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臺灣來大陸的遊客在增加,而大陸去臺灣的遊客卻在減少?

2020-12-11 趣旅網

據報導,2017全年臺灣民眾赴大陸旅遊人數有望達到390萬人次,超過2016年全年的368萬人次,再創歷史新高!而2017年前5個月大陸赴臺遊客卻大減,較去年減少了超32萬人次。而且業界預估,未來赴臺的陸客「只會少不會多」。

為什麼臺灣來大陸的遊客在增加,而大陸去臺灣的遊客卻在減少?

大陸整體旅遊業升級,吸引力在增加

大陸整體旅遊業升級,設施軟硬體都在提升。包括舊景點的改造、新景點開發、住宿交通和餐飲業的升級,都是讓大陸旅遊業繼續『發燒』的重要因素。即使是已走了20多年的長三角、桂林山水、昆明大理麗江,也能也有新玩法。大陸旅遊業在持續「發燒」,而臺灣旅遊卻慘澹了許多。撇開政治局勢因素不談,臺灣的硬體設施與「軟環境」都沒有跟上,頻繁爆出各種安全事故,這就要人有顧慮了。

旅遊景點多,距離消費適中

大陸許多風景奇秀的自然資源,沙漠、高山、大河、石灰巖洞或森林,大陸不但是亞洲唯一,更是距臺灣最近的地方,要旅遊不去大陸去哪裡?有臺灣網友表示說「大陸有太多在臺灣看不到的東西,可以大開眼界,甚至實現夢想。」有驢友一年就去了5趟大陸。他說,以前去大陸玩的兩大重點是自然風光和歷史文化,如今去大陸可以參觀博物館、看藝術表演,尤其是氣勢磅礡的實景演出,超級過癮;另外,可以看到大陸各城市的建設,還可以看繁忙的高鐵網絡和科普基地,這些臺灣都沒有。

心理因素,大陸民眾對臺灣民眾十分熱情

大陸無論是旅遊設施工作人員,或臺灣遊客平時接觸到的大陸民眾,對臺灣民眾依舊十分熱情。有臺灣驢友表示:只要是互動表演節目,臺灣遊客幾乎都會被拉上臺參加,而且總是會獲得最熱情的掌聲;而近年來,大陸遊客赴臺灣旅遊卻收穫了「素質差」、「擺闊」的評價,這不禁讓人扼腕,是否還要去臺灣旅遊呢?

