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戶位於日本本州島中心西側的關西地區、是兵庫縣行政和經濟的中心,它西枕六甲山,面向大阪灣,是僅次於東京、橫濱、大阪、名古屋、札幌的日本第六大城市,也是日本最美麗、最有異國風情的港口城市之一。
神戶的存在已有上千年歷史,古時是個小漁村,公元710年至784年,由於同中國和朝鮮的貿易頻繁,成為當時日本的海上交通門戶。1868年開港,與外國交往,並進行貿易。移入大量的西洋建築和生活方式,使整座城市呈現出浪漫而多情的西歐風情。20世紀50年代,神戶開始興建現代化碼頭,現今它已是日本最大的貿易港,也是僅次於荷蘭鹿特丹港的世界第二大港。為了促進神戶的發展與繁榮,從1966年開始了宏偉的移山填海工程,終於1981年建成世界第一座人工島-港島。隨後,又建成了六甲島。島內建築設計優雅別致,綠茵覆蓋每條街道和公園,令人嘆為觀止。
趁黃金周,決定去神戶感受一下不一樣的城市氛圍。從京都車站出發,乘坐JR東海道本線新快速到神戶的三宮車站下車。(票價1050日元,乘車時間為50分鐘)。神戶之旅由此開始。
三宮商業區
三宮附近是神戶購物的中心地。在綿延約1公裡的街道上,分布著眾多的服飾店,餐飲店,舶來百貨,各地的民俗手工藝品等商店。此外,上百家店面形成的地下街道,也同樣可以讓人盡情的享受吃喝玩樂的樂趣。
三宮車站附近的商業區遠眺,遠處是以兜風路線及欣賞夜景而受人歡迎的高原休閒勝地--六甲山。山上有六甲山牧場,布引香草園(一處以種植各種香草為主的景觀花園)和布引之龍瀑布等景觀。
神戶海濱遠眺。圖上方為人工島。
神戶市立博物館,可了解神戶的開港與近現代歷史、藝術成就等。
北野坂上異人館
神戶開港後,隨著與世界各國交往的頻繁,富有的歐洲商人在神戶北野半山腰劃出他們的區域,建起了許多風格各異的豪宅。經歷百餘年歲月,這些代表神戶歷史和文化的建築群,完好地保存下來,現稱「異人館」,是旅遊者必到之處。「異人館」是華麗的各式歐美建築的聚合。
其中「風見雞」館屋頂上的風標更是成為神戶的代表性標誌。此外,荷蘭館、美國館、英國館,可讓你一窺曾在此久居的不同國度不同文化的一個個家族的生活形態。波斯館內,珍藏著足以躋身博物館的波斯手工藝品、陶藝品。舊中國領事館遺址,陳列著從西周時代的古文物,宋代的陶瓷器直至現代水墨畫作,目睹百年的變遷,讓我們這些前來參觀的中國人更是感嘆不已。
風見雞館於明治42年(1909年),作為德國商人G?託馬斯的自宅而建立的。是日本國家指定的重點文化單位。尖塔上的風標非常有名。
英國館和法國館外景。
神戶南京町
神戶南京町與橫濱中華街、長崎新地中華街並稱日本三大中華街。多年前,中國人在神戶開港後,就帶著中國的食材遠道而來,形成了南京市場,這就是今日南京町的前身。大小一百多家餐廳和店鋪匯集其間,形成一個中國人的社區。南京町東有長安門、西有西安門、南有南樓門,北面與元町商店街相連,中間則是一個廣場。到了傍晚長安門和廣場上都會亮起彩燈。
街道兩旁排列著各種風味的中餐館,香味四溢,十分誘人。除飯店之外,到處是富有特色的中華食材店、雜貨店,商品都擺到了店門外。食攤前總有不少人光顧。100日元3個的水餃、300日元1小碗的麵條、100日元1個的小籠包、200日元1根的油條以及稀飯、麻球、荷葉餅都很受歡迎,而遠近聞名的許記小籠包的店外也總是排著長隊。
農曆除夕,神戶唐人街都會上演除夕重頭戲——「南京町春節慶典」。在熱鬧的鑼鼓聲中,除盛大的「中國歷史人物遊行」外,還有舞龍舞獅,京劇和太極拳表演等,一派喜氣洋洋的過年景象。
長安門上掛著「熱烈歡迎」的燈籠。
中心廣場上的街心亭和招財童子。
西安門高約9米、門幅約5米,頂部為金色磚瓦,立柱使用大理石。該門以公元1000年前後(北宋時代)中國的門為藍本進行設計。內側的匾額上書有「光復」兩字。到了夜晚絢麗的燈光將把西安門點綴得金碧輝煌。該町商店街振興協會(理事長曹英生)將陳舊不堪的舊門拆除,共出資4200萬日元工程費建造了新門,以此作為「南京町振興的象徵」。
美利堅公園
從「南京街」向南步行10分鐘,就到了神戶象徵之一的美利堅公園。
這是一個重新規劃的兼顧旅遊觀光的新型碼頭區,根據早年坐落於附近的美國領事館而命名,如今有Meriken Hotol、集知識與娛樂為一體的結構造型新穎的海洋博物館,順路還可以登上港口塔(Pork Tower)一覽神戶港美景。年青人喜歡的美麗海濱花園—馬賽克,黃昏時分更是迷人,港灣裡遊艇的燈彩映照得周圍燈火輝煌,仿佛置身在夢幻的仙境之中,充滿浪漫情調。
馬賽克公園的高空纜車。下圖為海濱的東方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