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4 0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黃河石林與黃河曲流山水相依,浸透著濃厚的原始古韻,令人嘆為觀止。
黃河由西而來,蜿蜒曲折5464公裡,最後奔流入渤海,沿途有山梁、溼地、河流、沙漠、平原,亦有石林、亭臺和樓閣,它們枕在黃河的「臂彎」裡,或波瀾壯闊,或旖旎錦繡,最後卻又熔於一爐,渾然一體。
01
黃河源頭
黃河源頭位於青海省腹地。河源一為扎曲,二為約古宗列曲,三是卡日曲。其中,卡日曲發源於巴顏喀拉山北麓的各姿各雅山,山腳下幾個泉眼溢出的清水,就是黃河最初水流,是黃河的正源。
02
九曲黃河第一灣
黃河發源於青海巴顏卡拉山,自西向東,迂迴曲折,在四川若爾蓋縣唐克鄉與白河匯合,形成了壯美的九曲黃河第一大轉灣,隔河與甘肅省相望。登高遠眺,但見黃白二河爭流,風姿綽約、款款而來,蜿蜒而去。
03
貴德黃河
天下黃河貴德清。貴德位於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東部,是一個集黃河、溼地、丹霞和古城於一處的城市。
在黃河清大橋上俯視,黃河水碧綠、清澈、溫柔、平緩,像一條綠色的緞帶,在陽光下閃動著異樣的光澤。河中有沙洲,不遠處就是溼地,橋下有遊船碼頭,「天下黃河貴德清」,實至名歸。
▲貴德境內的黃河溫柔、清澈。
04
黃河石林
黃河石林位於甘肅白銀市景泰縣東南部,生成於距今400萬年前的第三紀末和第四紀初的地質時代。在這個神奇的世界裡,挺拔偉岸、牽人心魄的峽谷石林與迤邐綿延、盪氣迴腸的黃河曲流山水相依,動靜結合,剛柔互濟;古樸潤澤的龍灣綠洲與疏放幹亢的壩灘戈壁隔河而望,兩種生態對比鮮明,反差強烈。景區集中展現了純天然、大構造、多層次、緊界面的優越組合,浸透著濃厚的原始古韻,令人嘆為觀止,流連忘返。
05
中衛沙坡頭
沙坡頭集大漠、黃河、高山、綠洲為一處,具西北風光之雄奇,兼江南景色之秀美。有中國最大的天然滑沙場、橫跨黃河的「天下黃河第一索」,有黃河文化代表古老水車、黃河上最古老的運輸工具羊皮筏子,還有沙漠中難得一見的海市蜃樓。
06
壺口瀑布
壺口瀑布位於山陝兩地之間,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黃河奔流至此,兩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狹如壺口,故名壺口瀑布。瀑布上遊黃河水面寬300米,在不到500米長距離內,被壓縮到20~30米的寬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從20多米高的陡崖上傾注而瀉,形成「千裡黃河一壺收」的氣概。
07
黃河龍門
黃河龍門是黃河的咽喉,位於與山西省河津市西北與陝西韓城市交接的黃河峽谷出口處。此處兩面大山,黃河夾中,河寬不足40米,河水奔騰破「門」而出,黃濤滾滾,一瀉千裡。
傳說這裡就是大禹治水的地方,故又稱禹門。人們所說的「鯉魚跳龍門」就是指這裡。據《名山記》載:黃河到此,直下千仞,水浪起伏,如山如沸。兩岸均懸崖斷壁,唯「神龍」可越,故名「龍門」。
▲東阿黃河國家森林公園是黃河下遊地區唯一與黃河融為一體的森林公園。圖/東阿縣委宣傳部提供
08
東阿黃河國家森林公園
東阿黃河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東南部,沿黃河北岸及引黃乾渠兩側分布,面積2446.33公頃,森林覆蓋率72%。
東阿黃河國家森林公園將森林生態環境與黃河文化、吉祥文化、養生文化、梵唄文化融為一體,是黃河下遊地區唯一與黃河融為一體的森林公園,也是魯西北平原地區唯一的森林公園。2010年被國家林業局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09
濟南百裡黃河
2018中國黃河旅遊大會上,濟南百裡黃河風景區被評為「中國黃河50景」。景區內,花草茂密,林木蔥鬱,堤防偉岸,氣勢磅礴。不但可以欣賞被譽為中國「水上長城」的黃河堤防、險工、水閘等工程景觀,更可體會凌「懸河」之上的奇偉之感。
▲黃河千年的流淌與沉澱,孕育出了一片神奇的土地——黃河口溼地。
10
黃河入海口
黃河入海口,位於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黃河口鎮境內,地處渤海與萊州灣的交匯處,1855年黃河決口改道而成。
在此地,既有河海交匯處黃藍分明的神奇景觀,也有碧海藍天的海濱特色。
黃河入海口附近有海洋生物600餘種,盛產黃河口刀魚、東方對蝦、文蛤、蝦皮、梭子蟹、鱸魚等名優海產品,素有「百魚之鄉」「黃金海岸」的美譽。
END
來源:《金橋》
文:田芝
圖片:延智 閆靚 VCG
原標題:《大河奔騰|多彩黃河》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