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奔騰黃河水會被收進壺中嗎?來看是什麼壺可以收黃河水的

2020-09-05 新疆小山

壺口瀑布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西臨陝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鄉,東瀕山西省臨汾市吉縣壺口鎮,為兩省共有旅遊景區。南距陝西西安350公裡,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

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泥沙含量高)。黃河奔流至此,兩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像壺口,得名壺口瀑布。瀑布上遊黃河水面寬300米,在不到500米長距離內,被壓縮到20-30米的寬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從20多米高的陡崖上傾注而瀉,形成」千裡黃河一壺收」的氣概。

我們是從山西臨汾出發,當時自己沒有車,幾個人包車先到壺口鎮。再到壺口瀑布景區,行程150公裡左右。景區內有區間車可以乘坐喔。

遠遠的能看到河床人山人海。轟隆聲不絕於耳。

伴隨瀑布出現了一系列奇特的景觀,主要有:水底冒煙、旱地行船,霓虹戲水、晴空灑雨、旱天驚雷、冰峰倒掛、十裡龍槽。

夏秋季黃河上遊雨量充沛,瀑布更顯雄壯。冬季由於瀑布兩岸結,別有一番風味。山西側有一「龍洞」,相傳是大禹治水時所鑿。而震撼人心的《黃河大合唱》也是作曲家冼星海下到龍洞看見奔騰的黃河水而作成。

