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導讀之《西遊記》:小說內容梳理~

2020-12-12 佳鑫諾教育

西遊記

一、 作品名片

《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吳承恩編寫而成。此書描寫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的傳奇故事。作者通過虛幻的世界,對封建統治者的態度頗可玩味,在《西遊記》中,簡直找不出一個稱職的皇帝;寵信妖怪的車遲國國王、要將小兒心肝當藥引子的比丘國國王,則不是昏君就是暴君。玉皇大帝手下十萬天兵天將,竟然抵不過孫悟空的一條金箍棒,而讓真正的賢才去當不入流的馬夫,其統治之黑暗不言而喻。如來佛祖所創佛教,僧人自然不能以錢財所迷,可是佛祖竟然默許手下人收取賄賂,這反映封建社會官官相護的黑暗情景。

二、作者簡介

吳承恩(1501年—1582年) 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淮安府山陽縣人(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漢族,明代小說家。吳承恩大約40歲才補得一個歲貢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職,沒有被選上,由於母老家貧,去做了長興縣丞,終因受人誣告,兩年後「拂袖而歸」,晚年以賣文為生,在81歲左右時去世。吳承恩自幼喜歡讀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話和民間傳說。官場的失意,生活的困頓,使他加深了對封建科舉制度、黑暗社會的認識,促使他運用志怪小說的形式來表達內心的不滿和憤懣。他自言:「雖然吾書名為志怪,蓋不專明鬼,實記人間變異,亦微有鑑戒寓焉。

三、 主要內容

《西遊記》全書分為四大部分:一、從第一回到第七回是全書的引子部分,敘述孫悟空出生、求仙得道、大鬧「三界」《西遊記》一邊安排孫悟空出場,交代清楚其出身、師承、能耐、性情;一邊通過孫悟空在天、地、冥、水四境界穿越,描繪四境界風貌,建立一個三維四境界立體思維活動空間;二、從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描寫如來說法、觀音訪僧、魏徵斬龍、唐僧出世的故事,交代取經緣起;三、十三至九十九回寫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小白龍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沿途降妖伏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到達西天,取得真經;四、第一百回為全書的結尾,描寫師徒四人取經回到東土,都得道成為真佛。

四、人物性格簡析

五、藝術特色

1.神魔小說

《西遊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人們無不在作者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像面前驚嘆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是一定社會生活的反映,作為神魔小說傑出代表的《西遊記》亦不例外。正如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指出,《西遊記》「諷刺揶揄則取當時世態,加以鋪張描寫」。又說:「作者稟性,『復善諧劇』,故雖述變幻恍忽之事亦每雜解頤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的確如此。通過《西遊記》中虛幻的神魔世界,我們處處可以看到現實社會的投影。而作者對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態度也頗可玩味,在《西遊記》中,簡直找不出一個稱職的皇帝;至於昏聵無能的玉皇大帝、寵信妖怪的車遲國國王、要將小兒心肝當藥引子的比丘國國王,則不是昏君就是暴君。玉皇大帝手下十萬天兵天將,竟然抵不過孫猴子一條金箍棒,而讓真正的賢才去當不入流的馬夫,其統治之昏暗,虛弱,不言而喻。如來佛祖所創佛教,僧人自然不能以錢財所迷,可是佛祖竟然默許手下人收取賄賂,而《西遊記》一路上妖魔鬼怪,多與神佛有瓜葛,如青牛精是太上老君坐騎,金銀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童子,獅駝嶺三魔王均與文殊,普賢菩薩甚至如來佛祖有關係,這反映封建社會官官相護的黑暗情景。

