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的綠皮火車,拖著時光跋涉在西南的崇山峻岭

2020-12-13 笑雲讀星

在重慶與遵義之間,數十年如一日,開行著一列綠皮火車。它的車次號標記為5629,全程票價僅需23.5元,不及一隻漢堡的價格,而這個價格已經保持了25年之久。

時光火車

當我知道還有這列火車時,心中升騰而起的是一種敬意。它讓某些我認定消失的東西,不需要靠緬懷去印記;而只需要出發,就能把過去時光一一還原在眼前。

這不得不讓人心有丘壑,對歲月的流逝心存懷疑,對時光的友好投桃報李。且偽裝自己為一名普通的旅客,像多年前還是同學的自己一樣,滿懷興奮地踏上火車,去往希望。

這列綠皮火車是最典型的普客列車,即所謂的慢車,一路停靠大大小小23站。而重慶到遵義的裡程約為278公裡,高鐵一個多小時跑完,坐綠皮火車則需耗時9個多小時。

慢得合情合理,慢出來一種古老的情懷。它讓我自然順貼地遙想很小的時候,在睡了昏天黑地的悠長一覺醒來,北方的狗吠就代替了南方的夏蟬,連綿的青山化為了廣袤的黃色平原。

現在的高鐵動車車廂內簡潔現代,而那時的車廂裡就像農舍的後院。

火車內的農產品

百味雜陳的車廂,似曾相識的味道肆無忌憚地飄蕩,搖晃著撞進記憶裡。

這趟列車,經過的大多是偏僻的地方,沿線經濟欠發達,交通並不便利。唯有這條鐵路,串連起了人們的希望。

和多年前嚮往遠方的自己一樣,沿線的人們搭上這班火車,把自己種植的蔬菜水果帶到城裡去賣,經濟學上最簡單的商品流通便得以實現。它讓落後山區的人們,有了和世界對話的機會。

這是趟真正的便民列車,它堅持不懈的開行,違背了商品社會通過商業行為獲得利潤的基本原則,它的運營是虧損的;但它真的為沿線的貧困地區提供了脫貧致富的線路。

窗外

窗外並不繁華,但是故鄉的山水。遠方並不遙遠,卻和現代世界相連。

我坐上這趟車是矛盾的,因為我可惜時間;但我卻是喜悅的,因為它帶人搖進從前。

這滿車廂的人間煙火氣,令人安靜,也令人遐思。誰知道它的目的地是未來還是過去?反正我有些糊塗,糊塗了就不思考,和周圍的鄉親擺天南地北的龍門陣,在鄉音裡鬧熱。

火車走走停停,沿線都是風景,這既是一趟拖著時光的旅行,也是一趟走進「養在深閨人不識」的偏僻景區的旅程。

列車停靠站

綦江古劍山

這個地方有名亦無名。說它有名,是因為它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說它無名,我就問你聽說過它嗎?

據史料記載,上古之時,古劍山乃汪洋澤國,後因造山運動,使其群峰拔地而起,千巖千貌,這才形成了今天的丹霞景觀。

古劍山是西南地區罕見的丹霞地貌,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意外之喜。

這裡的地質地貌罕見古老,巖層裡夾著厚厚的河沙和鵝卵石,堅硬如鐵。

古劍佛影

古劍山中古剎禪林,少了塵世俗氣,多了名山之靈,避世而立。倒也自在逍遙,化然物外。

山上山泉處處,烹茶尤佳。

得閒清遊古劍山,也許能印證自己的本心,而不是在香客如雲的所謂寶剎禪寺,去獻上以金錢多寡衡量的愛心。

黔北花海

貴州桐梓縣婁山關鎮的黔北花海,是大山深處的一顆明珠。

這裡一年四季都有各種花海 ,尤其是每年夏天,成片成片的馬鞭草和向日葵盛開的時候,花海連綿,層層疊疊,美得讓人心醉…

在花海裡徜徉,是每個有夢的人,尤其是喜歡做夢的少女最嚮往的事。

藍天下繽紛的色彩,蔓延成浩瀚的花海。

黔北花海

四季不同的旖旎,足夠讓每一個來到這裡的遊人流連。

婁山關鎮最聞名遐邇的還是婁山關。

婁山關

婁山關,是遵義紅色旅遊不可或缺的一站,也是大婁山脈的主峰。

這裡重崖疊峰,峭壁絕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更因為北距巴蜀,南扼黔桂,為黔北咽喉,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1935年2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二渡赤水,回師黔北,殲滅黔軍四個團,攻下婁山關,揭開了遵義大捷的序幕,也贏得長徵以來的第一次巨大勝利。

婁山關浮雕

婁山關是中國歷史上的濃墨重彩,是黔北地區最負盛名的紅色景區。

臨關犯險,那種發自心底的敬畏之情無需別人告訴你,該如何珍惜現在的來之不易,才是每個人需要思考的問題。

趁著這趟頑強行駛在渝黔之間的最後的綠皮火車還沒來得及退出歷史舞臺,坐上它去赴一場舊日時光的旅行,你不會回到從前,但一定會讓你心有所感,會讓你更珍視今天,更期待美好的未來…