悠悠華夏五千載,沉積了五千年的燦爛文明。

相關焦點

  • 「千裡黃河一壺收」的奇特景觀
    可見,壺口名稱歷史久遠,也便有了「千裡黃河一壺收」之說。千裡黃河一壺收!瀑布上遊黃河水面寬300米,黃河奔流至此,兩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狹如壺口,河水一下子被壓縮到20-30米的寬度。天量的黃河水,從20多米高的陡崖上傾注而瀉,形成「千裡黃河一壺收」的氣概。
  • 站在黃河壺口,面對一壺而收的黃河之水,才知什麼是波瀾壯闊
    黃河壺口瀑布,天下奇觀。只有置身於此,才能感受到什麼是奔騰咆哮;只有面對濁浪滔天的壺口瀑布,才能體會到什麼是波瀾壯闊。>七八月份的黃河之水,如萬馬千軍,從萬裡之遙的巴顏喀拉山脈奔騰而來,咆哮而去。帶著滿滿的泥沙,邁著堅毅渾厚的步伐,集結於黃河壺口
  • 黃河之水天上來 千裡黃河一壺收——臺灣媒體參訪團遊覽壺口瀑布
    華夏經緯網9月23日訊:23日上午,臺灣主流媒體「山西根祖文化、民俗文化行」參訪團一行來到山西吉縣遊覽黃河壺口瀑布。壺口瀑布奔騰洶湧的氣勢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臺灣媒體人親臨此地,深深感覺壺口瀑布真的是十分壯觀、震撼,嘆為觀止。
  • 天下黃河一壺收,看了那麼多,你見過冰瀑布嗎?
    說到國內的瀑布,不少人第一反應就是壺口瀑布,壺口瀑布作為黃河上唯一的黃色大瀑布,上遊從內蒙古奔騰而出,一路咆哮至此,帶著波瀾壯闊的氣勢,奔流而下,真可謂是「天下黃河一壺收」,壺口瀑布也成為人生必去景點之一。
  • 千裡黃河一壺收
    >一起來看看 壺口瀑布漲水有多壯觀吧 陝西壺口瀑布 源出崑崙衍大流 玉關九轉一壺收秋初是壺口瀑布,水量最大的時候,最佳時期看巨浪翻滾、濤聲如雷,感受黃河的奔騰,黃河的怒吼,黃河的咆哮。站在岸邊,看那黃河水從壺口飛落,水波急濺,驚濤拍岸,濁浪排空,聲若驚雷,百丈水柱,騰騰霧氣,
  •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至此一壺收
    這時,溫馴的黃河發怒了,她奔騰,她咆哮,她發出了驚天動地的怒吼。她龍騰虎躍,翻江倒海,左衝右突,勇往直前。她在深山峽谷中掀起了沖天巨瀾,直攪得周天震蕩,地動山搖。最後,黃河巨龍勝利了。她終於撼動山嶽,突破天塹,排除疊峰,滾滾向東,直奔大海。這是發生在數萬年前的一場黃河巨龍與大自然的搏鬥。戰爭過去了,但留下了驚心動魄的故事,留下了波瀾壯闊的場面。
  • 壺口瀑布|千裡黃河一壺收
    從青海發源的黃河,一路蜿蜒前行,到了壺口,水流突然變得激烈,黃河的舒緩和平靜完全消失,壺口瀑布以黃河最奔騰的姿態呈現在眼前坐落在秦晉大峽谷的壺口瀑布,兩岸石壁峭立,奔流不息的河水,從數百米寬的河道上湧來,被壓縮到二、三十米的寬度從數十米高的陡崖上傾注而瀉,氣勢磅礴,形成「千裡黃河一壺收」的氣概。其洶湧澎湃、怒吼咆哮之勢令人無不嘆謂「壯哉」!
  • 黃河水越來越清,原因是什麼?未來泥沙含量會與長江差不多嗎?
    黃河的水近年來越來越清澈的,這是為什麼呢?首先我們來看一看之前黃河水為什麼渾濁呢? 渾濁的黃河之水 黃河起源於青海省巴彥喀拉山的北麓,是我國的母親河,數千年來哺育了黃河兩岸的炎黃子孫。
  • 大河奔騰|多彩黃河
    03貴德黃河天下黃河貴德清。貴德位於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東部,是一個集黃河、溼地、丹霞和古城於一處的城市。在黃河清大橋上俯視,黃河水碧綠、清澈、溫柔、平緩,像一條綠色的緞帶,在陽光下閃動著異樣的光澤。河中有沙洲,不遠處就是溼地,橋下有遊船碼頭,「天下黃河貴德清」,實至名歸。
  • 天下黃河一壺收
    八月二十六日,我們一家五口驅車前往黃河壺口瀑布,去觀賞壺口瀑布「奔騰咆哮起高浪,恰似黃龍下九天」的壯景。我們去時走青蘭高速,路上的小轎車很多,我估計今年暑假陰雨天較多,打亂了不少家長的出行安排,而近期一直晴好,再加上孩子馬上要開學了,不少家長領著孩子來遊玩。
  • 在世界最大的黃色瀑布,看「黃河之水天上來」
    來源:新京報網地點:山西、陝西亮點:壺口瀑布受持續降雨影響,黃河壺口瀑布近日出現「水岸齊平」景觀。從岸邊遠眺,主副瀑布連接形成綿延數百米的瀑布群,黃河水奔湧而下,如萬馬奔騰,吸引了很多遊客。黃河壺口瀑布是國內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黃河流經秦晉大峽谷,行至山西吉縣和陝西宜川之間時,300多米寬的河水被兩岸束縛,壓縮到20至30米的寬度,躍下河溝,好像從大酒壺中傾出,形成「千裡黃河一壺收」的景觀。
  • 到此一遊|在世界最大的黃色瀑布,看「黃河之水天上來」
