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2日訊 9月22日,「大河奔騰」主題黃河行報導組來到濟南鳳凰黃河大橋的施工現場。
這個超級工程擁有多個「世界之最」
濟南鳳凰黃河大橋是濟南第12座跨黃河大橋,是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區域交通「三橋一隧」之一的重大工程,也是濟南攜河「北跨」戰略和濟南新區建設的基礎性工程。
據鳳凰黃河大橋項目負責人李盤山介紹,大橋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度三塔自錨式懸索橋,全長6683米,包括特大橋2座,平面交叉12處,涵洞11道,南岸設置1處管理用房及1處收費站。
在目前的鋼橋梁領域,濟南鳳凰黃河大橋創造了多個世界之最,其中主跨428米為同類型橋梁世界第一,主橋梁寬61.7米為同類型橋梁世界第一。大橋總用鋼量達到11.4萬噸,相當於2.7個鳥巢外部結構的用鋼量,而三個鋼塔用鋼量就等於兩座艾菲爾鐵塔。
設計體現山東特色,融入山泉河元素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這是杜甫《望嶽》一詩中的一句。濟南鳳凰黃河大橋的外觀設計就取自這首詩中的「鍾靈毓秀」之意,寰宇茫茫,齊魯泱泱,鍾靈毓秀,源遠流長。自錨式懸索橋具有兼收並蓄、剛柔相濟的渾厚風格,索塔體現其陽剛的一面,而流暢的主纜線形則將其柔美展現的淋漓盡致。
大橋橋塔剛勁挺拔,自下而上的動勢,象徵齊魯文化厚積薄發;纜索柔韌流暢,橫碧空、舞蒼穹,輕盈飄逸。黃河飄玉帶,碧岱寫華章,在蒼茫的黃河中,大橋三塔連跨,氣度恢宏,豪邁與精緻渾然一體,表達了濟南人民與時俱進、大氣開放的精神。
據了解,目前,鳳凰黃河大橋主橋鋼箱梁總拼順利竣工,預計明年年底達到通車條件。大橋建成後,將直接聯繫南岸新東站與北岸崔寨地區中心。該工程是濟南市北跨發展建設黃河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濟南「攜河北跨」戰略的一項關鍵性工程。
鳳凰黃河大橋按照雙向八車道一級公路標準建設,兼顧城市主幹道功能,設計時速60公裡每小時。大橋將完善區域規劃路網、提高路網運輸能力、改善區域交通出行環境,推動區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滿足交通量快速增長,提高運輸效益,為濟南市的快速協調發展提供便捷、舒適、安全的交通運輸環境,有力地促進濟南市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
閃電新聞記者 張聰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