相關焦點

  • 北京站綠皮火車的最後時光
    2019年1月4日,隨著中國鐵路新一輪調整運行圖,往返於北京火車站和天津武清區楊村火車站之間的6451/6452次綠皮火車停運。這是一對目前已經絕少見到的冬天燒煤取暖、夏天靠風扇乘涼、還能打開車窗的「真正的綠皮火車」,全程只需6.5元,北京到黃村間更是只需2元,是少見的火車比地鐵還便宜的旅程。2018歲末,我多次乘坐這趟列車,記錄下這對綠皮火車的最後時光。
  • 最接地氣的綠皮火車:鐵道上的菜市場(圖)
    最接地氣的綠皮火車:鐵道上的菜市場記者趙偉/圖 蔣卓成/文這是一趟在全國都很少見的綠皮火車:單程全票價39.5元;全程運行351公裡,經停22個小站;乘客們多是沿線販賣貨物的村民,他們坐火車就像坐公交車一樣頻繁,最低票價也就1元錢;他們在車上就可以開個「菜市場
  • 瀋陽:綠皮火車裡的美好時光(圖)
    「這綠皮火車我從參加工作就開始坐,從瀋陽北到南芬的4205次普快就是俺的通勤車,每天早晨5點起床洗臉刷牙,6點15分在本溪站上車,每天至少有滿滿的8節車廂坐的全都是俺本鋼的工友們,大家一路說說笑笑,有時還能打會兒撲克
  • 我與綠皮火車的不解之緣
    從小就聽著綠皮火車呼嘯而過的聲音長大,因為我家就住在火車站附近,每次有列車經過,房子都感覺搖換厲害,沒有經歷過的人第一次上我家,睡到半夜火車經過以為地震了……小時候,喜歡蹲在路邊看著呼嘯而過的火車,憧憬地想著,什麼時候我才能坐著火車,到世界的各地去看看呢
  • 時代的車輪轟轟地駛過,遠去的綠皮火車見證了中國製造
    遠去的綠皮火車文/姜寶鳳第一次認識綠皮火車,是源自四十多年前大哥考取了外省的大學,我和家人去縣城的火車站送他時我才知道那就是火車。其次,綠皮火車還走得特別慢,不管大站小站是逢站必停,且停留的時間也比較長,小站停留幾分鐘至十幾分鐘,大站有時候能停留半個小時之久。一路上,車輪撞擊著鐵軌發出「哐當哐當」的聲音,冒著滾滾白煙,喘著粗氣的綠皮火車像一頭疲憊不堪的老牛,慢吞吞地馱著一車人在群山峻岭間穿行,經過三天兩夜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 大師與綠皮火車
    2019年6月,一批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相聚霧靈山莊。每天黃昏,山莊小院都會傳出曼妙的歌聲。心靈的相遇,靈魂的碰撞,思想的交匯,歌聲的神韻,讓這世界上多了一個「霧靈山之戀」作家群。近日因上海的朱全弟老師創作了一首《綠皮火車》詩,引發了群內作家們創作同題詩文的興趣。
  • 綠皮火車的小情懷
    綠皮火車雖然慢,可是它終將會開到我們想去的地方。講真,你坐過綠皮火車麼?有多久沒坐過了?這一上車這個味道,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這就是傳說中的綠皮火車嗎?這輩子第一次坐。第一次坐綠皮火車感受一把70年代,這裡交通很不方便沒有城市的風貌。
  • 綠皮火車,便是旅行的意義
    無論是拍火車,乘火車,還是類似剛才這樣在火車上與人搭訕或者被搭訕,我都喜歡。此刻我正坐在K872次列車上。我的起點是貴陽,終點是重慶。從一座山城開往另一座山城。這是一趟K字頭的快速列車,也是全路中為數不多的綠皮火車。
  • 央視關注7053次綠皮火車 穿越時光的列車(圖)
    1月13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新春走基層」欄目,以「莊戶列車上的新變化」為題,報導了7053次列車(俗稱綠皮小火車)方便沿線村民出行、帶動村莊致富的新聞。春運開始,7053次小火車再次引起了關注。  今年的春運已經正式開始,每年春運,除了一票難求和人山人海的場面,還承載了許多難忘的經歷和故事,從今天開始,我們也將為您帶來《春運故事》系列報導,講述春運中的那些酸甜苦辣。濟南鐵路局青島客運段有一趟列車,即便是在繁忙的春運,旅客也不是很多,而在高鐵列車動輒每小時兩三百公裡的飛馳下,這趟列車卻仍保持著每小時32公裡的時速。
  • 最後的綠皮火車 不僅是交通工具 還有過去的情懷
    近年來,高鐵的快速發展,讓綠皮火車漸行漸遠。綠皮火車也被稱為慢火車,車上沒有空調,只有搖頭風扇,車窗是可以打開的,只能人工上下開關,車窗打開,風便隨著轟隆轉動的車輪聲呼呼吹進來。記者專門來到老成渝線的九龍坡銅罐驛站乘5611次綠皮火車返回菜園壩火車站,體驗回味一下最後的綠皮火車。銅罐驛站,乘客帶著孩子在等車。這趟列車現在是重慶與四川內江每天對開一趟。