如今大陸的發展日新月異,正在迅速崛起,希望臺灣也是如此。期待大陸遊客以後都有機會踏上臺灣的土地,來一次說走就走、開心盡興的旅行……

相關焦點

  • 大陸遊客繼續減少 臺灣旅遊業「只下不上」
    民進黨去年上臺以來,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關係急凍,大陸遊客來臺意願不高。按說每年三四月是大陸遊客來臺的旺季,但實際情形是,來臺人數「只下不上」,看樣子,接下來臺灣旅遊業者的日子會越來越辛苦。
  • 為何臺灣遊客開始扎堆來大陸旅遊,但是大陸遊客卻不願意去臺灣了
    為何臺灣遊客開始扎堆來大陸旅遊,但是大陸遊客卻不願意去臺灣了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於之前被西方國家殖民過的原因,臺灣一直以來發展的就尤為不錯,尤其是在10年前,臺灣就相當於如今的北上廣,而大陸城市就相當於三線開外的小城市,所以一度很多大陸人對於臺灣就非常的感興趣,就像想要去香港工作生活一樣,想要去臺灣,再加上前幾年臺灣的偶像劇又非常的火,更加讓大陸人對臺灣感到好奇了
  • 大陸遊客銳減 臺灣觀光收益大幅減少
    圖為日月潭/資料圖片  據臺當局「觀光局」近日公布赴臺旅客人數統計,民進黨當局執政這一年來陸客赴臺人數減少145.6萬人次,觀光收益銳減700億元(新臺幣,下同);民進黨當局寄希望於「新南向」政策帶來東南亞遊客填補,統計顯示「新南向」增加30萬人次,收益約多77億元。但加減後,總觀光收益還是減少623億元(約156億港元),也讓臺灣旅遊業者大喊「活不下去了」。
  • 日月潭邊嘆冷暖——大陸遊客減少對臺灣經濟的影響
    大陸遊客減少,日月潭的旅遊業者遭受重創。深陷「寒冬」的除了旅店業主,也包括景區的計程車司機、遊覽車司機、導遊、遊船業主和食品店主等。  接近中午,正是遊客比較集中的時候。在伊達邵碼頭和水社碼頭,雖然有幾艘接散客的遊船頻繁地在湖面穿梭,但是記者看到多數遊輪靜靜地躺在湖面上「曬太陽」。  一家過去常接大陸觀光團的遊輪業主告訴記者,最近幾個月來,遊船收入比往年減少了近八成。
  • 臺灣遊持續遇冷:大陸旅行團遊客減少47%,阿里山冷清了
    阿里山日月潭冷清起來一位長期在臺灣地區從事旅遊工作的地接人員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大陸遊客減少的現象在一些知名旅遊景點特別明顯。「比如阿里山、日月潭這些景點,基本上是旅行團必去的,現在反差就比較明顯。」
  • 大陸遊客愈來愈少,臺灣自我邊緣化
    作者 馬康莊蔡英文上任以來,大陸遊客愈來愈少,去年臺灣「觀光局」 曾發表每年的旅遊人次數目,強調來臺灣的旅客人數並未減少,沒有受到大陸旅遊團減少的影響。同時臺灣官方宣稱他們的「新南向政策」,已取得一定的成績,東協十國赴臺遊客有明顯的增加等。
  • 日月潭邊嘆冷暖:大陸遊客減少對臺灣經濟影響之一
    大陸遊客減少,日月潭的旅遊業者遭受重創。深陷「寒冬」的除了旅店業主,也包括景區的計程車司機、遊覽車司機、導遊、遊船業主和食品店主等。  接近中午,正是遊客比較集中的時候。在伊達邵碼頭和水社碼頭,雖然有幾艘接散客的遊船頻繁地在湖面穿梭,但是記者看到多數遊輪靜靜地躺在湖面上「曬太陽」。  一家過去常接大陸觀光團的遊輪業主告訴記者,最近幾個月來,遊船收入比往年減少了近八成。
  • 大陸遊客減少 臺灣士林夜市攤商急喊救兩岸關係
    士林市場攤商們感受陸客減少,嚴重影響生意壓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8月9日訊 過去馬英九當局8年來接受「九二共識」所獲致的「和平紅利」正在快速消耗中;其中,大陸遊客赴臺急速減少,在觀光旅遊相關行業感受最清楚。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士林夜市專賣伴手禮店家對蔡英文當局否定「九二共識」發出怨言,呼籲為百姓生計救救兩岸關係。
  • 臺灣大批觀光工廠倒閉 因大陸遊客大幅減少
    受大陸遊客減少的影響,臺灣許多主要面向大陸遊客的旅館、瀏覽車、購物店紛紛停業轉售。而曾經深受陸客喜愛的體驗式觀光工廠,如今也都悄悄結束業務,或轉型謀求生路。觀光工廠因為能夠體驗手工製作,還能試吃和購買伴手禮,曾深受大陸遊客喜愛,但從去年5月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陸客大幅減少,再加上「一例一休」實施,人力成本增加,許多觀光工廠難以維繫,不得不關門停業。據數據統計,新北市去年觀光工廠的參觀人數比上年減少了15萬,多家觀光工廠悄悄結束觀光業務,或求售,或轉型謀生。從業者:(關閉)至少有10(家)吧,因為觀光工廠要2班替換啊。
  • 大陸遊客減少致臺灣士林夜市生意衰減,店家質疑當局不顧民生
