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的蘇北人,你媽媽喊你回家吃烙饃喝麵筋湯啦!

2020-12-13 愚伯的自留地

圖文:高巧真

中午飯點時間,手機叮叮響了起來,一看是鄰居大嫂家的兒媳婦發的微信語音,說的家裡煮了鴨子,讓我去喝湯。嘴上說說客氣話,咱不能人家一喊咱就去哎,那樣不顯著咱「吃裡切」啊。過了一會,大嫂親自打來電話,說,快來吃,我一會還給恁烙饃饃吃。

我一聽有烙裡饃,矜持不住啦,我拔腿就往俺大嫂家跑哇!要說在咱老家,遠親就是不如近鄰,以前小時候,鄰居家誰家做點好吃的,都會喊著附近的小孩去吃。一直到現在,這種「共享精神」還在延續。

到了大嫂家,她正從砂鍋裡撈煮熟的鴨子,這隻煮熟的鴨子碰到我,可是飛不了了啊!我一邊吃肉,一邊喝湯,我大嫂在旁邊烙著饃饃,其樂融融。要說烙饃,少不了專用設備「鏊子(ao zi)」。在以前,家裡用鏊子烙饃,都會召集好幾家鄰居,有燒鏊子的,有烙饃的,有翻騰烙饃的,小孩子在旁邊,因為一頓另樣的美食,高興的手舞足蹈,好不熱鬧。而現在生活水平提高,直接用煤氣灶燒鏊子,所以一個人也能烙饃了。

(看我大嫂這烙饃的技術,烙的饃又圓又薄!)

別看烙饃簡單,其實不僅要掌握好力度,還要掌握好火候,火稍微大一點,饃就會糊。

烙好的饃,還可以裡面放些菜,就是菜盒子。今天我大嫂是放的雞蛋、油、鹽,這叫「雞蛋盒子」。從前條件不好,買不起雞蛋,只會給家裡的小孩子做個帶雞蛋的,大人都是裡面放點油、鹽,「騰騰」就吃了。

熱騰騰的雞蛋盒出鍋啦,吃到嘴裡,又香又脆,回味無窮。

麵筋湯也出鍋啦,香氣四溢。烙饃再配上麵筋湯,簡直人間一絕。

是不是光看圖片就讓你垂涎欲滴了呢?

能享受食物帶來的美好,才能享受到生活的美好,才能保持對生活的熱愛,畢竟,唯有美食不可辜負……

是否,你在外邊,吃山珍海味喝瓊漿玉液,沒有吃到家鄉的烙饃,心裡總覺得不踏實。

是否,你在外邊,多逍遙多風光,哪怕能呼風喚雨,吃不到媽媽的手藝、嘗不到家鄉的味道,總覺得這不算是完美的一生……

異鄉漂泊的小夥伴兒啊,我勸你趕快搶回家過年的車票吧,你媽在家烙好饃,燒好麵筋湯,等著你呢!