2.現實意義

對這些形象的刻畫,即使是信手拈來,也無不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西遊記》不僅有較深刻的思想內容,藝術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豐富奇特的藝術想像、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詼諧的語言,構築了一座獨具特色的 《西遊記》藝術宮殿。《西遊記》在藝術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創造了孫悟空、豬八戒這兩個不朽的藝術形象。孫悟空是《西遊記》中第一主人公,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著人性,神性和猴性三重特點。大英雄的不凡氣度,對師父師弟有情有義,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是為人性,毛臉雷公嘴,山大王則是猴性,而七十二變,一個跟頭十萬八千裡,則是神性。而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敢鬥。與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鬥,楞是叫響了「齊天大聖」的美名;與妖魔鬼怪敢鬥,火眼金睛決不放過一個妖魔,如意金箍棒下決不對妖魔留情;與一切困難敢鬥,決不退卻低頭。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彩奪目的神話英雄。大鬧天宮的桀驁不馴,與西天取經相比似乎改變許多,其實悟空的個性仍然沒有變,比如在騙取妖怪的二件寶物,讓玉帝派人裝天,威脅道:「若不從,即上靈霄寶殿動起刀兵。」在得知妖怪是觀世音菩薩所派,咒她「活該一世無夫」,對如來佛祖更是以「妖精的外甥稱呼」,孫悟空,這麼一個不「聽話」,不為強勢屈服的硬漢子,躍然紙上。

六、名著閱讀《西遊記》考點

一、填空。

1.《西遊記》,長篇章回體神話小說,是古典神話小說中成就最高、最受喜愛的小說。但這部作品並非全無依傍,它有歷史真實的影子,即唐貞觀年間玄奘西行取經的事件,《大唐西域記》和《大唐慈恩寺法師傳》對此事有詳細的記載。玄奘取經的故事經民間文藝演出,成為以後小說的素材來源。現在《西遊記》是根據明代萬曆年間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2.《西遊記》的作者是吳承恩,字汝中,號射陽山人,明代人。

3.《西遊記》全書一百回,基本由兩大部分組成,第一至十二回是全書的引子,其中前七回寫孫悟空的出身和大鬧天宮,表現的是孫悟空對自由的無限追求和鬥爭最終失敗的悲劇,體現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質與現實生活的約束的矛盾處境;第八至十二回寫唐僧的來歷、魏徵斬蛇、唐太宗入冥府,交代取經的緣起。第十三回至一百回寫唐僧師徒歷經八十一難,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經,終於取到真經,他們自己也修成正果。蘊含著人必須經歷艱難才能最終獲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諦。

4.《西遊記》中所寫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別是:東勝神州、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北俱蘆洲。

5.《西遊記》的作者運用了浪漫主義手法描繪了一個奇妙的神話世界,花果山水簾洞洞口的對聯是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6.孫悟空的第一個師傅是菩提祖師,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針,又喚如意金箍棒,大鬧天宮後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後皈依佛門,唐僧為他取名行者。為西天取經立下汗馬功勞,後被封為鬥戰勝佛

7.豬八戒又叫悟能,原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帥,獲罪下凡,誤投豬胎,曾佔雲棧洞為妖,後經菩薩點化,保唐僧取經,得成正果,封為淨壇使者

8.沙僧也叫悟淨,原為天宮中的捲簾大將,被貶下界,在流沙河為妖,後保唐僧取經,得成正果,封為金身羅漢

9.白龍馬原是西海龍王之三太子小白龍,因違逆父命被囚鷹愁澗,後化作白馬馱負唐僧取經,被封為八部天龍。後在化龍池中得復原身,盤繞在大雷音寺的擎天華表柱上。

10.《西遊記》中孫悟空從菩提祖師處學到七十二般變化、筋鬥雲等神通,又從龍宮索取金箍棒作為兵器。因大鬧天宮被如來佛壓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後受觀音菩薩規勸皈依佛門,給唐僧做了大徒弟。

11.在護送唐僧去西天取經途中,機智靈活、嫉惡如仇的是孫悟空;憨態可掬、好耍小聰明的是豬八戒,法名是悟能;忠誠老實、勤勤懇懇的是沙和尚

12.唐僧是如來佛祖的弟子金蟬子轉世投胎作狀元陳光蕊之子,出家後法名玄奘,修成正果後被封為旃檀功德佛

13.《西遊記》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鬧天宮、真假美猴王、三調芭蕉扇。

14.古典文學名著《西遊記》中,孫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章節是:亂蟠桃大聖偷丹,反天宮諸神捉怪。

15.通過「大鬧天宮」這一段精彩描寫,我們不難發現,作品的象徵意味是很深濃的。天宮是人間朝廷的代稱;玉帝是封建皇帝的化身;孫悟空是人民意願的化身和民主主義思想的代表。

16.當託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將殺至花果山,歷數了悟空的數條罪狀後,悟空答:「實有!實有!」這又給孫大聖的形象抹上一筆亮麗的色彩,那就是敢作敢當