    地點:山西、陝西亮點:壺口瀑布受持續降雨影響,黃河壺口瀑布近日出現「水岸齊平」景觀。從岸邊遠眺,主副瀑布連接形成綿延數百米的瀑布群,黃河水奔湧而下,如萬馬奔騰,吸引了很多遊客。黃河壺口瀑布是國內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黃河流經秦晉大峽谷,行至山西吉縣和陝西宜川之間時,300多米寬的河水被兩岸束縛,壓縮到20至30米的寬度,躍下河溝,好像從大酒壺中傾出,形成「千裡黃河一壺收」的景觀。
  • 黃河之水天上來——壺口遊
    山西壺口瀑布,從電視劇、電影中也不知多少次被提起,黃河奔騰咆哮的場景總在眼前閃過,有機會身臨其境的去看看這一壯觀景象,可以感受一下母親河的壯觀景象。從山西臨汾去壺口的路還是不錯的,路面平整,也比較寬闊,這段路基本上是山路,但並不險峻。目前壺口已有高速相通,前去遊玩會省去不少時間。
  • 壺口瀑布:在世界最大的黃色瀑布,看「黃河之水天上來」
    地點:山西、陝西亮點:壺口瀑布受持續降雨影響,黃河壺口瀑布近日出現從岸邊遠眺,主副瀑布連接形成綿延數百米的瀑布群,黃河水奔湧而下,如萬馬奔騰,吸引了很多遊客。黃河壺口瀑布是國內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黃河流經秦晉大峽谷,行至山西吉縣和陝西宜川之間時,300多米寬的河水被兩岸束縛,壓縮到20至30米的寬度,躍下河溝,好像從大酒壺中傾出,形成「千裡黃河一壺收」的景觀。
  • 到此一遊|在世界最大的黃色瀑布,看「黃河之水天上來」
    地點:山西、陝西亮點:壺口瀑布受持續降雨影響,黃河壺口瀑布近日出現「水岸齊平」景觀。從岸邊遠眺,主副瀑布連接形成綿延數百米的瀑布群,黃河水奔湧而下,如萬馬奔騰,吸引了很多遊客。黃河壺口瀑布是國內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黃河流經秦晉大峽谷,行至山西吉縣和陝西宜川之間時,300多米寬的河水被兩岸束縛,壓縮到20至30米的寬度,躍下河溝,好像從大酒壺中傾出,形成「千裡黃河一壺收」的景觀。
  • 大河奔騰|多彩黃河
    貴德位於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東部,是一個集黃河、溼地、丹霞和古城於一處的城市。在黃河清大橋上俯視,黃河水碧綠、清澈、溫柔、平緩,像一條綠色的緞帶,在陽光下閃動著異樣的光澤。河中有沙洲,不遠處就是溼地,橋下有遊船碼頭,「天下黃河貴德清」,實至名歸。
  • 千裡黃河一壺收!不觀壺口大瀑布,難識黃河真面目
    從東西兩側觀看雄偉壯觀的黃河壺口瀑布,使我對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與長江一樣承載著中華文明的歷史傳承,是華夏文明生生不息、鳳凰涅槃的基因寶庫,而黃河更是中國人民不屈不撓、勇敢頑強的精神圖騰!
  • 黃河音符 奔騰而出
    花兒產生於明代初年,是流傳在黃河沿線甘、青、寧三省(區)的民歌。本劇中的多個曲令和小調,都在傳承傳統曲令的基礎上,對旋律和唱詞做了創新。比如,對《四季歌》的演唱演奏,將主旋律和變奏曲在劇中貫穿始終;花兒唱詞順應時代,比如,「祖國華誕七十年,山山水水換新顏;年年六月花兒會,新時代日子比蜜甜。」  「我們從舞蹈史詩《黃河》裡不僅看到了民族舞,還有現代舞,甚至還看到了芭蕾舞。」
  • 壺口:千裡黃河一壺收「十一」快來傾聽大自然演奏黃河大合唱
    在山西省和陝西省交界的晉陝大峽谷中,黃河緩緩流淌過北方大地。當滔滔黃河奔流至壺口,兩岸巖石陡然一縮,地勢忽降,河水傾瀉而下,如壺之口然,故名壺口瀑布。黃河奔流至此,兩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狹如壺口,故名壺口瀑布。瀑布上遊黃河水面寬300米,在不到500米長距離內,被壓縮到20—30米的寬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從20多米高的陡崖上傾注而瀉,形成「千裡黃河一壺收」的氣概。
  • 「一碗水,半碗沙」的黃河水,近幾年卻變清了,預示著什麼事情?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地方大家肯定都特別熟悉,那就是中國的母親河黃河。黃河養育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時間,並且中華民族的祖先也是起源於黃河的,所以黃河值得大家稱呼一聲母親河。在我國的民間傳說當中,漢武帝就曾經讓我們非常熟悉的張騫去尋找黃河的盡頭,張騫帶著一幫人一直沿著黃河走了很多年的時間,終於看到了一條比黃河還要壯觀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