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衛護研院 作者:天津市環湖醫院 徐旭東
隨著科技與信息化的發展,多元化的手機社交應用越來越多。其中,手機微信朋友圈裡的新族群——「曬步族」,他們每天都在各種社交平臺上展示自己的步行數量。這股步行的風潮始於手機應用「微信運動」的悄然介入,這款兼顧社交和運動監控的應用程式,一時間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和追捧,改變了不少人的生活方式。因此,我們經常能夠看到朋友圈裡有人在曬微信運動「步數排行榜」,但是運動步數越多就意味著更健康嗎?。
我們應該明確,運動必然能夠起到增進和促進健康的目的。根據世衛組織(WHO)發布的《世衛組織2018-2030年促進身體活動全球行動計劃:加強身體活動,造就健康世界》計劃,倡導全球要進一步採取行動來減少久坐不動,促進健康,這其中就包括步行運動。計劃指出,全世界五分之一的成年人和五分之四的青少年(11-17歲)沒有進行足夠的身體活動,女童、婦女、老年人、窮人、殘疾人和慢性病患者、邊緣化人群和土著人民保持積極活動的機會更少。而定期進行身體活動是預防和治療心臟病、卒中、糖尿病、乳腺癌和結腸癌等非傳染性疾病的關鍵。WHO計劃截至2030年建議在20個成套政策領域採取行動,其共同目標是改善所有年齡段人群的環境和機遇,並增進開展更多步行、騎車、運動、積極娛樂、跳舞和玩耍活動的能力,從而創建更加富有活力的社會。
但隨著人們對微信運動的熱情不斷升溫,各種因為「暴走」帶來的壞消息也逐漸進入我們的視野。據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報導,50多歲的劉阿姨經常到附近的公園散步,每天至少走上兩萬步才會休息。沒想到,最近劉阿姨被診斷出了膝關節損傷,原因是由於步行時間太長,原本應起到潤滑關節作用的關節腔液越來越多,最終導致膝關節積液、半月板撕裂。諸如此類為了刷步數、衝進微信運動排行榜而增加走路的量最終造成膝關節、足跟等不適的報導不在少數。因此,微信運動「高步數排行榜」並不意味著健康運動。
那每日健康的運動步數應該是多少呢?《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人每天進行累計相當於6000步以上的身體活動。因此,每天6000步,是走路最健康的步數! 根據WHO建議:5-17歲兒童和青少年每天應當至少進行60分鐘中等強度到高強度身體活動,每天身體活動超過60分鐘將可獲得額外的健康效益,每周應當包括至少三次加強肌肉和骨骼的活動。18-64歲成人每周應從事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身體活動,或一周至少75分鐘的高強度活動,或中等強度和高強度活動綜合起來達到這一等量的身體活動。為獲得額外的健康效益,成人應將中等強度身體活動增加至每周300分鐘或應達到等量的身體活動,每周應至少有兩天從事加強主肌群的活動。65歲以上成人每周應從事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身體活動,或一周至少75分鐘的高強度活動,或中等強度和高強度活動綜合起來達到這一等量的身體活動。為獲得額外的健康效益,他們應將中等強度身體活動增加至每周300分鐘或應達到等量的身體活動。行動不便者每周應至少有3天從事身體活動以加強平衡和防止跌倒。每周應至少有兩天從事加強主肌群的活動。
運動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學的運動才能帶來更健康的體魄,合理運動,堅持運動才是增進健康的保證。
參考文獻:世界衛生組織官網:身體活動全球行動計劃,減少久坐不動,促進健康。