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假裝科研轉為光明正大,日本時隔31年重啟商業捕鯨,頭天2隻小鬚鯨就遭殃了...

2021-12-10 日本之窗

本文來自公眾號: 英國那些事兒   

微信號 :hereinuk

2019年7月1日上午9點多,在日本山口縣下關港、北海道釧路港舉行了盛大的出港儀式,

彩帶飄飄,鼓聲轟隆,多艘捕鯨船在此啟程駛向汪洋大海。

這些捕鯨船將在日本領海及專屬經濟區(EEZ)內作業。這也意味著,日本宣布時隔31年重啟商業捕鯨後,正式邁出捕殺行動的第一步。

「捷報」很快就從前方傳來。

從釧路港出發的小型捕鯨船「第五十一純友丸」號,當天下午率先在釧路灣捕獲1頭長8.3米、重約6噸的雌性小鬚鯨。隨後還有另外1頭小鬚鯨被捕獲。

當天傍晚,首日作業捕獲的2頭小鬚鯨回到釧路港卸貨,由起重機送到岸上。

鯨魚很快被卡車運到附近的解體工廠,工作人員為了慶祝首日收穫,先是在鯨身上倒上「神酒」慶祝,之後才會開展解體作業。

捕獲的鯨解體後最快將於4日進行交易,然後擺上飯店的餐桌。

隨著商業捕鯨的重啟,工作人員可以無所顧忌地在船上就對鯨進行放血等作業,這樣可以確保鮮度更高的鯨肉在市面上流通。

第一天就收穫滿滿,日本小型捕鯨協會會長貝良文掩飾不住內心地激動:「體長8.3米可以說是小鬚鯨裡的最大級別。商業捕鯨重開第一天,就迎來了最棒的開局。這31年的等待非常值得。」

可以說為了等待這一天的到來,有很多日本捕鯨從業者,都有「憋」了太久的感覺。

日本捕鯨歷史由來已久,17世紀日本和歌山縣就開始有組織的捕鯨活動,1930年代日本人開始前往鯨魚密集的海域捕鯨。

尤其在上世紀牛肉等蛋白質來源不足的時代,鯨肉可以說也是日本人重要的食物來源,很多學校的配餐都包含鯨肉。

而在二戰結束後,為了保護鯨魚資源和捕鯨產業的有序發展,國際捕鯨委員會(IWC)於1948年成立,日本後來於1951年加入。

起初日本捕鯨行業並沒受到多少影響,市場有需求,大型水產企業也快速發展,鯨魚的捕獲量節節攀升。日本國內的鯨肉消費量在1962年度達到頂峰,高達23.3萬噸。

但是後來隨著國際環保意識的加強,以及反捕鯨國不斷增加,IWC於1982年表決通過暫停商業捕鯨活動。

而日本對此提出異議申訴,依然我行我素繼續商業捕鯨行為。

後來在各方面的壓力下,日本才於1986年撤回異議申訴,並在1988年正式停止了商業捕鯨。

商業捕鯨暫時是不行了,但日本陸續於1987年在南極海域、1994年在西北太平洋開始以「科研」為名的「調查捕鯨」。

雖然受到歐美各反捕鯨國的反對,但一直企圖重啟商業捕鯨的日本政府表示,這是為了調查鯨魚資源,等到商業捕鯨恢復之時可以計算出恰當的捕撈配額。

從1987年以來,日本每年以「調查捕鯨」捕鯨的數量在200頭~1200頭之間。截至2018年度,累計捕獲了小鬚鯨和塞鯨等總計超過1.7萬頭,其中不乏一些懷孕雌性鯨魚。

當然,在以「調查」為外衣進行的捕撈行動後,這些鯨肉大多也會作為「副產品」在市面上出售,所以日本所謂的「調查捕鯨」也持續遭到國際輿論的批判。

終於在2019年6月25日,日本結束了最後一次「調查捕鯨」的行程。持續約32年的「調查捕鯨」,終於畫上句號。

而這並不意味著結束,因為在2018年9月於巴西召開的IWC大會上,日本政府提議重啟商業捕鯨,但理所當然地遭到否決後,日本於今年6月30日正式退出IWC,重啟商業捕鯨。