相關焦點

  • 蘇北皖北人最難忘鄉村記憶:烙饃與燒鏊子
    文:朱海東如今,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即便在咱老家農村,吃烙饃的人也是越來越少,主要是因為,從和面、擀麵、燒鏊(ao)子、烙制,懶散的年輕人流程太長。但不管如何,燒鏊子對每一個鄉村長大的孩子而言,是一件最難忘的事。
  • 山西人看過來!家鄉美食喊你回家過年啦!
    外地的小夥伴們離過年就剩四天啦大家不是已經回來了就是在回家的路上了吧?牛肉的鮮、丸子的香,秘制的湯吃起來大汗淋漓外地的小夥伴們回來都要第一時間吃一碗陽泉漂抿曲飄抿曲也叫小河撈熬了一夜的濃香滷湯鍋底在上面一層層地堆鋪上——燻豬肉、醬驢肉、醬牛肉、臺菇(五臺山松蘑)、榛蘑、黃花、老豆腐、豆泡、炸土豆、胡蘿蔔塊、黑木耳、蔥花、大蒜、青蒜上大火!
  • 你還不知道四味菜是啥?那你可不是正宗開封人!
    那麼本期略知一二略略帶你全方位認識一下開封四味菜~有人說沒有去開封喝過羊肉湯的人是不會理解真正的開封的>由此可見開封人愛喝羊肉湯的程度開封四味菜四味菜是開封具有民族特色的風味小吃,正宗的四味菜,是把精緻的牛肉、黃花菜、麵筋和丸子用羊肉湯燴成一種味道鮮美的食物。
  • 河南人記憶中的「鹹湯」——麵筋燴菜湯
    如果要問我,記憶中最美味的湯是什麼?雖然我更喜愛鳳凰雞蛋羹、酒釀蛋花湯這種甜湯,但我還是會告訴你,最美味的絕對是「麵筋湯」,因為這是記憶中家的味道。如果你問一個河南人,有沒有喝過麵筋湯,應該沒有多少會回答沒有的。
  • 秋天的奶茶不要再曬了,回家喝秋天媽媽熬的第一碗湯吧
    別曬秋天的奶茶了,你媽喊你國慶回家  今年國慶,和往年有點一樣,也有點不一樣。  有人覺得,長假必須旅行才能有遠方;  也有人覺得,長假和回家才是天生一對。  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國慶度假方式。  去年,所有人都對「我想要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然後一起去東京和巴黎」這句歌詞印象深刻  但是卻很少人知道後半段是
  • 情有獨鐘的徐州烙饃
    徐州的麵食種類繁多,煎餅、燒餅、麵筋、蒸饃,極為平常卻頗為獨特的麵食,那就是聞名蘇魯豫皖的百吃不厭的特產——烙饃。 歷史上第一位農民出身的皇帝漢高祖劉邦的家鄉徐州,相傳楚漢相爭時,故鄉人為了能讓行軍在漢中歸來的漢軍吃上一頓飽飯,徐州百姓急中生智,創造出快速便捷、邊行軍邊充飢、善於保存的「方便麵」——烙饃。 烙饃不同於煎餅。
  • 淮北美食文化:烙饃雞蛋卷餅
    在六七十年代,那時多數家裡貧窮,小麥麵多是過節和來客才能吃上,所以日常也有夾心雜麵烙饃。夾心雜麵烙就是用小麥麵團壓扁,然後包一些玉米、高粱或其他雜糧麵團擀麵。夾心烙饃擀麵技術含量高些,苗子老媽不會做,看別人家做過,感覺烙饃的韌性要差一點,至於口味,現在是稀罕,當年卻是不敢恭維。
  • @所有於都人,你媽喊你回家吃薯包子、喝薯酒了!
    無論你走多遠,家鄉那口地道美食,總是牽引著我們的味蕾,指引著回家的路,都說,一座城一段回憶,一座城什麼最能讓一個人記住?我的回答是——吃!炸薯又叫薯包米粿,是於都等地方的一種特色風味小吃,是以大薯為主料做成的。
  • 那些捲來捲去的烙饃美食,沒吃過就不算正宗的徐州人
    這個早點鋪子裡的烙饃饊子端上桌就是事先卷好的,吃起來很方便,再要上一碗辣湯最好吃不過了。加蛋的辣湯也超好喝的,裡面能吃到雞絲和鱔魚肉絲,配上蛋花非常的美味。高峰期就餐人多,會略顯嘈雜,但你更能感受到那濃厚的徐州老味。
  • 到河南一定要吃的美食,早中晚都給你安排妥妥的,讓你不虛此行
    到河南以後,不僅要遊覽一下,群山樓宇的秀麗山河,還要去品嘗一下河南的特色美食,如:燴麵,胡辣湯,烙饃,燜面,燒雞等等。如果你計劃是一日遊,建議你一定要吃這三樣,一是羊肉燴麵,第二是胡辣湯,第三是羊湯,回去的時候給家人帶一點道口燒雞和好想你棗片。