17.孫悟空自號齊天大聖

18.第八十一難是在通天河被老黿翻落河中,弄溼經卷。

19.填人名,補足歇後語。

(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豬八戒)見高小姐——改換了頭面

(孫悟空)鑽進鐵扇公主肚裡——心腹之患

(唐僧)念緊箍咒——痛苦在後(猴)頭

(孫悟空)坐天下 ——毛手毛腳

(豬八戒)吃人參果——不知啥滋味

20.請寫出《西遊記》中你印象最深的一個回目的題目:第二十七回 屍魔三戲唐三藏,聖僧恨逐美猴王。

21.有人對《西遊記》道:「陽光燦爛豬八戒,百變猴頭孫悟空,憨厚老成沙和尚,阿彌陀佛是唐僧。漫漫西天取經路,除妖鬥魔顯真功。若問是誰普此畫,淮安才子吳承恩。」

22.孫悟空號稱美猴王和齊天大聖,他桀驁不馴、敢作敢當、勇敢機智、愛憎分明,深深贏得了人們的喜愛。豬八戒本是仙界的天蓬元帥,因醉酒調戲嫦娥,被貶下凡。他好吃懶做、見識短淺、搬弄是非、耍小聰明、說謊、愛佔小便宜、貪戀女色,因此常常當眾出醜。

23.「東勝神州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華,遂有靈通之意。內遇仙胎,一日迸裂,……」這段名著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本書中你最喜歡的一個情節是:大鬧天宮。

24、「官封弼馬心何足,名注齊天意未寧。」這幅對聯寫的是孫悟空,這個人物出自《西遊記》。

二、列舉簡述。

1.唐僧分別在哪些地方收了徒弟和馬?

【答】五行山救悟空,高老莊收悟能,鷹愁澗收白龍馬,流沙河收沙悟淨。

2.列舉師徒四人取經路上經歷的磨難,舉四個即可。

【答】黑松林遇黃袍老怪,黃風嶺遭黃毛貂鼠精暗算,牛魔王之子紅孩兒搶走唐僧,平頂山蓮花洞太上老君煉丹童變成妖精。

3.列舉師徒四人所遇的妖怪,四個即可。

【答】白骨精、黃風怪、蠍子精、紅孩兒。

4.《西遊記》中的人物刻畫得各有特點,請各寫出一個以沙僧和豬八戒為核心展開的故事情節。

【答】沙僧:大鬧流沙河。豬八戒:高老莊娶親。

5.列舉唐僧師徒西行路過的國名(四個即可)。

【答】烏雞國、車遲國、女兒國、玉華洲天竺國。

6.你能寫出幾句出自《西遊記》中的經典語句嗎?

【答】①皇帝輪流坐,明年到我家。②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三、簡答題。

1.談談你對這部小說所反映的主題的理解。

【答】諷刺批判社會現實的黑暗,歌頌悟空的敢於鬥爭,善於鬥爭,不為強權,樂觀頑強的精神,同時也告訴人們必須經歷艱難才能最終獲得幸福成功。

2.結合相關情節,說說孫悟空的性格特點和作者塑造這一形象的目的。

【答】蔑視皇權,神通廣大,敢於造反的英雄形象。表現了作者對反抗傳統,反抗權威,蔑視等級制度等反封建、叛逆思想和鬥爭精神的熱情謳歌,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不懼艱險,勇往直前的積極樂觀的鬥爭精神和美好品質。

3.結合具體情節說說唐僧的性格特點和這一形象的典型意義。

【答】集封建儒士迂腐和佛教信徒虔誠為一身的高僧,一遇妖魔涕淚交流,見佛就拜,不論真假,為了說明必須經歷艱難、堅持不懈才能獲得幸福成功。

4.分別簡述沙僧、豬八戒的性格特點。

【答】沙僧:忠厚誠懇,任勞任怨,正直無私,一心一意保唐僧西行,謹守佛門戒律;八戒:性情憨直,奸懶讒滑,常懷退縮之心,善奉承謅媚。

5.小說中的玉皇大帝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作者塑造這一形象的目的何在?