於是就有了文章開頭的這一幕,不再被IWC的決定所束縛,日本捕鯨業者無需再披著「科研」的外衣,捕撈的鯨怎麼處理會比較新鮮,就怎麼來,一切以市場為準繩。

不過畢竟還是要顧及一下國際間的反對聲浪,日本政府公開表示:「即使重啟商業捕鯨後,我們也會克制地捕殺。」

日本水產廳2019年7月1日宣布,截至今年12月底的捕撈配額設定為總計227頭,其中為小鬚鯨52頭、布氏鯨150頭和塞鯨25頭。

而2020年後設定的每年捕撈配額上限的可捕撈量總計383頭,包括小鬚鯨171頭、布氏鯨187頭和塞鯨25頭。

這個數字據說是按照IWC採用的方式計算得出,無論是哪種鯨魚,設定的捕殺量都在估算資源量的1%以下,是可持續的捕撈配額。

日本政府強調:「按照這種數量,就算連續捕殺鯨魚100年,也不會對資源產生負面影響。」

不過話雖然這麼說,或許隨著時間一長,尤其是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結束後,可能實際執行起來又是一回事了。

相比頂峰時的1960年代,日本全年鯨肉消費量一度超過20萬噸,但近年來則滑落至5000噸左右。

如今不少日本年輕人,其實都沒有嘗過鯨肉的滋味。為了重新吸引消費者的關注,將鯨肉控制在合適的價格區間,就需要確保鯨肉的穩定足量供應。

過去31年來,鯨肉已經漸漸變得不再是日本大眾的偏愛食物,能否恢復往日所謂的「傳統文化」也是一個疑問。

而隨著商業捕鯨重啟,國際譴責聲四起,外界對日本的印象惡化,也可能會對當地的旅遊業帶來衝擊。

(倫敦街頭抗議日本重啟商業捕鯨)

對於日本重啟商業捕鯨的這個舉措,也是引發日本網友的熱議,

不少人認為合理操作並無不可:

「鯨不行,但牛和豬卻可以,真是搞不懂啊。」

「要是又便宜又安全的話,真想嘗嘗看啊。商業捕鯨又有什麼錯。」

「恭喜重啟商業捕鯨。這是日本重要的文化,絕不能讓它消失,我是支持的。

希望大家能努力,把鯨肉變成和咖喱一樣重要的餐桌食物。」

但也有人發出反對之聲:

「對不起,對我來說,完全不能理解重啟商業捕鯨有何意義。」

「重啟商業捕鯨,我是反對的。所以面對反對之聲還是想要吃嗎?

又不是國民食物,不吃又不會死。完全感覺不到吃鯨肉的必要性,也不想吃。

周邊想吃鯨肉的大多是超過50歲的中老年人。對我來說,是拒絕的。」

「又不是食物不足的時代了,為什麼就一定要捕鯨呢?」

Ref:

https://www.bbc.com/japanese/48821979

https://headlines.yahoo.co.jp/hl?a=20190701-00000080-mai-soci

https://headlines.yahoo.co.jp/hl?a=20190629-00050260-yom-soci

https://www.tokyo-np.co.jp/article/economics/list/201907/CK2019070102000251.html

https://www.chunichi.co.jp/s/article/2019062401002547.html

https://headlines.yahoo.co.jp/videonews/jnn?a=20190702-00000007-jnn-bus_all

---

高橋美裡:豬和牛是你自己養的,鯨是嗎。評論那人真是個憨憨

莫名--L:以前是以「科研捕鯨」的名義當外皮,現在直接連皮都不要了

疝化溴:我是真的不明白西方人為什麼那麼反感捕鯨,就因為是哺乳類加體型大點?