  • 中國高鐵明明很發達,為啥不淘汰掉綠皮火車?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在基建方面的建設是十分強大的,特別是我國的高鐵又在世界上火了起來,畢竟我們國家的高鐵現在時速達到了350km,而且復興號的最高速度達到了400km,讓很多國家對我們中國的高鐵刮目相看,但是美國不解,中國高鐵明明很發達,為啥中國不淘汰掉綠皮火車呢?
  • 坐大興安嶺的綠皮火車,K4181海拉爾-根河綠皮火車記實錄
    2018年11月,從西南飛機火車來到北方以北內蒙: 成都 - 瀋陽 - 烏蘭浩特 - 阿爾山 - 海拉爾 - 根河 -莫爾道嘎-金林-滿歸。
  • 綠皮火車:歷史與風景
    綠皮火車:歷史與風景 2020-06-24 10:04 作者:丘濂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20年第26期
  • 「山茶花」遠去的綠皮火車
    第一次認識綠皮火車,是源自四十多年前大哥考取了外省的大學,我和家人去縣城的火車站送他時我才知道那就是綠皮火車。起初我對能坐火車充滿了無限嚮往和好奇,可擠上火車後我對坐火車的新鮮勁和興奮感被車廂裡的擁擠、嘈雜、令人窒息的氣味破壞無遺。
  • 中國到底哪裡的綠皮火車小站最好吃?
    ▼齊棟,網名「巴伐利亞酒神」,知名旅行作家,雜誌專欄作者,火車文化的推廣和傳播者。已出版作品《老火車的時光慢遊》、《綠皮車站》、《我乘火車穿過俄羅斯》等。齊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大叔。我一般叫他老齊。與大多數旅行創作者不太一樣的是,我專注於火車旅行,尤其國內外的老火車,文字和攝影作品也以火車旅行內容為主。在鐵道文化領域比較發達的日本、中國臺灣等地,有很多這樣的寫作者被稱為鐵道作家。在中國大陸,如果我說自己是一名鐵道作家,別人肯定不知道我在說什麼,開個玩笑。▲ 興隆站,位於哈爾濱巴彥縣興隆鎮。
  • 最接地氣的綠皮火車:鐵道上的菜市場
    最接地氣的綠皮火車:鐵道上的菜市場記者趙偉/圖 蔣卓成/文這是一趟在全國都很少見的綠皮火車:單程全票價39.5元;全程運行351公裡,經停22個小站;乘客們多是沿線販賣貨物的村民,他們坐火車就像坐公交車一樣頻繁,最低票價也就1元錢;他們在車上就可以開個「菜市場
  • 4條綠皮火車線路攻略,帶你回到悠揚舊時光
    綠皮火車從重慶人口密集的老城區緩緩通過,車輪不時與鋼軌發出陣陣刺耳的摩擦聲,半山腰像竹筒裡的筷子一樣密集的高大住宅樓在鐵道上投下長長的陰影。▲將家禽帶上火車,曾經是西南地區綠皮火車上司空見慣的現象。火車駛過車站盡頭陳舊的煤炭裝運線,在略顯弧度的車站緩緩停了下來。長年累月的煤炭裝運,將這段鐵路的枕木染成了黑色,落在路基上的煤粉在西南地區充沛的雨水滋潤下,變成了一層厚厚的泥煤。
  • 組圖|網紅綠皮小火車:百姓致富的「扶貧快車」
    「小火車」穿越崇山峻岭,途經大都是偏遠山區,現在淄博到泰山的184公裡線路上,分布著59個涵洞、56座橋梁、22座隧道,單程用時近6個小時,平均時速32公裡,當屬目前全國最慢的火車。這是一趟票價低廉、站站停車、時速32公裡的綠皮「小火車」,每日往返於魯中山區。它曾是百姓進出大山唯一的交通工具,被當地人親切的稱為「莊戶列車」。
  • 中國現在還有哪些綠皮火車?
    答|百度派 @李無望我做的絕大多數都是綠皮火車啊。首先我住在北方的城市,在每個縣裡面來回穿梭的火車都是綠皮車。我早上上完最後一節課,中午就去火車站買了一張去mohe的火車票。在那時候,瀋陽去了mohe的2667或綠色列車,一種開著的窗戶,沒有空調,沒有風扇,32小時。這是我第一次坐在綠色列車上其次這次旅行是在火車上的一個臥鋪,我坐在火車的盡頭,我看到來來往往的人從一開始就一直走到最後,這是一段美妙的經歷。
  • 2020年,宜賓火車站「綠皮火車」的故事,還在繼續……
    關於火車的故事小編寫了有7、8次了隨著宜賓高鐵的崛起綠皮火車慢慢地淡出了人們視野距離2019年12月16號時光一去不復回往事只能回味宜賓站始建於1958年陪伴宜賓人已有62年的時間了車站距離成都站340公裡距離內江站121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