  • 【尋味碭山】——吃不夠的美味兒,烙饃
    鏊子,你見過嗎 鏊子是什麼呀,沒見過 01 鄉下人的尋常飯也經常有做烙饃的,再佐配以獨具黃河故道特色的胡辣湯,最經典的吃法則是羊肉湯配烙饃,真可算是一頓地方風味美食
  • 今天我家殺年豬:大哥么妹,媽媽喊你回家吃殺豬菜、烤精嘎嘎
    平時殺豬家裡人一時半會吃不完,便會給回家過年的親友捎上幾塊。寒冬臘月,大部分人家裡都開始殺年豬了,為過年做準備,看!村裡幾個壯漢穿著時髦的「迷彩服」到豬欄裡拖豬來了。沅陵童謠中說「伢兒伢兒你莫哭,進了臘月就殺豬」,「伢兒伢兒你莫饞,過了臘月就是年」,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盼望殺年豬吃肉的心情。可是又有幾個伢兒(小孩)又不饞呢?
  • 2019年元旦來臨,龍海「老媽」喊你回家吃飯啦~
    貢丸妹和小咖喱趕緊來試吃一波~ˇˇˇ暖暖冬日,為了滿足不同食客的需求,『吳氏老媽』的火鍋也上線啦~夏天愛擼串,冬天愛火鍋的貢丸妹和小咖喱又多了個約火鍋的好地方!裡頭的白菜也是點睛之筆,甜又脆,和鹹菜一起簡直就是下飯神器!
  • 碗蒸豆腐腦、生汆肉丸湯、百年伊府麵,超適合帶娃來吃!
    最關鍵的是青葡萄燒酒清麗到像葡萄汁,但是小酌兩杯後,又有些上頭,累到爆的帶娃日子裡,來這裡喝一杯,也是個好選擇。鍋包肉是一大硬菜,辣牛肉湯也是必點,給勁兒的辣湯裡滿是牛肉絲、青菜和粉條,這是口味重的人的最愛。
  • 六道豐縣人最愛的家常便飯,看過口水直流!但更想哭...
    豐縣人愛吃麵條,一天三餐沒有麵食幹農活都提不起精神。小時候 ,每到夏天家裡就會洗上一盆五顏六色麵筋湯放在院子大樹下涼著,一碗下去,那酸酸辣辣涼涼的感覺至今難忘懷,那碗細滑入腑的麵筋湯,那念念不忘的味道.咱豐縣的特色家常飯幾乎家家都會做,但是現在的年輕人會做的很少了,弄點銀銀菜
  • 比卷餅還好吃的菜烙饃,不放油更香,鮮美又筋道,手把手教你做
    北方人愛吃麵食,任何用麵粉製作而成的美食,吃一輩子都不厭。比如常見的包子、饅頭、花卷、油餅等;還有各種麵條:油潑麵、臊子麵、燴麵、炸醬麵,等等。北方人很喜歡吃烙餅,最常見的有蔥油餅,發麵餅,千層餅。每快到飯點的時間,排隊買餅的人非常多。
  • 圓圓小餅徑尺長,根根饊條黃脆香,烙饃卷饊子讓你吃到停不下來!
    不用說什麼羊方藏魚,地鍋雞,地鍋魚,鴛鴦雞等大菜,單單是一碗啥湯,一份烙饃卷饊子,就能讓你欲罷不能!今天我們單說這一道烙饃卷饊子,作為一個徐州人,基本上每天都吃,烙饃及不同於北方的單餅,也不同於很多地方的煎餅。它作為徐州特有的食品,已經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了。
  • 國慶回鄉四天,我拿著相機,在蘇北農村尋找記憶裡的味道!
    是光著腳丫走在鄉村小路上的愜意,是和小夥伴們一起戳馬蜂窩時恐懼中夾雜的快感,是喝母親燒制麵筋湯時的酣暢淋漓,是吃包子油條時的得意,還是鄉親們一起時無拘無束的海闊天空?我不知道答案!這次國慶長假回家,我拿著相機走入鄉村,用鏡頭去捕捉那樣記憶裡的味道!老家的味道,或許是一碗麵筋湯,氤氳中回味著母愛的親切。
  • 也就這幾樣,夠吃一輩子!
    板橋人愛吃醬豆子,如果你是板橋人,你敢說你沒吃過嗎?醬豆子的原材料是自己家種植的大豆。多種口味總有一款適合你:辣味、西瓜味、冬瓜味、白酒味、姜香味等等等等。雞蛋和蒜,你們可能感到很奇怪這樣搭配,但老闆橋人已經習慣啦。
  • 你覺得誰排第一?最愛馬市街飠它湯!
    羊肉魚肉相融,美味無比,據傳彭祖當年也吃過這道菜,才使得這道菜流傳至今。蜜三刀4、徐州把子肉把子肉不僅在徐州,在山東在蘇北蘇南都很受歡迎,魯菜中的把子肉也十分有名,不過江蘇人更適合吃徐州把子肉,帶皮的大肉,經過烹製肥而不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