OS·獨白:最可怕的是一堆替日本捕鯨辯護的人說:這是為了維護生態平衡,鯨魚太多影響其他魚類生存……   在海洋生態環境越來越差,捕鯨手段越來越科技化的如今,鯨魚數量還能比以前多,對你們『捨己為人』的強盜邏輯,嘆為觀止🙂

@懷酒臨風現在是沈王爺:想起來good omens裡面的吐槽:這艘日本遠洋科考船的科研主題是今天能捕到幾隻鯨魚。現在羞恥布也不要了

傲嬌的南瓜餅:「完全感覺不到吃鯨肉的必要性」同款理由

北京大豁牙:有人不明白為啥別的動物可以吃,不能吃鯨魚。因為捕鯨實在太殘暴,捕殺這種體型的動物的過程長而且痛苦,極其不人道。日本人太自私了。


相關焦點

  • 小日本時隔31年重啟商業捕鯨
    從2019年7月1日開始,鄰國日本又可以光明正大的大開殺戒了!7月1日開禁當天,日本派出5艘捕鯨船,獵殺了兩頭小鬚鯨。為保證新鮮,它們在岸邊就被開膛破肚,放乾鮮血,之後漁民將其轉移到卡車上送往港口工廠。鯨魚肉將於4日在當地魚市拍賣。為啥選擇7月1日重啟商業捕鯨,因為,6月29日,G20領導人大阪峰會剛剛閉幕。
  • 日本重啟商業捕鯨的目標種類確認,包括小鬚鯨等三種
    這是2013年9月在日本釧路拍攝的被捕鯨魚照片。 新華社 資料圖12月26日,日本政府宣布退出管理鯨類資源的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從2019年7月起時隔約30年重啟商業捕鯨。據日本共同社12月27日 報導,現在重啟商業捕鯨的目標地點和種類都被確認,海域限於日本近海及專屬經濟區,對象鯨種為小鬚鯨等3種。對此,國際社會反映強烈。據新華社27日報導,澳大利亞政府26日對日本政府「退群」、恢復商業捕鯨表示「極為失望」。
  • 日本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 時隔32年將重啟商業捕鯨
    【從「科研捕鯨」到「商業捕鯨」】19世紀以來,因為人類無節制的捕殺和海洋生態環境的惡化,鯨魚的數量一路銳減,甚至瀕臨滅絕。1948年,國際捕鯨委員會(IWC)成立,並於1986年通過了《全球禁止捕鯨公約》,禁止締約國從事商業捕鯨。鯨魚種群數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日本於1951年加入IWC。
  • 時隔32年日本磨刀霍霍七月一日重啟商業捕鯨,澳環保組織密謀阻止
    日本不顧國際反對聲浪,將從7月1日起重啟商業捕鯨活動,圖為1986年日本捕鯨船上的血腥屠鯨畫面。日本在2018年12月宣布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後,7月1日將重啟時隔32年的商業捕鯨活動。據外電報導,日本一艘捕鯨船24日在北海道網走市附近鄂霍茨克海,完成最後一次的科學研究目的捕鯨,已經有宮城縣石卷市等六家捕鯨企業,磨刀霍霍準備展開商業捕鯨,而國際反捕鯨組織「海洋守護協會」(Sea Shepherd)澳大利亞主管傑夫·漢森(Jeff Hansen)重申反對任何捕鯨行動。外電指出,和去年6月一樣,日本科研捕鯨船捕獲47隻小鬚鯨。
  • 日本重啟商業捕鯨 市場冷清 業者自言前景難料
    日本捕鯨船隊1日從多座港口起航,時隔31年重新啟動商業捕鯨。前一天,日本正式退出禁止商業捕鯨的國際捕鯨委員會,繼而實現這一「夙願」。只是,在鯨肉逐步淡出日本民眾餐桌的背景下,業者認為商業捕鯨前景難料,日本媒體憂慮招致反對捕鯨的國家更多批評。
  • 日本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後,捕獲首條鯨魚,引國際社會強烈關注
