」也是他家常被推薦的招牌之一。雖然價格稍稍有點貴,但是裡面的雞扒還蠻大塊的,並且肉很厚實,感覺還是比較值的。
蔥油淋在雞扒上,其中的姜蒜把雞扒的味道完全的提升出來了。
雞扒表皮香脆不油膩,肉質緊實,十分合我這個超愛吃雞扒的人的胃口。
雞扒下面是撈丁面,卷卷的很有彈性,面的柔軟度剛好,並且拌著姜蒜蔥油還很入味。
這盤蔥油雞扒撈丁的褒貶不一,不過我個人來說是非常喜歡的,吃完之後可以回味很久。
從蘭芳園出來後,天已經慢慢進入了暮色,於是我們抓緊時間趕往了最後一站。
其實因為搜集的資料有誤,我們當時在中環站就下了車。索性就在附近走走逛逛。
當我們站在中環置地廣場前,看見十分有特色的觀光雙層巴士呼嘯而過。
而華燈初上的香港,無數霓虹燈綻放在夜色下,整個城市絢麗多彩的讓人移不開眼。
後來考慮到時間問題,我們決定趕到最後一家美食店,位於上環的「九記牛腩」。
▼
『九記牛腩』
上環歌賦街21號地鋪
近上環站E2出口
「九記牛腩」的名氣太大了,香港也只此一家沒有分店。它的位置非常偏僻,我們靠著導航不記得拐了多少條小巷才終於找到。
找到這家店的時候已經接近晚上9點,漆黑的巷子裡遠遠亮著九記牛腩的招牌。
本以為這麼晚了客人應該也吃得差不多了,沒想到往前走幾步才發現排隊的人一直延伸到其他店的門口。
在排隊等候的時候,我看見這家牛腩店的店面很小,裡面擺滿了桌子只留一條小道給客人和店員經過。從外面看去小店顯得十分溫馨。
大約等了半小時左右我們就進去了,來到一個小圓桌坐下後我們就準備點餐。
不過令人有點不解的是,他家是按人頭點餐,規定每個進店的人都要點至少48港幣的食物。
後來我們點了人氣最高的咖喱牛腩粉和上湯牛腩粉。
p.s|注意不要像我們點錯淨牛腩,一份價格比較貴。
▼
- 咖喱牛腩粉 -
HKD48
他家牛腩粉都比較大一碗,剛好一個人的分量。裡面的牛腩也很多,不得不說牛腩太好吃了!
軟而不爛,也不塞牙。咖喱味非常濃鬱,並且味道十分正宗,香料味足。
粉的話我們更喜歡河粉不過當時店裡只有米粉了,米粉浸泡在咖喱湯裡,吃起來還有微微的辣味,對於喜歡咖喱的朋友來說,這碗咖喱牛腩粉一定不可錯過。
- 上湯牛腩粉 -
HKD48
比起咖喱牛腩粉,我更喜歡這碗上湯牛腩粉。
牛腩和湯底的味道都太香了,裡面的牛腩被煮的十分入味,輕輕咬一口就可以將牛肉分開,但是卻不爛仍然有著嚼勁。
而湯底的味道鮮美濃鬱,感覺是經過長期的熬煮才能夠有這樣的鮮。
很快這碗上湯牛河粉就見了底,要不是因為實在吃不下,我們還想再來上一碗。
在香港吃美食,會發現最好的一點是雖然排隊的人多,但是店家的上餐速度也很快。
吃完出來,店外仍然排著長長的隊,因為吃到美食而一臉饜足的我們,也不枉在走街串巷中尋找得如此辛苦了。
這次在香港吃的五家美食店都各有風味,當然了也有不小心踩到的雷。
無論如何,從這些老字號的港味中,我們感受最深的就是港廚對於美食的用心和守護。
在這個大浪淘沙的社會,一定需要頑強的信念和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才能將一家老店長久地經營下去。
而香港最吸引我的也正是這點,它是時尚現代的國際都市,卻也保留著眾多的傳統文化,就像一個多元漸變的萬花筒,面面都有著賞心悅目的風景。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