【答】昏庸無能,不辨忠愚。對封建統治者的嘲諷蔑視,對黑暗社會的尖銳諷刺、嘲笑和批判。

6.孫悟空大鬧天宮一不求高官厚祿,二不為取玉帝而代之,那麼他的願望是什麼?或者說這反映了當時社會勞動人民的何種追求?

【答】反對壓迫,追求平等,追求自由、民主。

7.唐僧看不出妖怪的種種變化,除了因為他是肉眼凡胎之外,還有哪些原因是不可忽視的?

【答】本性愚鈍、忠奸不分,又受了豬八戒的調唆。

8.唐僧驅逐孫悟空之後,出現了「真假美猴王」一事,為什麼會出現兩個「美猴王」?

【答】唐僧師徒生了二心,內部不團結而至。

9.「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魯迅)《西遊記》刻畫的眾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請舉一例,具體說明這一特點。

【答】①鐵扇公主因為與孫悟空有仇,不但不願借扇,還想加害悟空,可以看出她的重親情,同時也顯示出她胸襟狹隘。②石猴為眾猴覓得水簾洞,被眾猴擁戴為「千歲大王」,可以看出眾猴的講信義。

10.讀了《西遊記》後你感受最深的一點是什麼?

【答】①這部小說善於說故事,可讀性強;②善於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孫悟空、豬八戒等人物使人過目不忘;③全書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像和大膽奇特的誇張。

11.「三打白骨精」的孫悟空,因師父誤解而被逐回花果山。後來是什麼原閱促使孫悟空離開花果山,重新保護師父唐僧踏上了西天取經的徵途?

【答】①雖在花果山但心中一直掛念師父的安危(身回水簾洞,心逐取經僧);②師父有難(被黃袍老怪捉去),八戒採用激將法向師兄求救(義激孫悟空)。

四、綜合題

1.(1)有人看了《水滸傳》後,出了一幅上聯。請你結合《西遊記》中的有關情節對出下聯。

上聯:疾惡如仇,魯達拳打鎮關西

下聯:化險為夷,師徒取得真佛經

(2)看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後,有人出了一副對子,上聯是「身殘志堅,保爾唱響生命曲」,請你結合《西遊記》中的有關情節寫出下聯。

【答】降魔伏妖,悟空蕩平取經路

2.根據詩句判斷人物

一頭紅焰發蓬鬆,兩隻眼睛亮似燈。不黑不青藍靛臉,如雷如鼓老龍聲。身披一領鵝黃氅,腰束雙攢露白藤。項下骷髏懸九個,手持寶杖甚崢嶸。(沙悟淨)

3.請結合你所讀過的文學名著,完成下列句子。

讀古今中外的名著,不僅可以學到豐富的知識,而且能夠了解社會,懂得人生道理。從老舍《駱駝祥子》裡祥子的遭遇中,我們能了解到舊社會的黑暗;從羅貫中《三國演義》裡諸葛亮的身上,我們能學到忠誠和智慧;從吳承恩《西遊記》裡孫悟空的身上,我們能學到愛憎分明的品格;從笛福《魯濱孫漂流記》裡魯濱孫的身上,我們能體會到創造精神和開拓精神。

4.從下面人物中任選一個,寫一則200字左右的人物簡介。

孫悟空 豬八戒 白骨精 紅孩兒

【答】孫悟空——法號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會七十二變、騰雲駕霧。一雙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偽裝的伎倆;一個筋鬥能翻十萬八千裡;使用的兵器是如意金箍棒。他佔花果山為王,自稱齊天大聖,因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後來經觀世音菩薩點化,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一路上降魔鬥妖,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回真經終成正果。他嫉惡如仇,英勇無畏,取經後被封為鬥戰勝佛。

豬八戒——法號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原來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被逐到人間,錯投豬胎。他會變身術,能騰雲駕霧,使用的兵器是九齒釘鈀。後被孫悟空收服,一同保護唐僧西天取經。八戒性格溫和,憨厚單純,力氣大,但又好吃懶做,愛佔小便宜,貪圖女色,經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難分敵我。他對師兄的話言聽計從,對師父忠心耿耿,為唐僧西天取經立下汗馬功勞,是個被人們喜愛同情的喜劇人物。