    大陸遊客減少致臺灣士林夜市生意衰減,店家質疑當局不顧民生 盧佳靜/中國臺灣網 2016-08-09 14:22 來源:
  • 受大陸遊客減少影響 臺灣大批觀光工廠倒閉
    受大陸遊客減少的影響,臺灣許多主要面向大陸遊客的旅館、瀏覽車、購物店紛紛停業轉售。而曾經深受陸客喜愛的體驗式觀光工廠,如今也都悄悄結束業務,或轉型謀求生路。
  • 日媒:臺灣正遭受大陸遊客減少困擾 寄希望於日本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經濟新聞》8月17日報導稱,臺灣正受到中國大陸遊客減少的困擾。大陸遊客曾是佔臺灣島外遊客4成的「主力軍」,但最近的大陸訪臺遊客人數卻一直持續著比上一年減少10%左右的局面。5月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成為臺灣地區新領導人。而大陸訪臺遊客的減少,似乎正反映出此後兩岸關係間的磕磕絆絆。
  • 大陸遊客為何不來臺灣了?臺灣學者的回答直白清醒
    日本、韓國、新加坡、臺灣似乎都在向我們招手,沒錯,臺灣,這些年成了很多大陸遊客心中摯愛的小清新目的地,爬上陽明山看日出,去九份喝一杯咖啡,到臺北逛一逛誠品書店,去花蓮騎行,到墾丁浮潛……然而,臺灣媒體報導稱,大陸赴臺遊客上半年或將驟減,令人憂心不已。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大陸遊客對臺灣的印象究竟如何?如果陸客減少,臺灣的民眾作何反響?針對這一系列問題,《環球時報》記者展開調查採訪。
  • 大陸遊客不去臺灣怎麼辦?臺「央行」:找網紅代言
    大陸遊客赴臺人數仍在減少。(圖片來源:臺灣《經濟日報》)中國臺灣網1月5日訊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大陸遊客不去怎麼辦?臺灣「中央銀行」首度提出「可找網紅代言」的建議,吸引大陸遊客赴臺。「央行」指出,今年以來,赴臺大陸遊客減少,可透過網絡紅人代言,爭取大陸遊客青睞。劇報導,臺灣「央行」在報告裡指出,近年受惠於大陸遊客赴臺人次逐年創新高,臺灣旅行收入明顯成長,佔國際收支服務輸出的比重約達三分之一。
  • 銳減3成 大陸遊客不願去臺灣了?
    摘要 據港媒報導,五一黃金周,大陸赴臺遊客驟減2至3成。根據臺灣旅行社業者統計,4月30日至5月2日三天勞動節連假,陸客團來臺人數約11000人,比起去年同期14000人,減少3000人,平均1天少1000人。
  • 大陸遊客全面減少 臺灣店鋪接連關門外資也準備撤離
    中國臺灣網6月2日訊 據臺灣《旺報》報導,大陸遊客赴臺團客及個人遊人數都持續減少,已傳出的消息,光是本月就至少有4家專做大陸遊客團生意的旅館、餐廳和購物店要關門。購物店業者估計,全臺專做大陸遊客團的購物店原有140到160家,目前至少已有40到50家停業,估計年底前會有100家關門。
  • 日月潭邊嘆冷暖 大陸遊客減少影響臺灣經濟
    日月潭邊嘆冷暖——大陸遊客減少對臺灣經濟的影響組稿之一  新華社臺北9月21日電(記者王小鵬 劉剛)「如果生意繼續冷清下去,明年我可能就要關店不幹了。」談到未來,在日月潭經營一家民宿的沈翔潤一臉無奈。  沈翔潤曾在臺北一家五星級酒店工作。約6年前,他與家人在伊達邵遊船碼頭附近開設了一家中高端民宿。
  • 臺灣對大陸遊客說得好不如做得好
    開放大陸民眾赴臺旅遊後,大陸遊客貢獻了臺灣觀光旅遊收益達4600億元新臺幣的一半。大陸遊客赴臺人數減少,使臺灣零售業、餐飲業和觀光業整個產業鏈影響較大,而蔡當局卻沒有回應民眾「改善兩岸關係」的呼聲,執意推動所謂的「新南向政策」,企圖以東南亞旅客添補大陸遊客減少的缺口。但是,消費力和購買力都無法與大陸遊客相比。人數上,雖然東南年旅客今年人數增加了32萬人次,但難以彌補減少的約91萬人次大陸遊客。
  • 臺灣熱點景區大陸遊客減少 想法設法出招續命
    廣告 臺灣熱點景區大陸遊客減少 想法設法出招續命 2016為此,臺北故宮暫停了籌備6年的「大故宮計劃」;一年一次的泳渡日月潭擬改為一年三次,以吸引臺灣本地遊客。不過,更多島內觀光業人士對前景感到悲觀,正醞釀參加9月12日的觀光業大遊行。  據臺灣《聯合報》6日報導,今年1到8月臺北故宮總參觀人次,較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5%。若單看旺季8月,今年8月臺北故宮參觀人次比去年8月少了14%,其中陸客團就減少五成。
  • 2016大陸去臺灣旅遊人數將比去年減少90萬人
    2016大陸去臺灣旅遊人數將比去年減少90萬人  臺灣觀光部門最新公布的9月統計數字顯示,大陸來臺遊客相比去年同期減少37.79%,預計全年大陸遊客將比去年減少90萬人次。  數據顯示,9月到臺灣觀光旅客總人數比去年同期減少7.78%,是近13年來該月首見負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