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王尿布、明治奶粉、白色戀人餅乾、不二家棒棒糖、青森縣大蘋果……地震後才發現,原來我們對於日本商品有著很強烈的依賴,有木有!?只是日本福島核電站洩漏事故所帶來的不光是搶鹽風潮,還有消費者對日本產品安全性的顧慮,於是滬上多家進口超市就這麼華麗麗地被「震」了一下腰。
母嬰產品想說愛你不容易
「歐美奶粉還是澳洲奶粉呢?反正不考慮日本奶粉。」顧女士近期最頭疼的便是女兒的口糧問題,原先女兒吃的是日本的固力果奶粉,最近眼看家裡存貨快吃完了,但核洩漏事故讓顧女士不敢再買地震後的日系奶粉,於是給女兒轉奶粉成了迫在眉睫的問題。
悅達889地下的Blt超市母嬰產品櫃檯前,已經看不到任何日系奶粉的影子,澳大利亞的貝拉米奶粉、荷蘭的荷蘭朵等奶粉貨品依舊充足,最讓人鬱悶的是日系尿布統統都無情地漲價了。「3月初花王尿布這裡還是190多一包,那時候貨也挺多,今天來看,發現已經漲到240一包了,而且L號還斷貨了。」顧女士回憶道。
Blt華東區採購部負責人韓先生告訴記者,「像花王尿布、明治奶粉原本就屬於『搶手貨』,供貨商那裡能拿到的貨本就不太多,核洩漏事故事件發生後,母嬰類產品存貨就更緊張了。」
記者又來到走日系路線的久光百貨超市,母嬰類櫃檯上已經找不到日系奶粉的影子,花王尿布也僅剩幾包NB號。超市裡正在搞的「日本美食展」人氣也不比往常,不少消費者表示,雖然心裡知道大多東西都應該是「震前貨」,但地震後對日本商品總是會忍不住有一些害怕。
「震前貨」如何判斷成難題
包裝可愛精美的日系飲料糖果等一直都很受年輕白領的喜愛,但最近的人氣確實下降了不少。久光百貨超市日本飲料櫃檯前,孫小姐正在研究「可口可樂橙汁味瓊脂飲料」上的中文標籤,雖然標籤上清楚地寫著生產日期是2011年2月8日,但該商品進口到中國的具體日期,卻沒有顯示。「雖然從生產日期上來看是『震前貨』,但萬一是『震後入境』的怎麼辦呢?」孫小姐考慮再三還是搖了搖頭,把飲料放回貨架。
記者發現幾乎所有商品上都只有生產日期和限用日期,如何判斷入境時間成了難題。久光百貨超市日本飲料櫃檯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商品的標籤上都只有生產日期和限用日期,從沒有印過入境日期,以前也從沒有消費者在意何時入境這個問題。
記者又走訪全洲超市、Blt、Ole』等進口超市都發現同樣的問題,華潤萬家超市質檢部主管徐浩告訴記者「入境日期」只能在該商品的報關單和衛檢證書上才能查到,中文標籤必須體現的內容也是有國家相關規定的,需體現生產日期和限用日期,並沒有規定要體現入境時間,所以消費者無法從標籤上獲得入境信息。
生鮮受「震」最嚴重
對顧客來說,「震前貨」的判斷傷腦筋,而超市方面對於「後地震時期」產品銷售的問題更是傷透了腦筋。日前國家質檢總局發布公告,禁止進口日本福島縣、栃木縣、群馬縣、茨城縣、千葉縣的乳品、蔬菜及其製品、水果、水生動物及水產品。
日本的三文魚、金槍魚等生鮮一直都是日式料理餐桌上的主角,說到在進口商品中受核輻射問題影響最大的,生鮮類必然首當其衝,記者走訪滬上不少進口超市發現日產鮮魚已難覓蹤影。不少消費者也表示鮮魚是不敢再買了,即便產地並非來自日本。全洲超市營業部總經理助理村上嘉章告訴記者,「國產和挪威產的鮮魚也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一些影響。」
生鮮生意慘澹,蔬果方面的影響倒並不大,仔細看蔬果類產品的標籤可以發現,打著「有機」牌的蔬菜和水果大多都是國產,全洲超市營業部總經理助理村上嘉章告訴記者:「日本的水果方面只進口梨和蘋果,而蔬菜幾乎都是來自我國的有機農場,其中低農藥蔬菜就由位於舟山諸島的岱山農場直接輸送。」
城市超市企劃部的程小姐也表示城市超市所售賣的蔬菜大部分都來自超市的直營農場,「上海浦江、馬橋、華漕和華亭以及海南、雲南都有我們的直營農場,總種植面積達5000餘畝。」
震出的結構調整
對於「震後貨」的輻射問題,Ole』華東區採購部負責人韓先生覺得一切擔憂都是多餘。食品只是日本出口商品中很小的一部分,並且地震後日本產能下降,本國人食物都不夠吃。而像奶粉、尿布這些商品,即便是在地震前,供貨商那裡貨也很緊俏。「地震後只進口過少量產地為長崎的商品,而是供應商那裡根本沒有貨。」
但接下去日貨在供應上將遇到的難題,韓先生表示或會進行產品結構的調整,「Ole』的經營定位本身就是國際化、多元化的,日本商品在Ole』的品類規劃中佔比本身就很少。目前出現的關於日本商品供應鏈問題,對於缺失的一些品類,我們或將用歐美商品以及其它亞洲國家的商品補充。」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以日系進口產品為主的全洲超市,村上嘉章表示若日本商品繼續被禁止進口,超市考慮會在結構上進行調整,加大歐美及亞洲其他國家進口商品的佔比。這或也意味著一直以地道日貨為經營噱頭的定位將受到挑戰。
(來源:青年報 作者:呂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