白骨精——白骨精又叫白骨夫人,是唐僧西天取經途中遇見的少有的女妖精,使用雙劍,武藝出色,善於變化,詭計多端。她想吃唐僧肉,先變成十六七歲的漂亮少女,再變成一個八十歲的老婆婆,後變成年邁力衰的老翁,均被孫悟空識破,於是使出離間計,迫使唐僧逼走孫悟空,把唐僧捉住。在唐僧險遭殺身之禍時,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多番變化,幾經爭鬥,白骨精終於被打得露出原形。

紅孩兒——紅孩兒號聖嬰大王,住在號山枯松澗火雲洞。紅孩兒是他的乳名,是牛魔王的兒子,鐵扇公主養的小妖怪,使用一桿八丈火尖槍,武功非凡,又在火焰山修練三百年,練成三昧真火,口裡吐火,鼻子噴煙,十分了得,經常與人赤腳打鬥。紅孩兒聽說吃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用狂風捲走唐僧,用計騙擒八戒。孫悟空戰之不勝,請來觀音菩薩,收服了紅孩兒。後來他做了觀音菩薩的善財童子,終成正果。

5.某校七年一班同學在閱讀《西遊記》時,對唐僧這個人物有兩種不同看法,為此語文老師組織了一場辯論。假如你是反方,針對正方辯詞該怎麼說?

正方:我方認為,唐僧能歷盡千辛萬苦去西天取經。他意志堅定,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從來沒有動搖取經的決心;他心地善良,有仁愛之心,即使誤放妖魔,也不願傷及無辜;他不求名,不貪財,是一個可親可敬的人。

反方:我方認為,唐僧膽小懦弱、本性昏愚、忠奸不分;他不辨是非,總是聽信豬八戒的調唆;他對待妖怪心慈面軟,對待除妖有功的孫悟空卻用緊箍咒來折磨;歷盡千辛萬苦到達西天后,面對傳經者索要的「人事」,他卻不知反抗,唯唯諾諾,實在可氣。

6.某校七年二班同學在閱讀《西遊記》時,對豬八戒這個人物有兩種不同的看法,為此語文老師組織了一場辯論。假如你是正方,針對反方辯詞該怎麼說?

反方:我方認為,豬八戒好吃懶做,見識短淺,在取經的路上,意志不堅定,遇到困難就嚷嚷著要散夥。而且還經常搬弄是非、耍小聰明、說謊,又愛佔小便宜,貪戀女色。是一個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我方認為,豬八戒能吃苦耐勞,對師傅忠心耿耿。在與妖魔的鬥爭中,他總是揮舞釘耙,勇猛戰頭,是孫悟空的得力助手。他知錯能改,樂於助人,是一個忠勇善良、淳樸憨厚的人。