    當地時間2019年7月1日,日本北海道釧路港,一頭被捕獲的小鬚鯨被起重機吊到卡車上。據悉,這是日本時隔31年重啟商業捕鯨,首日作業捕獲的鯨魚於當天傍晚在北海道釧路港卸貨。據悉,日本政府設定了與一般魚類相比極為克制的捕撈配額,並強調:「以這種頭數就算連續捕撈100年,也不會對資源產生負面影響。」當晚卸貨的是在沿岸作業的小型捕鯨船捕獲的兩頭小鬚鯨,預計將分別被解體,最快4日進行交易。此前外媒稱,當地時間6月30日,日本正式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並將從7月1日起時隔31年重啟商業捕鯨。
  • 鯨肉市場冷清,日本重啟商業捕鯨背後是因為啥?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本月1號,日本正式重啟中斷31年的商業捕鯨,8艘捕鯨船先後從北海道釧路港及山口縣下關港出海,前往日本專屬經濟區內進行捕獵。那麼,日本為什麼要頂著全球罵名重啟商業捕鯨呢?日本農林水產大臣 吉川貴盛 給出一條的理由是:食用鯨肉是日本的傳統飲食文化,希望重啟商業捕鯨能夠帶動地方經濟復甦。真的是這樣嗎?7月1日,在全球一片罵聲中,日本正式重啟商業捕鯨。8艘捕鯨船先後從北海道釧路港及山口縣下關港出海,前往日本專屬經濟區內進行捕獵。當天已有兩艘捕鯨船返回,並捕獲了兩頭小鬚鯨。
  • 日本在北海道啟動科研捕鯨 首日捕獲7頭小鬚鯨
    9月7日,以小鬚鯨為對象的日本科研捕鯨在北海道釧路近海啟動,當天共捕獲了7頭小鬚鯨。(共同社)   中新網9月8日電據日本共同社報導,以小鬚鯨為對象的日本科研捕鯨7日在北海道釧路近海的北太平洋啟動,當天共捕獲了7頭小鬚鯨。
  • 日本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後,捕獲首條鯨魚,引國際社會強烈關注
    當地時間2019年7月1日,日本北海道釧路港,一頭被捕獲的小鬚鯨被起重機吊到卡車上。據悉,這是日本時隔31年重啟商業捕鯨,首日作業捕獲的鯨魚於當天傍晚在北海道釧路港卸貨。據悉,日本政府設定了與一般魚類相比極為克制的捕撈配額,並強調:「以這種頭數就算連續捕撈100年,也不會對資源產生負面影響。」當晚卸貨的是在沿岸作業的小型捕鯨船捕獲的兩頭小鬚鯨,預計將分別被解體,最快4日進行交易。此前外媒稱,當地時間6月30日,日本正式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IWC),並將從7月1日起時隔31年重啟商業捕鯨。
  • 日本北海道釧路近海啟動商業捕鯨
    共同社消息,日本北海道釧路近海進行沿岸作業的2艘小型捕鯨船20日開始捕撈小鬚鯨,首日捕獲2頭。截至10月上旬前後力爭總計捕獲40頭。國內重啟商業捕鯨的去年釧路近海總計捕獲了33頭。
  • 日本商業捕鯨近海船隊回港 1430噸鯨肉11月起上市
    7月1日,日本重啟商業捕鯨,一艘漁船在北海道釧路港卸下一頭小鬚鯨。圖片來源:視覺中國7月1日,日本時隔31年重啟商業捕鯨,捕鯨船隊從山口縣下關市港口啟程,開啟了為期數月的捕撈活動。10月4日,負責近海作業的捕鯨母船「日新丸」返回了下關市港口,其與兩艘捕鯨船組成的船隊總計捕獲了約1430噸鯨肉。
  • 日本年輕人已不懂吃鯨魚?日捕鯨船長對前景「不安」
    來源:新華社日本重啟商業捕鯨,資料圖。 圖源:視覺中國日本捕鯨船隊1日從多座港口起航,時隔31年重新啟動商業捕鯨。前一天,日本正式退出禁止商業捕鯨的國際捕鯨委員會,繼而實現這一「夙願」。日本政府把捕鯨範圍限於領海和專屬經濟區,農林水產部為防止過度捕鯨,去年12月設定每年商業捕鯨配額,總數上限227頭,其中小鬚鯨52頭,布氏鯨150頭,大鬚鯨25頭。農林水產大臣吉川貴盛1日在下關港出海儀式上說,「從今天起,我希望捕鯨人依照(政府規定的)數量上限捕鯨,以重振日本捕鯨產業。」