相關焦點

  • 神魔小說還有現實意義,古典名著《西遊記》
    《西遊記》是古典文學名著,公認的長篇神魔小說鼻祖。這部書在明代刊印的時候沒有署名,清代學者考證出這部書的作者是吳承恩。吳承恩是淮安人,曾經當過縣丞,而後辭官返鄉著書授課。《西遊記》的故事參考了前朝的話本、傳奇,描寫了唐僧帶領三個徒弟和一匹白龍馬去西天取經的故事。
  • 四大名著習題練習之《西遊記》(含答案)
    《西遊記》,長篇_______小說,是_______中成就最高、最受喜愛的小說,但這部作品並非全無依傍,它有著歷史真實的影子,即唐貞觀年間_____________的事件。有《大唐西域記》和《大唐慈恩寺法師傳》,對此事有詳細的記載。_______________的故事、經民間文藝演出,成為以後小說的素材來源。現在《西遊記》是根據明代萬曆年間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 2018初中語文文學名著分類導讀:《格列佛遊記》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文學名著分類導讀:《格列佛遊記》》,僅供參考!
  • 名著導讀之《西遊記》:1-100回內容梗概
    《西遊記》為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所著。取材於《大唐西域記》和民間傳說、元雜劇。宋代《大唐三藏取經詩話》(本名《大唐三藏取經記》)是西遊記故事見於說話文字的最早雛形,其中,唐僧(俗姓陳)就是以玄奘法師為原型的。  作為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長篇神魔小說,是魔幻現實主義的開創作品。
  • 古代名著作者有疑點,《西遊記》到底是不是吳承恩寫的?
    少到學術界都無法確定他究竟是不是的《西遊記》的作者。《西遊記》裡有一段真假美猴王,關於這本小說本身也存在真假《西遊記》的爭議,什麼意思?說明代、清代的刻本《西遊記》作者署名就各不相同,其中有一個居然叫「丘處機」,但沒有一個叫吳承恩。直到20世紀20年代才出現了署名吳承恩的《西遊記》。
  • 四大名著中,西遊記與三國演義動漫都很火,為何另外兩個做不到
    導語:四大名著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文學著作,無論男女老少,對於這些作品的內容都了解了不少。當然,在動漫領域也能夠看到四大名著的影子。就比如《西遊記》就在孩子們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可以這麼說,一個人從小到大,可能最先接觸的四大名著之一的作品就是《西遊記》,因為它的內容有很強的視覺衝擊感,最容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且根據《西遊記》所改編的動漫作品也有不少,比如動畫版的《西遊記》,就是大家的童年回憶之一。除了《西遊記》以外,《三國演義》也是一部精彩的作品,雖然相比《西遊記》來說它受孩子們的喜愛程度更低一些。
  • 七上語文名著《西遊記》導讀,同步、期中、期末必備!
    一、作品簡介  《西遊記》是一部體現中華民族豐富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古代神話小說,由孫悟空大鬧天宮,唐僧出世,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一起保護唐僧取經三大部分組成,講述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師徒四人,歷經千辛萬苦,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到西天取經的故事,讚揚了以孫悟空為主的師徒四人不畏艱險和百折不撓的可貴精神
  • 讀名著 挖內涵 品味經典之美--宜賓市2019年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
    讀名著 挖內涵 品味經典之美--宜賓市2019年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專題研討暨第二屆古詩文誦讀展示活動 2019年04月17日 16:11:43
  • 33種名著簡讀本出版 臺灣名家為少兒改寫古典小說
    (記者 金力維)昨日,人民文學出版社聯合上海九久圖書人從臺灣引進的「中國古典小說青少版」系列叢書出版上市,包括33種共42冊。與此前多家出版社出版的古典小說青少讀本相比,改寫者全部是臺灣作家、學者、教育專家,在臺灣歷經數十年至今再版不衰。     魯迅先生曾說:「童年的情況,便是將來的命運。」
  • 四大名著常考知識點匯總——西遊記
    《西遊記》,長篇 章回體神話小說,是 古典神話小說 中成就最高、最受喜愛的小說,但這部作品並非全無依傍,它有著歷史真實的影子,即唐貞觀年間 玄奘遠出西域取經 的事件。有《大唐西域記》和《大唐慈恩寺法師傳》,對此事有詳細的記載。 唐僧取經 的故事、經民間文藝演出,成為以後小說的素材來源。
  • 苗懷明:勸君重讀《西遊記》
    原因很簡單,其他幾部小說的思想內涵及藝術成就大家已有較為充分深入的認識,而《西遊記》則是一部被誤讀的小說,長期以來被人們視為少兒讀物。說起來挺尷尬的,不少人甚至可以說是很多人對《西遊記》的印象並不是通過閱讀小說原著獲得的,而是通過觀看電視劇而來的。
  • 元明清三大名著都有誰?元朝儒家化半成功下,曲藝升級為小說
    《三俠五義》《水滸傳》《西遊記》三部小說,在文學史中的地位非常高,但它們的分類並不屬於一類。《三俠五義》清朝小說,被譽為俠義小說、公案小說、俠義公案小說中的開創式或定鼎性作品,其書更被視為武俠小說之「鼻祖」。
  • 非對稱雙語導讀:就算僅掌握100詞,也能感受英文名著的魅力!
    作為英語學習者,更要讀英文名著,培養全球視野。另外,英文名著已經成為中高考重點考察內容,2020年高考英語閱讀內容70%以上源自外刊。可見,閱讀英文原版素材的能力已經是中高考重點考察對象。那麼,如何培養閱讀英文名著的能力?
  • 原有七大名著,如今僅剩四本,其他三大名著是什麼?
    一開始四大名著也叫四大奇書,四大名著是人們一種約定成俗的說法,我們一般來說將《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這四部小說稱為四大名著,這四本小說也是中國文學史上中經典作品,當然四部作品沒有誰比誰的文學水平更高一說,只是這幾部作品中的情節、人物、場景都刻畫的栩栩如生,一直在深深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和價值
  • 百萬好書推薦活動:四大名著全套4本青少年版,青少年必看的名著
    中國古典長篇小說四大名著,簡稱四大名著,是指《水滸傳》、《三國演義》 、《西遊記》 、《紅樓夢》這四部巨著,是中國文學史中的經典作品,是世界寶貴的文化遺產。可謂中國文學史上的四座偉大豐碑。度好貨發起【百萬好書推薦計劃】活動,小編在百萬冊好書中選擇給大家推薦一套【四大名著全套4本青少年版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這套書包含四大名著,在此提醒本套是青少年版的四大名著,青少年版的四大名著有什麼好處呢?或者我這樣說吧,它更適合於青少年閱讀,大家都知道原版的四大名著裡面含有很多生僻詞,對於青少年來說字看不懂是一回事,不理解也是一個問題。
  • 《西遊記》電視劇改編老少皆宜,你知道和原著小說差別有多大嗎
    我國四大小說名著之一《西遊記》改編翻拍的電視劇可謂轟動全國,家喻戶曉,無論男女老少,基本都看過多遍。86版《西遊記》無疑是最為經典的,為無數國人津津樂道,成為好幾代人的經典回憶。事實上,電視劇《西遊記》能取得如此的成功,離不開導演編劇等創作團隊對原著小說的改編。暫且不論大量改編是否完全正確,但毫無疑問,帶來的結果是空前積極的。看過原著小說的應該都知道,電視劇與它差別很大,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
  • 《西遊記》小說裡的「五蟲(蠃鱗毛羽昆)」究竟是什麼?
    《西遊記》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小說的很多內容也反映古人對於大自然的理論觀念。不過現代人已經很難理解《西遊記》的很多自然理論觀念了,比如小說中的五蟲(毛羽昆)究竟是什麼呢?比如蚯蚓、蠕蟲、青蛙、蟾蜍都屬於「蠃蟲(倮蟲)」,而皮膚同樣裸露在外的人類是「蠃蟲之長」,即「有蠃之蟲三百六十,而聖人為之長」。鱗蟲指的是長有鱗片的動物,主要以水生動物為主,比如魚、蛇、鱷魚等等,而有翅膀的昆蟲也屬於「鱗蟲」。按照古人的自然動物觀念,「鱗蟲之長」就是蛟龍,即「有鱗之蟲三百六十,而蛟龍為之長」。
  • 中考語文之名著閱讀複習壓軸題精解
    據此結合小說內容分析作答。8.【2019年中考益陽卷】閱讀名著片段,回答問題。那人趁著機會,滾下山崖,伏在那裡又變,變一座土地廟兒。大張著口,似個廟門,牙齒變做門扇;舌頭變做菩薩;眼睛變做窗欞。只有尾巴不好收拾,豎在後面,變做一根旗杆。真君趕到崖下,不見打倒的鴇鳥,只有一間小廟。
  • 中學語文老師告訴你,名著閱讀筆記怎麼做
    名著閱讀是中高考的必考內容之一,且近年來有越考越細、越考越難的趨勢,要求中學生必須細讀名著。那麼,在閱讀名著的過程中,要注意結合考點,做讀書筆記也是非常必要的。中學生讀名著時,做讀書筆記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記名著的相關文學常識:作者、體裁、成就等。比如《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體裁是神話小說、古代白話小說、長篇章回體小說;成就包括「明代三大奇書」之一、「四大名著」之一等等。2.記名著中主要內容和情節。
  • 統編版中小學語文教材完成亮相 同學,今天你讀名著了嗎
    那麼,什麼才是中小學生該讀的名著呢?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定義,也都會有自己心目中長長的書單。但能夠被稱為名著,值得探究的主題,精彩的文本呈現且被廣泛流傳,都是應有之義。作為教材,還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由不同名著的閱讀引導出不同的閱讀方法。初中語文統編版教材已在浙江經歷了一輪教學,每個閱讀單元就有不同的方法引導。記者翻閱書目發現,以初一第一學期為例,教材要求必讀《朝花夕拾》《西遊記》兩本書,導讀要求分別是「消除與經典的隔膜」「精讀和跳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