  • 日本重啟商業捕鯨,1430噸鯨肉即將上市
    據日本媒體共同社報導,負責近海作業的捕鯨母船「日新號」在10月4日返回下關港,船隊此次獵殺的223頭鯨魚和1430噸鯨肉將在5日內卸貨,預計今年11月投入市場流通。這是1986年國際捕鯨委員會(IWC)通過《全球禁止捕鯨條約》以來,日本重啟的第一次大規模商業捕鯨活動。其慘烈程度,怕只有觸目驚心才能形容!
  • 日本重啟商業捕鯨後首批鯨肉開賣 遊客:有點像馬肉
    圖據《朝日新聞》7月1日,日本政府時隔31年後重啟商業捕鯨計劃。很快,從日本國內多個港口出發的捕鯨船相繼帶回捕獲到的鯨魚。4日,日本和歌山縣太地町漁協批發市場和北海道釧路港新富士市場等地都舉行了首批鯨魚肉的拍賣活動。無論是商業捕鯨還是調查捕鯨,對於日本而言,似乎並沒有什麼本質性區別。
  • 日本商店開始出售重啟商業捕鯨後捕撈的鯨魚肉:樣品免費試吃
    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一家大型百貨商店7月8日開始出售重新啟動商業捕鯨後捕撈的鯨魚肉。業界對捕鯨業的存亡憂慮依舊。阪急百貨旗艦店貨架擺放鯨肉「生魚片」,標價每100克599日元(約合38元人民幣),提供部分樣品給顧客免費試吃。共同社報導,這家店進貨大約30公斤鯨肉,來自商業捕鯨船隊上周在北海道釧路港附近海域捕獲的小鬚鯨。
  • 時隔70年,北海道室蘭可能再次成為商業捕鯨據點
    共同社5月27日消息,據日本《北海道新聞》報導,關於去年國內時隔約31年重啟的商業捕鯨,由小型捕鯨企業組成的日本小型捕鯨協會(福岡市)就把北海道室蘭市作為新的作業據點正在與當地漁協等進行磋商。可能以室蘭近海為漁場最快在6月捕撈卸貨。
  • 日媒:日本北海道室蘭或再次成為商業捕鯨據點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網5月27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援引《北海道新聞》報導,2019年,日本時隔約31年重啟商業捕鯨。日前,由小型捕鯨企業組成的日本小型捕鯨協會,圍繞把北海道室蘭市作為新的作業據點一事,正在與當地漁協等進行磋商。
  • 日本北海道釧路近海開始捕撈小鬚鯨 首日捕獲2頭
    中新網8月20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20日,日本北海道釧路近海進行沿岸作業的2艘小型捕鯨船,開始捕撈小鬚鯨,首日捕獲2頭。此前,從16日起,北海道網走近海也開始進行捕鯨。資料圖:當地時間2019年7月1日,日本北海道釧路港,一頭剛剛被捕獲的小鬚鯨被起重機吊到卡車上前往魚肉市場。
  • 日本捕1430噸鯨肉,年內在市場上流通,為何不顧國際反對堅持捕鯨
    7月1日,日本時隔31年再度恢復商業捕鯨,負責在近海作業的捕鯨母船「日新丸」等船隊當天出海。新華社資料圖據日本共同社10月4日報導,時隔約3個月,「日新丸」於4日返回山口縣下關市的下關港。「日新丸」和兩艘捕鯨船組成的船隊捕獲了總計約1430噸鯨肉,其中約370噸已於7月底在仙臺港卸貨。
  • 日本北海道室蘭或再次成為商業捕鯨據點
    據日本共同社援引《北海道新聞》報導,2019年,日本時隔約31年重啟商業捕鯨。日前,由小型捕鯨企業組成的日本小型捕鯨協會,圍繞把北海道室蘭市作為新的作業據點一事,正在與當地漁協等進行磋商。之後,室蘭近海可能成為漁場,最快在6月捕撈卸貨。據報導,從明治到大正時代,捕鯨在室蘭盛行,到戰後不久為止,該地一直是捕鯨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